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王直和周忱三人商量完沒多久,於謙和商輅就來了。


    “大宗伯,下官冒昧打擾,還請見諒!”


    於謙和商輅問好。


    “廷益和弘載來了,快請坐!”


    胡濙讓人給於謙和商輅上茶。


    “大宗伯,周大人,王大人,征稅的事,有需要我和弘載的地方,盡管說,我們一定全力支持。”


    於謙開門見山,我們是來幫忙的。


    征稅的事情,他們也是支持者,這滔天的功勞,他們也要占一份。


    這時候不出力,不表態,好處都被胡濙、王直和周忱拿了。


    不僅如此,皇上對他們的意見也會很大,畢竟你若明確反對就罷了。


    讚同了又不出力,不是等於開玩笑,糊弄皇上的嘛。


    “感謝廷益和弘載,既然二位也願意為皇上分憂,那我們就掖著藏著了。


    首先,希望二位能夠以言行支持,畢竟內閣和六部的意見隻能算一半讚同一半反對。


    我們需要先在朝堂上形成統一意見。


    另外,這件事的難度遠比我們預想的大,雖然任務要分配給各省,但各省的官員支不支持還不好說。


    就算各省官員都支持,實際行動的時候,士紳大族也不會痛快的交,甚至可能組織家丁反抗。


    所以,我們需要先搞定各自的家族和九族,我們得先帶頭。


    不然,別人不會教。


    我知道,這會讓你們家族和九族心疼,但沒辦法,必須執行。


    我們不執行,皇子也會找其他人執行。


    然後,我們幾個人要親自赴地方,並奏請皇上派兵協助。


    沒有兵馬協助,就算能把這六百萬兩收上來,也會耗費很多時間。


    實際上,不止六百萬兩,原本的兩百六十萬兩還有一些是沒收上來的。


    馬上永寧三年就要結束了,今年的任務肯定是要完成的。


    為了防止我們不在京城的時候有人搗亂,得讓信得過的人主持部裏的事情。”


    胡濙把他和王直、周忱商量好的計劃跟於謙和商輅說了一下,然後又提了一些要求。


    這個時候,你得全力以赴才能換得好處。


    “廷益,京師守衛戰後你在統兵上的才能也展示出來了,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你的前輩王冀也是兵部尚書任上統兵,最後因功封爵。


    皇上有意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你若能助皇上拿下,你將封侯,甚至封國公。


    你還年輕,有大把的時間去做。


    老夫和恂如與行儉年紀大了,過一兩年就該告老還鄉了。”


    胡濙擔心於謙不可能出全力,於謙現在的地位就跟土木堡之變以前的他一樣,他若不出力,他們這次的壓力會很大。


    於謙肯出力的話,這次的事情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感謝大宗伯指點,隻要皇上信賴,下官一定拚死效命。”


    於謙沒想到胡濙會跟他這麽說,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可不小,開疆擴土之功肯定是要給封國公的。


    不過,想拿下肯定不容易。


    但態度得有,這次的事情辦好,胡濙在皇上麵前說兩句好話,他就是真正的文臣老大了。


    現在嘛,雖然隱隱有文臣老大的趨勢,但胡濙在位一天,他就不是真正的文臣老大。


    “弘載,你的前途也很大。


    皇上欲在北直隸治理水患,興修水利,增加數萬畝土地,讓北直隸變成江北產糧重地。


    這可是功利千秋的事,到時候誰去做這件事,史書上就會記下隆重的一筆。


    你若能獲得這個機會,你商弘載將被後世之人牢記在心,歌功頌德。


    想要這個機會,你得讓皇上看到你的能力。”


    胡濙也不忘給商輅畫大餅,眼下的大明,看得見的功名能獲得地方就拿下琉球,拿下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


    在北直隸興修水利,將水患不斷的北直隸變成千裏沃野。


    “感謝大宗伯指點,下官定位皇上效死命。”


    商輅知道這時候不拚,皇上必然換別的人來做。


    “大宗伯,下官有一些問題,想請您解惑!”


    既然開誠布公了,商輅想請教胡濙幾個問題。


    “弘載請說,老夫一定知無不答!”


    商輅的才能很高,是繼於謙他們之後的領頭人,未來必然是朝中的頂梁柱,胡濙不介意與他搞好關係。


    “下官看皇上的意思,有意把西域和草原也納入版圖。


    我以為,這兩個地方拿下很容易,但治理很麻煩。


    投入太大,比交趾還要大許多,投入與產出不對等。


    皇上想開疆擴土,證不世之功,我能理解,也支持。


    但即便,朝廷的稅收每年超千萬兩,也不夠。


    為何皇上會有這種想法?


    另外,遼東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奴兒幹都司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但朝廷實際上占據的地方很少。


    女真的隱患隨時可能出現。


    還有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拿下容易,但是治理同樣不容易。”


    商輅把自己的疑問一口氣提出來,這幾個問題都很關鍵,如果有解決辦法,那大明的疆土將擴大好幾倍。


    “弘載,皇上不是說了嘛,要解決西域和草原及遼東,首先要確保大明的兩京十三省有足夠的糧食。


    所以,皇上的戰略還是在瓊州、琉球和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及北直隸。


    搞定這幾個地方,大明的糧食問題解決了才會圖謀西域、草原和遼東剩下的地方。


    老夫以為,對西域,皇上應該還是以守為主,輔以小幅的擴張。


    至於草原,消滅瓦剌是必然的,正統皇帝的仇不能不報!


    短期內還是維持過去的策略。


    遼東也是。


    琉球拿下來,到治理好需要好幾年,海南達到皇上的要求也需要好幾年。


    北直隸興修水利,解決水患,增加數萬畝良田也需要好幾年。


    還有,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皇上把它視為大明的糧倉,必然要徐徐圖之,然後用心治理。


    搞定這幾年是,起碼需要十年。


    十年後,廷益都老了,是你們的天下了。


    那時候就看你們的了。


    隻要能解決皇上的前期戰略,你們都可以身居高位了。”


    胡濙仔細想過,皇上說的隻是長久的目標。


    眼下的目標最為迫切,隻有完成眼下的目標,後麵的目標才能一步一步的實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