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會在集市上麵開一家紙張店鋪,專門售賣各種規格和幅麵的紙張,有用得到的人家,可以去采買了用,紙張的價格其實並不高,一尺見方的紙張,目前隻需要一個銅錢,而且在可見的將來,紙張的價格隻會更便宜。


    其實在石灰窯和燒堿都有了之後,陳飛就開始盤算著把玻璃搞出來,但是一來實在太忙,二來是入手上麵真的捉襟見肘,而玻璃製造其實算是純體力勞動,需要的人工也很多,於是也隻好屈從現實,等工坊各項事務都走上正軌,把合用的人手培養出來之後,再慢慢搞吧,反正原料和技術方麵,都不是問題,先囤一批原料再說。


    其實在陳飛看來,又豈止是玻璃一件事情,這鐵工坊鋪開之後,能夠正常出鐵以來,能夠做的事情反而越來越多,原來是缺少原料,一些事情都沒辦法做,現在鐵料充足了,一些事情就可以著手製作加工了。


    於是,陳飛這個總工,成了據點裏麵最忙的人了,每天指揮著手下一幫工人東跑西忙,而且集市上麵招攬的人手,隻要是身高體壯的,一律先讓鐵工坊這邊先挑選,剩下的才輪得到其他地方,而且這也形成了慣例。


    隨著工坊事務的鋪開,那熱鬧的集市上麵,出現的貨物種類是越來越多,幾乎隔上兩三天,就會有一家新的店鋪開張,售賣的都是鄉民們此前根本沒有見過的東西,所以米家莊的鄉民和據點的職工,就形成了每天逛街的習慣,主要還是想看看那些出現的新奇的東西。


    比如那蜂窩煤爐,這東西實在是好用極了,從鐵工坊的店鋪推出這蜂窩煤爐以來,門口就放了三個蜂窩煤爐,其中一個爐子上座著一隻被打磨得明光瓦亮的鐵壺,鐵壺當中的水持續地冒著白氣,另一個爐子上座著一口鍋,鍋裏放著一隻蒸屜,蒸屜上有一個盤子,扣著碗,至於最後一個爐子,就那樣蓋著鐵質的爐蓋,爐蓋開了一道縫,讓人能一眼看到裏麵燃燒的蜂窩煤球。


    這個時代的人已經養成了喝涼開水的習慣,但是主要是因為沒有喝熱水的條件,否則,人人都希望喝上一口熱水的,那門廊下的店夥坐在桌前,每當碰到認識的看熱鬧的職工,就熱情地招唿職工坐下,並馬上給滿上一碗滾燙的麥茶。


    那麥茶是用炒糊的大麥熬製的,在裏麵放了鹽,看著茶水帶著一絲淡淡的黃,喝起來有著淡淡的鹹味,實在是解渴得緊,加上這個時代淡水喝習慣了的人,很容易被加了料的茶水所吸引,因此,不久之後就傳出了,在鐵工坊的商鋪裏買蜂窩煤爐,會搭配鐵壺、鐵鍋和燒麥茶的消息,更是讓人興趣大增,一時間這蜂窩煤爐沒有賣出多少,反而是看熱鬧的每日裏有增無減。


    再比如那保溫鐵壺,據說那鐵壺是鐵工坊的巧匠手工打製而成的,早三刻裝入的熱湯,到了夜間倒出來仍然感到燙嘴,甚至到了第二日清晨,還有些溫熱,這可就讓看熱鬧的人更感好奇了。


    實際上,那隻不過是陳飛順手為之的,雖然水力軋機還沒有製成,但做了兩台人力軋機,用來驗證一些參數,在驗證完畢之後,想起後世鐵皮的眾多用法,就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指導那些初窺門徑的鐵作工匠們,製作出了蜂窩煤煤爐、貼水壺、蒸鍋和這保溫水壺。


    這保溫水壺的原理更是簡單,隻不過是一隻鐵質的內膽,外麵套了一塊鐵皮打製的外殼,中間填塞了一些蘆花麥殼之類,起到了隔熱保溫的作用,瓶口用水泡的軟木製成的木塞塞緊,就能保證一段時間內,溫度不會散失太快。


    這東西距離真正的真空保溫瓶,還差得很遠,可即便是這樣,也足夠震撼這群沒見過世麵的古人了,一時間人人好奇,來鐵工坊的店鋪門口看熱鬧的人,越發多了起來。


    還有那木工坊也是一樣,似乎突然間產品大爆發起來,據說就是和那河水中整日裏轉動的水車有莫大關係,各種木質的水桶、盆、罐等用品層出不窮,那罐子居然是用整塊木料掏製而成,而那價格,更是便宜到讓人不敢相信,有那看稀罕的鄉民在某個清晨突然發現,木工坊的門廊下,居然擺出了五架一模一樣的怪車。


    這怪車委實是奇怪得緊,普通的牛車、馬車人們見得多了,兩個車輪都是並排的,後來據點推出了獨輪車之後,也是解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尤其是那鐵工坊的軸承推出之後,先前賣出的獨輪車,隻需加付一百二十錢,就能換裝軸承和鐵架軸。


    在更換了軸承之後,那獨輪車就更加輕便了許多,如果還舍得花錢,那鐵作坊推出了一整套的鐵件,隻需用長釘固定在獨輪車上,就能讓獨輪車加載更多的東西,這一點眾多鄉民已經從往來運輸石料的據點車輛上得到了證實。


    而這次推出的這五架怪車,居然兩個輪子是在同一條直線上,名字更是怪異,居然叫“自行車”,難道這怪車真能自行不成?但是這東西委實不便宜,居然要千三泉貨,才能買一架。


    但是,吃螃蟹的人很快就出現了,這是一名據點的職工,他隻出了千二泉貨,就以職工享有的優惠價,拿到了第一輛自行車,並且在眾人熱切的目光當中,在店夥的指導之下,開始騎行了起來。


    “米十七哥,這騎自行車的訣竅是,兩手要把牢,正坐目視前方,右腳先動,然後左腳,左右輪轉不停,車也不停,如果遇到坡道,就需要把腳抬起,放在架子上。”怕那米十七沒有聽明白,那夥計還確定了一聲:“聽明白了嗎?這可是白先生說的。”


    米十七當然知道白先生,那可是據點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高先生,聽得是白先生授予的騎車竅門,自然是打定心神,莫記在心上,之後在兩名店夥一前一後的扶持下,蹬著木質腳踏,開始了第一輛自行車的處女行。


    在這種狀態之下,不止是米家莊越來越多的鄉民開始企盼學校的落成了,就連那些不斷前來打探消息的人,心中也開始企盼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