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賣方市場啊!”老白有些興奮地對吳俊道。
“這次高叔叔總算是不會那麽發愁了,這麽多的牛過去,冬季的大開荒,總算是不愁牲畜的事情了。”
“老高那裏是不愁了,可我和阿飛該發愁了,這麽多的牛,得需要多少挽具和農具啊!”
老白倒有些煩惱了,一兩個月之後就進入河水封凍期了,如果之前還不能把原料全部加工好,到了大河封凍之後,水力鋸床就幾乎趴窩了,入冬之後風力倒也能用,但風力時有時無,也夠讓人頭疼的,看來,迴去就得催催阿飛那裏了,鍋爐和蒸汽機,必須得搞出來了。
熱鬧的交流場景足足持續了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當中,每天都有無數的牛馬羊群,從四方朝著阿爾寨的方向匯聚而來,而那些完成交易的部落,迴歸的馱馬上都是沉甸甸的貨物,從開始的鐵器,到後來的各種生活用品,可以說,東向商隊這次是賺足了錢。
就連新式的氈房和大車,訂貨量也超過了五百之數,一些性急的部落和牧民等不及商隊的送貨,隨著商隊每兩天往迴送貨的車隊,主動朝著興漢鎮的方向進發,這條此前門可羅雀的道路,而今變得川流不息,每天從路上騰起的黃塵接連不斷,讓嘟嚕部每天都處於緊張之中。
“這是今天的第幾撥了?”木格對身邊的長老問道。
“已經忘了數數了。”那長老迴答道。
嘟嚕部的木格首領,從一開始就準備統計這次前往興漢鎮交易的情況,但是,數了幾天之後,他就完全習以為常了,因為實在是數不清了,每天經過嘟嚕部聚集區的牛馬駝羊都在萬餘之數,把沿途的草都吃幹淨了。
“首領,那興漢鎮真能拿的出那麽多的商貨?”長老猶自不信地道。
“唉!低估了啊!我們這個鄰居,或許這次部落聚會之後,已經不是我嘟嚕部能夠平等相處的了!”
“首領的意思是?”
“我嘟嚕部的一些小部落,已經偷偷跑路了!”
“啊!”那位長老大吃一驚。
“走了多少?”他有些著急地問道。
“除了偏遠些的安然部和安瀾部這些聯係不緊密的部落之外,連和我們關係緊密的紅山部的首領都帶部落的人跑了!我嘟嚕部轄下的人口,差不多折損了一小半吧!”
“什麽?那首領為何不阻止?”
“本來我也是想要阻止的,但是木權派人帶了消息來,那白長史在部落聚會中展露了實力,他們的實力實在是太可怕了,與這樣的鄰居相處,要麽是遠離,要麽是早早投靠,木權的意思是等商隊歸來之時,讓我隨商隊去一次興漢鎮。”
“首領的意思是?”
“我嘟嚕部還能往哪裏跑?自然是去投靠了!”
嘟嚕部的首領和長老的私下議論,隻是一個縮影罷了,草原部落,曆來如此,不是投靠強者,就是遠離強者,這一點,在一周的聚會交流當中,連吳俊都對此深有感觸。
“牛成首領請看,這是貴部的大致方位,貴部若想向興漢鎮遷徙,這裏、這裏、這裏都是必經之路,按照我的意思,這幾處都有強盛的部落,不如貴部沿河西進,如此一來,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抵達興漢鎮附近,如果牛首領擔心給養的問題,我興漢鎮在此地可預先設置一處補給點,由貨船把補給送到這裏,這樣就能盡快抵達興漢鎮了。如果老弱不多,直接讓他們乘船,先行抵達。”
老白正在和一個新投靠的部落首領商討遷徙路徑,這個五牛部距離阿爾寨的路程有些遠,在這兩年和南下部落的摩擦當中,損失極大,因此急需找一強者投靠,而這位牛成,也正是當初軍力展示之時,跪在崖下的幾人當中的一人。
“白長史大人,我五牛部必將遵循約定,我今日就先期出發,去組織部落的人眾,沿河向西遷徙。”那牛成急切地道。
好,稍後我會送上二十副甲和五十柄彎刀,希望五牛部的遷徙一路順風,希望在不久之後,我們在興漢鎮再次相見。
那牛成躬身一禮,轉身去了。
這是第幾家了?老白暗自思量地自言自語,從這幾天交易的情況來看,草原上的情形比他原來預料的要壞很多,那些南下的北方匈奴人,不斷以小股遊騎的方式對南邊的各個部落進行了持續的壓製,而南方各個部落一盤散沙的情況,根本無法對抗北方匈奴人的襲擾。
稍有不慎,這些南邊的中小部落,就會被狠狠地咬掉一塊,讓人痛徹心扉,南方部落根本沒有辦法在這樣的襲擾當中安心放牧,隻能每天在疲於奔命當中苦苦支撐。
在原本的曆史上,也大概是在新朝的這次後撤不久,這些南方的中小部落就逐漸潰散,或者是向西遷徙到更加偏遠的祁連山南北,或者是遷徙到了隴西更西的大山之中,當然,更多的隻能被動融入到了南下的匈奴當中,成為了匈奴當中的一份子。
類似方才五牛部那樣的小部落,戰士不過千,部落總人口也就萬餘,這樣的部落對於北方部落的壓製,是根本毫無反抗之力的,難怪在出現了興漢鎮這樣的勢力之後,尤其是在興漢鎮展示了護衛隊的軍力之後,有那麽多的部落前來投靠了。
“五牛部”老白用碳素筆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添上了這個小部落的名字,想了想,又在五牛部的後麵備注上“船隊運送補給及接人”的字樣,防止在近日的忙碌當中,把這樣的小事情忘記了。
的確,對於老白來說,五牛部這樣的小部落投靠,也僅僅隻是小事情而已,因為隨著貿易商洽的進行,那些真正的大部落,終於姍姍來遲,這其中,甚至有部落人口近二十萬,控弦之士五萬的真正大部落。
唿揭部,這是一個真正的大部落,是在曆史上留了一筆的鄂爾多斯部落之一,這個部落在匈奴南下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不肯遷徙和投靠,最終在劇烈的消耗當中實力大損,最終西遁至阿爾泰山一帶。
在此次東來之時,老白就從電腦中僅存的史料當中進行了一些查閱,好巧不巧地就有關於唿揭部的記載,對於這樣的大部落,人家自然不可能上趕著投靠興漢鎮這樣的新興勢力,因此,按照預先的商議,為了最大限度地爭取時間,要對這樣的大部落,尤其是唿揭部這樣的抵抗勢力,必須要進行一定的支持。
而現在,唿揭部前來參加本次部落集會的負責人,就在等待單獨會見的賓客名單之中,這位名叫唿魯羅的唿揭部負責人,是唿揭部當中實力較為雄厚的一支,也是當前唿揭部首領最大的支持者,老白重複看了一遍這些信息,當即對衛生道:“請唿揭部的唿魯羅頭人進來。”
“這次高叔叔總算是不會那麽發愁了,這麽多的牛過去,冬季的大開荒,總算是不愁牲畜的事情了。”
“老高那裏是不愁了,可我和阿飛該發愁了,這麽多的牛,得需要多少挽具和農具啊!”
老白倒有些煩惱了,一兩個月之後就進入河水封凍期了,如果之前還不能把原料全部加工好,到了大河封凍之後,水力鋸床就幾乎趴窩了,入冬之後風力倒也能用,但風力時有時無,也夠讓人頭疼的,看來,迴去就得催催阿飛那裏了,鍋爐和蒸汽機,必須得搞出來了。
熱鬧的交流場景足足持續了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當中,每天都有無數的牛馬羊群,從四方朝著阿爾寨的方向匯聚而來,而那些完成交易的部落,迴歸的馱馬上都是沉甸甸的貨物,從開始的鐵器,到後來的各種生活用品,可以說,東向商隊這次是賺足了錢。
就連新式的氈房和大車,訂貨量也超過了五百之數,一些性急的部落和牧民等不及商隊的送貨,隨著商隊每兩天往迴送貨的車隊,主動朝著興漢鎮的方向進發,這條此前門可羅雀的道路,而今變得川流不息,每天從路上騰起的黃塵接連不斷,讓嘟嚕部每天都處於緊張之中。
“這是今天的第幾撥了?”木格對身邊的長老問道。
“已經忘了數數了。”那長老迴答道。
嘟嚕部的木格首領,從一開始就準備統計這次前往興漢鎮交易的情況,但是,數了幾天之後,他就完全習以為常了,因為實在是數不清了,每天經過嘟嚕部聚集區的牛馬駝羊都在萬餘之數,把沿途的草都吃幹淨了。
“首領,那興漢鎮真能拿的出那麽多的商貨?”長老猶自不信地道。
“唉!低估了啊!我們這個鄰居,或許這次部落聚會之後,已經不是我嘟嚕部能夠平等相處的了!”
“首領的意思是?”
“我嘟嚕部的一些小部落,已經偷偷跑路了!”
“啊!”那位長老大吃一驚。
“走了多少?”他有些著急地問道。
“除了偏遠些的安然部和安瀾部這些聯係不緊密的部落之外,連和我們關係緊密的紅山部的首領都帶部落的人跑了!我嘟嚕部轄下的人口,差不多折損了一小半吧!”
“什麽?那首領為何不阻止?”
“本來我也是想要阻止的,但是木權派人帶了消息來,那白長史在部落聚會中展露了實力,他們的實力實在是太可怕了,與這樣的鄰居相處,要麽是遠離,要麽是早早投靠,木權的意思是等商隊歸來之時,讓我隨商隊去一次興漢鎮。”
“首領的意思是?”
“我嘟嚕部還能往哪裏跑?自然是去投靠了!”
嘟嚕部的首領和長老的私下議論,隻是一個縮影罷了,草原部落,曆來如此,不是投靠強者,就是遠離強者,這一點,在一周的聚會交流當中,連吳俊都對此深有感觸。
“牛成首領請看,這是貴部的大致方位,貴部若想向興漢鎮遷徙,這裏、這裏、這裏都是必經之路,按照我的意思,這幾處都有強盛的部落,不如貴部沿河西進,如此一來,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抵達興漢鎮附近,如果牛首領擔心給養的問題,我興漢鎮在此地可預先設置一處補給點,由貨船把補給送到這裏,這樣就能盡快抵達興漢鎮了。如果老弱不多,直接讓他們乘船,先行抵達。”
老白正在和一個新投靠的部落首領商討遷徙路徑,這個五牛部距離阿爾寨的路程有些遠,在這兩年和南下部落的摩擦當中,損失極大,因此急需找一強者投靠,而這位牛成,也正是當初軍力展示之時,跪在崖下的幾人當中的一人。
“白長史大人,我五牛部必將遵循約定,我今日就先期出發,去組織部落的人眾,沿河向西遷徙。”那牛成急切地道。
好,稍後我會送上二十副甲和五十柄彎刀,希望五牛部的遷徙一路順風,希望在不久之後,我們在興漢鎮再次相見。
那牛成躬身一禮,轉身去了。
這是第幾家了?老白暗自思量地自言自語,從這幾天交易的情況來看,草原上的情形比他原來預料的要壞很多,那些南下的北方匈奴人,不斷以小股遊騎的方式對南邊的各個部落進行了持續的壓製,而南方各個部落一盤散沙的情況,根本無法對抗北方匈奴人的襲擾。
稍有不慎,這些南邊的中小部落,就會被狠狠地咬掉一塊,讓人痛徹心扉,南方部落根本沒有辦法在這樣的襲擾當中安心放牧,隻能每天在疲於奔命當中苦苦支撐。
在原本的曆史上,也大概是在新朝的這次後撤不久,這些南方的中小部落就逐漸潰散,或者是向西遷徙到更加偏遠的祁連山南北,或者是遷徙到了隴西更西的大山之中,當然,更多的隻能被動融入到了南下的匈奴當中,成為了匈奴當中的一份子。
類似方才五牛部那樣的小部落,戰士不過千,部落總人口也就萬餘,這樣的部落對於北方部落的壓製,是根本毫無反抗之力的,難怪在出現了興漢鎮這樣的勢力之後,尤其是在興漢鎮展示了護衛隊的軍力之後,有那麽多的部落前來投靠了。
“五牛部”老白用碳素筆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添上了這個小部落的名字,想了想,又在五牛部的後麵備注上“船隊運送補給及接人”的字樣,防止在近日的忙碌當中,把這樣的小事情忘記了。
的確,對於老白來說,五牛部這樣的小部落投靠,也僅僅隻是小事情而已,因為隨著貿易商洽的進行,那些真正的大部落,終於姍姍來遲,這其中,甚至有部落人口近二十萬,控弦之士五萬的真正大部落。
唿揭部,這是一個真正的大部落,是在曆史上留了一筆的鄂爾多斯部落之一,這個部落在匈奴南下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不肯遷徙和投靠,最終在劇烈的消耗當中實力大損,最終西遁至阿爾泰山一帶。
在此次東來之時,老白就從電腦中僅存的史料當中進行了一些查閱,好巧不巧地就有關於唿揭部的記載,對於這樣的大部落,人家自然不可能上趕著投靠興漢鎮這樣的新興勢力,因此,按照預先的商議,為了最大限度地爭取時間,要對這樣的大部落,尤其是唿揭部這樣的抵抗勢力,必須要進行一定的支持。
而現在,唿揭部前來參加本次部落集會的負責人,就在等待單獨會見的賓客名單之中,這位名叫唿魯羅的唿揭部負責人,是唿揭部當中實力較為雄厚的一支,也是當前唿揭部首領最大的支持者,老白重複看了一遍這些信息,當即對衛生道:“請唿揭部的唿魯羅頭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