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秦王如此慷慨,楚懷王自然是如獲大釋】


    【他做了一番精心的準備,想要前往武關去麵見秦王】


    【當然,這個荒唐的想法很快便迎來朝中一眾大臣的強烈反對】


    【其中,便有屈原】


    【不過,這一次,楚懷王是誰的建議都不聽取】


    【在他看來,秦王還願意麵見自己,那便是在念及昔日的舊情】


    【就這樣,他毫無防備的來到武關赴約】


    【然而,就在楚懷王抱著美好幻想的時候】


    【早已埋伏好的秦國大軍一擁而上,將其全部給扣押下來】


    【不明所以的楚懷王被要挾割讓土地才能被放迴】


    【楚懷王還算有些骨氣,誓死不從】


    【這讓得秦王十分不悅,將其直接軟禁起來】


    【就在楚懷王還在秦國生死未卜之際】


    【楚國卻是忙於新主登基】


    【原來,在聽到楚懷王不能迴國的這一噩耗後,大臣們便將還在齊國做人質的太子迎了迴來】


    【可憐的楚懷王在秦國苦守一年後,才得以找到機會逃脫】


    【但是去往楚國的路已經封鎖,他隻能跑到了趙國避難】


    【趙國國君見到這麽個天煞孤星的到來,很是害怕】


    【畢竟強秦就在眼前,若是殃及池魚,趙國必然要損失慘重】


    【於是,趙王直接對楚懷王下了逐客令】


    【無奈之下,楚懷王又向魏國逃亡】


    【不幸的是,半路之上被秦國的追兵趕上,抓了迴去】


    【一年後,躺在棺材裏的楚懷王終於被抬到了故土】


    【屈原見到後,淚流滿麵,悲痛萬分】


    ……


    戰國時期


    楚地的後人們卻是十分了解楚懷王為何會身陷險境。


    都是因為那子蘭的讒言,騙走了楚懷王,不然也不會讓楚頃襄王繼位:


    “楚懷王太過糊塗了啊!”


    “或許,這也是我楚人最後的尊嚴了!”


    ……


    漢朝


    劉邦看著光幕中那楚懷王悲慘的結局,臉上流露出淡淡的笑意:


    “那秦王會如此好心,明明可以將你楚國吞並,卻還與你講和?


    這就是一場鴻門宴,可惜,你楚懷王沒有樊噲和張良來解圍啊!”


    不遠處的張良聽到劉邦的話語後,則是在心中默默念道:


    “沒有相救之人麽?那屈原不就是麽?隻是,楚懷王一意孤行罷了!”


    ……


    【從此之後,楚國沒有楚懷王,隻有楚頃襄王】


    【但這新王比楚懷王還要懦弱】


    【麵對強秦,楚懷王至少還出兵抵抗】


    【而這楚頃襄王卻是軟弱到底】


    【在處理秦楚關係的時候,屈原的態度是強硬的主戰】


    【也由於這個原因,楚頃襄王十分排斥屈原】


    【此外,楚頃襄王的寵臣子蘭也對屈原積怨已深】


    【因為在朝堂之上,屈原經常與他公開唱反調】


    【很快,子蘭便讓自己的黨羽以罪名構陷屈原,將其放逐到了荒蕪之帶】


    【唯一強硬對敵的臣子離開了朝堂】


    【可想而知,朝中所剩的這些軟骨頭會如何對秦國卑躬屈膝】


    【原本有著自主之力的楚國此刻儼然淪為了秦國的傀儡】


    【遠在廟堂之外的屈原眼睜睜看著這種狀況卻無能為力,痛心疾首】


    【而秦國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盛,秦王將矛頭直指楚國】


    【秦國大將白起和司馬錯二人帶兵如洪水猛獸般肆虐在楚國疆域】


    【不出一月的時間,楚國的城池便接二連三地被攻占】


    【楚頃襄王更是嚇得連滾帶爬地逃出了王都】


    ……


    戰國時期


    白起看著光幕中浮現自己滅楚地驍勇英姿後,卻是沒有露出笑容。


    不知是不是在為自己攻破楚國國都後,屈原以身報國而感到內疚。


    不過,他可是萬人屠啊?怎麽會為這一者而感傷?


    ……


    唐代


    韓愈親眼看到這屈原三番五次被趕出王都,也是心中頗有感觸:


    “為國事而憂愁,有錯嗎?為國事而抒直言,有錯嗎?


    同是天涯淪落人啊,真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說完此句,他的目光之中很顯然的閃爍著不甘心的淚花!


    ……


    【楚地遍布生靈塗炭,領土四分五裂,百姓流離失所】


    【屈原見到這滿目瘡痍之象,自己身為楚國的人臣卻不能為此改變什麽】


    【內心不由得埋下了以身殉國的種子】


    【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從鄂渚之地一路來到了汨羅江畔】


    【而就在這水聲潺潺的地方,屈原聽到了一個絕望的消息】


    【那就是楚都告破,楚頃襄王流亡】


    【至此,他內心泛出無數苦楚】


    【明明施以救國之計卻不采納,反而將自己革職】


    【屈原仰天長歎,終於,他再也無心這楚人楚地】


    【彎下沉重的身子抱起一塊石頭,一步一步走進了汨羅江中】


    【那個時期,隻要是有才學的人若不受到重用,便奔走四方,周遊列國,以尋明】


    【而屈原才識淵博,卻在遭到排擠之後,沒有遠走異國他鄉】


    【他心中所求,是為了安邦定國,是想以自己這一人的綿薄之力來挽救楚國的頹勢】


    【楚國的朝堂之上,妖魔盛行】


    【有結黨營私者暗算、有貪汙守舊者排擠,有軟弱無能者冷落】


    【但屈原卻將這些視若無物,他無所畏懼,依舊為國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屈原在滿朝皆濁,唯我獨清的局麵下,仍心係楚國,最後自溺而亡,可稱意難平】


    ……


    光幕之中此刻呈現的是一副平靜的江麵,而就在方才,屈原同樣平靜地踏了進去。


    各個年間,一些目不識丁的百姓看到這一幕都是忍不住抹起了眼角。


    起初,他們還認為這屈原迂腐,不懂得服軟,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變通,才招致被排擠的結局。


    但此刻,一切都變了。


    屈原為什麽值得後世稱頌,因為他是一個忠臣嗎?很顯然不是。


    古往今來,忠臣多了去,但像屈原這樣出淤泥而不染、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忠臣又有幾個?


    他心中有著一腔愛國信念,化為一片清泉,一片隻能自己洗滌的清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蝸牛睡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蝸牛睡眠並收藏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