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監國?去長沙找襄王吧,或者讓胡濙上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起來吧!
值此危難之際,孤作為朱家子孫,理當站出來挽救大明社稷安危。
可孤的身體,興公公也看到了,孤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孤無法行動,無法在關鍵時刻挑起重擔,挽救大明社稷。
孤愧對皇上,愧對先皇,愧對大明列祖列宗。”
朱祁鈺開始擺事實,講困難,不是我想不想為大明社稷出力,而是身體不允許。
“殿下,可太後給奴婢的命令就是務必要請殿下進京啊!”
興安聽完朱祁鈺的話著急了,不能把郕王請進京城,會耽擱了朝廷大事。
咳咳咳,咳咳咳
“興公公,孤知道你著急,孤更著急。
但孤現在的身體狀態連走兩步都做不到,更別說跟你一塊進京了。
你也不用著急,皇叔襄王素有賢名,而且他有過兩次監國的經曆,比孤更適合總理朝政。”
朱祁鈺直接推薦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有賢王之稱,又有經驗,比他這個沒有經驗的病秧子強多了。
咳咳,咳咳
“長沙離淮安不遠,水路沒幾天就到了,孤手書一封,請皇叔即刻進京,總理朝政。
挽救大明社稷。”
監國這麽重要的事自然要讓給有能力有經驗的人,朱祁鈺寫信給朱瞻墡,請他進京監國。
咳咳咳,咳咳
“成先生,幫孤提筆,皇上北狩,瓦剌太師也先虎視眈眈,京師危急。
作為朱家子孫,陛下親兄弟,孤理當進京挑起重擔,總理國政。
隻是孤身患重病,無法行動,無法挑起這重擔。
請皇叔襄王擔起此任,進京總理國政,挽救大明社稷。
孤愧對皇上,愧對先皇,愧對列祖列宗。
孤懇求皇叔切莫推辭。”
朱祁鈺讓成敬寫信,請襄王朱瞻墡進京監國。
咳咳,咳咳,咳咳
“另外再寫一本奏折給朝廷,孤有心挽救大明社稷,可孤身體不允。
孤愧對皇上,孤愧對先皇,愧對列祖列宗。
孤有罪,請朝廷降罪。
孤向朝廷推薦素有賢名且經驗豐富的皇叔襄王!”
朱祁鈺讓成敬再寫一份奏折,即刻讓人送去京城。
“殿下,淮安距離長沙不近,奴婢理解您的身體情況,可朝政耽擱不起啊!”
興安是要去長沙找襄王朱瞻墡的,但一來一迴要耽擱很多時間。
如果郕王朱祁鈺即刻進京的話就可以省去去很多時間,朝政也不會耽擱太久。
咳咳,咳咳
“興公公說的對,朝政不能耽擱太久。孤推薦一人,大宗伯胡濙。
禮部尚書胡濙,四朝老臣,德高望重,又是先帝留給皇上的顧命大臣,當得起如此重任。
孤向朝廷推薦大宗伯胡濙暫時總理朝政,待襄王叔進京後再做商議。”
襄王朱瞻墡進京確實會耽擱不少時間,那就推薦一個京中大臣。
胡濙實際上是五朝老臣,隻不過胡濙在建文帝時期任職的經曆沒人敢提。
朱祁鈺為什麽要推薦胡濙?
因為胡濙深得朱棣信任,胡濙在外尋找建文帝長達16年。
又是宣德帝朱瞻基的心腹近臣,孫太後很樂意接受。
建文2年,25歲的胡濙考中進士,出任兵科給事中。
在朱棣與建文帝朱允炆的爭奪戰中,胡濙似乎並沒有站在朱允炆這邊。
朱棣奪得皇位後,胡濙很得朱棣的賞識,永樂元年提拔胡濙為戶科都給事中。
朱允炆死不見屍,這讓朱棣很頭疼,成了他的心病。
永樂5年,朱棣派胡濙以尋找道教宗師張三豐的名義,暗中探訪朱允炆的下落。
為什麽要把尋張三豐與朱允炆聯係起來?
朱棣認為,朱允炆如果出家,很可能會去投靠張三豐,與張三豐在一起。
所以,找到張三豐,就能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了。
當然,後世認為,朱棣不過是做樣子給世人看罷了。
其實建文帝朱允炆早就葬身火海了。
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後,因為朱棣駕崩前,胡濙曾繞過內閣,給朱棣上過密奏。
恰逢漢王朱高煦覬覦太子寶座,朱高熾因此懷疑胡濙有可能和漢王有染。
朱高熾將胡濙安排到南京任國子監祭酒兼禮部侍郎,不讓他到北京來。
朱瞻基登基後,召胡濙迴北京,先擔任禮部侍郎。
半年後,就正式擔任禮部尚書,從此,胡濙成了朱瞻基的心腹近臣。
朱瞻基臨死前給朱祁鎮留了楊士奇、楊榮、楊溥、張輔和胡濙五個顧命大臣,輔佐朱祁鎮。
咳咳,咳咳
“成先生,幫孤寫封奏書。
為免朝政耽擱太久,影響大明社稷安危。
孤推薦四朝老臣大宗伯禮部尚書胡濙暫時總理國政!
命人八百裏加急送去京城!”
朱祁鈺讓成敬寫一份奏折給朝廷,我不行,我隻能推薦別人。
當天晚上,朱祁鈺招待了興安一行。
第二天一早,興安一行吃過飯坐船去長沙。
“殿下,您真的不打算進京嗎?萬一北京城被也先攻破了怎麽辦?”
成敬不明白,朱祁鈺為什麽要拒絕進京監國。
皇上身陷敵營,為了獲得最大好處,也先肯定會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瓦剌大軍很容易通過沿途的關卡,直逼京師。
朱祁鈺再怎麽說也是皇上的親弟弟,這個時候他必須站出來。
可看朱祁鈺的樣子,一點也不擔心。
“放心吧,京師不會有事,皇上也不會久困敵營,遲早會被朝中大臣迎迴來的。
孤也想為朝廷出一份力,孤的身體你知道的,不能再長途跋涉了。
一來孤這身體不可能疾行,路上耽擱時間。
二來,萬一孤在路途中出了事不是給朝廷添麻煩嗎?
在這危急時刻,不給朝廷增加負擔才是孤應該做的事情。”
朱祁鈺一點都不擔心京師守不住,隻要有於謙在,京師就不會有事。
而且,這個時候,朱見深一定被孫太後立為太子了。
孫太後肯定不會允許大寶旁落,將皇權牢牢把握在手中。
另外,朱祁鎮叫門的事情也應該傳到京城了,朱祁鎮沒有下限的表現會讓朝中大臣失望。
讓襄王朱瞻墡去監國,朱祁鈺還有讓朱瞻墡和孫太後鬥的目的。
在孫太後眼中,襄王朱瞻墡比郕王朱祁鈺更適合。
曆史上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孫太後就寫信讓襄王朱瞻墡進京監國。
不過,朱瞻墡拒絕了,並上書讓朱祁鈺監國。
據說孫太後手中有襄王朱瞻墡的把柄,朱瞻墡監國不怕他對朱見深構成威脅。
不過那是監國的時候,一旦朱瞻墡登基了,嚐過皇帝的滋味,就不會再一味聽孫太後的。
曆史上的朱祁鈺,一開始想的也是社稷,也沒想一直霸占著皇位。
經過一年的時間,朱祁鈺已經嚐到做皇帝的好處。
迎迴朱祁鎮後,原本準備讓位的想法忘得一幹二淨了。
加上朱祁鎮沒下限的表現太讓朝中大臣失望,他們也不願意朱祁鎮再做迴皇帝。
值此危難之際,孤作為朱家子孫,理當站出來挽救大明社稷安危。
可孤的身體,興公公也看到了,孤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孤無法行動,無法在關鍵時刻挑起重擔,挽救大明社稷。
孤愧對皇上,愧對先皇,愧對大明列祖列宗。”
朱祁鈺開始擺事實,講困難,不是我想不想為大明社稷出力,而是身體不允許。
“殿下,可太後給奴婢的命令就是務必要請殿下進京啊!”
興安聽完朱祁鈺的話著急了,不能把郕王請進京城,會耽擱了朝廷大事。
咳咳咳,咳咳咳
“興公公,孤知道你著急,孤更著急。
但孤現在的身體狀態連走兩步都做不到,更別說跟你一塊進京了。
你也不用著急,皇叔襄王素有賢名,而且他有過兩次監國的經曆,比孤更適合總理朝政。”
朱祁鈺直接推薦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有賢王之稱,又有經驗,比他這個沒有經驗的病秧子強多了。
咳咳,咳咳
“長沙離淮安不遠,水路沒幾天就到了,孤手書一封,請皇叔即刻進京,總理朝政。
挽救大明社稷。”
監國這麽重要的事自然要讓給有能力有經驗的人,朱祁鈺寫信給朱瞻墡,請他進京監國。
咳咳咳,咳咳
“成先生,幫孤提筆,皇上北狩,瓦剌太師也先虎視眈眈,京師危急。
作為朱家子孫,陛下親兄弟,孤理當進京挑起重擔,總理國政。
隻是孤身患重病,無法行動,無法挑起這重擔。
請皇叔襄王擔起此任,進京總理國政,挽救大明社稷。
孤愧對皇上,愧對先皇,愧對列祖列宗。
孤懇求皇叔切莫推辭。”
朱祁鈺讓成敬寫信,請襄王朱瞻墡進京監國。
咳咳,咳咳,咳咳
“另外再寫一本奏折給朝廷,孤有心挽救大明社稷,可孤身體不允。
孤愧對皇上,孤愧對先皇,愧對列祖列宗。
孤有罪,請朝廷降罪。
孤向朝廷推薦素有賢名且經驗豐富的皇叔襄王!”
朱祁鈺讓成敬再寫一份奏折,即刻讓人送去京城。
“殿下,淮安距離長沙不近,奴婢理解您的身體情況,可朝政耽擱不起啊!”
興安是要去長沙找襄王朱瞻墡的,但一來一迴要耽擱很多時間。
如果郕王朱祁鈺即刻進京的話就可以省去去很多時間,朝政也不會耽擱太久。
咳咳,咳咳
“興公公說的對,朝政不能耽擱太久。孤推薦一人,大宗伯胡濙。
禮部尚書胡濙,四朝老臣,德高望重,又是先帝留給皇上的顧命大臣,當得起如此重任。
孤向朝廷推薦大宗伯胡濙暫時總理朝政,待襄王叔進京後再做商議。”
襄王朱瞻墡進京確實會耽擱不少時間,那就推薦一個京中大臣。
胡濙實際上是五朝老臣,隻不過胡濙在建文帝時期任職的經曆沒人敢提。
朱祁鈺為什麽要推薦胡濙?
因為胡濙深得朱棣信任,胡濙在外尋找建文帝長達16年。
又是宣德帝朱瞻基的心腹近臣,孫太後很樂意接受。
建文2年,25歲的胡濙考中進士,出任兵科給事中。
在朱棣與建文帝朱允炆的爭奪戰中,胡濙似乎並沒有站在朱允炆這邊。
朱棣奪得皇位後,胡濙很得朱棣的賞識,永樂元年提拔胡濙為戶科都給事中。
朱允炆死不見屍,這讓朱棣很頭疼,成了他的心病。
永樂5年,朱棣派胡濙以尋找道教宗師張三豐的名義,暗中探訪朱允炆的下落。
為什麽要把尋張三豐與朱允炆聯係起來?
朱棣認為,朱允炆如果出家,很可能會去投靠張三豐,與張三豐在一起。
所以,找到張三豐,就能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了。
當然,後世認為,朱棣不過是做樣子給世人看罷了。
其實建文帝朱允炆早就葬身火海了。
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後,因為朱棣駕崩前,胡濙曾繞過內閣,給朱棣上過密奏。
恰逢漢王朱高煦覬覦太子寶座,朱高熾因此懷疑胡濙有可能和漢王有染。
朱高熾將胡濙安排到南京任國子監祭酒兼禮部侍郎,不讓他到北京來。
朱瞻基登基後,召胡濙迴北京,先擔任禮部侍郎。
半年後,就正式擔任禮部尚書,從此,胡濙成了朱瞻基的心腹近臣。
朱瞻基臨死前給朱祁鎮留了楊士奇、楊榮、楊溥、張輔和胡濙五個顧命大臣,輔佐朱祁鎮。
咳咳,咳咳
“成先生,幫孤寫封奏書。
為免朝政耽擱太久,影響大明社稷安危。
孤推薦四朝老臣大宗伯禮部尚書胡濙暫時總理國政!
命人八百裏加急送去京城!”
朱祁鈺讓成敬寫一份奏折給朝廷,我不行,我隻能推薦別人。
當天晚上,朱祁鈺招待了興安一行。
第二天一早,興安一行吃過飯坐船去長沙。
“殿下,您真的不打算進京嗎?萬一北京城被也先攻破了怎麽辦?”
成敬不明白,朱祁鈺為什麽要拒絕進京監國。
皇上身陷敵營,為了獲得最大好處,也先肯定會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瓦剌大軍很容易通過沿途的關卡,直逼京師。
朱祁鈺再怎麽說也是皇上的親弟弟,這個時候他必須站出來。
可看朱祁鈺的樣子,一點也不擔心。
“放心吧,京師不會有事,皇上也不會久困敵營,遲早會被朝中大臣迎迴來的。
孤也想為朝廷出一份力,孤的身體你知道的,不能再長途跋涉了。
一來孤這身體不可能疾行,路上耽擱時間。
二來,萬一孤在路途中出了事不是給朝廷添麻煩嗎?
在這危急時刻,不給朝廷增加負擔才是孤應該做的事情。”
朱祁鈺一點都不擔心京師守不住,隻要有於謙在,京師就不會有事。
而且,這個時候,朱見深一定被孫太後立為太子了。
孫太後肯定不會允許大寶旁落,將皇權牢牢把握在手中。
另外,朱祁鎮叫門的事情也應該傳到京城了,朱祁鎮沒有下限的表現會讓朝中大臣失望。
讓襄王朱瞻墡去監國,朱祁鈺還有讓朱瞻墡和孫太後鬥的目的。
在孫太後眼中,襄王朱瞻墡比郕王朱祁鈺更適合。
曆史上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孫太後就寫信讓襄王朱瞻墡進京監國。
不過,朱瞻墡拒絕了,並上書讓朱祁鈺監國。
據說孫太後手中有襄王朱瞻墡的把柄,朱瞻墡監國不怕他對朱見深構成威脅。
不過那是監國的時候,一旦朱瞻墡登基了,嚐過皇帝的滋味,就不會再一味聽孫太後的。
曆史上的朱祁鈺,一開始想的也是社稷,也沒想一直霸占著皇位。
經過一年的時間,朱祁鈺已經嚐到做皇帝的好處。
迎迴朱祁鎮後,原本準備讓位的想法忘得一幹二淨了。
加上朱祁鎮沒下限的表現太讓朝中大臣失望,他們也不願意朱祁鎮再做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