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幺是運輸大隊陸上支隊的支隊長,雖然這個支隊目前還是空架子,但是想到自己能指揮十輛車,米老幺就覺得自己的討好和逢迎真的是沒有白費,那高老哥可是真講究啊,自己的待遇比大哥的還要好,尚未成婚的米老幺,此刻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


    任命完畢的老高,重新按人頭進行了小隊的劃分,把老工和米家莊的人分為了多支小隊,接下來就是做人口登記了,登記用的上薄皮本,白天和白珊坐在一張桌子上,重複著問話:姓什麽,叫什麽,家裏還有什麽人,想不想在米家莊定居之類的信息,這些信息被逐條登記在了筆記本上麵,這將是這裏的第一份人事檔案了。


    等造紙廠的產品出來,等第一波學員畢業,這人口登記和人口檔案,還可以做得更細一些,老高甚至想到了發身份牌,對人員進行編號管理,如此一來,就能把勞動力的價值最大化了。


    做了登記的勞工們聚在一起,興奮地交談著,有幾個膽大的勞工,已經向老高走了過來。


    恭敬施禮之後,那位名叫盧達的老工道:“高賓客,我等家眷尚在何莊等幾處地方,今日可否休上一日,將他們帶過來,亦或是讓人捎個口信,讓他們自行前來”


    ”不知高賓客這裏,可否還需人做活,無需薪水,隻需管飽即可。“更有勞工大膽問話道。


    “諸位稍安勿躁”老高壓了壓雙手,示意大家安靜一些,繼續道:“這裏目前的條件有限,諸位即便是家人前來,暫無法提供住處,要諸位家人前來,恐怕還需要一些時日。”


    “不妨,不妨”“這野地裏多得是柳條,住處不老高賓客費心”


    聽這勞工的意思是就地取材,用柳條做屋了,這個倒是可以考慮,當下也不拖遝,當即點頭應允,在做好迴家勞工的登記之後,不僅當即發放了工錢,還表示家人到米家莊之後,可以享受10日的免費飯食供應。


    當即安排白天白珊做好家屬的統計,這個時候的老高,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裏即將成為一個大大的難民營,可也正因為如此,據點所需的人力,總算是得到了徹底解決,而規劃當中的學校,更是迎來了第一波學生。


    當天的工作因為少了幾十個人,所以重新打亂了作業小隊,施工進度有了一些減慢,但是因為組織越來越合理,勞工們閑暇的工夫越來越少,加上獨輪車這些工具的利用,勞動效率提升了很多,到了午後三地點鍾的樣子,老白正在第二層窯洞的地方忙活,這個時候就聽到了勞工們發出了一陣騷動。


    朝著騷動人群觀望的方向看去,遠處的道路上,黑壓壓地過來了一群人,這群人的數量足有五六百,看著黑壓壓的一大群,老高原本以為這是沿河遷徙的更北方的民眾,但從人群之中,卻是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勞工身影,這個時候,老高才意識到事情不對勁。


    “壞了,隻讓白珊他們做登記了,忘記把最終的數據給看一下。”老高急匆匆地從工地往打穀場方向走,如此多的人來到這裏,必須得組織好,不然真會出現大亂子的,還有晚餐的飯食準備的夠不夠,這些都要預先做出布置才行。


    但是到了打穀場之後才發現,打穀場上此刻井井有條,老白正在安排工匠安裝就餐用的簡易桌椅,此刻已經接近尾聲了,看這桌椅的數量,老白顯然已經從白珊那裏得到了數據,準備得可謂充分了,老高看到這裏,不由地嗬嗬笑了起來。


    雖然自己沒有布置,但看老白他們的樣子,顯然已經全部進入到了角色,這就非常好,否則,自己縱有三頭六臂,又如何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到井井有條的程度,自己這些人,全部都是獨當一麵的角色,自己原來真的想多了。


    白大夫那裏,此刻正安排著眾婦人,把預先泡在大甕當中的麥粒用笊籬往外撈,撈出來的麥粒再下鍋煮,這樣熟得更快些,對於如此多的人口的到來,顯然白大夫那裏也是預先做了準備的,麥飯雖然簡單,但是卻比任何飯食都頂餓。


    隻是這麽多的人到來,晚上住的地方就成了大問題,如果晚上幾天,最下麵的一排窯洞至少可以住人了,現在老高考慮的是打穀場的穀草都不夠用的。


    但是,現實很快給老高上了一課,在來到打穀場不久之後,那米老兒就已經帶著米家莊的一眾人手,從米家莊挑來了不少幹的穀草,並且有著自得地對老高道:“高老弟,不用擔心穀草不足,我已經捎去了口訊,給附近的李家莊、王家莊,一捆穀草四個錢,稍晚些就會有人送草過來。”


    考慮得夠全麵的,老高隻得向米老兒和米家莊的眾人表示了感謝,並且對米老兒道:“家眷當中有些老弱,還需米家莊安置在各家各戶當中,不用打擾很久,最多一周,哦,是七天的時間,一二層的窯洞就能夠住人了。”


    “自然可以,此事我等幾位顧問已經考慮到了,各家各戶能安置的老弱有近三百人,短時間應該是夠了,隻是這邊捎去口信的人很多,一些人的家眷得到訊息再尋來,恐怕人數可能上千,還要高老弟多多用心。”


    “哦,能有這麽多?”老高奇道。


    “高叔叔,這上千隻是保守的估計,根據上午的登記情況來看,恐怕人口可能到三千上下,具體的數據因為登記的時候有很多不確定,因此總數也浮動在三千上下。”


    說話的是白珊,此刻她正拿著薄皮本,指著上麵的一組數字,向老高做著說明。


    “三千多人,哦,那可比沃野縣的人口還多了,上次去沃野縣,那何掌櫃似乎說沃野縣城附近民戶人口也不過兩千多口而已。”


    “高老弟,靠近縣城的人口才是生計最困難的,這次來的很多,都是從沃野縣那邊過來的,你這一下子,恐怕把沃野縣都掏空了。”米老兒旁邊的一位老者道。


    老高記得那老者似乎是米老兒的族兄,年齡比米老兒還大三四歲,此刻見了禮,道:“學校籌建在即,還需各位顧問向四野八鄉散發些訊息,就說這裏讀書不收束修,還管一日三餐,如果送孩子來讀書的,不論男女孩子,每年還管兩身衣著。”


    聽到這裏,米家莊的幾位顧問不由地張大了嘴,半天合不上。


    這興辦學校,可謂是德政善舉,而這河西來客,不僅免費授課,還管一日三餐和冬夏衣物,這可不僅僅是善舉了,這簡直就是讓人不敢相信了,當下那位米老兒的族兄就連連擺手道:“高老弟萬萬不可,這不收束修已是善舉,若是還管飯食,那貴處可能擔負得起,這四野八鄉,不說遠的,隻這兩百多裏,就有不下上千能讀書的娃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