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匠的浮橋方案,既沒有花俏,更沒有難度,這是在充分考慮了目前情況下,進行了若幹妥協之後的浮橋建設方案。


    方案中的浮橋包含兩個部分,其實就是兩座拚接在 一起的浮橋,兩座浮橋在河水相對平緩的中心偏西的位置匯合。


    匯合的地方流出的口子,利用一條吊橋相通,這是為了讓大河上通行的船舶通過,所留下的過船通道。


    浮橋的額定載荷為一萬斤,也就是說,僅僅隻有五噸而已,而且,這座浮橋每天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有一定的限製,並非是任人通行的那種永固橋梁。


    因此,在浮橋建設之初,就設置了一個浮橋守衛隊,全隊三十人,專門守衛在浮橋的兩端和調整浮橋中段的吊橋。


    作為一座單向通行的浮橋,在浮橋每隔六十尺設置一個避車台,避車台的麵積不大,僅能讓一車避讓而已,當然,這也完全可以作為行人的觀景台使用。


    陳大匠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河水暴漲的情形,因此,他還在大河兩岸進行了數次踏勘,大致在河邊石崖上找到了河水最高水位留下的衝刷線,因此在設置錨錠時留足了餘量。


    浮橋所用的木板非常厚實,為了增加浮橋表麵的耐磨程度,和車轍同樣寬度的地方,將會被鋪設槽鐵,槽鐵安設在開了槽的木板上,一來可以連接和加固木板,二來可以減少車輛,尤其是重載車輛對浮橋的磨損,增加使用壽命,減少維護成本。


    浮橋河中心的固定錨點,是這座浮橋最關鍵也是施工最困難的區段,為此,陳飛提前設計了沉井法,也就是製作了鐵板製造的沉井,將沉積在河底的泥沙當中,利用蒸汽機抽水抽砂加人力挖掘的方式,完成這兩個關鍵地段的錨點建設。


    沉井內部空間將采用鋼筋混凝土來製作,以讓這座浮橋變得更加堅固,而通過沉井法的初次利用,陳飛和他的工匠團隊也將積累一定的河道建橋的經驗,從而為未來的永固橋梁建設做好準備。


    “通知唿揭部辦事處的墨迪頭人,就說興漢鎮急需大木,讓他們加快運送速度,關於特製鐵輪的事情,陳大匠那裏已經解決了,可以去工坊接待處提貨了。”


    “先照著一萬根的量運送,如果唿揭部無法提供,可以通知附近的小部族,從更東邊的大山收購一部分。”


    “當然,除了大木之外,修建大木的樹梢還有大一些的枝條,能夠運來的,我興漢鎮全都要了,而且,小木頭可以使用糧食結算。”


    老白對商事部的協調人員下達了指令。


    雖說唿揭部從去年末至今已經運來了不少大木,但從老白的角度來看,如果刺史府這裏不儲存幾萬根木頭,他的心中始終都覺得沒有安全感。


    不止是浮橋,他心心念念的從河西濟民墾區通往甘州的小鐵路,如果水泥製作不能取得突破得話,還需要海量的木枕,全長近兩千裏的小鐵路,那得消耗多少森林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