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太子之位,誰敢觸之,我便殺誰!
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 作者:蝸牛睡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地上的大樹被移植到沼澤之中,它的根係就會率先腐爛,接著,逐漸適應沼澤之地的環境】
【李承乾也是如此,在放肆無序的氛圍中嚐到了甜頭,慢慢地將年幼所學習到的優良德行全都拋之腦後】
【唐太宗李世民在見到心愛的太子日日墮落,心情自然是五味成雜,為其感到憂慮,更為王朝的後繼感到擔憂】
【恰巧這時,李承乾的弟弟魏王李泰得知皇兄的處境,內心也開始打起小算盤】
【皇兄李承乾本就幼時染病,如今腿不能走,且性格大變】
【父皇顯然對其不滿,如果他在這關鍵時刻嶄露頭角,與皇兄作出鮮明對比】
【那麽,太子之位,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李泰開始為他的計劃造勢,主編起了《括地誌》】
【不僅夜以繼日的吩咐手下認真編纂,還時刻觀察朝廷的動向】
【過程一帆風順,《括地誌》完稿的當天,李泰便親自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將其捧在手心,在一卷卷宏偉的文字記載中,他仿佛看到了年輕時有著雄心壯誌,囊括宇內的自己】
【一瞬間,便是對李泰這個兒子青睞有加】
【李世民讓李泰在長安暫住,此外,還特地恩準他在長安開設文學館,招錄學士】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在有心人的眼中,文學館所招募的人可是李泰的心腹】
【換句話說,李泰在長安有了與李承乾分庭抗禮的資本】
【加上當時李世民給李泰的賞賜可謂是豐厚】
【綾羅綢緞,珠寶奇珍,仆從儀仗,琳琅滿目】
【有些時候,這個規模甚至超越了太子】
【遵守禮法的大臣們上書,暗示李世民做得有些逾矩了】
【但李世民卻不為所動,直接廢除太子出用庫物的限製】
【李泰見到父皇的態度,十分滿意】
【於是,開始了他的下一步操作,拉攏勢力】
【朝堂之中本就不是鐵板一塊,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明爭暗鬥】
【而更傾向於李泰的明顯是崇尚文武大才的武官集團】
【在一天天的積累下,支持李泰的官員們開始抬頭】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即便李承乾變得放縱不羈】
【可當他聽聞這個消息後,臉色劇變,心中暗道不妙】
【李泰是他同母的胞弟,而且,開疆拓土,有著一定的威望】
【父皇將其留在身邊,還任由其培植自己的爪牙】
【這不是在明擺著打他太子的臉】
【自己病怏,胞弟正盛,太子之位在父皇眼中隻是一念之差】
【可失寵的自己還有競爭的資格嗎】
【他害怕,他恐懼,他不甘,他不願就這麽失去自己的太子尊位】
【理智轟然崩塌,瘋狂占據了他的腦海】
【李承乾想起幾十年前,玄武門發生的政變】
【於是,不想坐以待斃的他決定效仿,誅殺李世民,直取皇位】
……
秦朝
嬴政嘴角噙著一絲輕笑:
“兒子弑殺父親,大逆不道,這樣的孩子,溺愛太深,成長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
唐朝
李世民心中一痛,手臂猛抬,卻遲遲說不出話來。
天道好輪迴,自己玄武門弄了一出好戲,如今又要上演一次,主角卻成了自己的兒子,可笑,可笑啊!
……
【朝堂之中到處都有李泰的眼線,李承乾肯定不敢找其中的人當幫手】
【但僅僅憑借太子東宮的力量,又顯得太微薄】
【所以,他幹脆將目光投向各地的封王】
【很快,李承乾便找到了幫手,齊王李佑、漢王李元昌等都願跟隨李承乾謀反】
【經過幾個月的密信往來,他們的謀反部署已經十分完備】
【隻等一個恰當的時機到來】
【上天不負“有心人”,李世民的壽辰即將來臨】
【按照計劃,齊王李佑率大軍直撲太極殿,斬殺結束宴會,打道迴府的李世民】
【而太子府的親信則原地待命,隨時準備宣布李承乾繼位的旨意】
【至於漢王李元昌則按兵不動,見機行事】
【可是,百密一疏,太子親信中有兩個人,分別叫張道源和王辯,他們不喜歡太子驕縱跋扈的性格】
【趁著夜色,偷偷跑到李世民身邊,告了密】
【得知太子謀反的李世民長籲短歎,但仍舊照常舉行壽宴】
【壽宴當天,聲勢浩大,一切仿佛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歡聲笑語之後,李世民打道迴府】
【齊王李佑依計行事,他從齊王府出發,率領精兵氣勢洶洶地朝李世民追殺而去】
【可很快,李世民的兩側突然衝出大隊人馬,正是尉遲敬德等大將】
【雙方血戰在一起,齊王李佑不敵,敗退而走】
【但後方再度湧現長孫無忌率領的禦林軍】
【前後包夾,齊王李佑的軍隊一觸即潰,至於李佑本人,則被尉遲敬德亂軍取首】
【太子府的人收到失敗的消息,絕望至極,想要逃命】
【混亂之際,王辯持刀擋在了門前,將一眾反叛者全都阻在屋中,等候抓捕】
【漢王府中,隊伍已經起了嘩變,當中大多都是李世民的老部下】
【他們反抗漢王的命令,並告知漢王束手就擒】
【漢王李元昌無可奈何,隻能被手下捆綁,送到李世民的麵前】
【這些反叛王侯,甚至是與其有著蛛絲馬跡關聯的人,全都遭到誅殺】
【而獨獨隻有李承乾安在,李世民將其幽禁起來】
【披頭散發的李承乾與正冠皇袍的李世民對視】
【前者抱著腦袋,指向李世民,發瘋似的狂笑:
“誰敢廢我?!誰都不行!!”】
【李世民歎了口氣,搖了搖腦袋,轉身離去,嘴中抽搐低語:
“付諸萬千心血,怎會輕易廢黜?”】
……
明朝
朱元璋一陣歎息,不知怎麽,他開始同情起李世民:
“十幾年的心血,父子情深啊,李承乾太傻,竟看不清。”
……
【塵埃落定後,李承乾被貶為平民,終身流放】
【李承乾,幼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聰明過人,知孝知禮,
然而內心動搖,猜忌怨妒,親手毀掉大好前程,走向謀反的死路,落得個貶為庶人的結局,可稱悲情】
【李承乾也是如此,在放肆無序的氛圍中嚐到了甜頭,慢慢地將年幼所學習到的優良德行全都拋之腦後】
【唐太宗李世民在見到心愛的太子日日墮落,心情自然是五味成雜,為其感到憂慮,更為王朝的後繼感到擔憂】
【恰巧這時,李承乾的弟弟魏王李泰得知皇兄的處境,內心也開始打起小算盤】
【皇兄李承乾本就幼時染病,如今腿不能走,且性格大變】
【父皇顯然對其不滿,如果他在這關鍵時刻嶄露頭角,與皇兄作出鮮明對比】
【那麽,太子之位,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李泰開始為他的計劃造勢,主編起了《括地誌》】
【不僅夜以繼日的吩咐手下認真編纂,還時刻觀察朝廷的動向】
【過程一帆風順,《括地誌》完稿的當天,李泰便親自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將其捧在手心,在一卷卷宏偉的文字記載中,他仿佛看到了年輕時有著雄心壯誌,囊括宇內的自己】
【一瞬間,便是對李泰這個兒子青睞有加】
【李世民讓李泰在長安暫住,此外,還特地恩準他在長安開設文學館,招錄學士】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在有心人的眼中,文學館所招募的人可是李泰的心腹】
【換句話說,李泰在長安有了與李承乾分庭抗禮的資本】
【加上當時李世民給李泰的賞賜可謂是豐厚】
【綾羅綢緞,珠寶奇珍,仆從儀仗,琳琅滿目】
【有些時候,這個規模甚至超越了太子】
【遵守禮法的大臣們上書,暗示李世民做得有些逾矩了】
【但李世民卻不為所動,直接廢除太子出用庫物的限製】
【李泰見到父皇的態度,十分滿意】
【於是,開始了他的下一步操作,拉攏勢力】
【朝堂之中本就不是鐵板一塊,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明爭暗鬥】
【而更傾向於李泰的明顯是崇尚文武大才的武官集團】
【在一天天的積累下,支持李泰的官員們開始抬頭】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即便李承乾變得放縱不羈】
【可當他聽聞這個消息後,臉色劇變,心中暗道不妙】
【李泰是他同母的胞弟,而且,開疆拓土,有著一定的威望】
【父皇將其留在身邊,還任由其培植自己的爪牙】
【這不是在明擺著打他太子的臉】
【自己病怏,胞弟正盛,太子之位在父皇眼中隻是一念之差】
【可失寵的自己還有競爭的資格嗎】
【他害怕,他恐懼,他不甘,他不願就這麽失去自己的太子尊位】
【理智轟然崩塌,瘋狂占據了他的腦海】
【李承乾想起幾十年前,玄武門發生的政變】
【於是,不想坐以待斃的他決定效仿,誅殺李世民,直取皇位】
……
秦朝
嬴政嘴角噙著一絲輕笑:
“兒子弑殺父親,大逆不道,這樣的孩子,溺愛太深,成長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
唐朝
李世民心中一痛,手臂猛抬,卻遲遲說不出話來。
天道好輪迴,自己玄武門弄了一出好戲,如今又要上演一次,主角卻成了自己的兒子,可笑,可笑啊!
……
【朝堂之中到處都有李泰的眼線,李承乾肯定不敢找其中的人當幫手】
【但僅僅憑借太子東宮的力量,又顯得太微薄】
【所以,他幹脆將目光投向各地的封王】
【很快,李承乾便找到了幫手,齊王李佑、漢王李元昌等都願跟隨李承乾謀反】
【經過幾個月的密信往來,他們的謀反部署已經十分完備】
【隻等一個恰當的時機到來】
【上天不負“有心人”,李世民的壽辰即將來臨】
【按照計劃,齊王李佑率大軍直撲太極殿,斬殺結束宴會,打道迴府的李世民】
【而太子府的親信則原地待命,隨時準備宣布李承乾繼位的旨意】
【至於漢王李元昌則按兵不動,見機行事】
【可是,百密一疏,太子親信中有兩個人,分別叫張道源和王辯,他們不喜歡太子驕縱跋扈的性格】
【趁著夜色,偷偷跑到李世民身邊,告了密】
【得知太子謀反的李世民長籲短歎,但仍舊照常舉行壽宴】
【壽宴當天,聲勢浩大,一切仿佛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歡聲笑語之後,李世民打道迴府】
【齊王李佑依計行事,他從齊王府出發,率領精兵氣勢洶洶地朝李世民追殺而去】
【可很快,李世民的兩側突然衝出大隊人馬,正是尉遲敬德等大將】
【雙方血戰在一起,齊王李佑不敵,敗退而走】
【但後方再度湧現長孫無忌率領的禦林軍】
【前後包夾,齊王李佑的軍隊一觸即潰,至於李佑本人,則被尉遲敬德亂軍取首】
【太子府的人收到失敗的消息,絕望至極,想要逃命】
【混亂之際,王辯持刀擋在了門前,將一眾反叛者全都阻在屋中,等候抓捕】
【漢王府中,隊伍已經起了嘩變,當中大多都是李世民的老部下】
【他們反抗漢王的命令,並告知漢王束手就擒】
【漢王李元昌無可奈何,隻能被手下捆綁,送到李世民的麵前】
【這些反叛王侯,甚至是與其有著蛛絲馬跡關聯的人,全都遭到誅殺】
【而獨獨隻有李承乾安在,李世民將其幽禁起來】
【披頭散發的李承乾與正冠皇袍的李世民對視】
【前者抱著腦袋,指向李世民,發瘋似的狂笑:
“誰敢廢我?!誰都不行!!”】
【李世民歎了口氣,搖了搖腦袋,轉身離去,嘴中抽搐低語:
“付諸萬千心血,怎會輕易廢黜?”】
……
明朝
朱元璋一陣歎息,不知怎麽,他開始同情起李世民:
“十幾年的心血,父子情深啊,李承乾太傻,竟看不清。”
……
【塵埃落定後,李承乾被貶為平民,終身流放】
【李承乾,幼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聰明過人,知孝知禮,
然而內心動搖,猜忌怨妒,親手毀掉大好前程,走向謀反的死路,落得個貶為庶人的結局,可稱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