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不甘躺平的崇禎
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 作者:知音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上次崇禎宣布擺爛後,就開始不上朝。
本應由皇帝親自審閱的重要奏疏,如今隻能交由內閣處理。
而內閣那幾位專門處理雞毛蒜皮小事的幾位閣老,麵對如雪片般飛來的大量奏疏,頓感手足無措。
文官集團驚恐萬分,立刻達成共識,形成了以魏藻德和光時哼為首的權力中心。
少了崇禎帝每天的指手畫腳,此時的文官集團變得無比團結。
原本空空如也的國庫,也在他們的積極募捐下,籌得三百萬兩銀子。
同時,大量撥款給工部,用於打造鎧甲兵器,加強京營操練,迅速補齊了京營空缺的軍餉人數。
此外,他們還聯合山東士紳,組成右武衛新軍三萬人,並得到了附近士紳的捐款。
這一係列操作,使得原本因貧困而叮當響的國庫,竟然有了小一千兩白銀的盈餘。
然而,崇禎雖然賭氣不上朝,不過也隻是嘴上說說而已。沒堅持幾天,他就讓太監去內閣諮詢國務,最後幹脆讓太監直接把奏疏送到他的寢宮。
罷朝第二十天後,崇禎重新開始了早朝,並且不停給大臣講忠君愛國。
這讓原本以為大權在握,準備架空崇禎的東林黨人十分不滿。
還以為崇禎和他爺爺一樣,自此躺平了,成為鹹魚皇帝,沒想到這位又菜又愛玩的皇帝,居然還想繼續瞎操作。
結果就是,不到十來天,原本國庫的近千萬兩銀子就被飄沒了。
最讓人無語的就是,居然還有賬本可查,一雙軍鞋100兩,一把鳥銃500兩。
原本被補齊的京營空餉的士兵,全部因為沒響迴家了。
原本的山東右武衛新軍也因為發不起軍餉,被解散了。
當涿州失守的消息傳到京城後,崇禎再也坐不住了,急忙召集百官議事。
北京,紫禁城,金鑾殿。
“諸位愛卿,李自成的闖軍闖軍已經攻克涿州,兵逼京師,諸位有何高見。”
此時坐在龍椅之上,年僅三十多歲的崇禎,已經出現少許白發,臉上無不表露出來滄桑。
大殿之內,一片死寂。魏藻德舔了舔幹燥的嘴唇,低聲道:“陛下,如今國庫空虛,京營士卒缺餉,已然無法抵擋闖軍。為今之計,唯有東遷濟南,到時候召集各路勤王之師,一舉蕩平李自成的賊寇。”
崇禎眼角一抽,心中暗罵這些文官平日裏沒什麽本事,一到關鍵時刻就想著跑路。
但他嘴上卻說:“愛卿所言甚是,隻是南遷需要大量銀兩,如今國庫已然拿不出這麽多銀子。再說,若是百官和百姓知道朕要南遷,必然人心惶惶,導致局麵失控。”
魏藻德問道:“那陛下您的意思是?”
崇禎道:“朕決定號召天下富戶捐款,共抗闖賊。同時,讓太子朱慈烺去濟南,穩定山東士紳,並籌備物資。”
光時哼出列反對道:“陛下此言差矣,微臣以為,此舉必定讓京城軍民人心惶惶,此時應立刻昭告天下,讓京城百姓都知道他們的皇帝正在帶領他們共抗闖賊,以安民心。”
崇禎點頭說道:“就依愛卿所言,立刻去辦。”
魏藻德和光時哼退下後,大殿再次陷入沉寂。
崇禎掃視一圈群臣,開口道:“還有沒有人有別的主意?”
戶部尚書方嶽貢出列建議道:“陛下,微臣認為可以調集江北四鎮的兵馬,進京勤王。”
“隻能如此了。”
崇禎雖然知道不一定調得動,不過沒有其他選擇了。
“立刻傳令各地總兵進京勤王。”
兵部尚書張晉顏出列建議道:“陛下,微臣認為可以派人去和闖軍議和,拖延時間,等待勤王兵馬到來。”
崇禎猶豫一會,問道:“你說議和?”
張晉顏解釋道:“是的,闖軍快要打到京城,山東勤王最快也得七天過來。
江北四鎮北上也得一個月時間,此時唯有議和先拖延時間,闖賊要的無非是而封王,和需要大量的銀兩和糧食,等闖軍拿了錢,消停下來,我們再慢慢收拾他們。”
崇禎深吸一口氣,說道:“那就按照愛卿的意思去辦吧,不過議和可以,朕要限製底線。
第一,朕最多隻能封李自成為侯爵,第二朕不會給他們一兩銀子和一粒米,第三李自成必須向朝廷上表歸附稱臣,所轄之地必須接受朝廷委派官吏,嚴禁私自委任官員。”
下麵的官員聽見後,都快要罵娘了,都什麽時候了,闖軍都快打到北京了,你還放不下架子。
敢情皇上你這是不想議和談判!這是準備要詔安李自成?
果然不出百官所料,李自成在和使者談判後,氣的李自成直接一刀砍了明朝的談判使者。
內閣次輔陳演和魏藻德商量後,決定不經過崇禎的同意,直接派遣使者和李自成進行無底線的談判。
然而,李自成並沒有給大明喘息的機會。
他的闖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克了良鄉縣,距離京師隻有一步之遙。
此時,京師之中的大明官員們亂成了一團,不少人開始打包細軟,準備逃跑。
崇禎看在眼裏,心中焦急萬分。
一麵命令錦衣衛新指揮使田化雨,嚴格監視文武百官。
一方麵急忙召見京營三大營的提督,封五軍營提督,諮詢京營情況。
五軍營提督吳維英,說道“迴稟聖上,京營雖然號稱十五萬人,其實滿編隻有十萬人,外加直隸山東等地的五萬班軍,自從直隸發生叛亂以後,京城的班軍基本原路返迴。”
崇禎聽完,說道“那也有十萬大軍,加上京城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守住京城等待各地援兵應該不成問題。”
吳維英暗叫無語:都說了是滿編,皇上你怎麽就是不明白了,京營現在雖然滿編十萬人,其中空餉都有四萬呀!
這事能說嗎?說了還不被勳貴集團罵死。
他們這些個靠世襲祖宗爵位的勳貴集團,基本上全靠京營這點油水過日子。
本應由皇帝親自審閱的重要奏疏,如今隻能交由內閣處理。
而內閣那幾位專門處理雞毛蒜皮小事的幾位閣老,麵對如雪片般飛來的大量奏疏,頓感手足無措。
文官集團驚恐萬分,立刻達成共識,形成了以魏藻德和光時哼為首的權力中心。
少了崇禎帝每天的指手畫腳,此時的文官集團變得無比團結。
原本空空如也的國庫,也在他們的積極募捐下,籌得三百萬兩銀子。
同時,大量撥款給工部,用於打造鎧甲兵器,加強京營操練,迅速補齊了京營空缺的軍餉人數。
此外,他們還聯合山東士紳,組成右武衛新軍三萬人,並得到了附近士紳的捐款。
這一係列操作,使得原本因貧困而叮當響的國庫,竟然有了小一千兩白銀的盈餘。
然而,崇禎雖然賭氣不上朝,不過也隻是嘴上說說而已。沒堅持幾天,他就讓太監去內閣諮詢國務,最後幹脆讓太監直接把奏疏送到他的寢宮。
罷朝第二十天後,崇禎重新開始了早朝,並且不停給大臣講忠君愛國。
這讓原本以為大權在握,準備架空崇禎的東林黨人十分不滿。
還以為崇禎和他爺爺一樣,自此躺平了,成為鹹魚皇帝,沒想到這位又菜又愛玩的皇帝,居然還想繼續瞎操作。
結果就是,不到十來天,原本國庫的近千萬兩銀子就被飄沒了。
最讓人無語的就是,居然還有賬本可查,一雙軍鞋100兩,一把鳥銃500兩。
原本被補齊的京營空餉的士兵,全部因為沒響迴家了。
原本的山東右武衛新軍也因為發不起軍餉,被解散了。
當涿州失守的消息傳到京城後,崇禎再也坐不住了,急忙召集百官議事。
北京,紫禁城,金鑾殿。
“諸位愛卿,李自成的闖軍闖軍已經攻克涿州,兵逼京師,諸位有何高見。”
此時坐在龍椅之上,年僅三十多歲的崇禎,已經出現少許白發,臉上無不表露出來滄桑。
大殿之內,一片死寂。魏藻德舔了舔幹燥的嘴唇,低聲道:“陛下,如今國庫空虛,京營士卒缺餉,已然無法抵擋闖軍。為今之計,唯有東遷濟南,到時候召集各路勤王之師,一舉蕩平李自成的賊寇。”
崇禎眼角一抽,心中暗罵這些文官平日裏沒什麽本事,一到關鍵時刻就想著跑路。
但他嘴上卻說:“愛卿所言甚是,隻是南遷需要大量銀兩,如今國庫已然拿不出這麽多銀子。再說,若是百官和百姓知道朕要南遷,必然人心惶惶,導致局麵失控。”
魏藻德問道:“那陛下您的意思是?”
崇禎道:“朕決定號召天下富戶捐款,共抗闖賊。同時,讓太子朱慈烺去濟南,穩定山東士紳,並籌備物資。”
光時哼出列反對道:“陛下此言差矣,微臣以為,此舉必定讓京城軍民人心惶惶,此時應立刻昭告天下,讓京城百姓都知道他們的皇帝正在帶領他們共抗闖賊,以安民心。”
崇禎點頭說道:“就依愛卿所言,立刻去辦。”
魏藻德和光時哼退下後,大殿再次陷入沉寂。
崇禎掃視一圈群臣,開口道:“還有沒有人有別的主意?”
戶部尚書方嶽貢出列建議道:“陛下,微臣認為可以調集江北四鎮的兵馬,進京勤王。”
“隻能如此了。”
崇禎雖然知道不一定調得動,不過沒有其他選擇了。
“立刻傳令各地總兵進京勤王。”
兵部尚書張晉顏出列建議道:“陛下,微臣認為可以派人去和闖軍議和,拖延時間,等待勤王兵馬到來。”
崇禎猶豫一會,問道:“你說議和?”
張晉顏解釋道:“是的,闖軍快要打到京城,山東勤王最快也得七天過來。
江北四鎮北上也得一個月時間,此時唯有議和先拖延時間,闖賊要的無非是而封王,和需要大量的銀兩和糧食,等闖軍拿了錢,消停下來,我們再慢慢收拾他們。”
崇禎深吸一口氣,說道:“那就按照愛卿的意思去辦吧,不過議和可以,朕要限製底線。
第一,朕最多隻能封李自成為侯爵,第二朕不會給他們一兩銀子和一粒米,第三李自成必須向朝廷上表歸附稱臣,所轄之地必須接受朝廷委派官吏,嚴禁私自委任官員。”
下麵的官員聽見後,都快要罵娘了,都什麽時候了,闖軍都快打到北京了,你還放不下架子。
敢情皇上你這是不想議和談判!這是準備要詔安李自成?
果然不出百官所料,李自成在和使者談判後,氣的李自成直接一刀砍了明朝的談判使者。
內閣次輔陳演和魏藻德商量後,決定不經過崇禎的同意,直接派遣使者和李自成進行無底線的談判。
然而,李自成並沒有給大明喘息的機會。
他的闖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克了良鄉縣,距離京師隻有一步之遙。
此時,京師之中的大明官員們亂成了一團,不少人開始打包細軟,準備逃跑。
崇禎看在眼裏,心中焦急萬分。
一麵命令錦衣衛新指揮使田化雨,嚴格監視文武百官。
一方麵急忙召見京營三大營的提督,封五軍營提督,諮詢京營情況。
五軍營提督吳維英,說道“迴稟聖上,京營雖然號稱十五萬人,其實滿編隻有十萬人,外加直隸山東等地的五萬班軍,自從直隸發生叛亂以後,京城的班軍基本原路返迴。”
崇禎聽完,說道“那也有十萬大軍,加上京城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守住京城等待各地援兵應該不成問題。”
吳維英暗叫無語:都說了是滿編,皇上你怎麽就是不明白了,京營現在雖然滿編十萬人,其中空餉都有四萬呀!
這事能說嗎?說了還不被勳貴集團罵死。
他們這些個靠世襲祖宗爵位的勳貴集團,基本上全靠京營這點油水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