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天一農民合作社
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 作者:知音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土地改革,李楓也是勢在必得,隻有徹底解決土地問題,才能真正的解決流民和軍費問題。
不過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隻要有一個好的開頭,那麽農民合作社是非常有必要弄下去。
南溪河是太原城北邊的一條小河,周圍三個村子都是靠這條河來灌溉。
此時太原知縣許有才,正在和李楓視察這條河。
“華王殿下有令!凡是年滿十八者,全部到南溪河南岸集合,違抗命令者,就地斬首。”
一隊衙役,拿著縣衙的公文,一邊挨家挨戶的敲鑼打鼓,一邊高聲喊道。
最終五個村的人在村長的帶領下,全部在南溪河南岸集合了。
李楓看著三個村長,隨口說道“你們幾個,說說看你們村裏麵的情況吧!”
“稟告王爺,老朽上河村村長兼舒氏宗族族長,我們村有一百零七戶,人口三百八十六人。”
“草民謝國維,我們中河村有人口四百人左右。”
“王爺我們下河村有人口,三百一十七人。”
“你們三個村人口差不多一千一百人吧,那就組成第一個農民合作社,本王給你們合作社賜名,天一合作社怎麽樣?”
“天一天一,天下第一,作為天下第一個農民合作社,本王親自賜名,掌聲在哪裏?”
李楓對著三人說完後,臉上全是和善的表情。
不過此時,看著麵露難色,交頭接耳,滿臉失落的村民,李楓的臉都綠了,臉色開始陰沉起來了。
這些村民沒有想象中的興奮和自豪,反而一個個都是生無可戀的表情。
此時現場氣氛立刻降到極點,三名村長也都在交頭接耳。
不等三名村長反對,上河村的村民就開始抗議了。
“王爺,我們上河村不同意加入農民合作社。”
“是呀,王爺你就放過我們吧,我們過日子也不容易。”
看見李楓臉色不善,許文才急忙打圓場說道:
“各位父老鄉親,希望你們好好配合衙門的政策,上河村你們全全村的田都是舒舉人家的,要是新政策執行後,這些田就是你們全村共有。”
上河村村長許假銅,歎了一口氣,說道“王爺,縣太爺,你們有所不知,本村的田實際是八成都是自耕農的,因為掛靠在舒舉人名下可以免稅,所以這才……”
“你們,知道如今朝廷為何這麽艱難嗎?都是因為你們這些刁民;
田多的人有功名,不交稅,田少的掛靠士紳逃稅;
導致稅收壓力全部加到了佃農身上,以至於流民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李楓滿臉憤怒的看著他們,這種掛靠士紳的情況在明朝上非常常見的,甚至是已經成了潛規則。
可是明朝每年稅收都是固定的,中樞給每個省都是稅收指標,各省給各縣,你那麽村少交別人村就得多交,最後壓力全給了沒田沒地的佃農身上。
最後佃農貧農從了流民,稅收上不去,朝廷也就沒錢了,沒錢了壓力又開始向無權無勢的小地主身上轉移,最後逼的那些小地主掛靠士紳,如此循環,最終朝廷財政破產。
“可……可,不掛靠舒舉人的話,朝廷那稅……”上河村村長結結巴巴的說道。
“所以本王這次就是解決土地問題,土地問題隻能徹底解決,不能轉移矛盾懂嗎?你們把壓力轉移到了別人身上,你們的壓力是沒了,別的農民了?”
李楓繼續說道“本王從你們村挑選四人,擔任正副社長,會計,出納,正社長封九品,其餘為從九品。”
“老朽下河村童生馬平,參見王爺,敢問合作社的官員有什麽要求嗎?”
此時一名老者立刻走了出來,恭敬的問道。
李楓直接說道“社長就你了,會寫字算賬就行。”
“還有沒有其他人,會寫字算作就行,先到先得。”
“我,我想擔任會計……”
“我也想來。”
很快,四個合作社編製就全部安排了。
當然,李楓也不指望這四個人,就能把改革執行下去。
直接遞給馬平一本改革方案,然後對趙排長說“趙班長,你暫時留下,協助馬社長推行改革,如有不從者,就地斬首。”
“屬下遵命”趙班長急忙喊道。
“許知縣,你這點小事都辦不了,看見沒有,本王隨便一出手,這不就是擺平了嗎?”
聽見李楓的話後,許有才急忙說道“下官哪裏敢和殿下相比。”
“張營長,本王交付你二千人馬,組成土改司,你擔任改革使,協助太原府改革,遇見反抗改革者,直接殺了就行。”
張威急忙說道“遵命”
李楓看了看身邊的張威說道,這張威的在平陽的戰績李楓也是知道的。
土改司這單位,李楓打算成為府一級單位的常備武裝,日後改革完成後,就轉換成地方守備總隊。
天下就沒有不流行的改革,在李楓強行武力鎮壓下,整個太原府都開展了全麵改革。
同時李楓也抽調一部分老兵作為軍官,和招募新兵,組建了宣府改革司,大同改革司,遼汾心三州聯合改革司,平陽改革司,陸安改革司,澤州改革司,等六個改革司。
大規模的改革,勢必引起地主階級的反撲,無數的地主士紳開始帶領家丁強行抗拒改革。
不過在李楓的鐵腕手段下,很快就被撲滅了。
他們看見來武的不行,都開始改文鬥。
大量的文官都開始主動辭官,短短三天不到,遼州知州孫之必,平陽知府許世傑向朝廷告老還鄉。
整個山西一半的知縣也全部辭官不幹,同時數百名官紳聯名抗議。
朝廷各部門也全部發出一道道指責的公文,責令李楓暫停改革。
開弓沒有迴頭箭,既然動了改革的製度,那就必須執行到底。
既然你們不想當官,那就換了你們。
三條腿蛤蟆找不到,兩條腿的人還不是遍地都是,你們不想幹,想幹的人對著。
於是李楓找了大量的窮秀才,用來頂替他們的位置。
據說因為此事,吏部尚書都氣得吐血在床。
【能不能給知音一個五星好評*^_^*】
不過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隻要有一個好的開頭,那麽農民合作社是非常有必要弄下去。
南溪河是太原城北邊的一條小河,周圍三個村子都是靠這條河來灌溉。
此時太原知縣許有才,正在和李楓視察這條河。
“華王殿下有令!凡是年滿十八者,全部到南溪河南岸集合,違抗命令者,就地斬首。”
一隊衙役,拿著縣衙的公文,一邊挨家挨戶的敲鑼打鼓,一邊高聲喊道。
最終五個村的人在村長的帶領下,全部在南溪河南岸集合了。
李楓看著三個村長,隨口說道“你們幾個,說說看你們村裏麵的情況吧!”
“稟告王爺,老朽上河村村長兼舒氏宗族族長,我們村有一百零七戶,人口三百八十六人。”
“草民謝國維,我們中河村有人口四百人左右。”
“王爺我們下河村有人口,三百一十七人。”
“你們三個村人口差不多一千一百人吧,那就組成第一個農民合作社,本王給你們合作社賜名,天一合作社怎麽樣?”
“天一天一,天下第一,作為天下第一個農民合作社,本王親自賜名,掌聲在哪裏?”
李楓對著三人說完後,臉上全是和善的表情。
不過此時,看著麵露難色,交頭接耳,滿臉失落的村民,李楓的臉都綠了,臉色開始陰沉起來了。
這些村民沒有想象中的興奮和自豪,反而一個個都是生無可戀的表情。
此時現場氣氛立刻降到極點,三名村長也都在交頭接耳。
不等三名村長反對,上河村的村民就開始抗議了。
“王爺,我們上河村不同意加入農民合作社。”
“是呀,王爺你就放過我們吧,我們過日子也不容易。”
看見李楓臉色不善,許文才急忙打圓場說道:
“各位父老鄉親,希望你們好好配合衙門的政策,上河村你們全全村的田都是舒舉人家的,要是新政策執行後,這些田就是你們全村共有。”
上河村村長許假銅,歎了一口氣,說道“王爺,縣太爺,你們有所不知,本村的田實際是八成都是自耕農的,因為掛靠在舒舉人名下可以免稅,所以這才……”
“你們,知道如今朝廷為何這麽艱難嗎?都是因為你們這些刁民;
田多的人有功名,不交稅,田少的掛靠士紳逃稅;
導致稅收壓力全部加到了佃農身上,以至於流民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李楓滿臉憤怒的看著他們,這種掛靠士紳的情況在明朝上非常常見的,甚至是已經成了潛規則。
可是明朝每年稅收都是固定的,中樞給每個省都是稅收指標,各省給各縣,你那麽村少交別人村就得多交,最後壓力全給了沒田沒地的佃農身上。
最後佃農貧農從了流民,稅收上不去,朝廷也就沒錢了,沒錢了壓力又開始向無權無勢的小地主身上轉移,最後逼的那些小地主掛靠士紳,如此循環,最終朝廷財政破產。
“可……可,不掛靠舒舉人的話,朝廷那稅……”上河村村長結結巴巴的說道。
“所以本王這次就是解決土地問題,土地問題隻能徹底解決,不能轉移矛盾懂嗎?你們把壓力轉移到了別人身上,你們的壓力是沒了,別的農民了?”
李楓繼續說道“本王從你們村挑選四人,擔任正副社長,會計,出納,正社長封九品,其餘為從九品。”
“老朽下河村童生馬平,參見王爺,敢問合作社的官員有什麽要求嗎?”
此時一名老者立刻走了出來,恭敬的問道。
李楓直接說道“社長就你了,會寫字算賬就行。”
“還有沒有其他人,會寫字算作就行,先到先得。”
“我,我想擔任會計……”
“我也想來。”
很快,四個合作社編製就全部安排了。
當然,李楓也不指望這四個人,就能把改革執行下去。
直接遞給馬平一本改革方案,然後對趙排長說“趙班長,你暫時留下,協助馬社長推行改革,如有不從者,就地斬首。”
“屬下遵命”趙班長急忙喊道。
“許知縣,你這點小事都辦不了,看見沒有,本王隨便一出手,這不就是擺平了嗎?”
聽見李楓的話後,許有才急忙說道“下官哪裏敢和殿下相比。”
“張營長,本王交付你二千人馬,組成土改司,你擔任改革使,協助太原府改革,遇見反抗改革者,直接殺了就行。”
張威急忙說道“遵命”
李楓看了看身邊的張威說道,這張威的在平陽的戰績李楓也是知道的。
土改司這單位,李楓打算成為府一級單位的常備武裝,日後改革完成後,就轉換成地方守備總隊。
天下就沒有不流行的改革,在李楓強行武力鎮壓下,整個太原府都開展了全麵改革。
同時李楓也抽調一部分老兵作為軍官,和招募新兵,組建了宣府改革司,大同改革司,遼汾心三州聯合改革司,平陽改革司,陸安改革司,澤州改革司,等六個改革司。
大規模的改革,勢必引起地主階級的反撲,無數的地主士紳開始帶領家丁強行抗拒改革。
不過在李楓的鐵腕手段下,很快就被撲滅了。
他們看見來武的不行,都開始改文鬥。
大量的文官都開始主動辭官,短短三天不到,遼州知州孫之必,平陽知府許世傑向朝廷告老還鄉。
整個山西一半的知縣也全部辭官不幹,同時數百名官紳聯名抗議。
朝廷各部門也全部發出一道道指責的公文,責令李楓暫停改革。
開弓沒有迴頭箭,既然動了改革的製度,那就必須執行到底。
既然你們不想當官,那就換了你們。
三條腿蛤蟆找不到,兩條腿的人還不是遍地都是,你們不想幹,想幹的人對著。
於是李楓找了大量的窮秀才,用來頂替他們的位置。
據說因為此事,吏部尚書都氣得吐血在床。
【能不能給知音一個五星好評*^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