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不吝封賞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去朝廷官員的賞賜,朝廷這次入戶部庫房的有兩千三百多萬兩。
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底氣,畢竟有錢好辦事。
胡濙他們超額完成任務,朱祁鈺答應的封賞自然不會食言。
朝會上,朱祁鈺先讓周忱匯報了成果。
“此次征稅,諸卿辛苦了!
未表朕意,朕決議在原有基礎上,內閣和六部官員全部增補一年本色,其他衙門官員增補半年本色。
戶部這幾天會逐步發放!”
朱祁鈺把新的賞賜公之於眾。
“臣等謝皇上恩典!”
“另外,對這次征稅主要有功者,朕也不吝賞賜!”
朱祁鈺說完就讓興安宣讀聖旨!
“……封胡濙為太師、周忱和王直為太傅、於謙為太保。
封陳循、高穀、金濂、石璞和苗衷為特進榮祿大夫,
封商輅為嘉義大夫,封彭時為亞中大夫……”
胡濙、周忱、王直和於謙這次出力很多,給他們大明官員夢寐以求的三公。
特進榮祿大夫雖然不是三公,但也讓陳循、高穀、金濂、石璞和苗衷幾人從從一品成為了正一品。
商輅和彭時是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之後進的內閣,最初為正五品大學士。
朱瞻墡登基後封賞了一波,他們也從正五品變成了從四品。
朱祁鈺這次按照各自的表現,給他們都提升了一大截。
當然,趙輔、劉玉,陳瑛、朱儀和郭嵩及王越幾人,朱祁鈺也給了相應的封賞。
“謝皇上恩典!”
胡濙、王直、周忱、於謙、陳循、高穀、金濂、石璞、苗衷、商輅和彭時叩謝!
他們很高興,皇上沒有虧待他們,給他們都升級了。
陳循、高穀、金濂、石璞和苗衷幾人沒有覺得不爽,皇上給他們的封賞已經可以了。
從一品到正一品看似隻隔一級,可想要跨過去卻是非常難的。
至於沒被封三公,隻能怪他們自己,誰讓他們反對征稅。
要不是他看們後來配合了,估計特進榮祿大夫都沒有。
胡濙、王直和周忱如釋重負,因為陳循幾人後來的支持,他們才會獲得如此驚人的成績。
但也意味著功勞要被陳循幾人分攤一部分,正一品肯定是有的,但三公就不好說了。
沒想到皇上沒有失言,真的給了他們三公。
成了三公,他們就可以名留史冊了,給家族爭光。
最開心的莫過於於謙和商輅,於謙沒想到自己也成為了三公,從今以後他的地位不會輕易被撼動了。
畢竟三公是大明官員最高的職位。
胡濙、周忱和王直已經快到告老還鄉的年紀了,陳循、高穀、苗衷、金濂和石璞也幹不了幾年了。
未來,他於謙會是朝堂上官職最高的人。
商輅沒想到皇上直接給他提了三級,雖然沒有被授官職,但正三品已經是很高的官品了。
未來,他可以為六部侍郎或順天\/應天府尹。
“從此次征稅的情況來看,朝廷每年的稅收應該在兩千萬兩之上,朕希望景泰元年看到的稅收總數也是兩三千萬兩。
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商稅,證明大明的商業還是很興盛的。
朕覺得,商業應該大力發展。
所以,朕決定廢除太祖定下的重農抑商的國策,當然不抑製商業並不代表不重視農業。
放開商業之後,農業依舊要重視,畢竟沒有農業,大家吃的糧食哪裏來。
當然,既然商業放開了,商稅自然是要調整的。
小商販隻收固定的數額,按月收,小商人還是三十取一,中大型商人三十取二,海上貿易十取一。
另外,凡經商的,需在朝堂登記,如實交稅。
否則下場就是誅九族,抄沒九族家產。
這次征稅,很多人就不配合,還鬧事,最終的下場就是不僅滿門抄斬,還要連累九族。
剛才周尚書的話大家已經聽到了,抄家抄了一千萬兩。
朕希望,大明的商船航行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看到大明的雄姿。”
朱祁鈺沒有明說要放開海禁,但收海上貿易的稅間接表明要解除海禁。
重農抑商政策朱祁鈺覺得非常不妥,大明後期朝廷沒錢就是因為商業稅沒收到,基本都靠田賦和茶鹽等稅收。
這根本不足以支撐日益龐大的開支。
“臣等謝皇上恩典!”
大臣們聽到朱祁鈺廢除重農抑商政策,非常激動,他們家族過去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的。
但以後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隻不過需要交稅。
雖然,不少人對朱祁鈺提出的稅率還是不認同,可眼下沒人敢反對。
這次朝廷征稅,被誅九族抄沒家產的人可不少,他們可不希望自己家族和九族變成下一個被朱祁鈺打擊的對象。
朱祁鈺過去在大家眼裏就是軟弱無能的廢物,不曾想剛登基就有了如此大的動作。
殺伐果斷,十分狠辣,既不擔心大規模反叛,也不擔心自己的皇位不穩,膽子很大。
但是,經此一事,沒有人敢再小瞧朱祁鈺這位新皇帝。
這可是一言不合就誅人九族的皇帝。
“對商人的穿著,也不必再像過去那樣嚴苛。
當然,也不能隨便穿得跟官員一樣,商人和官員還是要區分開來的。”
朱元璋對商人的抑製可是全方位的,朱祁鈺覺得這樣肯定不行,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隻要照章如實納稅,朱祁鈺不會太過限製商人。
“另外,從景泰元年開始各級官員的本俸再漲兩成,全部用銀子支付。”
漲俸祿才是對官員們最好的安撫手段,加上之前已經漲的本色,相當於各級官員的本色都漲了四成。
相比堡宗朱祁鎮和永寧時期,五品以上發60%的米,40%寶鈔和其他物資;六品及以下70%的米,鈔30%和其他物資。
不過朱祁鈺給的是銀子,他可沒有那麽多糧食給官員們。
實發部分已經翻了一番。
“謝皇上!”
大臣們紛紛叩謝,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皇上,為各級官員考慮。
隻要大家努力,到景泰二年,俸祿應該能發全了,以後大家的日子就會好過些了。
朱祁鈺給各級官員漲兩成本色,直接發銀子,也是為了獲得各級官員的認可。
跟著我,聽我的,有飯吃!
對於各級官員來說,朱祁鈺的成就將會遠超大明曆代皇帝。
畢竟過去的皇帝是不斷降俸祿,而朱祁鈺則是上來就給他們提高俸祿。
而且,這次之所以能給他們漲俸祿,是因為商稅收了很多。
以後想要拿到更多的俸祿,就要收好商稅。
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底氣,畢竟有錢好辦事。
胡濙他們超額完成任務,朱祁鈺答應的封賞自然不會食言。
朝會上,朱祁鈺先讓周忱匯報了成果。
“此次征稅,諸卿辛苦了!
未表朕意,朕決議在原有基礎上,內閣和六部官員全部增補一年本色,其他衙門官員增補半年本色。
戶部這幾天會逐步發放!”
朱祁鈺把新的賞賜公之於眾。
“臣等謝皇上恩典!”
“另外,對這次征稅主要有功者,朕也不吝賞賜!”
朱祁鈺說完就讓興安宣讀聖旨!
“……封胡濙為太師、周忱和王直為太傅、於謙為太保。
封陳循、高穀、金濂、石璞和苗衷為特進榮祿大夫,
封商輅為嘉義大夫,封彭時為亞中大夫……”
胡濙、周忱、王直和於謙這次出力很多,給他們大明官員夢寐以求的三公。
特進榮祿大夫雖然不是三公,但也讓陳循、高穀、金濂、石璞和苗衷幾人從從一品成為了正一品。
商輅和彭時是朱祁鎮兵敗土木堡之後進的內閣,最初為正五品大學士。
朱瞻墡登基後封賞了一波,他們也從正五品變成了從四品。
朱祁鈺這次按照各自的表現,給他們都提升了一大截。
當然,趙輔、劉玉,陳瑛、朱儀和郭嵩及王越幾人,朱祁鈺也給了相應的封賞。
“謝皇上恩典!”
胡濙、王直、周忱、於謙、陳循、高穀、金濂、石璞、苗衷、商輅和彭時叩謝!
他們很高興,皇上沒有虧待他們,給他們都升級了。
陳循、高穀、金濂、石璞和苗衷幾人沒有覺得不爽,皇上給他們的封賞已經可以了。
從一品到正一品看似隻隔一級,可想要跨過去卻是非常難的。
至於沒被封三公,隻能怪他們自己,誰讓他們反對征稅。
要不是他看們後來配合了,估計特進榮祿大夫都沒有。
胡濙、王直和周忱如釋重負,因為陳循幾人後來的支持,他們才會獲得如此驚人的成績。
但也意味著功勞要被陳循幾人分攤一部分,正一品肯定是有的,但三公就不好說了。
沒想到皇上沒有失言,真的給了他們三公。
成了三公,他們就可以名留史冊了,給家族爭光。
最開心的莫過於於謙和商輅,於謙沒想到自己也成為了三公,從今以後他的地位不會輕易被撼動了。
畢竟三公是大明官員最高的職位。
胡濙、周忱和王直已經快到告老還鄉的年紀了,陳循、高穀、苗衷、金濂和石璞也幹不了幾年了。
未來,他於謙會是朝堂上官職最高的人。
商輅沒想到皇上直接給他提了三級,雖然沒有被授官職,但正三品已經是很高的官品了。
未來,他可以為六部侍郎或順天\/應天府尹。
“從此次征稅的情況來看,朝廷每年的稅收應該在兩千萬兩之上,朕希望景泰元年看到的稅收總數也是兩三千萬兩。
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商稅,證明大明的商業還是很興盛的。
朕覺得,商業應該大力發展。
所以,朕決定廢除太祖定下的重農抑商的國策,當然不抑製商業並不代表不重視農業。
放開商業之後,農業依舊要重視,畢竟沒有農業,大家吃的糧食哪裏來。
當然,既然商業放開了,商稅自然是要調整的。
小商販隻收固定的數額,按月收,小商人還是三十取一,中大型商人三十取二,海上貿易十取一。
另外,凡經商的,需在朝堂登記,如實交稅。
否則下場就是誅九族,抄沒九族家產。
這次征稅,很多人就不配合,還鬧事,最終的下場就是不僅滿門抄斬,還要連累九族。
剛才周尚書的話大家已經聽到了,抄家抄了一千萬兩。
朕希望,大明的商船航行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看到大明的雄姿。”
朱祁鈺沒有明說要放開海禁,但收海上貿易的稅間接表明要解除海禁。
重農抑商政策朱祁鈺覺得非常不妥,大明後期朝廷沒錢就是因為商業稅沒收到,基本都靠田賦和茶鹽等稅收。
這根本不足以支撐日益龐大的開支。
“臣等謝皇上恩典!”
大臣們聽到朱祁鈺廢除重農抑商政策,非常激動,他們家族過去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的。
但以後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隻不過需要交稅。
雖然,不少人對朱祁鈺提出的稅率還是不認同,可眼下沒人敢反對。
這次朝廷征稅,被誅九族抄沒家產的人可不少,他們可不希望自己家族和九族變成下一個被朱祁鈺打擊的對象。
朱祁鈺過去在大家眼裏就是軟弱無能的廢物,不曾想剛登基就有了如此大的動作。
殺伐果斷,十分狠辣,既不擔心大規模反叛,也不擔心自己的皇位不穩,膽子很大。
但是,經此一事,沒有人敢再小瞧朱祁鈺這位新皇帝。
這可是一言不合就誅人九族的皇帝。
“對商人的穿著,也不必再像過去那樣嚴苛。
當然,也不能隨便穿得跟官員一樣,商人和官員還是要區分開來的。”
朱元璋對商人的抑製可是全方位的,朱祁鈺覺得這樣肯定不行,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隻要照章如實納稅,朱祁鈺不會太過限製商人。
“另外,從景泰元年開始各級官員的本俸再漲兩成,全部用銀子支付。”
漲俸祿才是對官員們最好的安撫手段,加上之前已經漲的本色,相當於各級官員的本色都漲了四成。
相比堡宗朱祁鎮和永寧時期,五品以上發60%的米,40%寶鈔和其他物資;六品及以下70%的米,鈔30%和其他物資。
不過朱祁鈺給的是銀子,他可沒有那麽多糧食給官員們。
實發部分已經翻了一番。
“謝皇上!”
大臣們紛紛叩謝,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皇上,為各級官員考慮。
隻要大家努力,到景泰二年,俸祿應該能發全了,以後大家的日子就會好過些了。
朱祁鈺給各級官員漲兩成本色,直接發銀子,也是為了獲得各級官員的認可。
跟著我,聽我的,有飯吃!
對於各級官員來說,朱祁鈺的成就將會遠超大明曆代皇帝。
畢竟過去的皇帝是不斷降俸祿,而朱祁鈺則是上來就給他們提高俸祿。
而且,這次之所以能給他們漲俸祿,是因為商稅收了很多。
以後想要拿到更多的俸祿,就要收好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