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鎮的商貨交流會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第一次運來的商貨,加上後期的補貨,在五天的交流會上,被甘州商民掃蕩一空。


    而後麵到來的人,各個捶胸頓足,根本無法抑製自己內心的悲傷,那種錯過五百萬的憂傷,不是親身經曆,是無法共情的。


    直到興漢鎮公告,這樣的交流會,今後將每三個月的月初舉辦一次,這才人這些後來者的心裏好受了一些。


    而更遠的地方,那些從肅州、涼州順路參加了興漢鎮商貨交流會的商人,已經趕著馱著興漢鎮商貨的駝馬隊,向東、向西而去,這些興漢鎮的商貨,必將為他們帶來豐厚的利潤。


    而牛頭羌的伏我,已經在這場盛會當中充分感受到了興漢鎮的實力,此刻正在和吳俊軟磨硬泡。


    “伏我首領,非是興漢鎮不去貴部,而是路況太差,我興漢鎮的載重大車,根本無法通過廟山古道,很難把商貨大批運抵貴部啊!”


    “吳將軍,駝牛馱馬我山羌出了,興漢鎮隻需把商貨運到廟山穀口即可!”


    “價格吳將軍放心,比交流會上的價格上漲一半,我山羌也完全可以接受。”


    對於伏我的軟磨硬泡,吳俊實在有些抵擋不住,隻好找來了商事部的負責人,讓他和伏我親自談。


    而伏我之所以會如此表現,完全是因為興漢鎮商貨的巨大利益使然,這些送迴部落的商貨,簡直讓整個牛頭羌瘋狂了,那麽好用而且便宜的鐵器,有的人不惜用家中珍藏的寶貨來換。


    在伏我看來,這些都是財富啊,不止是自己的部落,如果能把這些商貨通過廟山古道運過祁連山,在山的另一麵,那這些商貨的價值,可不是翻幾番那麽簡單了。


    對於伏我的小算盤,興漢鎮其實是心知肚明的,類似牛頭羌這樣的勢力,如果不靠著利益來進行捆綁,出兵征服得話,其實是非常不劃算的,不說山高林密本來就是羌人的傳統領地,興漢鎮也根本沒有山地作戰的部隊,吳俊之所以對那些投降的部落奴兵那麽用心,其用意也正在於此,無論是甘州還是未來在興漢鎮北方的作戰,山地兵種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而,給予一定的利益分潤是必要的,這也是培養起牛頭羌這樣的勢力對於興漢鎮的依賴,在利益捆綁成為習慣之後,牛頭羌和興漢鎮就會自然而然成為一體了。


    祁連山的南麓,羌人和蕃人是這裏的主體族群,這些部落多處於奴隸社會甚至原始社會時期,對於先進的武器和工具的需求是非常渴望的,而興漢鎮恰恰就是要通過這些緊俏的商貨,把牛頭羌這樣的開化羌人,緊密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到時候,僅僅憑借著轉口貿易,牛頭羌也會獲得不菲的利益,而習慣了輕易獲得利益之後,牛頭羌對於領地的意識,對於甘州的威脅,也會逐步減弱,最終和甘州成為一體,和興漢鎮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當然,在此之前,還有一些小手段需要施展。


    “伏我首領,興漢鎮在甘州的學校即將設立,聽說您的子女不少,可否送幾位公子小姐來甘州的學校讀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