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書,請你給孤講講如今的朝堂!”


    船艙裏朱瞻墡與王直於小案對坐,朱瞻墡對王直這位天官很不滿,但表麵還是客客氣氣的。


    朝中有資格上朝的大臣總共二百零五個,土木堡之變直接死了六十六個,一下去了三分之一。


    短時間內要把這些空缺補上也不容易,畢竟不是和平時候,現在是大明的危急時刻,首要任務是守住京師。


    朱瞻墡要了解的是剩下的一百三十九名大臣的情況,尤其是內閣和六部。


    “內閣有陳循、苗衷、高穀、彭時、商輅五人,其中陳循為次輔,其他人為輔臣,彭時與商輅兩人最近才入閣。


    六部中,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暫時空缺。


    吏部尚書為臣,刑部尚書為金濂,禮部尚書為胡濙,工部尚書為石璞。


    刑部尚書金濂與寧陽侯陳懋在福建平亂未歸。


    工部尚書石璞與指揮僉事徐恭元總兵官,在討伐處州反賊葉宗留。


    左侍郎周忱這段時間在京城,工部的事務由他主持。


    兵部現由左侍郎於謙主持,戶部暫時由內閣次輔陳循主持。”


    王直簡單介紹了一下內閣與六部的情況,具體的情況要朱瞻墡進京後自己了解。


    “孤聽說朝廷已經立了皇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成敬代朱祁鈺送他出淮安城,分別的時候悄悄跟他說,朝廷已經立了皇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朱見深才多大?


    兩歲的娃娃是能監國還是能當皇帝治國!


    現在大明需要的是一個成年的皇帝,而不是一個年幼的太子。


    朱瞻墡很快就想到,從始至終,這些大臣就沒考慮過讓自己接替皇位,他們一直想的都是朱祁鈺。


    至於原因,無外乎朱祁鈺好拿捏。


    讓他和朱祁鈺進京監國,隻是表麵上的,實則是讓他們背鍋。


    若京師失守,太後和太子立馬南渡,讓他和朱祁鈺當替死鬼。


    大明敗了,總要有人背鍋。


    可能在他們看來,京師守住的可能性不大,更別提打退也先。


    朱祁鈺的意思很明顯,用好於謙京師不會有事。


    朱瞻墡覺得,讓自己也進京,隻不過是因為朱祁鈺身體不好,分擔朱祁鈺的工作罷了。


    而且,朱瞻墡越看王直越不順眼,朝廷立了太子這麽大的事情,王直竟然一直不說,這是要給自己一個驚喜嗎?


    大臣們不知道一個太子,還不是未來皇帝的親子,這會產生多大的矛盾嗎?


    他們當然知道,隻不過這是文臣和太後之間的默契,當前也沒有什麽別的辦法,隻能稍微委屈一下朱祁鈺。


    孫太後考慮的是他子嗣的正統性,大權不旁落。


    卻沒考慮這樣做會引起一係列麻煩。


    可惜,朱祁鈺不傻,早就看透了這點。


    而自己也不是那麽好忽悠的,想讓自己當替死鬼那是不可能的。


    朱瞻墡覺得,在這種情況下,他最有資格接替皇位。


    朱見深是庶出,朱祁鈺也是,而他不一樣,他是張太後所出,乃是嫡子,隻不過不是長子而已。


    朱見深雖然是皇長子,可他庶出的事實沒法改變。


    “迴殿下,確有此事,太後下詔,群臣都接旨了!


    臣趕路心切,一時忘了把這事告訴殿下,請殿下恕罪!”


    王直直唿後悔,忘了把皇長子朱見深立為太子的事情了。


    他應該早點告訴朱瞻墡的,現在好了,朱瞻墡通過別人知曉了此事,自己成了故意隱瞞。


    自己隻告訴了朱祁鈺,朱瞻墡的消息應該也是朱祁鈺告訴他的。


    這個郕王!


    現在,他隻能硬著頭皮承認,向朱瞻墡認罪。


    “王尚書,要不你調轉船頭迴淮安請郕王吧,孤還是迴長沙算了。”


    朱瞻墡真的生氣了,王直就算貴為天官也不該對自己隱瞞這麽重要的事情。


    畢竟自己是嫡出的親王,身份比六部尚書和三公九卿尊貴。


    朱瞻墡還記得在運河邊成敬在他耳邊說的話。


    “王爺,殿下讓奴婢轉告您,王尚書告訴殿下,朝廷已經立了皇長子朱見深為東宮太子。


    王直此行是專門來找殿下的,您隻不過是順帶的。


    殿下擔心王尚書向您隱瞞,特意讓奴婢轉達。


    殿下希望王爺以國事為重!”


    朱祁鈺這麽做也是怕朱瞻墡被王直隱瞞,沒有在書房裏說是擔心隔牆有耳。


    擔心朱瞻墡聽後一生氣不可能走了,要返迴長沙。


    朱祁鈺讓專門將朱瞻墡一行人送到運河邊是正常的禮儀,成敬代朱祁鈺說兩句告別的話很正常。


    事情真如朱祁鈺說的那樣,王直真的準備隱瞞他。


    “王爺恕罪!京城危急,臣怎敢扔下王爺不管!


    請王爺以國事為重,臣之罪,請王爺到了京城再責罰!”


    王直嚇得趕緊跪地,朱瞻墡連讓他迴去找朱祁鈺,自己迴長沙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證明已經怒不可遏了。


    他再真的將朱瞻墡丟下,那他全家都要跟著受累。


    王直非常後悔,朱祁鈺已經明確拒絕了,他不應該再抱有幻想。


    朝廷還等著朱瞻墡去拿主意,自己竟然氣得朱瞻墡想要打道迴府。


    這是多麽大的罪過啊。


    迴京後可以主動請辭了,不然等待自己的將是被朱瞻墡罷免。


    請辭還能留個好名聲。


    “孤決定了,馬上上奏朝廷請太子繼位。


    孤作為藩王,當嚴格遵守祖訓祖規,好好當藩王,不問朝廷的事。


    來人,準備筆墨紙硯!”


    朱瞻墡不似開玩笑,馬上就要動手寫奏折。


    “王爺,不可,一切都是臣的罪過,王爺都走到半途了,怎可返迴。”


    碰碰碰,王直用盡磕頭,全然不顧疼痛。


    郕王朱祁鈺已經確定了不進京監國,襄王朱瞻墡要是再不去,萬一京師真守不住了,他就是大明江山社稷受損的罪人。


    人家興安把襄王接到半途了,他卻氣得襄王不肯進京,朝廷諸公和太後要是知道了,自己必然要被活剮。


    連帶著自己的九族也會遭殃。


    朱瞻墡不為所動,讓身邊的太監準備東西。


    王直不敢停下,繼續磕頭。


    興安察覺動靜趕緊讓人把船向朱瞻墡的船靠攏,然後迅速爬過去,走進船艙。


    “殿下,王大人,發生了何事?”


    興安看到襄王朱瞻墡在寫奏折,而王直跪在地上不斷磕頭,非常不解。


    怎麽聊著聊著就吵起來了。


    看樣子,應該是王直惹了襄王不開心。


    “殿下請恕罪,京師危機,請王爺以國事為重。”


    興安趕緊解圍,他是代表太後來和朝廷的,襄王多少會給他一點麵子。


    “王大人,殿下讓你說說京師的情況,你就好好給殿下說說,幹嘛要惹殿下生氣。”


    興安責罵王直,有什麽就說什麽,不要隱瞞。


    你還存有小心思,襄王當然不開心。


    “王爺,您就先繞過王大人這一迴吧,讓他迴京後戴罪立功。”


    興安現在必須給兩人找台階下,不然耽擱了路程就麻煩了。


    賊酋也先可不會給大明時間。


    而且,王直已經六十多了,頭都磕破了,在磕下去會有性命危險。


    “國事為重,孤一生氣就差點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王大人請起吧,興安,讓人給王大人巴紮一下。”


    朱瞻墡順梯子下樓,他不是真的要現在就治王直的罪,隻是讓王直長個記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