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牛進達和拉布果嘎在鬆州城下相持的時候,已經在張掖臨時休整的程硯和他所率領的軍隊,已經接到了來自涼州城內邊軍將軍樊興的信鷹。


    當程硯看到由邊軍將軍樊興轉報的鬆洲戰況的書信的時候,在程硯的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微笑。


    若是在長安城外,程硯沒有和左武衛將軍闊水道行軍總管牛進達對吐蕃的問題進行過深入的探討,那麽程硯或許還會對這種情況感到著急。


    可是,現在的程硯十分的相信,作為宿將的左武衛將軍闊水道行軍總管牛進達一定不會因為吐蕃的一再挑釁而落入吐蕃的陷阱之中。


    隻是如今想要破敵,無論是左武衛還是原來鬆州的邊軍,都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因此,對於如何破局,程硯也隻能當仁不讓的將這個重任接到自己的肩膀之上。


    隻是,現在擺在程硯麵前的問題是,自張掖到鬆州有著接近兩千裏的路程,若是程硯率領著麾下的軍隊馳援鬆州的話,顯然也是不太現實的。


    因此,程硯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切入點,讓吐蕃人知道,大唐已經知道了吐蕃人最大的底牌,並且他們的底牌,在大唐的眼中,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程硯放下手中的的戰報,從吐穀渾的原住民之中找到一個向導。他要通過向導,在吐蕃的境內,找到一個對吐蕃人來說不得不救的地方,同時也是吐蕃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了解了全部的情況之後,程硯決定大軍由張掖出發,經青海湖補充物資之後,兵鋒直指吐蕃部族的聚居之地。


    雖然這些地方沒有太多的吐蕃正規的軍隊,可是這些地方對於吐蕃來說,都是神賜之地,是大唐的軍隊所不能到達的地方。


    與此同時,程硯不僅要得到這些吐蕃部族的牛羊馬匹的生活物資,同時也要在這個地方等待鬆讚幹布的到來。讓他知道,大唐的軍隊完全有能力進入到他們的神賜之地,並且能夠發揮出強大的戰力。


    打定主意之後,程硯一邊命令著麾下的軍隊準備出征的事宜,一邊向涼州城內的邊軍將軍樊興用信鷹傳令,讓他無論如何也要在青海湖畔,為他麾下的大軍準備好足夠的物資。


    好在,程硯此時麾下的大軍一直都處於戰備狀態。雖然經過漫長的訓練和跋涉之後,這些軍士們都沒有得到好好的休整。


    可是,軍情就是命令。如今吐蕃已經在大唐的鬆州挑起了戰端,作為大唐的軍人,他們責無旁貸的讓吐蕃人知道,大唐這個龐然大物不是小小的吐蕃所能夠挑釁的存在。


    隨著程硯一道又一道命令的下達,程硯麾下的軍士們也全部進入到了戰備狀態。在程硯的率領之下,他們自張掖出發,向著他們在青海湖畔的臨時營地而去。


    好在半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程硯所帶給他們的急行軍的狀態,同時,他們對於戰功的渴望,也使得他們忘卻了半年來訓練所帶給他們的疲憊。


    經過十天的長途跋涉,雖然程硯以及他麾下的軍士已經十分的疲憊,可是在青海湖畔,他們的臨時營地之內,邊軍將軍樊興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充足的時候,和溫暖的住宿環境。


    看著已經因為秋季的到來,而使得牧草早已經枯黃的青海湖畔的美景。程硯和他麾下的軍士們在草草的填飽肚子之後,就進入他們各自的住所倒頭就睡。


    五日之後,當程硯再一次敲響戰鼓的時候,無論是虎賁衛還是參加訓練的邊軍都已經精神飽滿的站立在校場之上。而他們的身邊,就是他們各自的戰馬,和陪伴著他們征戰沙場的長槊和橫刀。


    看著自己麾下因為短暫的休整,已經恢複的軍士們。程硯沒有再說什麽鼓舞士氣的話語,而是騎上自己的戰馬,隨著霸王槍的前傾,十萬大軍有條不紊的離開了校場,向著他們既定的目標和他們的戰功而去。


    而此時的鬆州城下,吐蕃的七賢臣之一的拉布果嘎還在為如何才能引誘出左武衛將軍闊水道行軍總管牛進達而傷腦筋。


    雖然此刻無論是吐蕃的士卒還是大唐的軍士,他們的心中都已經被仇恨所填滿,可是,在理智之上,大唐的軍士們還是保持著足夠的克製。


    大唐的軍士們每日都會組隊在鬆州城下對吐蕃的士卒進行獵殺,可是一旦吐蕃軍隊聚集的人數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大唐的軍士們就會在第一時間相互配合起來,組成軍陣,對著吐蕃軍隊進行衝鋒。


    可是,一旦吐蕃軍隊龜縮起來,或是往高山之上逃跑的時候,大唐的軍士們卻又能及時的收住自己追擊的腳步,絕不會冒冒失失向前。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吐蕃的七賢臣之一,拉布果嘎也表示無能為力。鬆州城內的唐軍對於拉布果嘎來說就是一隻烏龜,無論拉布果嘎和他麾下的吐蕃軍隊如何挑釁,大唐的軍隊總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來不斷的消耗著吐蕃的有生力量。


    若是拉布果嘎麾下的軍隊能夠擁有和唐軍一樣堅固的甲胄,一樣鋒利的刀劍,拉布果嘎會毫不猶豫的率領著他麾下的吐蕃軍隊,在鬆州城下和大唐的軍隊進行對決。


    可是對於拉布果嘎來說,那都是他所幻想的存在。麵對這種不進不退的情況,每天還要損失一定數量的吐蕃士卒,拉布果嘎再也堅持不住,在給吐蕃讚普鬆讚幹布的戰報之中,明確提出了大唐對於吐蕃的態度。


    隨著秋天的到來,高原之上的氣溫一天冷過一天。見到這種情況,雖然拉布果嘎還沒有收到他們的讚普鬆讚幹布讓他們撤軍的命令,拉布果嘎還是命令他麾下的吐蕃士卒收拾行裝,讓吐蕃的大營向著他們的後方撤退了將近二百餘裏的一處高坡之上。


    看到吐蕃人撤軍之後,已經逐步適應的大唐軍士們雖然為吐蕃軍隊的撤軍而高興,同時也為他們沒有在吐蕃軍隊的身上獲取足夠的軍功而憤恨。


    可是又有什麽辦法呢?他們的將軍和校尉在高山之上的表現,讓他們知道,吐蕃人擁有著他們所沒有的能力,一旦他們追擊到了高處,他們就有可能成為吐蕃軍隊的戰功。


    相較之下,或許吐蕃軍隊就這樣撤退,對於這些大唐的軍士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左武衛將軍闊水道行軍總管牛進達在得知吐蕃軍隊撤退之後,他最先想到的是程硯會不會已經進入了吐蕃。雖然牛進達知道程硯的麾下有著十萬大軍,可是一旦程硯進入吐蕃的腹地,那麽等待程硯的,將會是吐蕃整個國家的力量。


    想到這裏,左武衛將軍闊水道行軍總管牛進達不再耽擱,命令麾下的軍隊出城之後,隨著吐蕃人撤退的足跡緩慢進軍,在保證軍士們身體狀況的同時,盡最大的可能拖住向後方撤退的吐蕃軍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貞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雷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雷敖並收藏戰貞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