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也先戰略錯誤,襄王安撫潰兵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妾帶濟哥兒給殿下請安!”
杭惠茹帶著兒子朱見濟來書房看望朱祁鈺,自從來了淮安,朱祁鈺大多時候都在書房。
咳咳,咳咳
“免禮,坐,來淮安有些時日了,可還習慣?濟兒是否乖巧?”
朱祁鈺沒冷待杭惠茹,雖然在京城的時候因為不願意跟他走惹怒了他,廢了她的側妃,但看在兒子的麵上還是要禮待她的。
汪招娣是真心不想跟朱祁鈺來南方,杭惠茹是擔心孩子,朱見濟太小了,才一歲,受不了長途跋涉。
如果自己真的搞死了戰神和襄王,成了皇帝,朱祁鈺會給她封個貴妃。
“謝殿下,迴殿下,臣妾已經習慣了,濟哥兒也很乖巧。”
淮安這時候已經不怎麽熱了,沒有剛來那會難受了。
咳咳,咳咳
“那就好,如今已經是秋天了,晚上開始冷了,你們娘倆一定要蓋好被子,別著涼了。”
淮安的秋天很短的,隻有兩個月不到,白天熱晚上冷。
到了冬天,也會下雪,非常冷。
朱祁鈺這樣也是關心他們母子,不至於讓外人看到自己真的無情。
“謝殿下!”
杭惠茹如釋重負,她一直擔心殿下對她逐漸冷漠,從而不關心兒子。
“對了,你寫下濟兒來淮安後的情況,母妃一直惦掛濟兒。”
朱祁鈺想起在宮裏與母妃告別的時候,讓他寫信給她。
來了淮安一個多月了,他還沒來得及給母妃寫信報平安。
母妃最惦掛的當然是自己這個兒子,然後是孫子朱見濟,然後才是孫女朱見姝。
他們過後才輪到汪招娣和杭惠茹。
“好的,殿下。”
婆婆關心孫子,那她的地位還在,隻是沒了側妃的名頭。
“府中擁擠,可能會煩悶,天氣好的時候,帶濟兒出去透透氣。
郕王府估計要兩三年才能修好。
淮安地處黃河邊,發大水的時候就被淹。
孤讓楊理修郕王府的時候把地基抬高,讓成敬盯著。”
現在的郕王府隻是臨時的,住得很擠,朱祁鈺擔心太壓抑,對孩子成長不好。
“好的,殿下!”
杭惠茹下去後沒多久,汪招娣也帶著女兒朱見姝來了。
“臣妾帶姝兒給殿下請安!”
汪招娣拉著朱見姝給朱祁鈺行禮問好。
咳咳,咳咳
“免禮,坐,姝兒近些日子可還乖巧,你們娘倆可還習慣?”
朱祁鈺噓寒問暖一番,終究是自己的妻女,必要的關心還是需要的。
“謝殿下,臣妾和姝兒都還習慣。”
汪招娣現在變乖了,她知道朱祁鈺已經知道她是孫太後的人。
還關心她隻是因為女兒。
咳咳,咳咳
“已經入秋了,夜裏開始冷了,你們娘倆晚上記得蓋好被子,別著涼了。
另外,母妃掛念姝兒,你把姝兒到淮安後的情況寫一下,孤讓人寄給母妃。”
朱祁鈺對汪招娣和女兒朱見姝,先是關心一番,然後告訴她們遠在京城皇宮裏的母親也在關心她們。
“好的,殿下。”
婆婆關心孫女就好,不然她就真的失寵了。
她現在不是王妃了,沒生兒子,地位已經不如杭惠茹了。
母憑子貴,她隻有女兒,貴不起來。
朱祁鈺之後讓王誠替自己寫封信,詳細說明自己在就藩路上的情況和到淮安後的情況。
讓吳太妃無憂。
馬上就是十月了,南直隸的備操軍已經進京了,南京武器庫的大部分武器都運走了。
想來,也先也差不多要兵臨城下了。
朱祁鈺覺得,也先的戰略是錯的。
滅了朱祁鎮率領的三十萬明軍之後,不應該押著朱祁鎮去叫門。
大明「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不是開玩笑的。
大明正處於鼎盛時期,雖然他用一番計謀把大明的精銳一波滅了,將靖難之役後的名將大部分都滅了。
但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不行的,大明不是千瘡百孔即將謝幕的王朝。
最主要是,大明的實力還在,文臣武將都不弱,武將沒了文臣也能頂上來。
也先就算把瓦剌的兵打沒了,他也不可能打下明帝國。
換做朱祁鈺是也先,借朱祁鎮之手滅了瓦剌大汗脫脫不花,然後讓朱祁鎮封他為蒙古大汗。
也先最大的願望是成為蒙古大汗,這點可以借朱祁鎮之手實現。
脫脫不花是黃金家族後裔,蒙古人認可的人。
隻有成為了蒙古大汗,他才可能整合蒙古的全部力量南下滅了明帝國,重振蒙元帝國。
如果朱祁鈺是也先,俘虜朱祁鎮後讓脫脫不花押著朱祁鎮去進攻北京。
自己則帶著其他人直奔天下糧倉河南,盡可能地搶糧食,然後迅速撤迴草原。
有了足夠的糧食,還愁不能壯大蒙古實力嗎。
到時候,脫脫不花戰死,自己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蒙古大汗。
京城
朱瞻墡將政務交給了內閣和司禮監,他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看京城各處的部署。
朱瞻墡與於謙來到京營,他必須要來安撫這些從土木堡逃迴來將士的心。
也先已經在幾十裏外,這時候再問責他們隻會引起兵變。
“參見王爺!”
士兵們齊齊行禮。
“免禮!”
朱瞻墡示意大家無需多禮。
“爾等把皇上丟在土木堡,自己卻跑了,是誅九族的重罪。
但事出有因,不完全是爾等的錯,本王暫且不追究爾等之罪。
也先大軍即將兵臨城下,本王希望爾等戴罪立功,勇敢殺敵,誓死守衛京師。”
朱瞻墡沒有長篇大論,直接告訴將士們你們從土木堡逃迴來是事出有因,然後告訴他們不該丟下朱祁鎮。
接著讓他們戴罪立功,誓死守衛京師。
“謝殿下!”
將士們齊齊道謝,隻要不追究他們的責任就好。
錯誤是王振的,不是他們的,是皇上指揮不當。
“於尚書,把他們分散到各處與勤王軍混雜。”
朱瞻墡還是不放心,讓於謙把這些潰兵分散開來。
隻有將他們分散,才不會發生混亂。
“好的,殿下。”
於謙的計劃也是這樣,他也不敢把潰兵集中在一起,萬一他們生事就麻煩了。
看完各處的安排,朱瞻墡讓人把鎮遠候顧興祖、都督石亨、都督石彪、吏部郎中李賢、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幾人叫來。
杭惠茹帶著兒子朱見濟來書房看望朱祁鈺,自從來了淮安,朱祁鈺大多時候都在書房。
咳咳,咳咳
“免禮,坐,來淮安有些時日了,可還習慣?濟兒是否乖巧?”
朱祁鈺沒冷待杭惠茹,雖然在京城的時候因為不願意跟他走惹怒了他,廢了她的側妃,但看在兒子的麵上還是要禮待她的。
汪招娣是真心不想跟朱祁鈺來南方,杭惠茹是擔心孩子,朱見濟太小了,才一歲,受不了長途跋涉。
如果自己真的搞死了戰神和襄王,成了皇帝,朱祁鈺會給她封個貴妃。
“謝殿下,迴殿下,臣妾已經習慣了,濟哥兒也很乖巧。”
淮安這時候已經不怎麽熱了,沒有剛來那會難受了。
咳咳,咳咳
“那就好,如今已經是秋天了,晚上開始冷了,你們娘倆一定要蓋好被子,別著涼了。”
淮安的秋天很短的,隻有兩個月不到,白天熱晚上冷。
到了冬天,也會下雪,非常冷。
朱祁鈺這樣也是關心他們母子,不至於讓外人看到自己真的無情。
“謝殿下!”
杭惠茹如釋重負,她一直擔心殿下對她逐漸冷漠,從而不關心兒子。
“對了,你寫下濟兒來淮安後的情況,母妃一直惦掛濟兒。”
朱祁鈺想起在宮裏與母妃告別的時候,讓他寫信給她。
來了淮安一個多月了,他還沒來得及給母妃寫信報平安。
母妃最惦掛的當然是自己這個兒子,然後是孫子朱見濟,然後才是孫女朱見姝。
他們過後才輪到汪招娣和杭惠茹。
“好的,殿下。”
婆婆關心孫子,那她的地位還在,隻是沒了側妃的名頭。
“府中擁擠,可能會煩悶,天氣好的時候,帶濟兒出去透透氣。
郕王府估計要兩三年才能修好。
淮安地處黃河邊,發大水的時候就被淹。
孤讓楊理修郕王府的時候把地基抬高,讓成敬盯著。”
現在的郕王府隻是臨時的,住得很擠,朱祁鈺擔心太壓抑,對孩子成長不好。
“好的,殿下!”
杭惠茹下去後沒多久,汪招娣也帶著女兒朱見姝來了。
“臣妾帶姝兒給殿下請安!”
汪招娣拉著朱見姝給朱祁鈺行禮問好。
咳咳,咳咳
“免禮,坐,姝兒近些日子可還乖巧,你們娘倆可還習慣?”
朱祁鈺噓寒問暖一番,終究是自己的妻女,必要的關心還是需要的。
“謝殿下,臣妾和姝兒都還習慣。”
汪招娣現在變乖了,她知道朱祁鈺已經知道她是孫太後的人。
還關心她隻是因為女兒。
咳咳,咳咳
“已經入秋了,夜裏開始冷了,你們娘倆晚上記得蓋好被子,別著涼了。
另外,母妃掛念姝兒,你把姝兒到淮安後的情況寫一下,孤讓人寄給母妃。”
朱祁鈺對汪招娣和女兒朱見姝,先是關心一番,然後告訴她們遠在京城皇宮裏的母親也在關心她們。
“好的,殿下。”
婆婆關心孫女就好,不然她就真的失寵了。
她現在不是王妃了,沒生兒子,地位已經不如杭惠茹了。
母憑子貴,她隻有女兒,貴不起來。
朱祁鈺之後讓王誠替自己寫封信,詳細說明自己在就藩路上的情況和到淮安後的情況。
讓吳太妃無憂。
馬上就是十月了,南直隸的備操軍已經進京了,南京武器庫的大部分武器都運走了。
想來,也先也差不多要兵臨城下了。
朱祁鈺覺得,也先的戰略是錯的。
滅了朱祁鎮率領的三十萬明軍之後,不應該押著朱祁鎮去叫門。
大明「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不是開玩笑的。
大明正處於鼎盛時期,雖然他用一番計謀把大明的精銳一波滅了,將靖難之役後的名將大部分都滅了。
但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不行的,大明不是千瘡百孔即將謝幕的王朝。
最主要是,大明的實力還在,文臣武將都不弱,武將沒了文臣也能頂上來。
也先就算把瓦剌的兵打沒了,他也不可能打下明帝國。
換做朱祁鈺是也先,借朱祁鎮之手滅了瓦剌大汗脫脫不花,然後讓朱祁鎮封他為蒙古大汗。
也先最大的願望是成為蒙古大汗,這點可以借朱祁鎮之手實現。
脫脫不花是黃金家族後裔,蒙古人認可的人。
隻有成為了蒙古大汗,他才可能整合蒙古的全部力量南下滅了明帝國,重振蒙元帝國。
如果朱祁鈺是也先,俘虜朱祁鎮後讓脫脫不花押著朱祁鎮去進攻北京。
自己則帶著其他人直奔天下糧倉河南,盡可能地搶糧食,然後迅速撤迴草原。
有了足夠的糧食,還愁不能壯大蒙古實力嗎。
到時候,脫脫不花戰死,自己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蒙古大汗。
京城
朱瞻墡將政務交給了內閣和司禮監,他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看京城各處的部署。
朱瞻墡與於謙來到京營,他必須要來安撫這些從土木堡逃迴來將士的心。
也先已經在幾十裏外,這時候再問責他們隻會引起兵變。
“參見王爺!”
士兵們齊齊行禮。
“免禮!”
朱瞻墡示意大家無需多禮。
“爾等把皇上丟在土木堡,自己卻跑了,是誅九族的重罪。
但事出有因,不完全是爾等的錯,本王暫且不追究爾等之罪。
也先大軍即將兵臨城下,本王希望爾等戴罪立功,勇敢殺敵,誓死守衛京師。”
朱瞻墡沒有長篇大論,直接告訴將士們你們從土木堡逃迴來是事出有因,然後告訴他們不該丟下朱祁鎮。
接著讓他們戴罪立功,誓死守衛京師。
“謝殿下!”
將士們齊齊道謝,隻要不追究他們的責任就好。
錯誤是王振的,不是他們的,是皇上指揮不當。
“於尚書,把他們分散到各處與勤王軍混雜。”
朱瞻墡還是不放心,讓於謙把這些潰兵分散開來。
隻有將他們分散,才不會發生混亂。
“好的,殿下。”
於謙的計劃也是這樣,他也不敢把潰兵集中在一起,萬一他們生事就麻煩了。
看完各處的安排,朱瞻墡讓人把鎮遠候顧興祖、都督石亨、都督石彪、吏部郎中李賢、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幾人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