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十大意難平人物第一位:伍子胥!
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 作者:蝸牛睡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幕之上關於罪人的盤點落入了尾聲。
各個年間的掌權者全都開始自我審視起來,看看自己是否做了什麽傷天害理之事。
有幾位皇帝甚至下了罪己詔,向著百姓低頭認錯。
而一些大奸大惡之人似乎是知曉自己的結局不會比這光幕之上的罪人要好到哪裏去。
因此,他們大多數為了明哲保身,都從官場隱退,少部分則開始粉飾自己,希望留個好名聲。
不過,不管怎樣,百姓們的日子卻是好過起來。
就在各個平行時空都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的時候,那天邊的光幕不知何時又開始變幻起來。
轟——
【千古意難平,可昭日和月】
……
呈現在眼前的這十個大字,瞬間便是勾起了一些文人墨客的興趣:
“意難平,何為意難平?”
“為一國之事盡忠至死而意難平乎?為不能功成名就而意難平乎?”
“天公大道都汗顏的人物,一定是足以讓得芸芸眾生為其歌頌,我倒是想看看都有誰?”
……
【盤點曆史十大意難平人物,第一位: 以孝踐道,殺君報仇,以忠事國,慚魂悠悠——伍子胥】
……
春秋戰國時期
吳越之地的人看到光幕中的伍子胥,頓時肅然起敬:
“忠心不二之人,最後卻反被殺害,我吳國愧對先生啊!”
“鞭笞楚平王之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誰人敢說先生不孝?”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報一己之仇,敢滅一國者,真乃大丈夫也!”
……
秦朝
聽到這個名字,李斯很明顯地為之一動,嘴中默念這三個字,淡淡笑道:
“伍子胥麽?輔佐那吳王打下江山,最後麵對兔死狗烹的局麵,卻是不避,為何不避?”
嬴政龍行虎步,走到李斯的身旁:
“為何不避?因為不怕!
他伍子胥為吳盡忠,問心無愧,他是一個忠臣,卻沒有遇到明主!”
這番話語傳到了李斯的耳朵之中,頓時讓得李斯後背一涼,他連忙彎身,不敢繼續言語。
……
三國時期
諸葛亮幽幽地歎了口氣:
“伍子胥擅長戰場之事,為國君出謀劃策,而自身的安危卻置之度外,以至於被奸人所害啊!”
……
宋朝
王安石也了解過伍子胥的事跡,他原本輕鬆的臉龐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
“從萬難之局中逃出,卻能以外人的身份將吳國說動,為其滅不義之楚,壯哉!”
……
【伍子胥乃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他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的老師】
【因此,伍子胥可以稱得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幸運兒】
【不過,這種好日子由於一件事的偶然到來而破滅】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互相攻伐,已經屢見不鮮】
【但若出現突發狀況,或者兩國實力相當,為了緩和關係,國與國之間便會進行聯姻】
【在輪到秦國與楚國聯姻的時候,費無忌便親自去秦國給楚平王之子太子建挑選了一位美人孟贏】
【可在中途,費無忌變卦了】
【他見到這孟贏長得傾國傾城,與其送與太子,不如送給楚平王】
【這樣一來,聯姻之事成功,自己也會得到榮華富貴,真乃一舉兩得】
【於是,費無忌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孟贏送到了楚平王的麵前】
【楚平王色心大發,沒有過問太子建,便收下了孟贏】
【而費無忌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好處,飛黃騰達】
【不過,他還是對太子建有些忌憚,怕其會秋後算賬】
【因此,他先是上書讓楚平王將太子建遣往邊關】
【接著,又一鼓作氣,誣告太子建意圖謀反,慫恿楚平王去殺掉太子建】
【太子建戍邊,手中也是有著大量的軍隊,如果真的發生叛亂,那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保住自己的項上人頭,楚平王輕信費無忌的鬼話】
【他連夜發出密令,讓司馬奮揚去殺了太子建】
【司馬奮揚是能分辨時局之人,在接到命令以後也是感慨萬分】
【國君殺太子,這是什麽荒唐的事情】
【因此,司馬奮揚故作集結兵馬,暗中卻是派人給太子建通風報信】
【太子建欲哭無淚,隻能逃離楚國】
……
漢朝
劉邦搖了搖頭,臉上劃過幾抹不在意的神情,道:
“那個戰亂不斷的時期,早便是禮崩樂壞,諸如此類奇葩的事情自然是常見!”
……
東漢末年
曹操看著那光幕中出現的孟贏,卻是心潮澎湃:
“此女與甄姬相比,還是差之遠矣啊!
為這一女子,毀一國,不值當啊!”
……
【太子建走後,作為太子的老師伍奢,也受到了牽連,被楚平王抓了起來】
【就在楚平王想要殺死伍奢時,費無忌卻站了出來,對他說道:
“這伍奢還有兩個兒子尚存人世,若大王您要殺他,不如斬草除根,將他的兒子全部處死!”】
【此話一出,楚平王也是點頭默認,對伍奢的兩個兒子放話,稱他們若是不束手就擒,伍奢便人頭落地】
【此刻,擺在伍子胥兄弟二人麵前的就隻有一個選擇,那便是舍身救父,一家三口都會死於非命】
【就在死局已成的時候,伍子胥的哥哥卻毅然決然地讓其先逃】
【而自己一人前往去和父親共赴黃泉路】
【伍子胥強忍淚水,奪門而出,明知父親是死,自己卻自身難保】
【唯獨靠著哥哥的命,才換來自己的苟活】
【他帶著太子建逃往鄭國,心中也是暗暗立下誓言,下次迴頭之日,便是滅楚國之時】
【鄭國的百姓聽聞這件事後,都很同情他們的遭遇,紛紛對其施以援手】
【可是太子建卻恩將仇報,秘密聯係晉國,想要與晉國來一場裏應外合之計,將鄭國給納為己有】
【事情敗露後,鄭國的百姓們很是憤怒,一舉將太子建亂刀砍死】
【而伍子胥也失去了容身之所,繼續走上了逃亡之路】
……
唐朝
李淵見到如此不識趣的太子建,麵露調侃之色:
“狼心狗肺的家夥,該死該死!”
……
明朝
一些學生放下手中泛黃的書本,道:
“這太子,差點將伍子胥害死!簡直就是恩將仇報!”
“不過命運就是如此,伍子胥找到了吳王,開啟了複仇之路!”
各個年間的掌權者全都開始自我審視起來,看看自己是否做了什麽傷天害理之事。
有幾位皇帝甚至下了罪己詔,向著百姓低頭認錯。
而一些大奸大惡之人似乎是知曉自己的結局不會比這光幕之上的罪人要好到哪裏去。
因此,他們大多數為了明哲保身,都從官場隱退,少部分則開始粉飾自己,希望留個好名聲。
不過,不管怎樣,百姓們的日子卻是好過起來。
就在各個平行時空都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的時候,那天邊的光幕不知何時又開始變幻起來。
轟——
【千古意難平,可昭日和月】
……
呈現在眼前的這十個大字,瞬間便是勾起了一些文人墨客的興趣:
“意難平,何為意難平?”
“為一國之事盡忠至死而意難平乎?為不能功成名就而意難平乎?”
“天公大道都汗顏的人物,一定是足以讓得芸芸眾生為其歌頌,我倒是想看看都有誰?”
……
【盤點曆史十大意難平人物,第一位: 以孝踐道,殺君報仇,以忠事國,慚魂悠悠——伍子胥】
……
春秋戰國時期
吳越之地的人看到光幕中的伍子胥,頓時肅然起敬:
“忠心不二之人,最後卻反被殺害,我吳國愧對先生啊!”
“鞭笞楚平王之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誰人敢說先生不孝?”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報一己之仇,敢滅一國者,真乃大丈夫也!”
……
秦朝
聽到這個名字,李斯很明顯地為之一動,嘴中默念這三個字,淡淡笑道:
“伍子胥麽?輔佐那吳王打下江山,最後麵對兔死狗烹的局麵,卻是不避,為何不避?”
嬴政龍行虎步,走到李斯的身旁:
“為何不避?因為不怕!
他伍子胥為吳盡忠,問心無愧,他是一個忠臣,卻沒有遇到明主!”
這番話語傳到了李斯的耳朵之中,頓時讓得李斯後背一涼,他連忙彎身,不敢繼續言語。
……
三國時期
諸葛亮幽幽地歎了口氣:
“伍子胥擅長戰場之事,為國君出謀劃策,而自身的安危卻置之度外,以至於被奸人所害啊!”
……
宋朝
王安石也了解過伍子胥的事跡,他原本輕鬆的臉龐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
“從萬難之局中逃出,卻能以外人的身份將吳國說動,為其滅不義之楚,壯哉!”
……
【伍子胥乃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他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的老師】
【因此,伍子胥可以稱得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幸運兒】
【不過,這種好日子由於一件事的偶然到來而破滅】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互相攻伐,已經屢見不鮮】
【但若出現突發狀況,或者兩國實力相當,為了緩和關係,國與國之間便會進行聯姻】
【在輪到秦國與楚國聯姻的時候,費無忌便親自去秦國給楚平王之子太子建挑選了一位美人孟贏】
【可在中途,費無忌變卦了】
【他見到這孟贏長得傾國傾城,與其送與太子,不如送給楚平王】
【這樣一來,聯姻之事成功,自己也會得到榮華富貴,真乃一舉兩得】
【於是,費無忌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孟贏送到了楚平王的麵前】
【楚平王色心大發,沒有過問太子建,便收下了孟贏】
【而費無忌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好處,飛黃騰達】
【不過,他還是對太子建有些忌憚,怕其會秋後算賬】
【因此,他先是上書讓楚平王將太子建遣往邊關】
【接著,又一鼓作氣,誣告太子建意圖謀反,慫恿楚平王去殺掉太子建】
【太子建戍邊,手中也是有著大量的軍隊,如果真的發生叛亂,那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保住自己的項上人頭,楚平王輕信費無忌的鬼話】
【他連夜發出密令,讓司馬奮揚去殺了太子建】
【司馬奮揚是能分辨時局之人,在接到命令以後也是感慨萬分】
【國君殺太子,這是什麽荒唐的事情】
【因此,司馬奮揚故作集結兵馬,暗中卻是派人給太子建通風報信】
【太子建欲哭無淚,隻能逃離楚國】
……
漢朝
劉邦搖了搖頭,臉上劃過幾抹不在意的神情,道:
“那個戰亂不斷的時期,早便是禮崩樂壞,諸如此類奇葩的事情自然是常見!”
……
東漢末年
曹操看著那光幕中出現的孟贏,卻是心潮澎湃:
“此女與甄姬相比,還是差之遠矣啊!
為這一女子,毀一國,不值當啊!”
……
【太子建走後,作為太子的老師伍奢,也受到了牽連,被楚平王抓了起來】
【就在楚平王想要殺死伍奢時,費無忌卻站了出來,對他說道:
“這伍奢還有兩個兒子尚存人世,若大王您要殺他,不如斬草除根,將他的兒子全部處死!”】
【此話一出,楚平王也是點頭默認,對伍奢的兩個兒子放話,稱他們若是不束手就擒,伍奢便人頭落地】
【此刻,擺在伍子胥兄弟二人麵前的就隻有一個選擇,那便是舍身救父,一家三口都會死於非命】
【就在死局已成的時候,伍子胥的哥哥卻毅然決然地讓其先逃】
【而自己一人前往去和父親共赴黃泉路】
【伍子胥強忍淚水,奪門而出,明知父親是死,自己卻自身難保】
【唯獨靠著哥哥的命,才換來自己的苟活】
【他帶著太子建逃往鄭國,心中也是暗暗立下誓言,下次迴頭之日,便是滅楚國之時】
【鄭國的百姓聽聞這件事後,都很同情他們的遭遇,紛紛對其施以援手】
【可是太子建卻恩將仇報,秘密聯係晉國,想要與晉國來一場裏應外合之計,將鄭國給納為己有】
【事情敗露後,鄭國的百姓們很是憤怒,一舉將太子建亂刀砍死】
【而伍子胥也失去了容身之所,繼續走上了逃亡之路】
……
唐朝
李淵見到如此不識趣的太子建,麵露調侃之色:
“狼心狗肺的家夥,該死該死!”
……
明朝
一些學生放下手中泛黃的書本,道:
“這太子,差點將伍子胥害死!簡直就是恩將仇報!”
“不過命運就是如此,伍子胥找到了吳王,開啟了複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