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沉下心,集中精力聽這些貴婦們打算怎樣起社。
不管怎樣,周氏都打算參與進去,與她們走得更近些,往後對於自己的子女也是好的。
更何況,若是……周氏深吸一口氣,又聽到她們正在說起彼此年輕的時候擅長什麽。
擅長什麽?硬要說擅長什麽,周氏感覺自己擅長做飯食,可卻也隻會做一般的家常菜,這些宴席上的大菜,她卻也拿不下來。
至於其他的,周氏年輕的時候,父親不過是東宮從五品太子洗馬。
再者,周氏娘家也不過是周家旁支,和這些貴女們別說玩到一處,碰麵的機會都少。
偶爾看到她們的馬車在自己麵前走過,也隻能滿眼地羨慕,卻不敢多說一個字。
那時,周氏最大的願望便是偶爾能跟著堂姐,也就是現在平遠侯府的侯夫人出門赴宴,但那也是極少極少的時候。
想到這兒,周氏發現平遠侯夫人並沒有被邀請,而自己卻能和她們坐到一處,也要歎一聲滄海桑田了。
“蕭大夫人,你擅長什麽?”這時,蘇氏笑著問周氏。
人都坐到了這裏,總不能將她排在外麵。
“我……”周氏失笑道,“我哪裏會什麽,年輕的時候家裏的活計都忙不贏呢,若你們需要,我幫著你們打點事務倒是可行。”
周氏如此坦蕩,倒叫清河郡主都有些迷糊了,難不成自己的眼光一如既往地差,真的看錯人了?
清河郡主不知道的是,周氏的手已經在袖子底下攥成了一個拳頭。
“打點事務也是頂要緊的事兒。”蘇氏笑著幫腔。
畢竟是自己女兒以後的妯娌,自己今日又是主家,蘇氏便想著偏幫一下周氏。
可越是如此,周氏心裏卻越是不悅。
打點事務算是什麽頂要緊的事情,一個嬤嬤也就夠了,有什麽必要特意點出來。
可周氏卻也隻能笑,不能反駁。
周氏知道,以自己的出身,但凡有一丁點兒的諂媚,或者有一丁點兒的清高,都會立即被這一群人給拋棄,因此她表麵上看著輕鬆,實際上恨不得連頭發絲都繃得緊緊的。
於是幾個人便定下來了,往後社裏的事務便由周氏來打點。
然後夫人們又興致勃勃地想取個社名,周氏也想了幾個,卻怕被嘲笑,因此在喉嚨裏滾了一滾,並沒有說出來。
“不如就叫韶光社。”蘇氏說道。
“恥與春花爭俗豔,故將雪質對韶光。”閔王妃點頭,“這個名字不錯。”
清河郡主卻突然間,眼睛紅了。
“你這是怎麽了?”蘇氏看向清河郡主,“你若不喜歡換個名字便是了,值得哭麽?”
雖這樣說,但蘇氏卻將自己的帕子遞給了清河郡主。
“隻是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什麽爭俗豔,我是什麽都想爭,可是爭到頭了,頭發該白的還是會白,你瞧我眼睛邊兒上都長褶子了。”清河郡主托著一張臉給蘇氏看。
“年輕的時候就跟我爭,說你眼睛最好看,這會兒還要向我炫耀。”蘇氏的話引起大家哄笑,但她還是仔細看了一眼清河郡主,“哪兒有褶子了?我怎麽沒瞧見。”
“因為你老了,老眼昏花。”清河郡主雖然這樣說,但心裏還是高興的。
周氏見大家說話都很是隨意,心裏不由自主地有些羨慕,可卻依舊不敢鬆勁兒,她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麽。
夫人們都在說說笑笑,周氏給丫鬟遞了個眼色,她們必須要將這些全都記下來,然後促成此事。
蕭家姐妹則是一進暖玉閣,便發現情形不對。
這裏人不多,隻有馮家大奶奶,安樂侯府的世子夫人和崇義仙君在。
而且很明顯,她們一過來,這幾人便不說話了。
其實宋昕雅等人也不是看到蕭家姐妹過來便不說話,而是當時愣了一下,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蘇卿不在,她們原本也隻是閑聊。
蕭萱和蕭菀對視一眼,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進去尷尬,退出來也是尷尬。
“這怎麽不動了呢,難不成南靖侯府宴客,還劃了地界兒,哪些地方哪些人能去,哪些人不能去?”嘉敏郡主的聲音在蕭家姐妹身後響起。
蕭萱和蕭菀無奈地對視一眼,隻能轉身給嘉敏郡主行禮。
而亭子裏麵的幾個人,也站起身來。
“嘉敏郡主說哪裏話來,這暖玉亭自是想來便來,想去就去。”宋昕雅看向蕭萱和蕭菀,“快進來,我們正在說這桔子,是南邊劉家桔園運過來的,一年也就產那麽一點兒,好吃得很。”
蕭萱和蕭菀接過桔子,趕緊道謝,但見宋昕雅並沒有搭理嘉敏郡主,也不好真的就剝了桔子吃。
“哦,看來不是南靖侯府的錯,是幾位不歡迎我呢。”嘉敏郡主這話一說出來,蕭家姐妹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早知道這樣,就幹脆去嗅芳齋待著了。
正好這時,有個小丫鬟過來請幾位姑娘去嗅芳齋,要開席了。
蕭萱鬆了一口氣,嘉敏郡主卻道:“怎麽有點兒吃不下呢?”
“那郡主好好歇歇,我們姐妹先過去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麽要幫忙的。”蕭萱推了蕭菀一把,“母親之前就說了,讓我們有點眼力見兒。”
“是啊,那郡主我們先過去了,一會兒再讓丫鬟來請您。”蕭菀話一說完,姐妹倆便匆匆離開。
見這姐妹倆跟躲瘟神一樣躲開,宋昕雅不禁笑了。
“你笑什麽,方才不會是在商量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吧?”嘉敏郡主是跟在蕭家姐妹身後進來的,自然看見這邊一看見她們便不說話了。
“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兒,是我那兒教出了幾個會武的丫鬟……也不算是會武,就是力氣大些,馮家大奶奶想要一個,崇義仙君也說想要。”溫存玉一邊說,一邊給宋昕雅和素璞使眼色。
素璞倒是聽蘇卿說過這事,但宋昕雅和蘇卿每次見麵都是匆匆忙忙的,因此倒沒提起這個,因此心裏一驚,又是一喜。
不管怎樣,周氏都打算參與進去,與她們走得更近些,往後對於自己的子女也是好的。
更何況,若是……周氏深吸一口氣,又聽到她們正在說起彼此年輕的時候擅長什麽。
擅長什麽?硬要說擅長什麽,周氏感覺自己擅長做飯食,可卻也隻會做一般的家常菜,這些宴席上的大菜,她卻也拿不下來。
至於其他的,周氏年輕的時候,父親不過是東宮從五品太子洗馬。
再者,周氏娘家也不過是周家旁支,和這些貴女們別說玩到一處,碰麵的機會都少。
偶爾看到她們的馬車在自己麵前走過,也隻能滿眼地羨慕,卻不敢多說一個字。
那時,周氏最大的願望便是偶爾能跟著堂姐,也就是現在平遠侯府的侯夫人出門赴宴,但那也是極少極少的時候。
想到這兒,周氏發現平遠侯夫人並沒有被邀請,而自己卻能和她們坐到一處,也要歎一聲滄海桑田了。
“蕭大夫人,你擅長什麽?”這時,蘇氏笑著問周氏。
人都坐到了這裏,總不能將她排在外麵。
“我……”周氏失笑道,“我哪裏會什麽,年輕的時候家裏的活計都忙不贏呢,若你們需要,我幫著你們打點事務倒是可行。”
周氏如此坦蕩,倒叫清河郡主都有些迷糊了,難不成自己的眼光一如既往地差,真的看錯人了?
清河郡主不知道的是,周氏的手已經在袖子底下攥成了一個拳頭。
“打點事務也是頂要緊的事兒。”蘇氏笑著幫腔。
畢竟是自己女兒以後的妯娌,自己今日又是主家,蘇氏便想著偏幫一下周氏。
可越是如此,周氏心裏卻越是不悅。
打點事務算是什麽頂要緊的事情,一個嬤嬤也就夠了,有什麽必要特意點出來。
可周氏卻也隻能笑,不能反駁。
周氏知道,以自己的出身,但凡有一丁點兒的諂媚,或者有一丁點兒的清高,都會立即被這一群人給拋棄,因此她表麵上看著輕鬆,實際上恨不得連頭發絲都繃得緊緊的。
於是幾個人便定下來了,往後社裏的事務便由周氏來打點。
然後夫人們又興致勃勃地想取個社名,周氏也想了幾個,卻怕被嘲笑,因此在喉嚨裏滾了一滾,並沒有說出來。
“不如就叫韶光社。”蘇氏說道。
“恥與春花爭俗豔,故將雪質對韶光。”閔王妃點頭,“這個名字不錯。”
清河郡主卻突然間,眼睛紅了。
“你這是怎麽了?”蘇氏看向清河郡主,“你若不喜歡換個名字便是了,值得哭麽?”
雖這樣說,但蘇氏卻將自己的帕子遞給了清河郡主。
“隻是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什麽爭俗豔,我是什麽都想爭,可是爭到頭了,頭發該白的還是會白,你瞧我眼睛邊兒上都長褶子了。”清河郡主托著一張臉給蘇氏看。
“年輕的時候就跟我爭,說你眼睛最好看,這會兒還要向我炫耀。”蘇氏的話引起大家哄笑,但她還是仔細看了一眼清河郡主,“哪兒有褶子了?我怎麽沒瞧見。”
“因為你老了,老眼昏花。”清河郡主雖然這樣說,但心裏還是高興的。
周氏見大家說話都很是隨意,心裏不由自主地有些羨慕,可卻依舊不敢鬆勁兒,她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麽。
夫人們都在說說笑笑,周氏給丫鬟遞了個眼色,她們必須要將這些全都記下來,然後促成此事。
蕭家姐妹則是一進暖玉閣,便發現情形不對。
這裏人不多,隻有馮家大奶奶,安樂侯府的世子夫人和崇義仙君在。
而且很明顯,她們一過來,這幾人便不說話了。
其實宋昕雅等人也不是看到蕭家姐妹過來便不說話,而是當時愣了一下,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蘇卿不在,她們原本也隻是閑聊。
蕭萱和蕭菀對視一眼,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進去尷尬,退出來也是尷尬。
“這怎麽不動了呢,難不成南靖侯府宴客,還劃了地界兒,哪些地方哪些人能去,哪些人不能去?”嘉敏郡主的聲音在蕭家姐妹身後響起。
蕭萱和蕭菀無奈地對視一眼,隻能轉身給嘉敏郡主行禮。
而亭子裏麵的幾個人,也站起身來。
“嘉敏郡主說哪裏話來,這暖玉亭自是想來便來,想去就去。”宋昕雅看向蕭萱和蕭菀,“快進來,我們正在說這桔子,是南邊劉家桔園運過來的,一年也就產那麽一點兒,好吃得很。”
蕭萱和蕭菀接過桔子,趕緊道謝,但見宋昕雅並沒有搭理嘉敏郡主,也不好真的就剝了桔子吃。
“哦,看來不是南靖侯府的錯,是幾位不歡迎我呢。”嘉敏郡主這話一說出來,蕭家姐妹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早知道這樣,就幹脆去嗅芳齋待著了。
正好這時,有個小丫鬟過來請幾位姑娘去嗅芳齋,要開席了。
蕭萱鬆了一口氣,嘉敏郡主卻道:“怎麽有點兒吃不下呢?”
“那郡主好好歇歇,我們姐妹先過去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麽要幫忙的。”蕭萱推了蕭菀一把,“母親之前就說了,讓我們有點眼力見兒。”
“是啊,那郡主我們先過去了,一會兒再讓丫鬟來請您。”蕭菀話一說完,姐妹倆便匆匆離開。
見這姐妹倆跟躲瘟神一樣躲開,宋昕雅不禁笑了。
“你笑什麽,方才不會是在商量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吧?”嘉敏郡主是跟在蕭家姐妹身後進來的,自然看見這邊一看見她們便不說話了。
“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兒,是我那兒教出了幾個會武的丫鬟……也不算是會武,就是力氣大些,馮家大奶奶想要一個,崇義仙君也說想要。”溫存玉一邊說,一邊給宋昕雅和素璞使眼色。
素璞倒是聽蘇卿說過這事,但宋昕雅和蘇卿每次見麵都是匆匆忙忙的,因此倒沒提起這個,因此心裏一驚,又是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