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還是將主要精力都放在鑄幣上來為好,幾個月過去了,工部還沒有拿出像樣的新幣。


    按照工部現在的進度,朝廷的貨幣改革之事就要拖到明年了。”


    江淵沒有因為石璞是尚書就客氣,貨幣改革最後的執行是他們戶部。


    但鑄造卻是工部來執行的,隻有工部鑄造出來足夠的新幣,戶部才能拿去給百姓進行兌換。


    隻有和百姓兌換足夠數量的新幣,朝廷的貨幣改革才能成功。


    不是說要把所有百姓手中的銀子全部兌換來,但要把至少三分之一百姓手中的銀子兌換來。


    這是戶部今年的計劃,至少三分之一,唯有如此,新幣才能順暢流通。


    當然,百姓手中並沒有多少銀子,大部分的銀子都在士紳大族手裏。


    這部分才是關鍵,需要非常多的新幣,才能將他們手上的銀子兌換過來。


    好在,皇上下旨作廢了寶鈔,否則朝廷就要拿無數的新幣來換取一堆不用的寶鈔。


    “是啊,為了提高工部鑄幣的速度,皇上可是在朝堂上教了工部很多辦法。


    要不是因為江南豪紳的事情,這時候應該開始京城的貨幣兌換了。”


    苗衷補刀,貨幣兌換到時候內閣也要派一位閣臣,基本上就是他了。


    內閣的其他人想的是遼東開發和北直隸水患治理這種功績更大的事情。


    就比如彭時和商輅,他們兩人在這上麵不斷發表意見,不斷給出新建議。


    就是想要在這上麵好好露個臉,做出一番成績。


    苗衷覺得,如果最終皇上來定奪負責人,北直隸水患治理應該是彭時來。


    彭時相比商輅要更仁慈一些,北直隸水患治理是為北直隸百姓好,也不會有太多的百姓阻撓問題。


    而遼東開發,是為了將建州和海西及海東拿下。


    女真人可都是些不化之民,治理這些人需要鐵血手段,需要心腸狠辣。


    商輅更加適合。


    等建州和海西及海東拿下後,遼東還會增加兩三個省,到時候那裏的治理和開發也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


    遼東怎麽說也納入大明版圖近百年了,百姓也基本上都是漢民,治理起來沒有太大困難。


    主要問題還是開墾荒地,解決糧食問題。


    皇上咱們沒有增加內閣成員的意思,首輔陳循和次輔高穀都老了。


    自己隻要堅持住,聽從皇上的安排,怎麽說都能當幾年內閣首輔。


    彭時和商輅的經曆和威望都不夠,咱們沒辦法跟他爭。


    “工部暫時不要想太多,抓緊搞定鑄幣的事情。


    現在不是朝廷沒有銀子給你們澆築新幣,而是你們澆築不了那麽多。


    這還是眼下的情況。


    要不了多久,周忱那邊補征江南豪紳十年商稅的事情結束,還有更多的銀子等著工部熔煉後澆築成新幣。”


    胡濙開口,工部現在沒有其他精力來參與北直隸水患治理的事情,那就做好鑄造新幣的事情。


    “當然,既然是內閣和六部共議,北直隸水患治理不管最後誰負責,自然也有工部的一份功勞。”


    胡濙繼續開口,北至水患治理這麽大的事情不是哪個衙門可以決定的,也不是哪個衙門可以單獨完成的。


    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合作。


    也就是,內閣和六部都能在這件事上獲得相應的功績。


    不僅是內閣和六部, 都察院的大理寺等衙門也能跟著沾光。


    “我看這樣吧,由內閣和六部抽調一批人前去調查北直隸河道分布情況。


    搞清楚北直隸水係之後再商議治理計劃。”


    於謙覺得再繼續商議下去也沒有用,畢竟實際情況都沒搞清楚呢,談何治理。


    “那就按於尚書說的辦,內閣和六部各抽調一些人,先進行實地勘察。


    不過,這事也得有個人來負責,諸位看誰適合?”


    陳循讚同於謙的說法,北直隸水患治理問題暫時還不到治理的地步,而是先勘察。


    但這是一件朝廷大事,必須有一位重臣負責。


    “我看,讓刑部的金尚書負責北直隸河道的勘察吧,內閣的彭學士協助。”


    王直提議,刑部目前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金濂這個刑部尚書負責可以顯示朝廷的重視。


    讓彭時協助金濂,也是讓內閣分一部分功勞,畢竟現在內閣的地位不一般。


    隻是彭時的能力和經驗還不足,隻能作為輔助人員。


    當然,這是朝廷層麵,實際過程中,彭時就是僅次於金濂的負責人。


    而且,彭時是陳循和高穀推薦入閣的,是陳循和高穀的人。


    “行,那就金尚書和彭時二人來負責前期的勘察把,金尚書為主,彭時為輔。”


    陳循當即定了下來。


    “接下商議出兵草原,消滅瓦剌之事。”


    陳循把話轉移到第四個議題上,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消滅瓦剌,斬殺葉先才是他們最大的願望。


    瓦剌也先對大明的傷害太大,讓大明差點跟北宋一樣蒙羞。


    不,大明比北宋更加蒙羞。


    北宋的宋欽宗和宋徽宗隻是在蒙古人的汗廷跳牽羊舞,人家也沒給蒙古人叩門。


    大明的正統帝可是給瓦剌叩門,在京師城牆之下大跳牽羊舞,把十三座城門都跳了個遍。


    也是如此,後來的永寧帝即當時監國的襄王朱瞻墡和文武百官才不惜背負弑君之名,以亂跑炸死了正統皇帝朱祁鎮。


    正統皇帝朱祁鎮被炸得粉身碎骨,屍骨無存。


    為了不背負弑君之名,朝廷對外說正統帝失蹤了。


    瓦剌潰敗,也先自顧不暇,匆忙逃走。


    以正統皇帝朱祁鎮貪生怕死的性格,自己逃走了的可能性不大。


    不論過程如何,但瓦剌犯下的錯不可原諒。


    也先必須為死去的幾十萬將士和被他們傷害的大明百姓謝罪。


    “我覺得應該先準備糧草,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朝廷要先準備糧草,至於軍餉,如今國庫富足,不用擔心。


    相反還可以進行一下賞賜,以便提高將士們的士氣。


    第二個就是出兵路線與將領安排,準備幾路進攻,有哪些將領帥兵。”


    王直率先開口,糧餉都好說,主要是統兵將領,土木堡之變把大明幾代帝王積攢的能將都搞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