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景泰元年的目標與貨幣改革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已經是景泰元年,香皂和肥皂徹底在京城打開市場。
除了朱祁鈺的商鋪,大臣們的商鋪也上架了肥皂和香皂,京城到處可以看到賣香皂和肥皂的鋪子。
當然,價格都是一樣的,沒有哪家更貴,哪家更便宜。
朱祁鈺在給大臣們供貨的時候就交代了,你們的拿貨價都是一樣,售價也必須跟他一樣。
誰要是加價或降價,他就斷貨並且抄了他的家,將其全家全部流放麓川。
過去海南是流放之地,但朱祁鈺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把瓊州升級為海南省,變為產糧重地。
以後海南跟兩京十三省一樣都是大明的行省,而不是流放之地。
朱祁鈺為什麽把流放之地定位麓川,也是為了震懾大臣們。
明朝初期,猛相耿坎(耿馬)、猛連的傣族土司脫離猛卯弄(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接受了明朝皇帝的冊封。
到了堡宗朱祁鎮時期,猛卯弄思任法看到交趾承宣布政司(安南國,今越南)獨立成功,也發動了恢複祖地的獨立戰爭。
朱祁鎮先是派遣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氏征伐多次後,無顯著效果,直到王冀15萬大軍“三征麓川”才平定。
雖然麓川自此成為了大明版圖,但思氏並沒有被徹底消滅,消停了一段時間後又發起了叛亂,給大明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朱祁鈺準備把犯錯的人都流放到麓川去,給雲南增加人口,同時把雲南那邊的版圖再擴張一些,把整個緬甸拿下。
為後世再次占領緬甸打下基礎。
後世的緬甸對於華夏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其海岸線對華夏非常重要。
至於舊港,後世變成了印度尼西亞,旁邊的馬六甲海峽給華夏海運帶來了很大麻煩。
如果緬甸成為華夏的一部分,隻需要修一條鐵路和高速到緬甸海邊就可以了。
從歐洲、非洲和中亞及西亞來的貨物不用再經過馬六甲海峽了。
當然,朱祁鈺的目標是拿下舊港以北的南洋。
朱祁鈺不敢保證幾百年後,這些地方還屬於華夏,但可以給後世留下一個依據。
除了京城,香皂和肥皂也在江南開始推廣。
首先是淮安,郕王府很快就生產出了香皂和肥皂,原材料很早就開始準備了。
先在郕王府的店鋪最先上架,然後是應天,接著是蘇州和杭州,由郕王府供貨。
江南是士紳大族最多的地方,香皂和肥皂一推廣就引起江南百姓的喜歡。
第二件事,就是戶部頒發準許經商的文牒,朱祁鈺下旨大明所有經商之人都必須到衙門登記。
這是以後收稅的依據,朱祁鈺要求務必所有經商之人都必須登記。
另外,對於商稅,朱祁鈺也規定,一月一交,按照實際經營額繳納商稅。
如此一來,各地衙門可以把全年的商稅任務分十二個月完成。
對於稅收,朱祁鈺要求景泰元年的稅收總額為五千萬兩。
讓戶部把具體的任務分解,分發給各省。
如果完成任務,給各級官員再漲兩成本色。
到時候,相比堡宗朱祁鎮和永寧時期,五品以上發80%的米,20%寶鈔和其他物資;六品及以下90%的米,鈔10%和其他物資。
第三件事就是改革幣製,大明的現在的貨幣太亂,大量無用的寶鈔充斥全國各地。
隻不過,幣製改革也會涉及很多人的利益。
但朱祁鈺早就跟周忱說過,要改革幣製,把貨幣統一。
大明寶鈔已經失去其價值,跟廢紙差不多,很多官員因為拿的俸祿中很大一部分是寶鈔,而愈發對朝廷心有怨氣。
對於貨幣改革,朝堂諸臣反應很大。
“皇上,不可!”
“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大臣們紛紛勸朱祁鈺三思,貨幣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的麵太廣。
不是大臣們不接受廢除寶鈔,而是銀子和銅錢都是他們背後家族的錢莊掌握,朱祁鈺搞貨幣改革必然會嚴重影響他們家族的收益。
“怎麽?諸卿難道還想用寶鈔?”
朱祁鈺也知道大臣們的擔憂,但他故意不提,貨幣改革是必須的。
大明有銀子,有金子,有銅錢,也有寶鈔,非常混亂。
除此之外,還有銀票。
實際上,大明寶鈔就相當於銀票,隻不過因為一直以來濫發,導致其沒有了信用。
“臣等並非此意,而是如今的大明貨幣有寶鈔、銀兩、銅錢等,百姓們都已習慣了。
朝廷突然改革貨幣,可能會引起騷亂。”
內閣首輔陳循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主要是擔心士紳大族們不接受。
朝廷剛動過士紳大族,應該給他們一些休養恢複的時間。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首輔此言差矣,朕正是因為考慮到大明的貨幣比較混亂,才決定改革貨幣。
隻有廢除寶鈔,然後統一貨幣,才能更好地方便百姓。
至於百姓手中的銀兩和銅錢,朝廷當如數兌換。
朕要作廢的隻是寶鈔,不是銀子和銅錢。
銀子和銅錢今後依舊可以使用,隻不過要形成統一的製式。
也就是同樣的造型,同樣的分量。
當然,樣子肯定與過去的有明顯的區別。”
朱祁鈺解釋了一下,貨幣改革勢在必行,大臣們反對也沒用。
而且,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反對,戶部尚書周忱是支持的。
果然,周忱站出來了!
“首輔,諸位大人,我覺得皇上的想法很好。
大明的貨幣混亂,必須有新的統一的貨幣代替。
不然,就算非常寶鈔,寶鈔還是會與銀子和銅錢一樣流通。
為了避免寶鈔廢除之後還有人使用,朝廷當徹底改革貨幣,然後盡快收迴原來的貨幣。”
朱祁鈺在補收稅費的時候就跟周忱說過要改革貨幣,所以周忱很支持。
“周尚書說得對,過去的貨幣比較混亂,皇上改革貨幣,正是撥亂反正的舉措,此等利國利民的事情,我們應當支持。”
胡濙也站出來支持,這事周忱早就跟他們提過,隻要讓皇上開心了,他們就可以安享晚年。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王直、於謙和商輅也跟著附和。
除了朱祁鈺的商鋪,大臣們的商鋪也上架了肥皂和香皂,京城到處可以看到賣香皂和肥皂的鋪子。
當然,價格都是一樣的,沒有哪家更貴,哪家更便宜。
朱祁鈺在給大臣們供貨的時候就交代了,你們的拿貨價都是一樣,售價也必須跟他一樣。
誰要是加價或降價,他就斷貨並且抄了他的家,將其全家全部流放麓川。
過去海南是流放之地,但朱祁鈺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把瓊州升級為海南省,變為產糧重地。
以後海南跟兩京十三省一樣都是大明的行省,而不是流放之地。
朱祁鈺為什麽把流放之地定位麓川,也是為了震懾大臣們。
明朝初期,猛相耿坎(耿馬)、猛連的傣族土司脫離猛卯弄(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接受了明朝皇帝的冊封。
到了堡宗朱祁鎮時期,猛卯弄思任法看到交趾承宣布政司(安南國,今越南)獨立成功,也發動了恢複祖地的獨立戰爭。
朱祁鎮先是派遣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氏征伐多次後,無顯著效果,直到王冀15萬大軍“三征麓川”才平定。
雖然麓川自此成為了大明版圖,但思氏並沒有被徹底消滅,消停了一段時間後又發起了叛亂,給大明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朱祁鈺準備把犯錯的人都流放到麓川去,給雲南增加人口,同時把雲南那邊的版圖再擴張一些,把整個緬甸拿下。
為後世再次占領緬甸打下基礎。
後世的緬甸對於華夏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其海岸線對華夏非常重要。
至於舊港,後世變成了印度尼西亞,旁邊的馬六甲海峽給華夏海運帶來了很大麻煩。
如果緬甸成為華夏的一部分,隻需要修一條鐵路和高速到緬甸海邊就可以了。
從歐洲、非洲和中亞及西亞來的貨物不用再經過馬六甲海峽了。
當然,朱祁鈺的目標是拿下舊港以北的南洋。
朱祁鈺不敢保證幾百年後,這些地方還屬於華夏,但可以給後世留下一個依據。
除了京城,香皂和肥皂也在江南開始推廣。
首先是淮安,郕王府很快就生產出了香皂和肥皂,原材料很早就開始準備了。
先在郕王府的店鋪最先上架,然後是應天,接著是蘇州和杭州,由郕王府供貨。
江南是士紳大族最多的地方,香皂和肥皂一推廣就引起江南百姓的喜歡。
第二件事,就是戶部頒發準許經商的文牒,朱祁鈺下旨大明所有經商之人都必須到衙門登記。
這是以後收稅的依據,朱祁鈺要求務必所有經商之人都必須登記。
另外,對於商稅,朱祁鈺也規定,一月一交,按照實際經營額繳納商稅。
如此一來,各地衙門可以把全年的商稅任務分十二個月完成。
對於稅收,朱祁鈺要求景泰元年的稅收總額為五千萬兩。
讓戶部把具體的任務分解,分發給各省。
如果完成任務,給各級官員再漲兩成本色。
到時候,相比堡宗朱祁鎮和永寧時期,五品以上發80%的米,20%寶鈔和其他物資;六品及以下90%的米,鈔10%和其他物資。
第三件事就是改革幣製,大明的現在的貨幣太亂,大量無用的寶鈔充斥全國各地。
隻不過,幣製改革也會涉及很多人的利益。
但朱祁鈺早就跟周忱說過,要改革幣製,把貨幣統一。
大明寶鈔已經失去其價值,跟廢紙差不多,很多官員因為拿的俸祿中很大一部分是寶鈔,而愈發對朝廷心有怨氣。
對於貨幣改革,朝堂諸臣反應很大。
“皇上,不可!”
“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大臣們紛紛勸朱祁鈺三思,貨幣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的麵太廣。
不是大臣們不接受廢除寶鈔,而是銀子和銅錢都是他們背後家族的錢莊掌握,朱祁鈺搞貨幣改革必然會嚴重影響他們家族的收益。
“怎麽?諸卿難道還想用寶鈔?”
朱祁鈺也知道大臣們的擔憂,但他故意不提,貨幣改革是必須的。
大明有銀子,有金子,有銅錢,也有寶鈔,非常混亂。
除此之外,還有銀票。
實際上,大明寶鈔就相當於銀票,隻不過因為一直以來濫發,導致其沒有了信用。
“臣等並非此意,而是如今的大明貨幣有寶鈔、銀兩、銅錢等,百姓們都已習慣了。
朝廷突然改革貨幣,可能會引起騷亂。”
內閣首輔陳循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主要是擔心士紳大族們不接受。
朝廷剛動過士紳大族,應該給他們一些休養恢複的時間。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首輔此言差矣,朕正是因為考慮到大明的貨幣比較混亂,才決定改革貨幣。
隻有廢除寶鈔,然後統一貨幣,才能更好地方便百姓。
至於百姓手中的銀兩和銅錢,朝廷當如數兌換。
朕要作廢的隻是寶鈔,不是銀子和銅錢。
銀子和銅錢今後依舊可以使用,隻不過要形成統一的製式。
也就是同樣的造型,同樣的分量。
當然,樣子肯定與過去的有明顯的區別。”
朱祁鈺解釋了一下,貨幣改革勢在必行,大臣們反對也沒用。
而且,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反對,戶部尚書周忱是支持的。
果然,周忱站出來了!
“首輔,諸位大人,我覺得皇上的想法很好。
大明的貨幣混亂,必須有新的統一的貨幣代替。
不然,就算非常寶鈔,寶鈔還是會與銀子和銅錢一樣流通。
為了避免寶鈔廢除之後還有人使用,朝廷當徹底改革貨幣,然後盡快收迴原來的貨幣。”
朱祁鈺在補收稅費的時候就跟周忱說過要改革貨幣,所以周忱很支持。
“周尚書說得對,過去的貨幣比較混亂,皇上改革貨幣,正是撥亂反正的舉措,此等利國利民的事情,我們應當支持。”
胡濙也站出來支持,這事周忱早就跟他們提過,隻要讓皇上開心了,他們就可以安享晚年。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王直、於謙和商輅也跟著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