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娘子緊跟在自己丈夫身側,右手牽著大女燕兒,高大的小妹在車轅上坐定,抱著一個更小的男孩子,卻是一臉頑皮地道:“大兄,若是不載我,我可就不去了”。


    人群當中頓時一陣哄笑,那高大無奈,隻得雙臂用力,抬起車轅,那獨輪車吃力,緩緩開始前行,身後幾個漢子見狀,頓時湊上前去推車,更有一名年歲稍長的健碩漢子,用一根繩子穿在獨輪車最前麵的車架上,當即充當起牛力來。


    如此一來,高大就隻需掌握平衡即可,那獨輪車如同安裝了幾個馬力發動機的車輛,車軸支紐滋拗亂響中,快速朝著前方行去。


    “這獨輪車載了得有十石了吧?”高娘子有些擔心地對丈夫道。


    “不妨事,這車子可是有什麽保修期的,半年內出了問題,可以拿去換新的呢,否則我何以覺得合算,要不讓燕兒也上車上坐著,你要是覺得走路費力,可去另一側車轅。”


    高大得了眾人相助,頓時有了信心,此刻更是豪情萬丈,大有一車把全部家當運走的衝動。


    高娘子和燕兒都沒好意思動,那幾個男子起哄道:“高大哥說得在理,嫂嫂可坐左側車轅。”


    其中一名男子更是走到燕兒身邊,在燕兒吃驚的一聲哎呀中,她已經穩穩和小弟葦兒坐在了糧袋上。高娘子也經不得眾人勸解,當下也緊走幾步,坐在了左側車轅之上。


    眾人頓時一陣哄笑,那車越發推得用力了。


    支紐---滋拗---


    要是老白在這裏,看到他工坊裏出產的獨輪車被當成大車用,準會把那保修期上加個限製,這獨輪車雖然耐造,但也禁不起如此超載啊,如果軸承出來了那還罷了,此刻全憑著滑動摩擦,這高大又不懂在車軸上點羊油豬脂,那獨輪車就如此呻吟了一路。


    不過好在北方的老榆木結實,尤其是老白在製作車軸和車輪的時候,特意選擇了那些好木料,高大他們如此超載運貨,居然一路毫無意外地抵達了臨時集市,臨時集市仍然矗立在路邊,隻是似乎比昨天的景象更熱鬧了很多。


    一行人當即隨著人流,跟隨高大到了那糧食收購點,仍然是那李阿牛掌櫃,待輪到高大他們賣糧時,仍然對這個第一位賣糧的漢子記憶猶新,當即熱絡地打著招唿,而高大正好就驢下坡,當即向李阿牛問詢這租店事宜,李阿牛朝著店裏唿喊一聲,就走出一個年齡更小的小孩子來,“平兒,等會帶你高叔去找馮經理,就是你馮伯。


    又轉頭對高大說,“讓我家孩子帶你去,馮經理,也就是昨日那街上吆喝的漢子,這裏的店鋪租賃,由他負責,他是新任命的這集市經理,他那辦事的櫃子可不好找。”


    高大當下應了,在幾人利索的配合下,全部賣了糧食,帶糧最多的高大,這次足足帶了五石多,高家已經在自家用私秤秤過一遍,此刻見帶來的糧食,居然比自家私秤多秤出了半成,不由地對這收糧點的公平更放下心來。


    五石糧食就是三百五十錢,算上多出來的,高大這次賣糧所得共計三百八十四錢,如果隻是歸還那獨輪車的欠款,已是夠了。其餘漢子也賣完了糧,當下仍由高大和那平兒帶領,眾人沿著街道,向著街尾行去。


    這一路行走,高大更是覺得相比昨日,今日裏又多開了幾家店鋪,更是有那店鋪裏,挑出了店招,這條街上,絕大多數都是收購各種農副產品的店鋪,老高一早就做出了規劃,讓馮力把同樣屬性的店鋪盡量安排在一起,這樣也方便管理。


    高大看著空蕩蕩的獨輪車,此刻車上除了一個柳條籠子,已經別無他物,那柳條籠子內裝著的,正是要送給米大的兩隻野雞。


    售賣獨輪車的店鋪比昨日更加熱鬧了,一名店夥計扯著嗓子喊道:“今日街道擁擠,試車之人可到後街騾馬市大院,那裏有專供試車的獨輪車。”


    幾個聽的明白的鄉民,此刻正從人群中擠出來,向著後街而去,高大當即對那幾個跟過來的漢子商議,由幾位先去後街看看,自己先去問問租賃店鋪的事,幾人約定,仍然在賣糧處匯合,於是眾人各自散去。


    在平兒的帶領之下,高大他們順利找到了馮力的辦公地點,這裏正是還剛剛開業的集市客棧,客棧前仍然是一排店鋪,但除了這間掛了店招的客棧之外,其它的店鋪正有穿著短裝的職工進進出出,各自忙著活計。


    高大他們跟隨平兒進了客棧,有名年輕夥計走上前來接待,“幾位可是住店?”那店夥問道。


    高大還未開聲,那平兒就道:“我們是來找馮伯伯的”。


    那店夥正待開言,卻看到那馮力正自從門外走來,當即道:”馮經理,這幾位客官找你辦事“。


    “哦,要辦何事?”馮力轉頭看過來,見是高大,顯然對這個漢子還有些印象,當即拱手笑道:“原來是高兄弟當麵,馮力有禮”。


    高大雖然是個敦厚漢子,但也是個伶俐的人,隻憑別人的稱謂,就知道這馮力已經與昨日相比有了身份上的不同。當即笑道:“馮經理,我等是想問這沿街店鋪租賃之事的。”


    那平兒此刻見正主已經到了,當即向馮力施了禮,又和高大做了別,迴店裏去了。


    “這孩子倒是伶俐。”馮力仍然笑嗬嗬地道:“不知高兄弟租店要做何營生?”


    “家裏原本是送兩個孩子念書而來。”指了指燕兒和葦兒,繼續道:“但家中婦人舍不得孩子,隻得隨同而來,內人一手刺繡好針線,想在這集市典一鋪子,做些刺繡縫補的營生,也能日日見到孩子。”


    “哦,竟是如此,那不知弟妹除了刺繡縫補,可能做得了衣衫?”


    “原是做得熟的,隻是經年不做,如今倒是手生了!”高家娘子當即輕聲補充道。


    馮力馬上明白了,這高家娘子顯然是個針線好手,所謂的手生,不過是謙虛之詞,當即心下有了主意,道:“這客棧外麵一溜鋪麵,原是租賃來服務客商的,高娘子既然一手好針線,不如就典下一間鋪麵,最裏側那間,除了鋪麵,還有套間兩間,原來是預備招一戶漿洗縫補的,既然高兄弟還有孩子,不若我做主賃於你家,那套間住人,做飯皆可使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