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離火部落的配合,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這師徒兩個在一前一後之間,將所過之處的吐穀渾部落全部收納到了大唐的治下。當然,這些部落的人員還是分成了兩個部分。
就這樣,被代國公李靖收編的各個吐穀渾部落的武士和離火部落的武士一起,跟隨著蘭陵郡公程硯和他麾下的虎賁衛在前麵為大唐征討吐穀渾的大軍開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路上被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收編的吐穀渾部落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大唐的仁義之名也在整個吐穀渾的土地上被吐穀渾的各個部落所傳頌。
這個年代,吐穀渾各個部落之間雖然有著必不可少的相互攻伐,可是也必不可少的擁有著各自的盟友。
在被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收編的吐穀渾各個部落之中,為了能夠讓與自己交好的吐穀渾部落能夠和自己一樣被大唐收編,成為大唐的子民,各個被收編的吐穀渾部落也使盡了渾身的解數。
部落的武士全部被蘭陵郡公收編進入了大唐的軍隊,可是部落之中還有著許多半大的孩子和身體強健的婦女。在隊伍休整的時候,這些半大的孩子和身體強健的婦女則會帶著他們部落首領寫的書信,向著與他們部落交好的部落而去,讓他們能夠更快的沐浴在大唐的仁義之下。
當然,這一切也並不是那麽的一帆風順。吐穀渾也有著許多的有識之士能夠看得出來大唐的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的舉動對著吐穀渾有著怎樣的危害。可是看著自己身邊嗷嗷待哺的牛、羊、馬匹,再看看一臉菜色的友鄰,這些有識之士也隻能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表達著自己的無奈。
在收編的過程中,一些小的摩擦還是會在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所沒有關注的地方會發生,可是這一切都被各個吐穀渾部落的首領出手彈壓了。因為他們也知道大唐在用著他們的牛、羊、馬匹和草料來收編著他們吐穀渾人,可是沒有辦法,誰讓這些東西是他們的國主慕容伏允戰敗之後才成為大唐的戰利品呢?
與其說這些東西是吐穀渾人的,不如說是大唐的戰利品。大唐的軍隊能夠用他們繳獲的牛、羊、馬匹和草料來為各個吐穀渾部落解決生存的問題,吐穀渾的各個部落就應該對著大唐感恩戴德。換作是吐穀渾人,他們可不會好心的用自己的戰利品來幫助被他們打敗的敵人。
以往被他們吐穀渾人打草穀俘虜過來的大唐百姓,他們吐穀渾人可是全部都讓這些大唐百姓變成他他們吐穀渾人的奴隸的。如今的大唐不僅沒有怪罪他們,反而給予他們生存的物資,他們也就安安心心的變成大唐的子民,其實也還是不錯的。
隻要他們以後遵從大唐的律法,學習大唐的文字,安安心心的從事著生產,那麽他們就再也不會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因為他們的背後再也不是外強中幹的吐穀渾了,而是強大的大唐!
麵對大唐的陽謀,吐穀渾的各個部落首領表示她們隻有聽從的份。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的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再加上他們雖然知道大唐是在收買人心,可是他們也的的確確的在大唐那裏得到了好處。
起碼他們不用再為了一些草料而相互攻伐,他們不用因為吐穀渾貴族的索求無度而申冤無門,他們更不用在這天寒地凍中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族人凍餓而死。
還有什麽比能夠活下去更重要的麽?有,那就是跟隨著大唐,成為大唐的百姓,從而更好的活在這天地之間。
因此,隨著大唐仁義之名的傳播,吐穀渾的各個部落也在不由自主的向著大唐的軍隊靠攏。不僅僅是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所率領的中路軍,就是潞國公侯君集和樊國公段誌玄率領的南路軍,還有任城王李道宗率領的北路軍也陸陸續續的被吐穀渾的各個部落所投靠。
相對於中路軍,南、北兩路大軍從剛開始的手忙腳亂到後來的應對自如,這期間也有著許許多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隻是到最後,他們通過信鷹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樊國公段誌玄、潞國公侯君集還有任城王李道宗在大罵蘭陵郡公程硯的同時,也不得不費力的收編著吐穀渾的各個部落。
由於人數的不斷增加,三路大軍沒有辦法,隻得將吐穀渾各個部落的老弱全部轉移到了大唐境內,並將這些情況使用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匯報給了唐皇李世民。
對於他們這些老將來說,處理民政的事情他們雖然也能夠處理的很好,可是這些讓人頭疼的事情還是甩鍋給唐皇李世民陛下的好,他們隻要安安心心的征討這吐穀渾,最後使得吐穀渾國滅就可以了。
至於被他們收編的吐穀渾民眾會被唐皇李世民如何處理,他們也隻能說那些都是唐皇李世民陛下的子民,如何處理這些歸降的吐穀渾民眾,那是唐皇李世民和各個文官大臣的事情,他們相信唐皇李世民陛下和各位文官大臣一定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歸降的吐穀渾民眾的生計問題。
三路大軍收編吐穀渾部族的事情,在確立了大唐對所過之處土地的占有的同時,也拖慢了大唐三路大軍的行軍速度。這也使得大唐征討吐穀渾的消息,在三路大軍還在忙著收編各個過來投靠的吐穀渾部落的時候,來到了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的手中。
看著手中各個吐穀渾探子傳遞過來的消息,如今已經無法下床的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隻能夠睜大眼睛,無奈的接受著這個讓他們無法接受的現實。
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看著自己床邊的兒子大寧王慕容順和吐穀渾的重臣天柱王,眼中的恐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得更加的劇烈。他想讓他的兒子帶著他逃離這裏,因為他知道,這裏是唐軍必須要占領的地方。可是他更知道,他現在已經無處可逃,就像突厥的頡利一樣,大唐不會放過他這個吐穀渾的國主,隻有將他慕容伏允殺死或者俘虜,對他的兵鋒才會從他的吐穀渾的土地上撤出去。
可是一想到如今爭相向著大唐投降的吐穀渾部落,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眼中的光芒又一點點的變淡,他知道,吐穀渾在他的手中,終於還是走向了滅亡。
就這樣,被代國公李靖收編的各個吐穀渾部落的武士和離火部落的武士一起,跟隨著蘭陵郡公程硯和他麾下的虎賁衛在前麵為大唐征討吐穀渾的大軍開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路上被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收編的吐穀渾部落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大唐的仁義之名也在整個吐穀渾的土地上被吐穀渾的各個部落所傳頌。
這個年代,吐穀渾各個部落之間雖然有著必不可少的相互攻伐,可是也必不可少的擁有著各自的盟友。
在被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收編的吐穀渾各個部落之中,為了能夠讓與自己交好的吐穀渾部落能夠和自己一樣被大唐收編,成為大唐的子民,各個被收編的吐穀渾部落也使盡了渾身的解數。
部落的武士全部被蘭陵郡公收編進入了大唐的軍隊,可是部落之中還有著許多半大的孩子和身體強健的婦女。在隊伍休整的時候,這些半大的孩子和身體強健的婦女則會帶著他們部落首領寫的書信,向著與他們部落交好的部落而去,讓他們能夠更快的沐浴在大唐的仁義之下。
當然,這一切也並不是那麽的一帆風順。吐穀渾也有著許多的有識之士能夠看得出來大唐的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的舉動對著吐穀渾有著怎樣的危害。可是看著自己身邊嗷嗷待哺的牛、羊、馬匹,再看看一臉菜色的友鄰,這些有識之士也隻能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表達著自己的無奈。
在收編的過程中,一些小的摩擦還是會在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所沒有關注的地方會發生,可是這一切都被各個吐穀渾部落的首領出手彈壓了。因為他們也知道大唐在用著他們的牛、羊、馬匹和草料來收編著他們吐穀渾人,可是沒有辦法,誰讓這些東西是他們的國主慕容伏允戰敗之後才成為大唐的戰利品呢?
與其說這些東西是吐穀渾人的,不如說是大唐的戰利品。大唐的軍隊能夠用他們繳獲的牛、羊、馬匹和草料來為各個吐穀渾部落解決生存的問題,吐穀渾的各個部落就應該對著大唐感恩戴德。換作是吐穀渾人,他們可不會好心的用自己的戰利品來幫助被他們打敗的敵人。
以往被他們吐穀渾人打草穀俘虜過來的大唐百姓,他們吐穀渾人可是全部都讓這些大唐百姓變成他他們吐穀渾人的奴隸的。如今的大唐不僅沒有怪罪他們,反而給予他們生存的物資,他們也就安安心心的變成大唐的子民,其實也還是不錯的。
隻要他們以後遵從大唐的律法,學習大唐的文字,安安心心的從事著生產,那麽他們就再也不會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因為他們的背後再也不是外強中幹的吐穀渾了,而是強大的大唐!
麵對大唐的陽謀,吐穀渾的各個部落首領表示她們隻有聽從的份。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的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再加上他們雖然知道大唐是在收買人心,可是他們也的的確確的在大唐那裏得到了好處。
起碼他們不用再為了一些草料而相互攻伐,他們不用因為吐穀渾貴族的索求無度而申冤無門,他們更不用在這天寒地凍中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族人凍餓而死。
還有什麽比能夠活下去更重要的麽?有,那就是跟隨著大唐,成為大唐的百姓,從而更好的活在這天地之間。
因此,隨著大唐仁義之名的傳播,吐穀渾的各個部落也在不由自主的向著大唐的軍隊靠攏。不僅僅是代國公李靖和蘭陵郡公程硯所率領的中路軍,就是潞國公侯君集和樊國公段誌玄率領的南路軍,還有任城王李道宗率領的北路軍也陸陸續續的被吐穀渾的各個部落所投靠。
相對於中路軍,南、北兩路大軍從剛開始的手忙腳亂到後來的應對自如,這期間也有著許許多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隻是到最後,他們通過信鷹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樊國公段誌玄、潞國公侯君集還有任城王李道宗在大罵蘭陵郡公程硯的同時,也不得不費力的收編著吐穀渾的各個部落。
由於人數的不斷增加,三路大軍沒有辦法,隻得將吐穀渾各個部落的老弱全部轉移到了大唐境內,並將這些情況使用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匯報給了唐皇李世民。
對於他們這些老將來說,處理民政的事情他們雖然也能夠處理的很好,可是這些讓人頭疼的事情還是甩鍋給唐皇李世民陛下的好,他們隻要安安心心的征討這吐穀渾,最後使得吐穀渾國滅就可以了。
至於被他們收編的吐穀渾民眾會被唐皇李世民如何處理,他們也隻能說那些都是唐皇李世民陛下的子民,如何處理這些歸降的吐穀渾民眾,那是唐皇李世民和各個文官大臣的事情,他們相信唐皇李世民陛下和各位文官大臣一定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歸降的吐穀渾民眾的生計問題。
三路大軍收編吐穀渾部族的事情,在確立了大唐對所過之處土地的占有的同時,也拖慢了大唐三路大軍的行軍速度。這也使得大唐征討吐穀渾的消息,在三路大軍還在忙著收編各個過來投靠的吐穀渾部落的時候,來到了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的手中。
看著手中各個吐穀渾探子傳遞過來的消息,如今已經無法下床的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隻能夠睜大眼睛,無奈的接受著這個讓他們無法接受的現實。
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看著自己床邊的兒子大寧王慕容順和吐穀渾的重臣天柱王,眼中的恐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得更加的劇烈。他想讓他的兒子帶著他逃離這裏,因為他知道,這裏是唐軍必須要占領的地方。可是他更知道,他現在已經無處可逃,就像突厥的頡利一樣,大唐不會放過他這個吐穀渾的國主,隻有將他慕容伏允殺死或者俘虜,對他的兵鋒才會從他的吐穀渾的土地上撤出去。
可是一想到如今爭相向著大唐投降的吐穀渾部落,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眼中的光芒又一點點的變淡,他知道,吐穀渾在他的手中,終於還是走向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