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廟山穀地的道路上,每一天都有山羌的牧人趕著牛羊,向著甘州城外興漢鎮設立的牲畜交易場走去,而甘州的各種小商小販,其出貨的目的地不再限於甘州城內,興漢鎮的勞工宿舍區,那裏已經設立了流動攤販的臨時賣場。


    因為已經過了第一個發薪日,那些勞工都領到了第一個十天的工錢,因此,幾乎人人手頭都有了閑餘的銅錢,而那些小商小販們,正鼓足了勁,向著過往的勞工們在賣力推銷著自己的商貨。


    “老弟,撥浪鼓,給家裏孩子買一個去?才五泉銅錢哩!”一邊說,還一邊把那撥浪鼓搖個不停。


    “豆幹、豆幹嘞,采用興漢鎮製法,頂飽有嚼勁,一包一泉!”那聞著就知道是麻油炸過的豆幹,正用了興漢鎮的草紙包裹了,一包才一枚貨泉,的確是讓人垂涎。


    於是,勞工們腰包裏的貨泉,還沒有捂熱,就有一部分流向了商販們的手中,而商販們拿著這些得來的貨泉,爭相去鄉下收購各種農產品,一時間,甘州商貨流通大熱,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創富傳說在流傳,讓每一位鄉民都心中火熱。


    興漢鎮首批招募的勞工在兩萬三千左右,首次發薪日,就發出了兩百多萬的貨泉,雖說其中一部分勞工選擇了薪水月結的選項,但依然發出了兩百萬貨泉,如此大量的現金,進入到了流通環節,對地方經濟的刺激是立竿見影的。


    四海錢莊甘州分部的經理,此刻正在吳俊的州牧府大堂,他來這裏是向吳俊匯報即將開始的錢莊業務的。


    “你們錢莊是直接向財政部負責的,具體的業務我也不懂,不用向我匯報,你就簡短說一下,錢莊目前需要什麽幫助,我能辦的,立即就安排辦理!”


    “喔,吳教習,學生是想如那流動攤販一般,先設基礎流動錢莊,暫時辦理存貸業務,等建築隊能抽出人手了,需要建起六處錢莊櫃鋪,教習可否派出二十名騎兵,護衛流動錢莊!”


    “二十名太多了,我手裏哪有那麽多的入手,最多隻有五名,這裏麵還包括參謀人員,剩餘的你從民事護衛那裏協調幾個吧。”


    “教習,隻要是銀甲,五名也行!”


    “唉!”吳俊有些頭疼地哀歎,大基建和熱火朝天的商事,讓他的兵力也變得有些捉襟見肘了起來,看起來,必須立即從興漢鎮再調集一些治安兵過來,而甘州本地的保安隊,看來也要立即著手組建了,不能讓事等兵,否則一旦有事,那可就真正被動了。


    於是,第二天,在繼《募工令》之後,興漢鎮甘州太守府發布了第五份行政文書——《募兵令》,要在甘州全境招募家世清白的商民子弟五百名,並特地注明了:識字或在勞工營參與基建的十八到二十五歲的適齡男性優先。


    興漢鎮銀甲,已經成為了甘州的傳奇,因此,《募兵令》一出,立即得到了很多適齡青年的響應,那些在勞工隊做工的年輕人,大量地前來應募,一天之內,就應募了兩千人,而應募之後的青年,都現場收到了要求他們三到七日後,去某某某地進行測試的通知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