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軍中同存二主,將我置於何地?
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 作者:蝸牛睡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自成占據洛陽時,數戰官軍而不敗的戰果也是讓得他威名遠揚】
【除了張獻忠的起義軍外,其餘義軍勢力陸續投奔,趕赴洛陽】
【很快,李自成率領義軍,風檣陣馬,一舉攻潰了河南境內的最後一城——汝寧】
【自此,李自成守土一方,朝廷與義軍的攻守之勢開始轉變】
【但由於河南受災嚴重,沒有糧草能夠長期供養大軍】
【於是,他們便決定南下湖廣,湖廣乃是糧食富有之地,剛好可以緩解燃眉之急】
【而攔在湖廣與河南之間的,便是之前潰敗而逃的左良玉】
【不過,他來到湖廣後,便大量擴充兵力,此時,已經擁有二十萬之眾】
……
三國時期
曹仁看著義軍陸續被分配到一些城池郡縣之中時,摩挲著下巴上的胡須,思慮一番後,緩緩說道:
“那李自成終於不用像之前一樣,攻一城卻要丟一城,
能夠將河南這些城池守住,以後就算是打了敗仗,也有休整喘息的地方。”
……
唐朝
李隆基笑了笑,因為他又見到了那左良玉的身影,這個將軍,帶給他的印象可是頗深啊!
他輕咳幾聲後,收斂起笑容,暗道:
“二十萬大軍麽?此刻若是再不戰而逃,可就真貽笑大方了。”
……
【但左良玉的軍隊軍紀極差,時常侵擾百姓,百姓們心中怨氣十足】
【因此,當李自成的義軍趕到時,襄陽的百姓夾道歡迎,接風洗塵】
【另外,還有幾人為李自成帶路,借走小道,向著左良玉洶湧而來】
【左良玉見狀,頓感不妙,連忙率軍向東逃往武昌】
【義軍長驅直入,接連攻下了荊州府、承天府、德安府、漢陽府,兵鋒直逼武昌】
【剛逃到武昌,還沒有喘口氣的左良玉再度棄城而逃,灰溜溜地躲進九江】
【李自成想要乘勝追擊,卻在渡江時,不識水性,水流湍急,將義軍的船隻盡數掀翻】
【見到這種情況,李自成也隻好暫時迴到襄陽】
【而就在此刻,起義軍內部又出現了問題】
【由於李自成和羅汝才在義軍中都有著相當高的威望,無形中形成了“一軍兩主”的尷尬局麵】
……
明朝
朱祁鎮猛地拍案而起,怒發衝冠,道:
“我大明竟還有左良玉這種將領,臨陣怯敵,不戰而逃,真乃大明之恥辱!
還有那個什麽崇禎帝,竟然還不將這種家夥撤職,真是無能!”
……
武周
武則天美眸輕眨,他看著那匆匆迴軍的李自成,歎息道:
“戰爭,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不能一舉攻下武昌,以後收複可就難了。”
……
清朝
順治帝驀地起身,滿麵笑意,對著身旁的群臣們笑道:“愛卿們,且看,這內鬥的好戲開場了!”
……
【很快,李自成假借宴席之名,邀請羅汝才和賀一龍前來赴宴】
【羅汝才心中已經有了防備,於是找了個理由謝絕】
【賀一龍則慷慨前來,酒肉款待完畢後,李自成麵色一變】
【突然,從屏風之後埋伏許久的刀斧手殺出,將賀一龍當場砍死】
【翌日一早,李自成親自前往羅汝才的大營之中,說是有要事相商】
【守營的護衛沒有任何懷疑,便將李自成放了進去】
【等到李自成出來之時,他的雙手和滿臉沾滿血跡,對此刻震驚萬分的護衛們說道:
“羅汝才勾結敵將左良玉,我也是無奈,將其處死。”】
【這一番說辭並沒有令羅汝才的部下信服,反而這種同室操戈的行為,使得他們喪失了對李自成的信任】
【因此,羅汝才的許多將領紛紛逃走,投降了孫傳庭】
【他的士兵們也情緒鼓噪,但在李自成的百般勸說和籠絡下,才慢慢平定下來】
【在內部問題解決後,李自成便改襄陽為襄京,自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另外,改兵製為五營,由二十二將統領】
【他還對河南、湖廣的百姓們宣布“不催科”“三年不征糧”,民心大順】
……
唐朝
李世民見到李自成的這一舉動,讓他不得不聯想起來先前李密殺翟讓的一幕,猜想道:
“大業未成之前,內部相殘,這無疑是致命的,李自成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失敗嗎?”
……
各個年間的農民們在聽到“三年不征糧”後,也開始憧憬起來:
曬得黝黑的老翁,蹲在田間,樂嗬嗬地自言自語:
“糧食不用上交,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可以儲存起來,這樣,一家老小便不會挨餓了。”
一位瘸腿青年滿眼淚花,抽泣道:
“這麽好的詔令為何不出現在我們的朝代,就在去年,因交不上糧食,官兵將我的腿打斷,我好苦啊!”
……
【由於李自成占領了大半湖廣郡縣,其餘還處在明朝統治區的百姓們紛紛開始反抗】
【尤其是以麻城地區的奴變最為強烈,但因為奴仆的力量有限,他們便請求張獻忠的支援】
【張獻忠聽到此等好事,也是率領大軍沿著黃梅北上,一路打到麻城,所過之處,郡縣皆被收複】
【接著,他便將目光看向了此時防守空虛的武昌】
【而武昌城中的楚王卻不知大禍臨頭,拒不出錢募兵】
【直到張獻忠攻破了武昌城的一道道防線,楚王才慌了起來】
【不過,此時後悔已經為時已晚,武昌城很快開城投降,張獻忠則將楚王活捉,扔到江中將其溺死】
【進入武昌城後,張獻忠改武昌為天授府,建立大西政權】
【至此,湖廣地區基本上脫離了明朝的控製,成為義軍的大本營】
……
看到張獻忠占據小半個湖廣後,許多人也是開始發問:
“這個張獻忠是何人?竟然也有如此實力,能夠與朝廷對抗!”
“能夠建立政權的,又怎麽會是等閑之輩,不過,隻要是義軍,便足矣。”
“是啊,中原大地隻有一個李自成,顯得太勢單力薄,張獻忠剛好能對抗南方和西方的明軍,也算是為李自成作了一個屏障吧!”
【除了張獻忠的起義軍外,其餘義軍勢力陸續投奔,趕赴洛陽】
【很快,李自成率領義軍,風檣陣馬,一舉攻潰了河南境內的最後一城——汝寧】
【自此,李自成守土一方,朝廷與義軍的攻守之勢開始轉變】
【但由於河南受災嚴重,沒有糧草能夠長期供養大軍】
【於是,他們便決定南下湖廣,湖廣乃是糧食富有之地,剛好可以緩解燃眉之急】
【而攔在湖廣與河南之間的,便是之前潰敗而逃的左良玉】
【不過,他來到湖廣後,便大量擴充兵力,此時,已經擁有二十萬之眾】
……
三國時期
曹仁看著義軍陸續被分配到一些城池郡縣之中時,摩挲著下巴上的胡須,思慮一番後,緩緩說道:
“那李自成終於不用像之前一樣,攻一城卻要丟一城,
能夠將河南這些城池守住,以後就算是打了敗仗,也有休整喘息的地方。”
……
唐朝
李隆基笑了笑,因為他又見到了那左良玉的身影,這個將軍,帶給他的印象可是頗深啊!
他輕咳幾聲後,收斂起笑容,暗道:
“二十萬大軍麽?此刻若是再不戰而逃,可就真貽笑大方了。”
……
【但左良玉的軍隊軍紀極差,時常侵擾百姓,百姓們心中怨氣十足】
【因此,當李自成的義軍趕到時,襄陽的百姓夾道歡迎,接風洗塵】
【另外,還有幾人為李自成帶路,借走小道,向著左良玉洶湧而來】
【左良玉見狀,頓感不妙,連忙率軍向東逃往武昌】
【義軍長驅直入,接連攻下了荊州府、承天府、德安府、漢陽府,兵鋒直逼武昌】
【剛逃到武昌,還沒有喘口氣的左良玉再度棄城而逃,灰溜溜地躲進九江】
【李自成想要乘勝追擊,卻在渡江時,不識水性,水流湍急,將義軍的船隻盡數掀翻】
【見到這種情況,李自成也隻好暫時迴到襄陽】
【而就在此刻,起義軍內部又出現了問題】
【由於李自成和羅汝才在義軍中都有著相當高的威望,無形中形成了“一軍兩主”的尷尬局麵】
……
明朝
朱祁鎮猛地拍案而起,怒發衝冠,道:
“我大明竟還有左良玉這種將領,臨陣怯敵,不戰而逃,真乃大明之恥辱!
還有那個什麽崇禎帝,竟然還不將這種家夥撤職,真是無能!”
……
武周
武則天美眸輕眨,他看著那匆匆迴軍的李自成,歎息道:
“戰爭,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不能一舉攻下武昌,以後收複可就難了。”
……
清朝
順治帝驀地起身,滿麵笑意,對著身旁的群臣們笑道:“愛卿們,且看,這內鬥的好戲開場了!”
……
【很快,李自成假借宴席之名,邀請羅汝才和賀一龍前來赴宴】
【羅汝才心中已經有了防備,於是找了個理由謝絕】
【賀一龍則慷慨前來,酒肉款待完畢後,李自成麵色一變】
【突然,從屏風之後埋伏許久的刀斧手殺出,將賀一龍當場砍死】
【翌日一早,李自成親自前往羅汝才的大營之中,說是有要事相商】
【守營的護衛沒有任何懷疑,便將李自成放了進去】
【等到李自成出來之時,他的雙手和滿臉沾滿血跡,對此刻震驚萬分的護衛們說道:
“羅汝才勾結敵將左良玉,我也是無奈,將其處死。”】
【這一番說辭並沒有令羅汝才的部下信服,反而這種同室操戈的行為,使得他們喪失了對李自成的信任】
【因此,羅汝才的許多將領紛紛逃走,投降了孫傳庭】
【他的士兵們也情緒鼓噪,但在李自成的百般勸說和籠絡下,才慢慢平定下來】
【在內部問題解決後,李自成便改襄陽為襄京,自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另外,改兵製為五營,由二十二將統領】
【他還對河南、湖廣的百姓們宣布“不催科”“三年不征糧”,民心大順】
……
唐朝
李世民見到李自成的這一舉動,讓他不得不聯想起來先前李密殺翟讓的一幕,猜想道:
“大業未成之前,內部相殘,這無疑是致命的,李自成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失敗嗎?”
……
各個年間的農民們在聽到“三年不征糧”後,也開始憧憬起來:
曬得黝黑的老翁,蹲在田間,樂嗬嗬地自言自語:
“糧食不用上交,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可以儲存起來,這樣,一家老小便不會挨餓了。”
一位瘸腿青年滿眼淚花,抽泣道:
“這麽好的詔令為何不出現在我們的朝代,就在去年,因交不上糧食,官兵將我的腿打斷,我好苦啊!”
……
【由於李自成占領了大半湖廣郡縣,其餘還處在明朝統治區的百姓們紛紛開始反抗】
【尤其是以麻城地區的奴變最為強烈,但因為奴仆的力量有限,他們便請求張獻忠的支援】
【張獻忠聽到此等好事,也是率領大軍沿著黃梅北上,一路打到麻城,所過之處,郡縣皆被收複】
【接著,他便將目光看向了此時防守空虛的武昌】
【而武昌城中的楚王卻不知大禍臨頭,拒不出錢募兵】
【直到張獻忠攻破了武昌城的一道道防線,楚王才慌了起來】
【不過,此時後悔已經為時已晚,武昌城很快開城投降,張獻忠則將楚王活捉,扔到江中將其溺死】
【進入武昌城後,張獻忠改武昌為天授府,建立大西政權】
【至此,湖廣地區基本上脫離了明朝的控製,成為義軍的大本營】
……
看到張獻忠占據小半個湖廣後,許多人也是開始發問:
“這個張獻忠是何人?竟然也有如此實力,能夠與朝廷對抗!”
“能夠建立政權的,又怎麽會是等閑之輩,不過,隻要是義軍,便足矣。”
“是啊,中原大地隻有一個李自成,顯得太勢單力薄,張獻忠剛好能對抗南方和西方的明軍,也算是為李自成作了一個屏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