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們電學實驗室,總算不是一窮二白了,現在也是擁有十幾個研究員的大單位了!”


    “阿飛你哪弄的人才?”


    “自己找上門來的!”陳飛答道。


    “怎麽可能?”


    “無心插柳啊!三個月前查閱資料,就順手編了本電學知識的油墨小冊子,在大學堂的知識普及課中發放了下去,居然還真有人按照那冊子上的進行試驗,還搞了興趣小組。”


    “前些天他們拿著小冊子,通過熟人找到我,說是有問題請教,就這麽,被我全挖過來了!”


    “人才啊!”


    “嗯,反正鑽研能力比我強!我肚子裏的那點子東西,快被掏空了!”


    “哈哈哈!”幾人發出了一陣痛快的大笑。


    “大圖書館的知識普及和新移民的文化教育,一定不能放鬆。”


    “除了涉及保密的配方,我看一些側重於原理方麵的小冊子,完全可以多出些,嫂子,不妨搞個興漢鎮的十萬個為什麽吧!”


    “相關的叢書搞了一些,但編審的壓力很大,我計劃列個條目,大家都集思廣益吧,一些簡單的條目,可以由教習用業餘時間完成,另一些涉及專業知識的,就需要阿飛和工坊多配合了。”


    “沒問題,等白天忙完這陣,我讓他專門負責這件事。”


    “別別別,白天那裏做這個浪費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嗯,說起教育的事情,屯堡的小學堂籌建得怎麽樣了?”


    “示範班已經完成招生了,校舍是縣城的,隻是把入學年齡定到六歲,是不是有些低了?”


    “原本想的是小學堂隻設三年級,三年級後可以來大學堂附屬小學,但現在看來,這事情是想簡單了,這次的一百二十多萬災民,還有兩大墾區的基礎民戶,這麽多的人,隻靠大學堂上不行的,咱們的文教、衛生工作都需要抓緊了。”


    “嗯,屯堡那裏,每個屯堡按照五百人計算,就是近百家庭,把幼兒園也納入進來,五歲可入學,到十歲就送去中心小學,每一條支路或支渠設置一所三年製的中心小學,大學堂這裏,擴大校區,所有中心小學的畢業生,在大學堂就讀一年基礎科目,一年專業科目,就可以送去實習了。”


    “嗯這樣一來,教育成本能降不少,十五六歲就業,可以了!”


    “編製得話,每個屯堡小學堂配幼師兩名教師兩名,加上一個校長,再從屯內找兩個助教,按實際情況找兩個保育員,也差不多了。”


    “把屯堡的醫務室也建在校外,配一名醫生,一名護士,這樣連校醫也省了!”


    “可以,五百人,文衛的編製就達到了百分之二,如果算上其它的,差不多百分之四,不低了!”


    “說到這裏,退伍軍人的安置問題也一並解決了吧,退伍軍人在屯堡,一來可以組織屯堡民兵,二來可以作為學校的體育教習。”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那屯堡中的組織機構呢?定多少編製合適?”


    “那就五人委員會吧,一名屯長,一名農委,一名文書,一名校長,一名軍人教官。如此一來,各方麵的事情也都照顧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