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國倫敦,白金漢宮。
喬治七世大帝和首相喬納森一直關注著遠東的情況,沒想到夏國和倭國這麽快就和談了。
戰爭打了一個多月而已,倭國直接投降了。
反觀鷹軍,在南洋啃都啃不動。
這差距太大了。
夏國一戰消滅倭國四百萬,去掉水分,一百萬是有的。
這效率,完全比不了。
“首相,去安排談判吧,倭國戰敗,大鷹帝國應當獲得該拿的補償。”
“陛下,倭國特使迴國了。”喬納森接到夏倭和談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讓在聯邦國的特使去找人,可沒想到,對方直接迴國了。
這代表什麽,代表倭國不想談了。
“謝特!倭國人要幹什麽,他們要繼續打下去嗎?”
喬治七世這幾年快被遠東國家逼瘋了。
一個比一個瘋狂。
倭國人武器不行,但人狠,狠起來,吃人肉是常事。
“陛下,以臣對夏國的了解,這次和談恐怕有陰謀,這個陰謀是針對帝國的。”
喬納森很不想往這方麵想,可倭國反常的舉動,讓他消除不了疑慮。
那位少年皇帝,是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家,每一步走得很高明。
“所以,你覺得夏國會轉過頭來幫助倭國,對付大鷹帝國?”
“是的,陛下。”
“可惡。”
喬治七世很難受,他很想逃,但發現逃不掉。
為什麽,那裏都有夏國的影子。
“給羅伯茨和洛貝克傳令,他們登陸倭國本土,直接逼降倭國。”
喬治七世決定直搗黃龍,不給倭國喘息的機會。
之前考慮到夏國的利益問題,既然夏倭談判了,那鷹國無所顧忌。
在夏國扶持倭國之前,鷹國必須讓倭國投降。
持久戰打下去,對鷹國的影響最大。
“是,陛下,臣去安排。”
鷹國爪哇島。
自從收複蘇門答臘和爪哇島,鷹軍沒有再拿下一座大一點的島嶼,就是想撿個便宜。
可現在,倭國和夏國秘密和談,撿便宜的想法失敗了。
“洛貝克將軍,你覺得我們打倭國本土,能像夏軍一樣嗎?”羅伯茨有些不自信,南洋的倭軍給他太多震撼。
“倭國已經是強弩之末,夏國摧毀了他們大部分的軍工和戰鬥力,帝國陸軍和海軍可以輕鬆登陸京都一帶,逼降倭王。”洛貝克分析道。
倭國不難打,就怕夏國背後搗亂。
“那好,我們再好好合作一次,將我們的軍人榮譽拿迴來。”
“好!”
兩人在遠東和南洋丟盡了臉麵,若再打敗,迴國什麽下場,兩人是知道的。
夏國帝京。
鷹國想要登陸倭國本土的計劃送到了李哲手上。
“鷹國倒是想得美。”
李哲將情報丟在一邊,和李誌安商議怎麽讓倭國躲過一劫。
“陛下,如今隻能給倭國送武器,有了帝國的武器,倭軍對付鷹軍應該不是難事,難在帝國的武器到了倭國手裏,會不會對帝國造成威脅。”
夏國的武器性能在全世界是最優的,倭國的武器落後了一代,如今給倭國武器,若倭國反噬,那對帝國的傷害會上升。
“這個你不用擔心,倭國想生產,它也要有材料才行。”
“這樣吧,讓東北戰區送出五個軍的裝備,讓倭國打贏這一場本土保衛戰。”
“是陛下,不如將繳獲的鷹軍和倭軍的裝備全部給倭國,相信會增強倭軍的戰鬥力。”李誌安想到堆放在南洋倉庫的一堆廢銅爛鐵,正是用武之地。
“嗯,將倭軍俘虜全部放迴去,由帝國派商船運到本州島。”
“是,臣這就去安排。”
李誌安剛走出去,就看到林煥文進來了。
林煥文滿麵春風,精神好得很。
“林相,最近心情很好啊。”李哲開玩笑。
“陛下開疆擴土,讓臣跟著沾光,帝國版圖擴大了,臣高興得很。”林煥文實在壓不住嘴角。
從南洋開始,帝國今年擴了兩次國土,不高興才怪。
他林煥文會在帝國曆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
“哈哈哈,你說得對。”李哲喜歡這樣的馬屁。
兩人喝茶閑扯幾分鍾,才議事。
“陛下,新拓的領土,不能繼續沿用倭國名字,臣和文教部取了一些名字,您看看哪些合適。”林煥文將文件雙手遞上。
李哲接過名字單,北海道有了好幾個名字,不過,保留北海名字和沙俄占領的北海省衝突了,北海道曾經是古代中原王朝的屬國,原名蝦夷島。
“北海道改為新夷島,新夷島及附屬島嶼建新夷省。”
“九州島、琉球群島本島及以北的島嶼、小笠原群島及西太平洋諸島合並成一個大省,建琉球省。”
“琉球本島以南靠近夷州島的所有島嶼,全部劃歸夷州省。”
林煥文發現自己準備多餘了,皇帝陛下的想法和臣子的想法往往出入太大,比如,他和文教部、內政部商量劃分為三個省,到了皇帝陛下這裏,直接改為兩個省。
“臣明白。”
林煥文繼續匯報其他的事情,他來找皇帝,不可能單獨為了取名,還有地方上和經濟問題。
李誌安迴到參謀部,給東北戰區和西南各省發去電報,讓各區的倉庫保留的繳獲武器全部打包裝車裝船,運往倭國。
李昭在京都接到帝京命令,找來倭國首相犬中康平。
“犬中先生,鷹軍準備進攻倭國本土,你們要做好準備。”
犬中康平大吃一驚,倭國的南洋情報被鷹國破壞得差不多,後又專注於本土保衛戰,沒有重建情報網。
“上使,我國這樣的情況,肯定擋不住鷹軍的進攻,還請上國救一救。”
犬中康平這是提醒李昭,雙方有密約,希望夏國出力。
李昭怎能不明白,笑嗬嗬對犬中康平說道,“皇帝陛下已下令,給你們支援五個軍的現役裝備,又將繳獲的你國武器及鷹軍武器運往本州,足夠你們打贏這場保衛戰。”
“隻要你們能殺傷足夠多的鷹軍,你們在南洋就能爭取一部分利益,當然,若你們有決心,帝國會支持你們奪取澳洲。”
李昭繼續忽悠道,隻要倭人在南洋站住腳,他們的人就會不斷遷往南洋,往後一定和南洋土著發生矛盾。
矛盾爆發,就意味衝突,意味著流血。
喪盡天良的事情,倭人做起來順手。
犬中康平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得跪下,“請上使放心,倭人一定會打贏這場保衛戰。”
“行行,起來吧。”李昭很享受這種感覺。
在倭國,他儼然成為太上王,大智倭王在他麵前,都是恭恭敬敬的。
喬治七世大帝和首相喬納森一直關注著遠東的情況,沒想到夏國和倭國這麽快就和談了。
戰爭打了一個多月而已,倭國直接投降了。
反觀鷹軍,在南洋啃都啃不動。
這差距太大了。
夏國一戰消滅倭國四百萬,去掉水分,一百萬是有的。
這效率,完全比不了。
“首相,去安排談判吧,倭國戰敗,大鷹帝國應當獲得該拿的補償。”
“陛下,倭國特使迴國了。”喬納森接到夏倭和談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讓在聯邦國的特使去找人,可沒想到,對方直接迴國了。
這代表什麽,代表倭國不想談了。
“謝特!倭國人要幹什麽,他們要繼續打下去嗎?”
喬治七世這幾年快被遠東國家逼瘋了。
一個比一個瘋狂。
倭國人武器不行,但人狠,狠起來,吃人肉是常事。
“陛下,以臣對夏國的了解,這次和談恐怕有陰謀,這個陰謀是針對帝國的。”
喬納森很不想往這方麵想,可倭國反常的舉動,讓他消除不了疑慮。
那位少年皇帝,是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家,每一步走得很高明。
“所以,你覺得夏國會轉過頭來幫助倭國,對付大鷹帝國?”
“是的,陛下。”
“可惡。”
喬治七世很難受,他很想逃,但發現逃不掉。
為什麽,那裏都有夏國的影子。
“給羅伯茨和洛貝克傳令,他們登陸倭國本土,直接逼降倭國。”
喬治七世決定直搗黃龍,不給倭國喘息的機會。
之前考慮到夏國的利益問題,既然夏倭談判了,那鷹國無所顧忌。
在夏國扶持倭國之前,鷹國必須讓倭國投降。
持久戰打下去,對鷹國的影響最大。
“是,陛下,臣去安排。”
鷹國爪哇島。
自從收複蘇門答臘和爪哇島,鷹軍沒有再拿下一座大一點的島嶼,就是想撿個便宜。
可現在,倭國和夏國秘密和談,撿便宜的想法失敗了。
“洛貝克將軍,你覺得我們打倭國本土,能像夏軍一樣嗎?”羅伯茨有些不自信,南洋的倭軍給他太多震撼。
“倭國已經是強弩之末,夏國摧毀了他們大部分的軍工和戰鬥力,帝國陸軍和海軍可以輕鬆登陸京都一帶,逼降倭王。”洛貝克分析道。
倭國不難打,就怕夏國背後搗亂。
“那好,我們再好好合作一次,將我們的軍人榮譽拿迴來。”
“好!”
兩人在遠東和南洋丟盡了臉麵,若再打敗,迴國什麽下場,兩人是知道的。
夏國帝京。
鷹國想要登陸倭國本土的計劃送到了李哲手上。
“鷹國倒是想得美。”
李哲將情報丟在一邊,和李誌安商議怎麽讓倭國躲過一劫。
“陛下,如今隻能給倭國送武器,有了帝國的武器,倭軍對付鷹軍應該不是難事,難在帝國的武器到了倭國手裏,會不會對帝國造成威脅。”
夏國的武器性能在全世界是最優的,倭國的武器落後了一代,如今給倭國武器,若倭國反噬,那對帝國的傷害會上升。
“這個你不用擔心,倭國想生產,它也要有材料才行。”
“這樣吧,讓東北戰區送出五個軍的裝備,讓倭國打贏這一場本土保衛戰。”
“是陛下,不如將繳獲的鷹軍和倭軍的裝備全部給倭國,相信會增強倭軍的戰鬥力。”李誌安想到堆放在南洋倉庫的一堆廢銅爛鐵,正是用武之地。
“嗯,將倭軍俘虜全部放迴去,由帝國派商船運到本州島。”
“是,臣這就去安排。”
李誌安剛走出去,就看到林煥文進來了。
林煥文滿麵春風,精神好得很。
“林相,最近心情很好啊。”李哲開玩笑。
“陛下開疆擴土,讓臣跟著沾光,帝國版圖擴大了,臣高興得很。”林煥文實在壓不住嘴角。
從南洋開始,帝國今年擴了兩次國土,不高興才怪。
他林煥文會在帝國曆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
“哈哈哈,你說得對。”李哲喜歡這樣的馬屁。
兩人喝茶閑扯幾分鍾,才議事。
“陛下,新拓的領土,不能繼續沿用倭國名字,臣和文教部取了一些名字,您看看哪些合適。”林煥文將文件雙手遞上。
李哲接過名字單,北海道有了好幾個名字,不過,保留北海名字和沙俄占領的北海省衝突了,北海道曾經是古代中原王朝的屬國,原名蝦夷島。
“北海道改為新夷島,新夷島及附屬島嶼建新夷省。”
“九州島、琉球群島本島及以北的島嶼、小笠原群島及西太平洋諸島合並成一個大省,建琉球省。”
“琉球本島以南靠近夷州島的所有島嶼,全部劃歸夷州省。”
林煥文發現自己準備多餘了,皇帝陛下的想法和臣子的想法往往出入太大,比如,他和文教部、內政部商量劃分為三個省,到了皇帝陛下這裏,直接改為兩個省。
“臣明白。”
林煥文繼續匯報其他的事情,他來找皇帝,不可能單獨為了取名,還有地方上和經濟問題。
李誌安迴到參謀部,給東北戰區和西南各省發去電報,讓各區的倉庫保留的繳獲武器全部打包裝車裝船,運往倭國。
李昭在京都接到帝京命令,找來倭國首相犬中康平。
“犬中先生,鷹軍準備進攻倭國本土,你們要做好準備。”
犬中康平大吃一驚,倭國的南洋情報被鷹國破壞得差不多,後又專注於本土保衛戰,沒有重建情報網。
“上使,我國這樣的情況,肯定擋不住鷹軍的進攻,還請上國救一救。”
犬中康平這是提醒李昭,雙方有密約,希望夏國出力。
李昭怎能不明白,笑嗬嗬對犬中康平說道,“皇帝陛下已下令,給你們支援五個軍的現役裝備,又將繳獲的你國武器及鷹軍武器運往本州,足夠你們打贏這場保衛戰。”
“隻要你們能殺傷足夠多的鷹軍,你們在南洋就能爭取一部分利益,當然,若你們有決心,帝國會支持你們奪取澳洲。”
李昭繼續忽悠道,隻要倭人在南洋站住腳,他們的人就會不斷遷往南洋,往後一定和南洋土著發生矛盾。
矛盾爆發,就意味衝突,意味著流血。
喪盡天良的事情,倭人做起來順手。
犬中康平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得跪下,“請上使放心,倭人一定會打贏這場保衛戰。”
“行行,起來吧。”李昭很享受這種感覺。
在倭國,他儼然成為太上王,大智倭王在他麵前,都是恭恭敬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