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殼的小雞,要第一時間給它們飲水,因為人工孵化的溫度比母雞孵化更高,受熱更均勻,因此在孵化過程中,水分散失較多,在小雞開食之前,要給他們飲放涼的開水。”


    “當然,如果有條件,最好是能喂食加了少量蜜糖和細鹽的清水。”


    小王教習說著,就開始了小雞飲用水的配製,他先從一個小瓷罐裏用小勺子挖出一點蜂蜜來,又從另一個瓷瓶中倒出一點點細鹽,而後用預先冷卻好的溫開水化開。


    保育箱裏擠擠挨挨的小雞,被倒在鋪了細草的熱炕上,小雞們很快就發現了盛放在小碟中的飲水,一邊嘰嘰叫著,一邊開始了喝水。


    “咦,王教習,為何沒有母雞教它們,它們就自己知道喝水麽?”


    “嗬嗬,劉嬸子,這小雞喝水,可不用母雞教的,它們天生就會的,不但會喝水,它們還會自己吃東西。”


    小王教習說著,把半煮開的粟米粥也倒在另一個小碟當中,小雞看到又多了碟子,那些擠不進水碟的小雞,就開始啄食起粟米粥來。


    高大娘固有的觀念,在人工孵化箱中的小雞出殼之後,就已經崩塌了,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戶,她的人生經曆當中,根本不曾出現過不需要母雞也能孵出小雞的這種場景,如果不是她親眼所見,無論是小王教習也好,小高教習也罷,甚至是高刺史親自來講,也很難讓她信服。


    “小雞出殼之後,對溫度的要求很高,我們養過雞,都知道小雞感到冷就會嘰嘰叫,更是會很快鑽到母雞的羽毛中取暖,所以,保持育雛室的溫度非常重要。”


    “從小雞進入育雛室開始,這裏全天的溫度都要保持在紅環和黃環之間,如果溫度過高,小雞很可能會大量喝水,最終導致拉稀,如果溫度過低,小雞就會被凍死。”


    一眾學員們紛紛點頭應是,育雛室的值班是一早就已經排好的,因此,從今天開始,這裏全天都會有人值守,把孵化室出殼的小雞,轉移到育雛室內飼養。


    “小雞剛剛開食的前幾天,因為腸胃還很弱,所以不能給它們吃生冷的東西,等過了第六天開始,就可以在溫暖的時候,把它們抓到陽光下去,讓它們適應外部的環境。”


    之後,小王教習帶著學員們,開始了另一項工作,那就是圍欄養雞。


    用紅柳條把草場地隔離成一塊一塊之後,小王教習一邊用鐮刀割著嫩草,一邊給學員們做著講解,之後又把預先收集的枯草和嫩草混合,在地麵上鋪了薄薄一層。


    之後就用剛剛收獲的蕎麥殼和渠道裏捕捉的晾幹的小魚蝦混煮,讓它們變得軟爛,把這些軟爛的稀湯汁和蕎麥殼,潑灑在剛剛打理好的草地上。


    “這些帶有腥味的湯汁,會吸引草叢裏的小蟲前來,更會吸引到天上的蒼蠅來下蛆,蒼蠅蛆長得很快,三五天就能有這麽粗。”


    小王教習從柵欄上折了一小段紅柳條,一邊比劃著,一邊笑著對學員繼續道:“小雞是非常喜歡吃這些蛆蟲的,而且吃了這些蛆蟲之後,長得格外快!”


    他帶著學員們來到一處場院之中,這座場院是一處整平的泥地,上麵有幾大堆收集來的被切碎的柴草和牛羊糞便的混合物,空氣中散發著一種莫名的味道,而屯戶們卻絲毫不以為意,作為農人,她們對這種糞草的味道,可是十分熟悉的。


    小王教習拔出了一根插在糞堆裏的溫度計,點了點頭,而後又原樣插了迴去,對跟在身後的吳本屯長道:“嗯,腐熟得差不多了,明天開始鋪設蚯蚓床。”


    因為小雞出殼,小王教習成了屯戶們眼中的神人,而一夜之後,絕大多數的小雞,都出了殼,被轉移到了育雛室內,剩餘未出殼的雞蛋,被合並到一個孵化箱裏,繼續孵化。


    因為受熱的不均勻,這種人工孵化的方式下,二十二天出殼也是常有的事情,即便是老母雞孵小雞的時候,出殼期也能維持四五天,因此,育雛室內的值守還得繼續。


    吳本帶著幾名屯戶,扒開了糞草堆,把那些散發著糞草味道的糞土按照小王教習一樣,整理成一條條的蚯蚓床,而後用草簾子苫蓋了起來。


    小王教習正帶著一些學員,在野地裏用鐵鏟翻土,他們在找蚯蚓,而找到蚯蚓出沒的地方之後,就會用筐把這一片的土和蚯蚓全部裝迴場院去,之後把土打散,連土帶蚯蚓在蚯蚓床上覆蓋上薄薄的一層,之後再把草簾子苫蓋好。


    “挖蚯蚓很費力,但養蚯蚓卻很容易,這些養過蚯蚓的糞土,還是非常好的肥料。”


    “我們在發現蚯蚓出沒的地方時,無需挖掘太多的蚯蚓,隻需要把蚯蚓出沒區域的土一並發迴來就行,因為這些鬆軟的土裏麵,有大量的蚯蚓卵,在糞土當中,這些蚯蚓卵會很快孵化出來,成長為一條條小蚯蚓。”


    “蚯蚓不但可以用來喂養雞鴨和豬,而且還是一味藥材,隻需要把它燙死曬幹,或者直接曬幹,供銷社就會隨行就市收購。”


    曾經勞動的屯戶們,聽得格外認真,對於這些能夠指導他們發財的金點子,每個人都學得格外用心,這也是為什麽這樣的義務勞動,總是有屯戶踴躍參與的緣故。


    這些大學堂的小教習們,各個都有點石成金的好本事,而據說這些小教習的本事,都是那位和善可親的“白娘娘”和高刺史大人教授的呢。


    而高刺史和白娘娘,居然是一對神仙眷侶,他們不但活民無數,更是願意把這些富民的本事交給每個人,在屯戶們的心中,這不啻於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按照時人的說法,高刺史和白娘娘,就是他們的再生爺娘。


    而高刺史這位屯戶眼中的神人,此刻正帶著學員們在魚塘處忙碌,黃河開河之後,在春捕當中,老高收集到了不少親魚,所謂的親魚,也就是可以繁衍後代的性成熟的大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