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一片石之戰
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 作者:知音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片石,清軍大營。
軍營大帳內,多爾袞正在聽斥候匯報軍情。隻聽斥候語氣惶恐,報道稱:“攝政王,大事不好了,華軍將領薛武已經攻克北京。”
多爾袞沒想到昌平距離北京很近,華軍居然這麽快就拿下北京了。他罵罵咧咧道:“這幫闖軍,真是廢物,連個城都守不住。”
斥候小心翼翼地迴應道:“據說是城中官紳降將打開了城門,放華夏軍進的城。”
一群滿清王公大臣和文臣武將正聚在軍營裏商議,他們對北京已經被李楓攻克,還需不需要幫吳三桂深感疑慮。
畢竟讓吳三桂和李自成互相打殘才最符合清朝的利益,不然很難相信吳三桂哪天會吃裏扒外。多爾袞、阿濟格、鼇拜等滿清將領也對吳三桂的忠誠表示懷疑。
此時,有武將提議,不管吳三桂是不是真心投降,都應該先攻打一片石的大順軍再說。
建議清軍隻需要按兵不動,讓他們在一片石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這片地方在入關戰役中占據重要地位,如果吳三桂與大順軍開戰,吳三桂贏了,那就讓他當炮灰,替他們作為攻打北京的開路虎,如果大順軍贏了,那他們就以雷霆之勢,殺向順軍給致命一擊。
即使到時候打不下北京,也可以在這裏阻擊的進攻華夏軍,進可攻,退可守。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讚同,多爾袞和其他親王、貝勒、都統等高級將領都表示支持。
於是,多爾袞下令阿巴泰和鼇拜率領左路軍,代善父子率領右路軍,鼇拜和莽古爾泰為前鋒軍,阿敏和自己則負責中路軍。
今晚即刻殺入一片石,擊潰劉宗敏和白廣恩兩部。
然而,正當多爾袞準備發動進攻之時,前線斥候突然傳來最新情報:大順軍正在向一片石增兵。
與此同時,李自成和吳三桂竟然停止了開戰,互相對峙起來。這一變故讓一旁準備老成持重的多爾袞,感到了強烈的危機感。
據前期情報顯示,這支部隊正是從北京留守的李過唐通部。
全軍以黑色旗纛為標誌的大順軍後營部隊,讓滿清將領們倍感震驚。
部分將領提議撤軍,理由是吳三桂很可能與李自成勾結。
畢竟雙方都已無家可歸,如果兩人合作,夾擊清軍,那麽清軍主力將麵臨滅頂之災。
這個提議得到部分將領的支持,但大部分將領還是傾向於繼續前進。
多爾袞力排眾議,告誡文武大臣:“正所謂富貴險中求,風浪越大,魚越貴。我們不遠千裏。
從冰天雪地集結兵馬,就是為了入關奪取中原。如果現在因為華夏軍占領北京,大順軍無家可歸而勾結吳三桂就撤軍,那我們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他的話讓在場的人深感震撼,最終決定繼續前進,一探究竟。多爾袞繼續陳詞:“如果我們害怕吳三桂和李自成勾結在一起,就選擇撤軍,那怎麽對得起老汗王?
我們在關外組建軍隊,就是為了關內的花花世界,為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包衣來耕田種地,還有數不盡的金銀和明人婦女。這些都是我們渴望得到的。”
多爾滾豪言壯語地說:“隻要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天下就唾手可得,土地、銀子、包衣都有。
你們是否願意繼續生活在寒冬臘月的冰天雪地裏?
每年都有人在冬天凍死,如果明年收成不好,就要冒著生命危險入關搶奪。之前有大明那群唯利是圖的晉商不斷輸血,大清早就餓死一半人了。
現在他們已經被抄家了,我們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怎麽辦?”
“殺,殺,殺。”
多爾袞大聲喊道“滿漢八旗聽令,直逼大順軍李自成劉宗敏中軍大營,阿巴泰你去讓吳三桂閃開。”
阿巴泰急忙迴應道。“是”
原本和李自成對峙的吳三桂,聽到阿巴泰的命令後,急忙燒掉幾封李自成的合作換家計劃書,將三萬關寧鐵騎,撤到一邊。
原本兩人準備合作,兩路夾擊清軍,然後一起占領遼東。
不過那是因為吳三桂明白清軍想讓自己當炮灰,萬不得已之下。
現在既然清軍願意親自下場,那麽他也就沒有必要和李自成合作的必要。
作為遼東將門,吳三桂清楚明白清軍的實力,不是自己和李自成聯合就打得過的。
麵對幾萬八旗鐵騎的衝擊,李自成的中軍迅速被分割圍剿。
重騎兵在前麵瘋狂的衝擊,輕騎兵在左右兩側,開始放風箏式的騎射騷擾。
不到半天功夫,李自成就丟下十幾萬具屍體,往山海關方向撤離。
按照原劇本他是撤迴北京,不過現在北京已經被華軍占領。
看著滿地順軍的屍體,多爾袞意氣風發的坐在輪椅上麵,大聲喊道。
“諸將聽令!”
“我軍當下形勢,可謂前有狼後有虎,若想南下中原,與闖賊決戰,就必須先拿下山海關。
山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其每一次繞路入關,不如一舉攻克,到時候退可攻,進可守,方為上策。”
剛才我軍與闖賊大戰數場,均獲全勝,軍心振奮。
然而賊軍仍盤踞關內,此時正是我軍一鼓作氣,攻下山海關的絕佳時機。
但山海關地勢複雜,闖賊必定死守,我軍也必須做好充足準備。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軍當務之急,是要摸清闖賊在山海關的兵力部署,尋找其防守漏洞。
同時,全軍應養精蓄銳,檢修兵器,備足糧草。待萬事俱備,再突然發動攻擊,必能一舉奏效。
各位將軍都是我大清的棟梁之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隻要各位齊心協力,聽從號令,一定能攻克山海關,為我大清入關掃清障礙,成就不世之功!
眾將聽令,明日飽餐一頓,準備突擊一片石,消滅一片石的大順軍!”
此時,一旁觀戰的吳三桂急忙走了,抱拳道“恭喜攝政王,大獲全勝,日後取關中怕是如同探囊取物。”
多爾袞笑道“多謝吳總兵深明大義,棄暗投明,明日山海關攻堅,還需要吳總兵多多協助。”
軍營大帳內,多爾袞正在聽斥候匯報軍情。隻聽斥候語氣惶恐,報道稱:“攝政王,大事不好了,華軍將領薛武已經攻克北京。”
多爾袞沒想到昌平距離北京很近,華軍居然這麽快就拿下北京了。他罵罵咧咧道:“這幫闖軍,真是廢物,連個城都守不住。”
斥候小心翼翼地迴應道:“據說是城中官紳降將打開了城門,放華夏軍進的城。”
一群滿清王公大臣和文臣武將正聚在軍營裏商議,他們對北京已經被李楓攻克,還需不需要幫吳三桂深感疑慮。
畢竟讓吳三桂和李自成互相打殘才最符合清朝的利益,不然很難相信吳三桂哪天會吃裏扒外。多爾袞、阿濟格、鼇拜等滿清將領也對吳三桂的忠誠表示懷疑。
此時,有武將提議,不管吳三桂是不是真心投降,都應該先攻打一片石的大順軍再說。
建議清軍隻需要按兵不動,讓他們在一片石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這片地方在入關戰役中占據重要地位,如果吳三桂與大順軍開戰,吳三桂贏了,那就讓他當炮灰,替他們作為攻打北京的開路虎,如果大順軍贏了,那他們就以雷霆之勢,殺向順軍給致命一擊。
即使到時候打不下北京,也可以在這裏阻擊的進攻華夏軍,進可攻,退可守。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讚同,多爾袞和其他親王、貝勒、都統等高級將領都表示支持。
於是,多爾袞下令阿巴泰和鼇拜率領左路軍,代善父子率領右路軍,鼇拜和莽古爾泰為前鋒軍,阿敏和自己則負責中路軍。
今晚即刻殺入一片石,擊潰劉宗敏和白廣恩兩部。
然而,正當多爾袞準備發動進攻之時,前線斥候突然傳來最新情報:大順軍正在向一片石增兵。
與此同時,李自成和吳三桂竟然停止了開戰,互相對峙起來。這一變故讓一旁準備老成持重的多爾袞,感到了強烈的危機感。
據前期情報顯示,這支部隊正是從北京留守的李過唐通部。
全軍以黑色旗纛為標誌的大順軍後營部隊,讓滿清將領們倍感震驚。
部分將領提議撤軍,理由是吳三桂很可能與李自成勾結。
畢竟雙方都已無家可歸,如果兩人合作,夾擊清軍,那麽清軍主力將麵臨滅頂之災。
這個提議得到部分將領的支持,但大部分將領還是傾向於繼續前進。
多爾袞力排眾議,告誡文武大臣:“正所謂富貴險中求,風浪越大,魚越貴。我們不遠千裏。
從冰天雪地集結兵馬,就是為了入關奪取中原。如果現在因為華夏軍占領北京,大順軍無家可歸而勾結吳三桂就撤軍,那我們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他的話讓在場的人深感震撼,最終決定繼續前進,一探究竟。多爾袞繼續陳詞:“如果我們害怕吳三桂和李自成勾結在一起,就選擇撤軍,那怎麽對得起老汗王?
我們在關外組建軍隊,就是為了關內的花花世界,為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包衣來耕田種地,還有數不盡的金銀和明人婦女。這些都是我們渴望得到的。”
多爾滾豪言壯語地說:“隻要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天下就唾手可得,土地、銀子、包衣都有。
你們是否願意繼續生活在寒冬臘月的冰天雪地裏?
每年都有人在冬天凍死,如果明年收成不好,就要冒著生命危險入關搶奪。之前有大明那群唯利是圖的晉商不斷輸血,大清早就餓死一半人了。
現在他們已經被抄家了,我們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怎麽辦?”
“殺,殺,殺。”
多爾袞大聲喊道“滿漢八旗聽令,直逼大順軍李自成劉宗敏中軍大營,阿巴泰你去讓吳三桂閃開。”
阿巴泰急忙迴應道。“是”
原本和李自成對峙的吳三桂,聽到阿巴泰的命令後,急忙燒掉幾封李自成的合作換家計劃書,將三萬關寧鐵騎,撤到一邊。
原本兩人準備合作,兩路夾擊清軍,然後一起占領遼東。
不過那是因為吳三桂明白清軍想讓自己當炮灰,萬不得已之下。
現在既然清軍願意親自下場,那麽他也就沒有必要和李自成合作的必要。
作為遼東將門,吳三桂清楚明白清軍的實力,不是自己和李自成聯合就打得過的。
麵對幾萬八旗鐵騎的衝擊,李自成的中軍迅速被分割圍剿。
重騎兵在前麵瘋狂的衝擊,輕騎兵在左右兩側,開始放風箏式的騎射騷擾。
不到半天功夫,李自成就丟下十幾萬具屍體,往山海關方向撤離。
按照原劇本他是撤迴北京,不過現在北京已經被華軍占領。
看著滿地順軍的屍體,多爾袞意氣風發的坐在輪椅上麵,大聲喊道。
“諸將聽令!”
“我軍當下形勢,可謂前有狼後有虎,若想南下中原,與闖賊決戰,就必須先拿下山海關。
山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其每一次繞路入關,不如一舉攻克,到時候退可攻,進可守,方為上策。”
剛才我軍與闖賊大戰數場,均獲全勝,軍心振奮。
然而賊軍仍盤踞關內,此時正是我軍一鼓作氣,攻下山海關的絕佳時機。
但山海關地勢複雜,闖賊必定死守,我軍也必須做好充足準備。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軍當務之急,是要摸清闖賊在山海關的兵力部署,尋找其防守漏洞。
同時,全軍應養精蓄銳,檢修兵器,備足糧草。待萬事俱備,再突然發動攻擊,必能一舉奏效。
各位將軍都是我大清的棟梁之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隻要各位齊心協力,聽從號令,一定能攻克山海關,為我大清入關掃清障礙,成就不世之功!
眾將聽令,明日飽餐一頓,準備突擊一片石,消滅一片石的大順軍!”
此時,一旁觀戰的吳三桂急忙走了,抱拳道“恭喜攝政王,大獲全勝,日後取關中怕是如同探囊取物。”
多爾袞笑道“多謝吳總兵深明大義,棄暗投明,明日山海關攻堅,還需要吳總兵多多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