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程硯和吳王李恪在一起打打鬧鬧的生活在莊子上的草堂之中的時候,朝堂上因為太子李承乾是否需要繼續監國而陷入到討論之中。
唐皇李世民因為太上皇李淵的駕崩,內心有一些觸動。雖然知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可是無論是秦皇還是漢武,在得到一定的文治武功之後,想的最多的還是“長生”。
唐皇李世民自從登基以來,先是勵精圖治消滅了北方的最大的敵人東突厥,將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俘虜到了長安,成為了他誇耀武功的吉祥物,後來有是將吐穀渾的國土全部歸入到的大唐的版圖。再加上唐皇李世民多年勤政,將整個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因此,無論是在文治上還是武功上,唐皇李世民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太上皇李淵的駕崩,使得這個還不滿四十歲的帝王在內心之中已經開始希望和秦皇漢武一樣,開始尋求“長生”的秘訣。
再加上,在太上皇李淵駕崩之後的國喪期間,太子李承乾無論是內政還是軍事上的處理,都已經相當的成熟,因此,唐皇李世民在某些時候,甚至想過讓太子李承乾代替他繼續處理國家大事。雖然他並沒有禪位的想法,可是在一班大臣們看來,唐皇李世民的這個做法,無疑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吳王李恪和魏王李泰自從迴長安奔喪之後,唐皇李世民就以各種名頭讓這兩個已經成年的皇子留在長安。大家雖然不知道唐皇李世民究竟是因為什麽才做的這樣的決定,可是在一些有心者看來,這無疑是吳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機會。
這也造成了以趙國公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世家逐漸拾起來對吳王李恪的忌憚,也就有了吳王李恪被迫搬出長安,來到程硯的草堂旁邊,和程硯做起鄰居的事情。
吳王李恪雖然在朝堂上並沒有明說他已經退出了奪嫡,可是吳王李恪拒絕接見接受過煬帝大恩的山東世家們的代表,更是在朝堂上公然支持太子李承乾的一些存在爭議的政策,也使得這些山東世家們在內心之中有一些不理解。
在這些山東世家們的眼中,吳王李恪之所以會做這些,隻不過是因為吳王李恪沒有看到他們山東世家的強大,而使得吳王李恪在朝堂之上裹足不前。
除此之外,一些支持魏王李泰的關隴世家因為和山東世家有著某些共同的利益,從而使得他們在朝堂之上共同對於已經處理完太上皇李淵的喪事之後,太子李承乾仍然監國的事情存在著異議。
或許大家都知道此時的太子李承乾的儲君地位十分的穩固,可是,能夠拿掉太子李承乾的監國之位,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勝利。與此同時,他們還可以讓吳王李恪和魏王李泰能夠重新進出朝堂,幫著唐皇李世民一起處理朝政,對於這些世家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勝利。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些世家們都相信,隻要他們不懈的努力,他們就一定能夠取得他們想要的“從龍之功”。
對此,程硯和吳王李恪雖然也能看的明白,可是有些事情,就算吳王李恪將自己沒有奪嫡的心思告訴這些山東世家,這些山東世家也不會放棄他們內心的想法。
因為有些時候,就算吳王李恪不願意,可是隻要山東世家將一些事情“幫”這吳王李恪做好,那麽吳王李恪就算是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按照他們的想法來行事。
至於魏王李泰這邊,他是十分的樂見其成的。對於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並沒有吳王李恪這方麵的擔憂,反而因為魏王李泰同太子李承乾一樣都是嫡子,反而在魏王李泰的心中,太子之位就應該是他的。太子李承乾也不過是因為比他大上兩歲,而將本應該屬於他的太子之位給竊取了而已。
在魏王李泰的心中,無論是學識還是能力,他這個聞名天下的“賢王”都是超過太子李承乾的,因此,對於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並沒有弟弟應該給予哥哥的尊重,反而十分喜歡看到太子李承乾在朝堂之上被大臣們給算計到。
對於魏王李泰來說,大臣們之所以能夠算計到太子李承乾,隻不過是因為太子李承乾太傻,沒有能夠擔當起大唐的重任的能力。可是魏王李泰沒有想到的是,他所認為的一切,也僅僅是他自認為的而已。
因為魏王李泰在評價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到他是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待這些問題。至於太子李承乾是否真的被大臣們所“算計”了麽?魏王李泰並沒有深入的去探究。仿佛這個世界上,隻要是他認為的,就一定就是真的。
再說到唐皇李世民這邊,雖然太子李承乾對政務上的處理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可是唐皇李世民不得不承認的是,太子李承乾在逐漸的走向成熟。
因此,即便是已經處理完了太上皇李淵的喪事,唐皇李世民還是想讓太子李承乾繼續監國一段時間,這樣既能夠給唐皇李世民為他的“長生”大業提供充足的時間,更能夠讓太子李承乾得到充足的鍛煉。
也因此,麵對大臣們取消太子李承乾監國的建議,唐皇李世民選擇留中不發,對此並不過多的發表意見。因為唐皇李世民想知道,對於太子李承乾,究竟有多少人是存在著“敵意”的。
好在,對於太子李承乾監國的這個事情,無論文官們怎麽鬧,也僅僅幾個朝中的武將參與其中。當然,這些人到底是存著著怎樣的心思,對於唐皇李世民來說,還是需要進一步的去觀察和思考的。
由於唐皇李世民在是否讓太子李承乾繼續監國這件事情上的曖昧不清,這也使得整個朝堂之上,每每朝會,大家都會將這個問題搬到朝會之上。隻是令大家想不明白的是,作為有名的諫臣,魏征對於太子李承乾監國的事情倒是三緘其口。
無論是山東世家還是關隴世家,他們在朝中的代表在詢問魏征對於太子李承乾監國這件事的意見的時候,魏征也總是會說:此乃皇家傳承之事,應該由陛下乾綱獨斷。將各大世家的代表們給打發了。就算他們再問,魏征也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不再理會各大世家的代表。
唐皇李世民因為太上皇李淵的駕崩,內心有一些觸動。雖然知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可是無論是秦皇還是漢武,在得到一定的文治武功之後,想的最多的還是“長生”。
唐皇李世民自從登基以來,先是勵精圖治消滅了北方的最大的敵人東突厥,將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俘虜到了長安,成為了他誇耀武功的吉祥物,後來有是將吐穀渾的國土全部歸入到的大唐的版圖。再加上唐皇李世民多年勤政,將整個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因此,無論是在文治上還是武功上,唐皇李世民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太上皇李淵的駕崩,使得這個還不滿四十歲的帝王在內心之中已經開始希望和秦皇漢武一樣,開始尋求“長生”的秘訣。
再加上,在太上皇李淵駕崩之後的國喪期間,太子李承乾無論是內政還是軍事上的處理,都已經相當的成熟,因此,唐皇李世民在某些時候,甚至想過讓太子李承乾代替他繼續處理國家大事。雖然他並沒有禪位的想法,可是在一班大臣們看來,唐皇李世民的這個做法,無疑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吳王李恪和魏王李泰自從迴長安奔喪之後,唐皇李世民就以各種名頭讓這兩個已經成年的皇子留在長安。大家雖然不知道唐皇李世民究竟是因為什麽才做的這樣的決定,可是在一些有心者看來,這無疑是吳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機會。
這也造成了以趙國公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世家逐漸拾起來對吳王李恪的忌憚,也就有了吳王李恪被迫搬出長安,來到程硯的草堂旁邊,和程硯做起鄰居的事情。
吳王李恪雖然在朝堂上並沒有明說他已經退出了奪嫡,可是吳王李恪拒絕接見接受過煬帝大恩的山東世家們的代表,更是在朝堂上公然支持太子李承乾的一些存在爭議的政策,也使得這些山東世家們在內心之中有一些不理解。
在這些山東世家們的眼中,吳王李恪之所以會做這些,隻不過是因為吳王李恪沒有看到他們山東世家的強大,而使得吳王李恪在朝堂之上裹足不前。
除此之外,一些支持魏王李泰的關隴世家因為和山東世家有著某些共同的利益,從而使得他們在朝堂之上共同對於已經處理完太上皇李淵的喪事之後,太子李承乾仍然監國的事情存在著異議。
或許大家都知道此時的太子李承乾的儲君地位十分的穩固,可是,能夠拿掉太子李承乾的監國之位,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勝利。與此同時,他們還可以讓吳王李恪和魏王李泰能夠重新進出朝堂,幫著唐皇李世民一起處理朝政,對於這些世家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勝利。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些世家們都相信,隻要他們不懈的努力,他們就一定能夠取得他們想要的“從龍之功”。
對此,程硯和吳王李恪雖然也能看的明白,可是有些事情,就算吳王李恪將自己沒有奪嫡的心思告訴這些山東世家,這些山東世家也不會放棄他們內心的想法。
因為有些時候,就算吳王李恪不願意,可是隻要山東世家將一些事情“幫”這吳王李恪做好,那麽吳王李恪就算是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按照他們的想法來行事。
至於魏王李泰這邊,他是十分的樂見其成的。對於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並沒有吳王李恪這方麵的擔憂,反而因為魏王李泰同太子李承乾一樣都是嫡子,反而在魏王李泰的心中,太子之位就應該是他的。太子李承乾也不過是因為比他大上兩歲,而將本應該屬於他的太子之位給竊取了而已。
在魏王李泰的心中,無論是學識還是能力,他這個聞名天下的“賢王”都是超過太子李承乾的,因此,對於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並沒有弟弟應該給予哥哥的尊重,反而十分喜歡看到太子李承乾在朝堂之上被大臣們給算計到。
對於魏王李泰來說,大臣們之所以能夠算計到太子李承乾,隻不過是因為太子李承乾太傻,沒有能夠擔當起大唐的重任的能力。可是魏王李泰沒有想到的是,他所認為的一切,也僅僅是他自認為的而已。
因為魏王李泰在評價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到他是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待這些問題。至於太子李承乾是否真的被大臣們所“算計”了麽?魏王李泰並沒有深入的去探究。仿佛這個世界上,隻要是他認為的,就一定就是真的。
再說到唐皇李世民這邊,雖然太子李承乾對政務上的處理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可是唐皇李世民不得不承認的是,太子李承乾在逐漸的走向成熟。
因此,即便是已經處理完了太上皇李淵的喪事,唐皇李世民還是想讓太子李承乾繼續監國一段時間,這樣既能夠給唐皇李世民為他的“長生”大業提供充足的時間,更能夠讓太子李承乾得到充足的鍛煉。
也因此,麵對大臣們取消太子李承乾監國的建議,唐皇李世民選擇留中不發,對此並不過多的發表意見。因為唐皇李世民想知道,對於太子李承乾,究竟有多少人是存在著“敵意”的。
好在,對於太子李承乾監國的這個事情,無論文官們怎麽鬧,也僅僅幾個朝中的武將參與其中。當然,這些人到底是存著著怎樣的心思,對於唐皇李世民來說,還是需要進一步的去觀察和思考的。
由於唐皇李世民在是否讓太子李承乾繼續監國這件事情上的曖昧不清,這也使得整個朝堂之上,每每朝會,大家都會將這個問題搬到朝會之上。隻是令大家想不明白的是,作為有名的諫臣,魏征對於太子李承乾監國的事情倒是三緘其口。
無論是山東世家還是關隴世家,他們在朝中的代表在詢問魏征對於太子李承乾監國這件事的意見的時候,魏征也總是會說:此乃皇家傳承之事,應該由陛下乾綱獨斷。將各大世家的代表們給打發了。就算他們再問,魏征也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不再理會各大世家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