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女眷們已經安頓了下來,何東家當即帶著何掌櫃出了院子,那少年向導仍然在院子的小亭中迎候,何東家準備仍然去那街市之上,要用下午剩下的時間,把那集市上所售賣的貨物,統統看上一遍。


    作為一個慣常走南闖北的帶隊行商之人,何東家對各種貨品的敏感程度,那是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那些連自己都感到好奇的物件,如果能夠在外售賣,那是萬萬不愁銷路的,尤其是那些鐵器之類,更是在這北地是妥妥的暢銷貨。


    何東家在這集市上麵看西洋景的時候,一隊牧人正趕著一群馬匹,行走在通往米家莊的荒野之中,這是老羊倌的兒子,通過各種關係,從附近的遊牧部落中購買的馬匹。


    這批采購的馬匹,說好了全部用鐵器作為貨款支付,而支付的貨物樣品,那些遊牧部落的牧人們都是測試過的,因此這趟生意對於老羊倌的兩個兒子來說,分外得順利。


    不但用最快的速度搞到了馬匹,就連趕馬和迴程運貨,都不用他們操心了,遊牧部落對此顯得異常重視,不但派出了專門的人手負責照顧馬匹,更是派出了一支百人隊,負責把交換到的鐵器運迴去。


    這片曠野距離米家莊已經不到一天的路程了,等上了河邊上的大路,隻需要向南而行,很快就能到達米家莊了,因此,老羊倌的兩個兒子也顯得分外興奮。


    這一趟出去買馬,原來認為是苦差事,出去的時候還心不甘情不願的,但是在遊牧部落當中,他們卻得到了禮賓的待遇,不但吃喝上麵完全想不到,就連夜裏,嘿嘿——————


    那老二想到得意處,不由地斜瞥了自己的大哥一眼。


    這一趟,自己至少掙迴了一匹馬,以後,自己可是有馬的人了,想到這裏,老二的頭又不由地高仰了一分。


    在馬群的後方,一支百人騎兵小隊,此刻正不緊不慢地跟著馬群,這些馬群當中的馬匹,雖然說不上是劣馬,但比起這些騎兵胯下的馬匹,顯然要差上數個等級了。


    作為挽馬來說,用好馬其實就是最大的浪費,而且用好馬,不見得比用駑馬好多少,因為駕車的馬,拚的是耐力,而絕不是和騎兵的坐騎一樣,拚的是爆發力。


    這些被部落即將淘汰的馬匹,如果真的能換到這些漢人所說的那樣的鐵器和刀具,即便是那些刀具隻能是作為日常所用的器物,也能讓部落的實力,再上一個大大的台階。


    騎兵小隊帶隊的是部落首領的兒子,這個被稱為嘟嚕的部落,是距離黃河最近的部落之一,在這河套荒原上,嘟嚕部落已經繁衍了上百年,和荒原上的各方都有一定的交往。


    至於嘟嚕部的民族屬性,說實話,就連嘟嚕部落自己也說不清楚,作為一個沒有文字的部落,在這片大草原上,哪家部落的實力強大,嘟嚕部就屬於哪家部落。


    嘟嚕部當初還很弱小的時候,不得不東躲西藏,最終靠著南遷之後,在大部落和漢人的夾縫當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間,在河套的這片荒原上,草原說不上豐美,但也談不上貧瘠,嘟嚕部之所以能夠存續至今的秘訣,就是不斷在大勢力當中進行選擇,但從來不將寶壓在任何一方,因此和各方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既不過分親近,又不顯得特別疏遠。


    嘟嚕部的部民居住分散,本來在這片荒原當中,也不具備大規模聚集的可能,聚集起來的牧民,很快就能驅趕著羊群,把荒原上所有的草都吃光,讓這裏變成真正的不毛之地,所以,嘟嚕部把部民打散,讓他們以血親為紐帶,分布在這座被嘟嚕部稱為烏仁的大山當中。


    老羊倌的恩人,就是一位嘟嚕部的牧民,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落難的老羊倌,照顧還算是年輕時的老羊倌在他那裏養好了傷,並給予了身無分文的老羊倌十幾頭羊,成為了老羊倌安身立命之本。


    分布在大山當中的部民雖然居無定所,老羊倌還是憑借著曾經的印象,找到了他的恩人,還上了他的大恩,那是十倍於當年給予的羊隻,也算是了卻了老羊倌的一番心願。


    在之後的交流當中,老羊倌的兒子就打問起了要買馬的事情,聽聞要購買的馬匹數量達到數百匹之多,這位部民就把消息傳遞到了部落當中。


    數百馬匹的交易,對於嘟嚕部這樣的小部落來說,其實已經是極大的生意了,因此,部落首領分外重視,得知交易的貨物可以是鐵器之後,更是喜出望外,並急切間促成了這次交易。


    而這先期前來的近三百匹馬,正是嘟嚕部為顯示誠意而預先支付的貨款,如果這次交易能夠達成,後續的馬匹買賣,就能夠讓嘟嚕部大大地賺上一筆。


    那可是數不盡的財富啊,木權對父親的決定是一萬個支持,作為部落首領的長子,他太清楚父親為了部落的長久維持,付出了多少,做出了多少犧牲,而今在麵對如此良機之時,如果不能把握住,那必定會遭受到上天的懲罰。


    嘟嚕部所處的這片巨大的荒原當中,各遊牧部落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其實隻是處於石器到青銅器過渡的時期,鐵器對於他們來說,不啻於神兵利器。


    當然,作為和漢人有過很多次接觸和交易的部落,嘟嚕部並非那種連鐵器都沒有見過的孤陋寡聞之人,部落當中,還是有不少從外界交易得來的小型鐵器的,那些閃著寒光,鋒利異常的小刀,常常被部落部民視為珍寶,在部落當中的交易中,一把小刀換一頭牛,也隻是日常而已。


    而這次老羊倌的兒子們所帶的鐵器樣品,可算是讓嘟嚕部的人長了見識,老羊倌作為禮物呈現給部落首領的一套長短五把的日用刀具,已經被首領定為傳家之寶,那可是今後隻傳給首領繼承者的權利象征的利器。


    嘟嚕部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原因還在於,鐵器在嘟嚕部的價值雖高,但如果在其它部落當中,鐵器的價值還要更翻上一倍不止,而且這樣的價值,越是遠離漢人,越是變得高昂無比。


    因此,這次的馬匹和鐵器的交易,被嘟嚕部視為了事關部落興衰的大事,派出部落繼承人和部落當中最精銳的勇士來負責此事,一點也不出乎大家的預料。


    但是在據點這邊,可是一點兒的準備也沒有,否則按照老白的話說,我一定會把所有的鐵器先收起來,至少也得這次交易完成,先收割嘟嚕部一把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