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列強繼續保持沉默,反夏聯盟各國國內不斷進行爭論,有些人主張妥協,有些人主張戰爭,抵抗霸權。


    吳青山可不會給他們這麽多的時間去討論,他告訴五國談判使,五天內沒有結果,夏國和高盧國將宣布和五國進入戰爭狀態。


    麵對霸道的夏國,沉默的歐陸強國,五國有再強的戰意,也不得不屈服。


    百萬大軍那是氣勢,形成不了戰鬥力。


    若隻是夏國,那還好,高盧國本土近百萬陸軍,這不是開玩笑的。


    比利國和尼蘭德將最先遭殃,若高盧人借助夏國的實力,強行占有兩國怎麽辦,他們複國才幾十年。


    於是,五國談判使添著臉去求高盧國,他們發現,對夏國的事情上,高盧國能說上話。


    五國央求高盧國幫忙求情,降低費用,他們願意和高盧國改善關係,降低高盧國投資限製。


    高盧國當然樂意了,之前有鷹國和普魯士國從中作梗,高盧國的資本和影響一直受限製,讓高盧國很難受。


    現在好了,五國知道誰才是真的大腿。


    於是,法伊找到吳青山。


    “吳大使,為了不讓歐陸陷入戰火,失去平衡,我國願意努力爭取和平,我國放棄貴國承諾中的那部分,換取談判成功。”


    吳青山不理解,“法伊先生,你確定他們是真心想和貴國交往?”


    高盧國綁定夏國,注定為歐陸各國所不容。


    法伊點頭,“吳大使,打敗或者占領這些小國,意義不大,反而會引起更加激烈的碰撞。


    我記得貴國曆史上,有五國伐齊的典故,您應該知道我想表達什麽。”


    吳青山自然明白,五國伐齊的導火索是齊國吞並宋國,最終被五國破國。


    高盧國若占領低地兩國,那麽可能再次引起反高盧戰爭,畢竟普魯士國和鷹國不會一直放任高盧國為所欲為。


    從目前來看,高盧國和夏國的整體實力達不到同時惹怒全世界的程度。


    吳青山發電報迴國內請示。


    李昭接到電報,第一時間和林煥文趕到皇宮匯報。


    李哲看高盧國願意擦屁股,那就讓它擦好了。


    李哲拉高盧入場,本意也是讓五國屈服,目的已經達到。


    李哲讓李昭迴電報,可以降到一千萬,談判節奏由吳青山自己掌握。


    吳青山接到電報,讓法伊組織第二次談判。


    談判很快舉行,吳青山按照李哲的意思,提出三條條件:


    第一,補償款降低到三千萬鷹鎊一年,按照占有租界的時間計算總價。


    第二,五國無條件返還夏國的文物。


    第三,解散反夏聯盟。


    吳青山的條件降低了很多,不過,五國看到高盧國有如此大的能量,繼續找高盧國調解。


    吳青山說什麽不會再讓,很強勢,不行就打。


    但法伊不放棄,三千萬一年還是太多了,二十年以上的要六億鷹鎊,鷹國也賠不起,為了影響力,高盧人拚了命。


    在法伊三次上門後,吳青山看在高盧國的麵子上,降低到一千萬鷹鎊。


    法伊還想在爭取,吳青山不理他了。


    法伊沒辦法,主動和五國談,讓他們先答應,未來高盧國補貼他們。


    就這樣,五國接受吳青山的方案,五國一共付出十億鷹鎊代價。


    星曆一九零零年九月二十日,經過多天拉扯,收迴租界計劃第一步實現了。


    夏國和五國簽訂租界補償條約,由高盧國擔保。


    五國被迫吞苦果。


    夏國成功收迴五國租界,全民進入狂熱時代,百姓看到了帝國在不斷地向前進,他們認可了政務院對收複租界和領土的計劃,取消遊行,各大城市恢複平靜。


    條約簽訂,還沒上船的第三軍取消任務,繼續留守帝京。


    在高盧國的支持下,五國從高盧國貸款支付給夏國,又讓高盧國大賺一筆。


    高盧國這次從被坑到名利雙收,大贏家。


    最苦逼的是五國,背負貸款,首相被迫下野,成為背鍋人。


    沙俄、伊比利亞、羅馬等國看到五國如此悲慘,他們對自己國家的前途感到憂慮。


    夏國履行自己的承諾,十倍百倍要迴來。


    當輪到他們,是妥協還是抵抗。


    特別是沙俄,已經在積極備戰了。沙俄利用夏國落後衰落之際,從夏國手中奪取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若夏國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收迴租界、領土、權益,這些領土要歸還給夏國,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沙俄陷入波斯鎮壓困境,暫時抽不出身,隻能盡力備戰。


    這次夏國和高盧國展現出來的聯盟威力,也讓威廉三世深深忌憚,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高盧國有一天能打敗普魯士國。


    這是威廉三世不願意看到的,祖上的風光不能在他這一代還迴去。


    於是,他萌生了組建一個聯盟的想法,隻有強強聯合,才能打敗邪惡的高盧國和夏國。


    在國家利益麵前,爭霸什麽的要往後靠。


    夏國陸軍海軍後來者居上,高盧國海軍大步領先,普魯士雖然有造艦計劃,可能力有限。


    從武器技術和國際關係來看,威廉三世覺得可以拉沙俄、鷹國、聯邦國等國一起商量,看有沒有機會共享技術,組建同盟,保障歐陸和各國的安全。


    不管各國怎麽想,夏國和五國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世界的焦點再次集中到倭國和鷹國的南洋戰場。


    鷹國在無視歐陸變局的情況下,一百五十艘戰艦抵達印度。


    這次鷹國人派出十艘君權級戰列艦,占了整個鷹國艦隊的三分之一,新一輪的南洋海戰即將打響。


    在這段時間,倭國憑借兵力上的優勢,一周內占領南洋各島,殲滅了鷹國守軍。


    倭國國內一片歡唿聲,勒緊褲腰帶支持帝國作戰。


    不過,相比民眾的激動,倭皇和內閣陷入擔憂中,鷹國艦隊到達印度,倭國海軍優勢不在,要繼續打下去,倭國艦隊需要再創造一個奇跡。


    若不能創造奇跡,倭國將被打迴現實,失去補給且已增加到二十萬的倭國陸軍,將任由鷹軍宰割。


    所以,這一次即將到來的海戰,成為鷹國和倭國的南洋戰場的重要轉折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帝國:小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玖九八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玖九八一並收藏異界帝國:小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