第72章 張鬆出走
全球高考:誰說曆史無用? 作者:快活醫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公,張鬆一時失言。”同為老功臣的鄧艾出言解圍。
“我就是不明白了,為什麽非要偏執一端,用了漢將就不能用唐將,尊了漢臣就要貶唐臣。”葉雲繼續說道。“來到現在已經快要半個月了,連場上幾個勢力召喚出來的曆史人物都沒有摸清楚,就在這裏內耗!”
“我就問一句,憑什麽你們覺得自己就是文可治天下,武能定乾坤,而其他的曆史人物都是蠢豬笨蛋!”
“真當世間無英雄?今日不說漢尼拔、布狄卡。就隻問一問你們如此內耗,日後真打過來了怎麽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來了俺去迎敵便是。”李廣甕聲甕氣。
“你閉嘴!在座的各位除了張鬆哪個官職比不過你?哪個軍功比不過你?都說李廣難封,你要真是個有種的,當年打匈奴的時候就該封侯了,還至於兵敗三次落得個自殺的地步嗎?”
李廣胸中一悶,剛要發作卻看到葉雲身後站得筆直的關羽,又按捺下去。
葉雲板起臉來,失態厲聲道:
“我今日就直說了,現在國事艱難,外麵這麽多勢力虎視眈眈,這個節骨眼上誰敢再起什麽漢唐之爭,再搞什麽內耗,我第一個迴去砸了你們的碑,推了你們的廟,拋了你們的墳!誰要不服就去找張鬆這位大功臣,看看能不能結黨一塊行霍光之事把我從這個破椅子上拉下去!”
張鬆坐在位中麵色暗淡。
“將軍,臣彈劾張鬆恃寵而驕,請罷黜官職,再行安置。”蕭何忽然站出身來,立在堂下朗聲相告。
聽得此言,諸葛亮、衛青也反應過來,出列相對表示讚同。
李廣、霍去病二人不知情況。
“準了!今日之事就這麽多,我先去見一見我的好隊友。”葉雲大手一揮,不再言語起身朝著屋外走去,關二爺緊隨其後。
木明河對著唐係文武輕輕點頭,隨後長孫無忌才帶頭出來恭送葉雲、木明河二人。
長孫無忌輕蔑地看了張鬆一眼,領著李靖、秦瓊、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幾人出堂而走。
李廣走得也很幹脆。
場上隻剩下諸葛丞相、蕭何、衛青、霍去病、鄧艾、張鬆等一眾漢家文武以及遲遲未走的魏忠賢。
“今日為何不幫我說話?”張鬆憤憤不平。“非但如此,還要貶我的官職!”
“今日若不貶你的官職,你要如何收場?”衛青反問一句,而後也不多說什麽,一揮手,霍去病自然跟上,二人也出了堂外。
“你真的覺得憑借著獻圖功勞,就能強壓著小葉將軍重用漢係文武?你忘了魏忠賢叫他什麽了?你真覺得自己就是漢係文武的首席大員?就能代表整個漢係?漢家文武就要幫你不成?”諸葛丞相輕搖羽扇搖頭歎息。
張鬆說不出話來,他不是不知道事情原因,隻是居功自傲下不來台罷了。
魏忠賢的那一聲主子、一聲奴婢就表明了這些人與葉雲的身份是君臣關係。
最不濟也是上下級。
不是他張鬆自以為的功臣為上,葉雲為下。
沒有人會跟著他一起強行逼迫葉雲的,哪怕是同為上次戰役功臣的關羽、張鬆。
關羽的忠誠不必懷疑,怎麽可能做出對葉雲不利的事情?
鄧艾也不會幫他。
他雖然是漢臣,其他人與葉雲的關係明顯是要比他好的,二者起了衝突,要麽中立,要麽站隊葉雲。
不可能選他的。
蕭何站出來罷他張鬆的官實際上是對他張鬆的一次保護,實際上是給了一層台階。
不然鬧到最後想要怎麽收場?
關二爺已經立在葉雲身後。
到最後怕不真的要變成許攸、楊修一樣的下場。
這些事情張鬆當然知道,但是他就是下不來台麵,隻想進,不想退。
可權力最終還是掌握在葉雲手裏。
哪怕是長孫無忌那樣的權臣,今日葉雲發火,可敢言上半句?
這就是差距。
而張鬆這一鬧,代表了什麽不言而喻。
日後他將被逐出葉雲的班子。
怕是再無出場機會。
“哼,這個葉雲心胸狹隘,不能容納賢才,不用他貶官,我自己走!”張鬆冷哼一聲,獨自走去。
諸葛亮剛要追出去勸一勸,就被身旁的蕭何扯住衣角,迴過頭來看見後者輕輕搖頭。
丞相讀懂了那層意思。
有些人能拉,有些人是拉不迴來的。
張鬆就是拉不迴來的。
人是十分複雜的,張鬆確實死在了劍門關。
說張鬆死守劍門關加上獻圖大功一件不錯,可劍門關如此險峻,兩日便丟的不是你嗎?
不聽你的話損了你的麵子就把人扔了,眼皮子也太膚淺了。
葉雲這輩子就打這一場仗了?
日後立功的地方多的是,憑啥居功自傲?
張鬆對於人情的理解是時間緯度極短的現貨現結,不光是眼皮子淺薄的事情,問題有很多。
葉雲選你出來,最後爬棧道到劍門關的時候一口一個明公,現在駁了你的麵子,你就耍性子要走?
且不說當初是怎麽丟劍門關的,石田守則你當初打不過,你就能打得過葉雲了?
還真想和葉雲叫板不成?
說白了,張鬆那日劍門關起飛,最大原因還是那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讓直播間的各位觀眾記住了他的名字而忽視了他本人的能力,掩蓋了他拉跨的現實。
除了記憶力好再無其他特長。
張鬆獻圖助葉雲、鄧艾南下繞道魚陽城確實有功。
但是這一路上的艱險不是靠葉雲、鄧艾克服的?
魚陽城下破襲石田明珠靠的不是葉雲?
隻身入豐樂城以自己性命作為誘餌在信濃江岸背水一戰,最後讓關羽突襲陣中斬殺德川家康,靠的也還是葉雲。
可以說,上一次最大的功臣根本不是張鬆,而是葉雲。
你張鬆何德何能自稱首功?
眼皮子淺,強弱不明。
有恩不念,小仇必報。
現實中這些人有很多。
對他好,他當場就報答了。
可若是承了他的恩,那就一輩子受他要挾。
稍微有什麽不按照他的設想來的地方,他立馬炸毛。
原以為經過上次一戰,張鬆已經脫去了那副見利忘義的性子。
可沒想到還是本性難移。
諸葛丞相隻得歎了一口氣,再不說話。
“我就是不明白了,為什麽非要偏執一端,用了漢將就不能用唐將,尊了漢臣就要貶唐臣。”葉雲繼續說道。“來到現在已經快要半個月了,連場上幾個勢力召喚出來的曆史人物都沒有摸清楚,就在這裏內耗!”
“我就問一句,憑什麽你們覺得自己就是文可治天下,武能定乾坤,而其他的曆史人物都是蠢豬笨蛋!”
“真當世間無英雄?今日不說漢尼拔、布狄卡。就隻問一問你們如此內耗,日後真打過來了怎麽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來了俺去迎敵便是。”李廣甕聲甕氣。
“你閉嘴!在座的各位除了張鬆哪個官職比不過你?哪個軍功比不過你?都說李廣難封,你要真是個有種的,當年打匈奴的時候就該封侯了,還至於兵敗三次落得個自殺的地步嗎?”
李廣胸中一悶,剛要發作卻看到葉雲身後站得筆直的關羽,又按捺下去。
葉雲板起臉來,失態厲聲道:
“我今日就直說了,現在國事艱難,外麵這麽多勢力虎視眈眈,這個節骨眼上誰敢再起什麽漢唐之爭,再搞什麽內耗,我第一個迴去砸了你們的碑,推了你們的廟,拋了你們的墳!誰要不服就去找張鬆這位大功臣,看看能不能結黨一塊行霍光之事把我從這個破椅子上拉下去!”
張鬆坐在位中麵色暗淡。
“將軍,臣彈劾張鬆恃寵而驕,請罷黜官職,再行安置。”蕭何忽然站出身來,立在堂下朗聲相告。
聽得此言,諸葛亮、衛青也反應過來,出列相對表示讚同。
李廣、霍去病二人不知情況。
“準了!今日之事就這麽多,我先去見一見我的好隊友。”葉雲大手一揮,不再言語起身朝著屋外走去,關二爺緊隨其後。
木明河對著唐係文武輕輕點頭,隨後長孫無忌才帶頭出來恭送葉雲、木明河二人。
長孫無忌輕蔑地看了張鬆一眼,領著李靖、秦瓊、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幾人出堂而走。
李廣走得也很幹脆。
場上隻剩下諸葛丞相、蕭何、衛青、霍去病、鄧艾、張鬆等一眾漢家文武以及遲遲未走的魏忠賢。
“今日為何不幫我說話?”張鬆憤憤不平。“非但如此,還要貶我的官職!”
“今日若不貶你的官職,你要如何收場?”衛青反問一句,而後也不多說什麽,一揮手,霍去病自然跟上,二人也出了堂外。
“你真的覺得憑借著獻圖功勞,就能強壓著小葉將軍重用漢係文武?你忘了魏忠賢叫他什麽了?你真覺得自己就是漢係文武的首席大員?就能代表整個漢係?漢家文武就要幫你不成?”諸葛丞相輕搖羽扇搖頭歎息。
張鬆說不出話來,他不是不知道事情原因,隻是居功自傲下不來台罷了。
魏忠賢的那一聲主子、一聲奴婢就表明了這些人與葉雲的身份是君臣關係。
最不濟也是上下級。
不是他張鬆自以為的功臣為上,葉雲為下。
沒有人會跟著他一起強行逼迫葉雲的,哪怕是同為上次戰役功臣的關羽、張鬆。
關羽的忠誠不必懷疑,怎麽可能做出對葉雲不利的事情?
鄧艾也不會幫他。
他雖然是漢臣,其他人與葉雲的關係明顯是要比他好的,二者起了衝突,要麽中立,要麽站隊葉雲。
不可能選他的。
蕭何站出來罷他張鬆的官實際上是對他張鬆的一次保護,實際上是給了一層台階。
不然鬧到最後想要怎麽收場?
關二爺已經立在葉雲身後。
到最後怕不真的要變成許攸、楊修一樣的下場。
這些事情張鬆當然知道,但是他就是下不來台麵,隻想進,不想退。
可權力最終還是掌握在葉雲手裏。
哪怕是長孫無忌那樣的權臣,今日葉雲發火,可敢言上半句?
這就是差距。
而張鬆這一鬧,代表了什麽不言而喻。
日後他將被逐出葉雲的班子。
怕是再無出場機會。
“哼,這個葉雲心胸狹隘,不能容納賢才,不用他貶官,我自己走!”張鬆冷哼一聲,獨自走去。
諸葛亮剛要追出去勸一勸,就被身旁的蕭何扯住衣角,迴過頭來看見後者輕輕搖頭。
丞相讀懂了那層意思。
有些人能拉,有些人是拉不迴來的。
張鬆就是拉不迴來的。
人是十分複雜的,張鬆確實死在了劍門關。
說張鬆死守劍門關加上獻圖大功一件不錯,可劍門關如此險峻,兩日便丟的不是你嗎?
不聽你的話損了你的麵子就把人扔了,眼皮子也太膚淺了。
葉雲這輩子就打這一場仗了?
日後立功的地方多的是,憑啥居功自傲?
張鬆對於人情的理解是時間緯度極短的現貨現結,不光是眼皮子淺薄的事情,問題有很多。
葉雲選你出來,最後爬棧道到劍門關的時候一口一個明公,現在駁了你的麵子,你就耍性子要走?
且不說當初是怎麽丟劍門關的,石田守則你當初打不過,你就能打得過葉雲了?
還真想和葉雲叫板不成?
說白了,張鬆那日劍門關起飛,最大原因還是那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讓直播間的各位觀眾記住了他的名字而忽視了他本人的能力,掩蓋了他拉跨的現實。
除了記憶力好再無其他特長。
張鬆獻圖助葉雲、鄧艾南下繞道魚陽城確實有功。
但是這一路上的艱險不是靠葉雲、鄧艾克服的?
魚陽城下破襲石田明珠靠的不是葉雲?
隻身入豐樂城以自己性命作為誘餌在信濃江岸背水一戰,最後讓關羽突襲陣中斬殺德川家康,靠的也還是葉雲。
可以說,上一次最大的功臣根本不是張鬆,而是葉雲。
你張鬆何德何能自稱首功?
眼皮子淺,強弱不明。
有恩不念,小仇必報。
現實中這些人有很多。
對他好,他當場就報答了。
可若是承了他的恩,那就一輩子受他要挾。
稍微有什麽不按照他的設想來的地方,他立馬炸毛。
原以為經過上次一戰,張鬆已經脫去了那副見利忘義的性子。
可沒想到還是本性難移。
諸葛丞相隻得歎了一口氣,再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