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慶,百姓們笑逐顏開!


    這朱元璋的征途,如何不是他們心中所想?


    “我等雖為佃戶,但若再受官家壓迫,如何不能起兵造反?”


    “我要一步一步走得更高,我要做朱元璋!”


    ……


    就在民間義憤填膺之際,光幕中那耀眼的光輝瞬間黯淡了下去。


    就好像是一張宣紙,突然被潑滿墨水一般。


    上麵呈現的景象陰森、可怖。


    幾位賢者驀然站起身來,略顯緊張地抬起頭:


    “這又是一場起義麽?”


    “會是我們的朝代嗎?”


    ……


    【盤點曆史十大農民起義,第三位:


    吾聚三十六方,敢叫大漢赴死——黃巾起義】


    ……


    這光幕上的一句話瞬間觸動了漢朝君臣的神經。


    漢朝:


    漢高祖劉邦古井無波的臉龐此刻變得愈發陰沉。


    他雖然料想會有此事發生,但在親眼目睹後,還是難以接受。


    張良、韓信等一眾賢臣良將都是閉口不言,作為開國功臣,他們如何願意見到此情此景。


    粗獷的樊噲大喝一聲:


    “三十六方是個什麽東西,要讓爺爺我知道了,非將其砍碎不可!”


    ……


    漢武帝劉徹已經迴到了桌案之後,他雙手撐著額頭,似乎是在檢討自身的緣故。


    一旁的衛青、霍去病則死死盯著光幕。


    在他們看來,對於漢朝最大的威脅便是那長城之外的蠻夷。


    若是那蠻夷勾結百姓起義,他們即刻便請命出征,勢必要將其除惡務盡!


    ……


    漢光武帝劉秀則是嘴中默念三十六方,良久,輕歎一聲:


    “唉,朕光複大漢也是靠著起義,最後,大漢卻亡於起義,可笑啊!”


    ……


    漢靈帝劉宏眉頭一皺,從歌舞升平中走出,瞳孔中倒映著光幕中的那幾行字。


    接著,突然神情一變,笑道:


    “大漢在朕的統治下竟然會有此等忤逆之民,妄想起義?”


    張讓信步走到劉宏的身旁,他自然知道那起義的是張角,而且此刻正在中原大地如火如荼的展開。


    不過,他怎麽可能讓劉宏知道眼下局勢的危急。


    於是,陰惻惻地道:


    “陛下,那些刁民不足為慮!”


    ……


    民間


    “我大漢也有起義,是與那赤眉、綠林起義一樣的嗎?”


    “赤眉、綠林推翻的乃是賊人王莽,這三十六方推翻的是這劉氏王朝!”


    “風雨欲來風滿樓,此光幕之中所展現的,又何嚐不是此番情景。”


    ……


    秦朝


    嬴政默默注視,心中卻是暗道:


    “這個叫做漢的王朝看來要與朕的大秦一樣,葬送於農民起義之手!”


    ……


    後梁


    朱溫臃腫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黃巾起義麽?不值一提的小打小鬧,不過,至於黃?我倒是想起了一人,黃巢!”


    ……


    明朝


    朱棣還沉浸在大明永昌的氛圍之中,當他反應過來時,歎息一聲:


    “接下來便要講那黃巾起義了,可惜了,沒能像咱爹一樣推翻朝廷。”


    ……


    【東漢後期,吏治混亂不堪,以至於忠臣被大肆殺害,而小人則高坐朝堂之上】


    【此外,天怒人怨,各地災害頻發,百姓們不僅流離失所,還飽受疾病之苦】


    ……


    光幕之中那麵黃肌瘦的人群,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


    他們張開枯如樹皮的嘴巴,好像是在向那些富商乞求食物,卻被其一腳踢開。


    這一幕即便是被那些盛世年間的百姓們見到後,也是潸然淚下:


    “為何到頭來,永遠是百姓受苦!”


    “這與那元末的景象何其相似?”


    “如此破敗的朝廷,趕快覆滅吧!”


    ……


    【這時,一位農民意外得到一本古籍《太平經》,他便是張角】


    【在此書中,張角深得太平之道】


    【見到百姓們處於水生火熱之中,他便以平生所學,給病者治病】


    【很快,張角的名聲廣布於百姓心中】


    【於是,太平道也隨之傳播出去】


    【鼎盛之時,信眾多達數十萬人】


    【見到如此多的人信奉太平道,張角心中也開始產生了推翻這腐朽朝廷的念頭】


    【他將分布在各個州縣的信徒劃分為三十六個部分,每一部分稱為一“方”】


    【此三十六方,皆以張角馬首是瞻】


    ……


    春秋時期


    老子李耳手持道家書籍,竟是發現那《太平經》與他的思想大多相似,不由得說道:


    “這書會是我哪個弟子所傳?”


    ……


    孔子則是喃喃:


    “太平之道,何為太平?他朝廷不行,你張角就可以嗎?”


    ……


    【俗話說,得民心者可得天下】


    【張角認為這大漢的民心已經歸他所有】


    【於是,便開始部署大起義】


    【經過與三十六位渠帥的商量,起義時間便定在甲子年】


    【在起義之前,張角也曾多次暗訪京都】


    【但他發現,這所謂的大漢已然是塚中枯骨】


    【趁此時機,他又發展了一批洛陽的信眾,包括皇宮之中,也有他的信徒】


    【這大大增加了張角想要裏外夾擊,一舉占領洛陽的信心】


    【起義之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漢朝


    劉邦目光中閃過一抹疑惑:


    “東漢是哪個漢朝,或許不是我這個滅暴秦的漢朝。”


    ……


    劉秀搖頭,他是經曆過亂世的,自然是明白一個朝代的末期,會是什麽樣的狀況。


    “前漢能被權臣奪位,我的後漢看來也要重蹈覆轍了!”


    ……


    【然而,就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之時,變故發生了】


    【有一位叫做唐周的信徒突然叛逃到了洛陽,向朝廷告了密】


    【很快,洛陽城中滿城風雨,大街上都是抓捕反賊的官兵】


    【渠帥馬元義不幸被捕,殺害身亡】


    【其餘的皇宮內應也被肅清殆盡】


    ……


    秦朝的百姓見到後,也是為張角擔憂起來:


    “完了,這被告密,豈不是要將張角的起義化為泡影?”


    “我看未必,像那之前的韓山童起義,也是被告密,但最後還是有著一番建樹!”


    “的確,而且那漢朝氣數已盡,即便是將內應解決又如何,起義爆發是遲早的事!”


    “張角,你會為此而放棄起義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蝸牛睡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蝸牛睡眠並收藏盤點曆史:開局十大農民起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