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軍隊因為處理降卒而耽擱了時間】


    【劉邦則先用重金迷惑武關的守將,然後趁其不備,奪取了武關】


    【然後,又兵分兩路,一路攻取漢中和巴蜀等地,另一路則西上,攻占嶢關後,大批軍隊屯兵於灞上】


    【這時,由於趙高被殺,子嬰接管朝政】


    【見到義軍已然逼進鹹陽,便派出大軍想要將劉邦趕出灞上】


    【二者不由分說的在藍田縣爆發了大戰】


    【秦軍潰敗而逃,子嬰也喪失了清剿義軍的信心】


    【劉邦則趁機誘降子嬰,並且還暗地裏派使者說服朝廷大臣】


    【子嬰在得知這種情況後,也是知道秦朝的命數已盡,如果自己再負隅頑抗下去,下場可能會慘不忍睹】


    【於是,他便自縛身軀,率領百官,來到了劉邦的營寨,並且呈上了傳國玉璽,以示投降】


    【至此,曾經開創大一統的大秦王朝就此滅亡】


    ……


    秦朝


    嬴政終於是看到了自己親手創建的朝廷,就這般坍塌在他的麵前:


    “唉,因果報應使然,寡人要改秦律,還要減賦役,還有……”


    聽著嬴政一句句類似懺悔般的宣言,周圍的百官默默不語,有的眼中含淚,大秦的滅亡,他們也有責任。


    ……


    宋朝


    宋徽宗趙佶看到跪地乞降的子嬰,對著身旁的童貫、蔡京等人說道:


    “這子嬰真是個廢物,若是朕,定會死戰不降,


    而且,我有爾等忠臣良將,即便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諸位定會為朕分憂!”


    蔡京等人諂媚一笑,但心中卻都各有心機,道:


    “臣等必為陛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


    【劉邦也得以進入鹹陽,根據先前熊心的約定,誰先入關內,誰便是關中王】


    【因此,劉邦便自稱關中王】


    【義軍進入皇宮之後,映入眼簾的是琳琅滿目的金銀珠寶,他們忍耐不住,紛紛上前搶奪起來】


    【而劉邦在見到磅礴大氣的鹹陽皇宮之後,瞬間有種帝王上身的感覺】


    【很快,他也沉淪在了三千佳麗,美酒佳肴之中】


    【這時,身為大將的樊噲目睹了士兵們哄搶財物的激烈場麵,又看著沉溺於紙醉金迷中的劉邦,頓感不妙】


    【他連忙上朝,告誡他,不要忘了秦朝是如何滅亡的】


    【劉邦聽後,卻不以為意】


    【直到張良火急火燎的衝入宮殿,對其陳述利害,劉邦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他連忙封禁秦朝的府庫,並且率領軍隊重新迴到了灞上】


    ……


    後唐


    李存勖此刻聽著伶人的戲曲,神情很是享受,他抬著頭,看向同樣沉醉於榮華富貴中的劉邦,抿嘴一笑:


    “建功立業後,就得享這天倫之樂,隻不過,你劉邦還要再晚一些。”


    ……


    【劉邦此刻也是明白自己在鹹陽的所作所為已然失去了民心】


    【於是,他便將關中的豪紳們都聚集在了一起,對他們說道:


    “我知道諸位都厭惡秦朝的嚴苛律法,如今,我劉邦決定付出這些傷天害理的法令。


    並且,我與諸位約法三章,不管是誰,隻要殺了人,就要拿命來償;傷了人,就要判處罪行,盜竊財物,便要實施懲處!”】


    【此外,劉邦還同意秦朝的舊官依然官複原職,不受影響】


    【這些舉措傳到關中地區,很快便是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百姓們也成群結隊的帶著糧食前往灞上犒勞將士們】


    ……


    漢朝


    漢文帝劉恆帶著親切之感看向了光幕,又聯想到了自己這國泰民安之景:


    “我大漢是真正得民心的王朝!”


    ……


    明朝


    明孝宗朱佑樘似乎是在劉邦的這一舉措中看到了什麽,道:


    “約法三章應時而生,但也隻是與那秦朝嚴苛的律法相對比,若是放在盛世,這算不得什麽。”


    ……


    【然而這時,項羽的大軍已然到達了函穀關外】


    【當他聽聞關中已經被劉邦占據後,也是怒氣衝衝】


    【於是,立即派大將英布將函穀關給攻破,大軍也駐紮在了鴻門】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劉邦的手下曹無傷送出一封密信給項羽】


    【信中寫道,那劉邦已經自稱關中王,並且還試圖阻撓項羽西進鹹陽】


    【讀完此信,猶如火上澆油,項羽當下便決定翌日率大軍攻打劉邦】


    【對比二者的兵力,項羽此時足足有四十萬大軍,而劉邦隻有十萬】


    【兵力之懸殊,足以見得項羽的勝算十分之高】


    ……


    三國時期


    呂布看著項羽的雄武身姿,露出了少有的羨慕之色,道:


    “若當時沒有出變故,項羽這四十萬大軍足以碾碎劉邦。”


    ……


    【可本該大局已定,誰料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而攪了局】


    【他便是項羽的另一位叔父,項伯】


    【項伯與張良乃是昔日好友,他自然知道項羽打敗劉邦後,張良也難逃一死】


    【於是,他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張良,並且讓張良早些跑路】


    【張良知道後,立即來到了劉邦的營帳之中,與其說明情況】


    【劉邦後背一陣發涼,他了解項羽的習性,若是敗了,自己可能性命不保】


    【他便將項伯當作了救命稻草,讓其告訴項羽自己並沒有稱關中王的意思】


    【而且,還決定第二日親自前往鴻門去給項羽賠禮認錯】


    【翌日一早,劉邦便帶著小隊人馬趕赴鴻門】


    【在宴會上,劉邦與項羽推杯換盞,話裏行間都透露著不願稱關中王的意思】


    【但範增卻一眼看穿了劉邦的偽裝】


    【他暗中對項羽會意,想讓項羽殺了劉邦】


    【然而,項羽卻酒至酣處,無動於衷】


    【之後,範增又指使項莊舞劍,劍劍刺向劉邦】


    【這時項伯見狀,拔地而起,抽劍擋在了劉邦身前】


    【後來,樊噲闖入營帳,這才使得劉邦鑽了空子,連夜逃出了鴻門】


    ……


    唐朝


    唐高祖李淵靜靜地端詳著,突然,他淡淡一笑:


    “真的是戲劇性的轉變,或許,這便是鴻門宴能流傳至今的緣由吧!”


    ……


    後晉


    石敬瑭恨得齜牙咧嘴,道:


    “這項羽就是太過優柔寡斷,空有能夠平定天下的基礎,真是浪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蝸牛睡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蝸牛睡眠並收藏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