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一,致使劉牢之的隊伍分崩離析】


    【在北上的路途之中,意識到這一切的劉牢之羞憤難當,自盡而亡】


    【北府兵的部眾紛紛向洛陽逃離】


    【後秦的姚興覺得這是個驅虎吞狼的好時機,便幫助逃散的北府兵在彭城一帶築城布防】


    【東晉相當於再次失去了一支百勝的軍隊】


    【見到東晉引以為傲的北府兵沒了,孫恩卷土重來,又駕著戰船向臨海郡衝來】


    【可這次,孫恩沒了先前攻會稽郡的易如反掌】


    【臨海郡早早做好了應對準備,當孫恩抵達海岸時,遭遇萬箭齊發】


    【一時間,箭如雨下,孫恩的義軍還沒跳船便死傷大半】


    【孫恩躲避不及,流矢射中其左臂,將其掀翻在甲板上】


    【眼睜睜看著周圍紛紛倒地的屍體,孫恩絕望了】


    【自己數次攻伐,卻屢屢失敗,到底是為何】


    【困惑席卷孫恩,他鬱悶難當,當即跳海自殺】


    【剩餘的義軍便推舉盧循為主】


    【勝負已分,恰好桓玄的招降書也送到跟前,盧循隻能順勢接受】


    ……


    南宋


    一位農民起義軍的小頭領在山崖之上直視光幕中那孫恩兵敗的慘狀,內心五味雜陳,幽幽地說道:


    “灑家對抗朝廷又何嚐不是像那孫恩一般,愈挫愈勇,可灑家卻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在何處,或者說,灑家也會如孫恩一般兵敗自殺,還是會像盧循一樣接受朝廷的招安?”


    ……


    【南涼的禿發利鹿孤死後,禿發傉檀繼承涼王之位】


    【更北邊的柔然不斷向北擴張,吞並了高車部落後,疆域空前盛大】


    【柔然之主社侖自封可汗】


    【北魏此時也顧不上柔然的壯大,因為在後秦與北魏的交界地帶爆發了小規模的戰爭】


    【北魏和後秦兩個龐然大物開始彼此防備,躍躍欲試】


    【後秦果斷動手,派出大軍從北魏的最南邊開始攻打】


    【可出師不利,第一戰便敗北,還被北魏的大軍圍困在了柴璧一帶】


    【聽聞前線戰報,姚興坐不住了,決定禦駕親征】


    【他統率數萬精兵,火速奔襲,希望趕在北魏軍隊的前麵打通柴璧的後方,占據天渡城,以此來供給柴璧城】


    【不過,姚興的計劃早就被北魏的謀士李先看透】


    【李先對著拓跋珪說道:


    “秦軍被困,必有救援已在路上,而天渡城與柴璧城唇齒相依,我們隻要搶占天渡城,則秦兵再來百萬也無用。”】


    【武將安同也認同李先的看法,站出來補充道:


    “姚興的援軍若要星夜前來,必然從汾水以西而上,我們隻要先姚興一步,在西岸布防,則秦軍援兵無計可施!”】


    【拓跋珪點了點頭,當即便分出部分圍困柴璧的守軍架橋過河,占據西岸】


    【接著,又不惜一切代價將天渡城給攻占】


    【等到姚興帶著大軍趕到時,映入眼簾的全是密密麻麻的北魏旗幟】


    【無奈之下,他隻能改道而行,向蒙坑一帶進發,沿著蒙坑繞到柴璧的前方,再做打算】


    【可姚興不知道的是,在蒙坑附近,早就埋伏好了大批北魏的騎兵】


    【姚興一頭紮進了拓跋珪精心準備的陷阱,很快便潰敗而逃】


    【而拓跋珪並沒有懈怠,不停地在汾水兩岸增兵防守】


    【姚興沒有辦法,也不能撤軍影響士氣,隻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在西岸駐守,伺機而動】


    【此時,柴璧城內已經彈盡糧絕,守將姚平在絕望之下,率全體軍民向外突圍】


    【姚興遠在對岸,便聽到柴璧附近喊殺震天】


    【他知曉是姚平在垂死掙紮,立即敲鼓呐喊,為其助威】


    【姚平聽到了陣陣鼓聲,卻是心如死灰】


    【援軍已到,可為何不在突圍的時候分擔壓力】


    【隨著鼓聲越敲越烈,姚平的軍隊也越打越少】


    【無路可走的他隻能望著一片被染紅的汾水而歎息】


    【最後,帶著寧死不降的親信們跳入血腥的江水之中】


    【看到如此悲壯的一幕,姚興帶來的數萬援軍束手無措,隻能掩麵痛哭】


    【柴璧被破,姚興不願拓跋珪將戰線延伸到後秦境內,便多次向北魏示好,希望兩國停戰】


    【可拓跋珪沒有這個意思,他下一步的計劃是攻占後秦的蒲阪,長驅直入,將後秦的大半疆土攻占】


    【直到柔然在北魏後方的動作越搞越大,以防都城陷落,拓跋珪這才戀戀不舍的退軍】


    【但經此一戰,長江以北的霸主之位便讓北魏牢牢坐穩】


    【至於後秦,在經曆這等慘敗,全軍將士的士氣受挫,漸漸失去了以往的銳氣,日落西山】


    【後涼此時唯有孤城姑孰還尚存,君臣擠在這小城池中,本來已經夠悲慘了】


    【哪知道,北涼和南涼還落井下石,三番五次出兵攻打】


    【姑孰城外,白骨累累】


    【後涼國主呂隆實在堅持不住,隻能向後秦投降,將姑孰拱手相讓】


    【至此,後涼滅亡】


    ……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龍行虎步,走到了青石路的盡頭,搖了搖頭,喃喃地說道:


    “這姚興我原本以為有明君之象,可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勇氣、謀略都差了一些。”


    ……


    【東晉的桓玄完全不會治理朝政】


    【朝堂之上的朋黨再次興起,明爭暗鬥無休無止】


    【可桓玄卻不管不顧,他代替皇帝行使詔令,肆意為之,將地方的調度弄得混亂不堪,民生凋敝】


    【接著,在手下卞範之的諂媚下,桓玄再度加官進爵,為奪取帝位打好了鋪墊】


    【晉安帝司馬德宗又何嚐不知桓玄心中所想】


    【但身邊無忠臣良將,隻能暗自忍受】


    【不久,為了避免刀劍加身,司馬德宗親自下詔賜予桓玄擁有天子規格的禮製】


    【不過,桓玄仍然不滿意,他要的是真正的皇位】


    【於是,卞範之便帶著重兵衝進司馬德宗的寢宮,逼著他寫出禪位的詔書】


    【就這樣,晉安帝司馬德宗將皇位禪讓給了桓玄】


    【桓玄建立楚國,史稱桓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蝸牛睡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蝸牛睡眠並收藏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