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馬順、毛貴和王長的屍體抬下去,好生安葬。


    至於血跡,不要清除,讓大大臣們每天看看,本王相信多看幾日後他們會記住今天的。”


    朱瞻墡吩咐錦衣衛去給馬順三人收拾,血跡暫時不清楚,他就是要讓大臣們每天都看到,提醒他們犯過的錯。


    一百零幾個大臣默不作聲,這下好了,本來土木堡之變就讓朝廷少了三分之地的大臣。


    這一波又去了二十幾個大臣,少了一半。


    朱瞻墡讓大汗將軍把陳鎰提到前麵來與王直站在一塊。


    看著還剩的一百零幾個大臣,朱瞻墡很痛快。


    果然,隻有鋒利的刀會讓這些大臣屈服,淩厲的手段才能讓大臣們乖乖聽話。


    “爾等都說赤膽忠心,但本王看不到,爾等若真有赤膽忠心為何不上陣殺敵?


    別說文臣幹不來武將的事,前前任兵部尚書王冀,刑部尚書金濂,工部尚書石璞,同樣是文臣,同樣可以上陣殺敵。


    特別是王冀,正統二年第一次去西北邊疆整頓軍務,抵禦蒙古南下。


    正統三年領兵出塞作戰,然後三征討麓川,正統十三年,才從麓川歸來。


    正統十四年也就是今年又去南方平定苗亂。


    再看看你們,除了在朝堂上彈劾別人,與上位唱反調之外能幹什麽!


    本王懷疑,皇上匆促出征,不是被王振蠱惑的,而是被你們逼的。”


    朱瞻墡開始唾罵,然後拿王冀、金濂和石璞舉例。


    特別是王冀,與朝中大臣不對付,與王振和皇上關係密切,王冀也是也就是他們口中的閹黨。


    王振一黨隻是王振不行,其他人都很厲害。


    再看他們除了會狂吠還會幹什麽。


    朱瞻墡就是要刺激他們,如今朝中大臣已經缺了一半,剩下一半讓哪些人來擔任,決定權在他。


    朱瞻墡把朱祁鎮禦駕親征的原因也甩在他們頭上,這頂帽子夠他們受到了!


    “殿下不可汙蔑臣等!”


    高穀站出來,他可不敢接受這頂帽子。


    一旦接了那就要落得跟王振一樣誅九族抄家的下場。


    “殿下不可汙蔑臣等!”


    “殿下不可汙蔑臣等!”


    大臣們紛紛附和,可朱瞻墡不理會。


    “太後,臣請辭!請太後恩準!”


    就在大臣們以為朱瞻墡還活繼續罵的時候,朱瞻墡突然轉身朝孫太後跪下請辭。


    孫太後和大臣們猝不及防,王直直接嚇得跪地,將頭緊緊貼在地上。


    陳鎰一看也嚇壞了,今天的事情可是因為他而起的,襄王這是要把他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成為大明的罪人。


    “襄王,不可胡說,你剛監國就要請辭,你讓哀家和太子怎麽辦?


    你要置皇帝於何地?


    大明江山危急,襄王這時候要撂挑子,如何對得起先帝和太皇太後!”


    孫太後急了,站起來上前扶朱瞻墡,他知道拿皇帝押朱瞻墡根本沒用,隻得搬出先帝和太皇太後。


    “可是~太後,大臣們絕大部分都不把臣當迴事啊!”


    朱瞻墡說著哭了起來,意思很明顯,大臣們大部分不把他當迴事,這個監國他監不了。


    “襄王起來,起來說,哀家為你做主!”


    孫太後使勁拉朱瞻墡起來。


    “謝太後!”


    朱瞻墡也就著台階下,站了起來。


    “太後請迴座位,站在累!”


    朱瞻墡讓太後迴到椅子上,他不撂挑子了。


    “啟稟太後,吏部尚書王直代表朝堂來請臣,在長江的運河入口處接到臣,之後我們一路向上來了淮安,花了半天時間去看望了一下郕王。


    郕王臨別的時候,擔心臣久在長沙,對朝中的事物一無所知,讓王尚書在路上給臣講講。


    可朝廷已經立了太子這麽重要的事情,王尚書竟然隻字不提。


    要不是郕王讓人轉告,臣還不知道朝廷已經立了太子。


    王尚書此舉完全不把臣當迴事!


    他都接到臣兩三天了,就算在接到臣的那會忘了,也不至於兩三天了還想不起這麽重要的事情。


    他就是不把臣當迴事,不屑於告訴臣。


    還有今日,臣知道大臣們對王振心中有熊熊怒火,需要泄憤。


    臣當機立斷,下令誅王振九族,抄沒其家產充公,幫他們發泄憤怒。


    如今京城危急,其他事情應當先放一邊。


    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把臣的話當耳邊風,勢要問罪王振黨羽。


    陳鎰等人還以死逼迫,見臣不為所動就當庭行兇。


    此舉完全沒把臣這個監國親王放在眼裏。


    完全不把臣這個太宗嫡孫,仁宗嫡子,先帝同母胞弟當迴事。


    如此情況,臣監國有心也無力啊!”


    朱瞻墡又給大部分大臣扣了一頂大帽子,藐視監國親王!


    “臣知罪,請太後和殿下責罰!”


    王直趕緊請罪,剛才是陳鎰連累了大家,現在是他連累了大家,禍根在他這裏啊。


    王直死死地盯著陳鎰,都怪陳鎰,襄王都讓他就此打住,他還要死諫。


    路上的事,襄王已經不打算追究他了,現在好了,太後和襄王必然要追究他責任。


    這一切都是陳鎰害的,你打住不就沒事了嗎。


    別人可以說請太後和殿下恕罪,他王直不行,不然隻會受到更強的責罰。


    “臣等知罪,請太後和殿下恕罪!”


    “臣等知罪,請太後和殿下恕罪!”


    “臣等知罪,請太後和殿下恕罪!”


    大臣們瞬間跪地求饒,將頭埋得很低,這個罪名太大了,這可是朱九族的重罪。


    剛才襄王說懷疑是他們逼得皇上不得不匆忙出征,這沒有憑據。


    可他們不把監國襄王當迴事卻是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很多人羨慕王直,他的罪責沒有那麽多,那時候的襄王還沒有正式監國。


    今天不一樣,襄王已經正式監國了。


    周忱慶幸自己在朝中沒有什麽熟人,也沒加入他們。


    襄王提拔他為戶部尚書後他就一心維護襄王,若是王直被霸官,那吏部尚書就空出來了,他也可以推薦自己人上來。


    如今他也是戶部尚書了,該發展自己的勢力了。


    “爾等真是膽大包天!罪不容赦!”


    孫太後怒喝,她太氣了,如此時刻這些大臣們還在勾心鬥角。


    “臣等知罪,請太後恕罪!”


    大臣們求饒。


    “襄王,哀家也想處置他們,可你也看到了,現在朝中大臣已經缺了一半,要是把他們都問罪了,那朝廷就徹底亂!”


    眼下補人都還不急,在革殺這麽多人,朝廷就沒人了。


    “既然太後為他們請求,臣就放過他們這迴!


    不過也不能一點懲罰都沒有,罰俸一年。”


    朱瞻墡當然不可能把這麽多人都拿掉,剩下的二三十人是不能保證朝廷正常運轉的。


    罰他們一年的俸祿,讓他們長個記性。


    “謝太後,謝殿下!”


    “謝太後,謝殿下!”


    “謝太後,謝殿下!”


    大臣們紛紛叩謝,然後起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