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殿下,現在是~現在是京師~危急時刻!”


    陳鎰本想說現在是早朝時候,突然看到襄王那冰冷的目光,知道自己太著急了。


    不過他不怕,既然站出來了,就要硬剛到底,大不了被襄王處死。


    要是被襄王處死了更好,自己是為了朝堂,是為了大明江山,死得其所。


    死後文人誌士都會歌頌自己,讓自己名留千古。


    “右都禦史還知道現在是京師危急時刻啊,是不是覺得京城糧食充足就可以無憂?


    監察百官是都察院禦史的職責,你履行你的職責本王不反對。


    可也要分清楚時間,分輕重緩急。


    國賊王振已死,本王誅他九族抄沒其家產的懲罰還不夠嗎?


    如今京師危急,即將兵臨城下,一切當以守衛京師,擊退瓦剌,迎迴皇上為主。


    其他的事情先放一邊。”


    朱瞻墡忽然覺得第一天監國就與朝堂大臣吵起來,搞得水火不容不好,他的皇位還沒著落呢。


    說了這話應該已經起到敲打作用了。


    王振手下是有一些人該處理,但不能太多,安慰一下人心就好了。


    隻要大部分人還在,就能為自己所用。


    現在的自己光有監國的頭銜,卻沒什麽人可用。


    於謙是個不錯的人,可郕王說了他隻忠於大明,也就是說隻要江山還是老朱家的,於謙才不會管皇位上坐的是誰。


    他可以支持自己,也可以不支持自己。


    隻要守住京師,打退也先,於謙的威望就會超過胡濙,成為文臣中的老大。


    朱瞻墡一來就提拔他為兵部尚書並讓他負責防務,也是想分功勞。


    到時候京師守住了就是自己用人有方。


    周忱可以為自己作用,他以前是楊榮的人,楊榮已經死了,現在的朝堂是以胡濙為主。


    而且周忱久在江南,雖然兼著工部侍郎,但在朝堂沒有根基了。


    朱瞻墡保下王振那一黨的人,也是為了讓他們投靠自己。


    不然等待他們就是其他人的聯合彈劾,然後被斬首抄家。


    跟著自己至少沒有性命之危,沒看王長、馬順和毛貴已經嚇得渾身濕透了嗎。


    還有金英,雖然他現在接手了司禮監,但他之前也是以王振為馬首是瞻。


    這幾個人今日過後都得投靠自己,不然不用大臣們彈劾,朱瞻墡自己就會處理了他們。


    現在,朱瞻墡沒人可用,不得不用這些人。


    朱瞻墡知道,隻要皇上不死,這些人的心還是向著皇上,以後要盡可能換到這些人。


    “殿下,以王振為首的閹黨,禍亂朝綱,結黨營私,打壓忠臣良,才造成土木堡慘敗,皇上身陷敵營。


    臣懇請殿下處死王振一黨,以正朝綱,為忠良鳴冤。”


    陳鎰不懼朱瞻墡那越發冷冽的目光,繼續彈劾王振一黨。


    他今天就是要弄死幾個王振的人,如果襄王不同意處置王振一黨的人,他就撞死在這大殿裏。


    “本王聽說,皇上親征土木堡慘敗並不是所有的將士都戰死或被也先俘虜了,還是有一些人逃出來了。


    按照右都禦史的說法,他們的罪責也不小,把皇上丟在土木堡,自己卻跑了,也是誅九族的重罪。


    右都禦史是不是把這些人也一塊問罪處死了?”


    朱瞻墡已經知道陳鎰想幹嘛了,他這是要死諫,名留千史 。


    朱瞻墡把這個問題拋給陳鎰,如果他堅持原則,那就可能導致京城發生兵變。


    朱瞻墡可是讓貼身太監打聽了,從土木堡逃迴來的將士不少,人數比京師的將士還多。


    一旦他們聽說要問責,說不定會造反。


    到時候陳鎰就淪為王振那樣危害大明江山的罪人,臭名昭著,流傳千古了。


    “於謙,從土木堡逃迴來的將士有多少?”


    朱瞻墡不等陳鎰迴答,轉眼看向於謙,京師最近的軍事都是於謙在管,這些事情他最熟悉。


    “啟稟殿下,已經有三四萬潰兵逃迴來了,臣已經安頓好他們了,讓他們戴罪立功。


    逃迴來的將領有鎮遠候顧興祖、都督石亨與石彪等。


    除此之外,文臣也逃迴來了幾個,有吏部郎中李賢、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等。”


    於謙把情況匯報了一下,土木堡的慘敗是潰敗,不戰而潰,不戰而敗。


    很多將士那時候已經沒有心思戰鬥了,隻想逃命。


    他們丟下皇上不管也能理解,一路上的行軍毫無章法,雖然是王振瞎指揮,但沒有皇上的準許,大軍也不會聽王振的。


    到了土木堡,明明懷來城就在二十裏外,再走二十裏就可以安全了,皇上偏偏要聽王振的就地安營紮寨。


    可土木堡沒有水源,掘地數丈也沒有挖到水,將士們對皇上失望了。


    也先發起突襲的時候,將士們正在永定河取水,根本來不及反抗,很多士兵來不及取水,隻想趕緊逃命,哪有心情管皇上。


    如果此時他們知道朝廷要拿他他們是問,會怎麽樣?


    當然是怒火衝天,奮起反抗,他們再差勁也是京營的兵,比應天府的兵強多了。


    這種情況下,京師就危險了,因為大部分的兵,現在都在京城各門。


    “陳鎰,迴答本王,該如何!”


    你想名留千古,孤偏不讓你如願,孤把你架在火上烤。


    選擇權交給你,引發的後果你自己擔。


    隻是,陳鎰接下來的迴答讓朱瞻墡猝不及防。


    “啟稟殿下,戰場脫逃,當斬!”


    陳鎰毫非常堅定,戰場脫逃,斬立決。


    “請殿下處置他們!”


    “請殿下處置他們!”


    都察院很多禦史站出來附和,逼迫朱瞻墡。


    可朱瞻墡不是朱祁鈺那種沒有經驗的小年輕,怎麽會如了他們的願。


    既然你們要逼迫,那孤就甩鍋。


    “本王從未聽過閹黨,再說無論宮裏太監還是宮外朝臣都是皇上的子民,本王隻是監國,無權處置。


    處置王振九族也是為了安撫軍民之心,為了大明江山社稷,不得已而為之。


    爾等要處置其他人,去請皇上旨意來,隻要皇上的聖旨到了,本王立刻處置。


    還有,若是京城在此時發生兵變,都是爾等的過錯。”


    朱瞻墡直接把鍋甩給皇上,皇上現在不知道在哪叫門叩關呢,你們去找他吧。


    京城隻要發生兵變,那就是右都禦史陳鎰為首的這些禦史的錯。


    陳鎰等人傻眼了,讓他們去找皇上要旨意,那怎麽可能。


    皇上在敵營,去找他要旨意不是去送死嗎。


    還有看不住潰兵不是兵部的事情嗎,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