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梓浚在天亮後到達瓊海瓊州港口,經過檢查後登岸,帶著翻譯直奔普魯士國瓊海總督府。
瓊海總督唐-馬爾茨很熱情地接待葉梓浚。
葉梓浚算是老客戶。
馬爾茨將葉梓浚迎到客廳。
等傭人端上茶水,兩人才開始進入交談。
“葉先生,你們的親王殿下很厲害,將高傲的高盧人狠狠踩在腳下。”馬爾茨不吝誇獎,普魯士和高盧結下死仇,基本無解,兩國人互相看不順眼。
在遠東,有大鷹帝國和聯邦帝國調和,才在對待夏國的事情上保持一致。
“謝謝總督先生誇獎,廉州還是很弱小,這幾次戰鬥能獲勝,純屬僥幸,這不,我家王爺深感高盧國的壓力,所以特意派我來向總督大人求助。”葉梓浚順杆子將目的說出來。
馬爾茨倒是來興趣,求助無非是買武器,帝國正愁沒地方賣武器。
夏國這三年軍購很少,還被各國瓜分份額,普魯士一年賣不了多少錢。
“葉先生先說說看。”
“我王欲向貴國購買支步槍,重機槍300挺,75毫米火炮90門,105毫米火炮20門,子彈和炮彈若幹,不知總督先生願不願意施以援手,我軍如今武器彈藥匱乏,肯定擋不住高盧軍的下一次進攻。”
葉梓浚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馬爾茨聽完點頭,他了解高盧人,就比如普魯士一樣,要放重兵防守高盧人,就是擔心高盧人報複,雖然高盧人不一定敢。
“葉先生說得有理,可是你們這要求太多了。”馬爾茨有些為難。
“總督先生,瓊海沒有,但我相信貴國遠東肯定有,戰事緊急,我方需要你們在遠東的武器,不是從國內運過來,相信先生可以協調。”
馬爾茨聽完猶豫,遠東是有備戰的武器庫存,但不在瓊海,在夷州總督區,那裏他管不了,瓊海的武器庫存有一些,步槍就幾千支,重機槍和火炮很少。
“葉先生,你知道的,這麽一大筆訂單我需要上報國內和確認遠東庫存情況。”
葉梓浚看到對方沒有拒絕,就知道這事還有餘地。
“那請總督先生盡快請示,我軍很著急,聽說你們現在賣給夏國朝廷的武器步槍30兩一支,重機槍1200兩一挺,75毫米火炮2000兩一門,105毫米炮兩一門。”
“若貴國能行個方便救急,我願意加20%的價格。”
葉梓菲來之前找李誌安大致問了一下情況,心裏有底。
馬爾茨聽到加價百分之二十,小眼睛轉得很快,表示立刻向柏林發電報,並安排葉梓浚在總督客房休息。
葉梓浚不急,坐一晚上的船是要休息一下。
列強都是資本看齊,普魯士會答應的。
葉梓菲眯了幾個小時,醒來後馬爾茨第一時間請他商議。
“葉先生,柏林方麵拒絕了您的請求。”
馬爾茨一臉遺憾的樣子。
葉梓菲倒是內心震驚又焦慮,普魯士這什麽決策,有錢不賺?
“馬爾茨先生,這個價格算是我能給到的最高價格,若貴國確實賣不了,我隻能連夜坐船到聯邦國的廈州去問問。”葉梓浚知道談判還未最終定局,他不能先亂,找了一個十分巧妙的理由。
馬爾茨一聽知道葉梓浚誤會自己的意思,這筆軍購完成,他能分不少錢。
“不不不,葉先生誤會了,柏林那邊拒絕是擔心高盧人的反應,但我國正在更換裝備,遠東倉庫的武器會申請報廢,我的意思葉先生應該明白。”
“嗯,在下理解,多謝馬爾茨先生的幫助。”
葉梓菲以茶代酒,敬馬爾茨一杯。
雙方談妥,葉梓菲將十萬兩銀票的定金交給馬爾茨,並約定由普魯士商船送貨,貨到付全款。
子彈和炮彈馬爾茨做主給葉梓浚打折,分別以一千發二十兩銀子和一發炮彈二十兩銀子的價格成交,購買500萬發子彈和兩種炮彈各兩萬發。
整個交易總價抹零後350萬兩,在葉梓浚的預算之內。
葉梓浚第二天就返迴廉州,將購買成功的消息匯報李哲。
李哲大喜。
當即召開軍政會議。
“這次葉會長成功買到武器,我軍的擴軍計劃正式進行,這一次招募兵員不局限於廉州,新占領的兩個州都去宣傳,朝廷士兵一個月才一兩五錢,我軍是二兩五錢,肯定能招到不錯的士兵。”
林煥文和兵務署張學兵紛紛同意,廉州雖然六十萬人口,但經不起大規模招兵。
“李大人,你來宣布計劃吧。”
李哲逐步將這些事情交給李誌安去做,他隻要提計劃和想法就好。
李誌安站起來,手裏拿著筆記。
“結合武器裝備情況,按照王爺的規劃,每個師擴編為三團製,炮兵營歸屬師指揮,每營火炮18門,各團機槍營機槍調整為18挺,師級單位增加師部,一個師人數調整後5000人,為甲種師。
組建由三個步兵營和團部組成的步兵團,三個團組成一個乙種師,4000人。
原四個師升級為四個軍,每個軍轄兩個甲種師和一個乙種師,軍部設在師級單位,一個軍一萬四千人。
原一團二團裝備的新式九八式步槍(98k)將會增加4個團的武器數量,為了提高戰鬥力,優先部署給第三軍。
增設司令部直屬炮兵師,轄兩個重炮營和三個新式75毫米炮兵營,師長暫時由李誌安兼任,從原四個師的跑兵營中擇優升職為炮兵營營長,購買的20門105毫米火炮和上次繳獲的4門平均分配到兩個重炮營,每個新式火炮營18門炮,炮兵師總計1500人。”
“擴編後,加上後勤部隊,全軍人數上升到六萬兩千人,除新兵營裏的一萬五千人,兵員還缺三萬人,如今高盧國還沒有動作,但我軍的時間不多,需要盡快落實兵員問題。”
“現階段第一副職的主官缺乏嚴重,這是殿下創造的新職務,人數不可濫竽充數,這是關係到全軍思想建設的問題,所以擴編後,由各軍第一副軍長負責統籌一切事務,師級以下的第一副職沒有人選就空著。”
李誌安說完坐下。
李哲對林煥文和張學兵補充道,“林府尹、張經辦,你們要辛苦了,有什麽需要都可以找本王,下一次戰鬥至關重要,得全力以赴。”
“是!”
兩人站起來迴答。
“很好,本王再強調一遍,桂王軍官兵平等,嚴守紀律;無論你們的升官速度有多快,都不要得意忘形,驕傲自滿。”李哲看著手底下的將領,語重心長說道。
他隻有十歲,但氣勢足以震懾幾人。
這裏麵除了李誌安、林學陽,其他三個軍長和第一副軍長都是三十歲左右,從落魄到往巔峰攀爬,他們實現了人生的大跨越,李哲就怕他們思想走歪了。
“屬下恪盡職守,絕不忘記軍中誓言。”
幾人站起來,異口同聲承諾。
李哲將瑣碎的事務都給李誌安牽頭完善和準備,自己開溜了。
來到書房,李哲將一萬七多點軍功兌換成4800支九八式步槍,50萬發子彈,54門新式管退75毫米炮,1萬發炮彈,剛好點。
雖然普國八八式步槍的子彈通用,但他還是優先讓部隊使用係統兌換的子彈,防止槍械事故。
兌換好後,讓後勤處張亮來王府倉庫搬運。
炮兵看到新式火炮,一個個愛不釋手,試炮後發現威力強太多。
瓊海總督唐-馬爾茨很熱情地接待葉梓浚。
葉梓浚算是老客戶。
馬爾茨將葉梓浚迎到客廳。
等傭人端上茶水,兩人才開始進入交談。
“葉先生,你們的親王殿下很厲害,將高傲的高盧人狠狠踩在腳下。”馬爾茨不吝誇獎,普魯士和高盧結下死仇,基本無解,兩國人互相看不順眼。
在遠東,有大鷹帝國和聯邦帝國調和,才在對待夏國的事情上保持一致。
“謝謝總督先生誇獎,廉州還是很弱小,這幾次戰鬥能獲勝,純屬僥幸,這不,我家王爺深感高盧國的壓力,所以特意派我來向總督大人求助。”葉梓浚順杆子將目的說出來。
馬爾茨倒是來興趣,求助無非是買武器,帝國正愁沒地方賣武器。
夏國這三年軍購很少,還被各國瓜分份額,普魯士一年賣不了多少錢。
“葉先生先說說看。”
“我王欲向貴國購買支步槍,重機槍300挺,75毫米火炮90門,105毫米火炮20門,子彈和炮彈若幹,不知總督先生願不願意施以援手,我軍如今武器彈藥匱乏,肯定擋不住高盧軍的下一次進攻。”
葉梓浚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馬爾茨聽完點頭,他了解高盧人,就比如普魯士一樣,要放重兵防守高盧人,就是擔心高盧人報複,雖然高盧人不一定敢。
“葉先生說得有理,可是你們這要求太多了。”馬爾茨有些為難。
“總督先生,瓊海沒有,但我相信貴國遠東肯定有,戰事緊急,我方需要你們在遠東的武器,不是從國內運過來,相信先生可以協調。”
馬爾茨聽完猶豫,遠東是有備戰的武器庫存,但不在瓊海,在夷州總督區,那裏他管不了,瓊海的武器庫存有一些,步槍就幾千支,重機槍和火炮很少。
“葉先生,你知道的,這麽一大筆訂單我需要上報國內和確認遠東庫存情況。”
葉梓浚看到對方沒有拒絕,就知道這事還有餘地。
“那請總督先生盡快請示,我軍很著急,聽說你們現在賣給夏國朝廷的武器步槍30兩一支,重機槍1200兩一挺,75毫米火炮2000兩一門,105毫米炮兩一門。”
“若貴國能行個方便救急,我願意加20%的價格。”
葉梓菲來之前找李誌安大致問了一下情況,心裏有底。
馬爾茨聽到加價百分之二十,小眼睛轉得很快,表示立刻向柏林發電報,並安排葉梓浚在總督客房休息。
葉梓浚不急,坐一晚上的船是要休息一下。
列強都是資本看齊,普魯士會答應的。
葉梓菲眯了幾個小時,醒來後馬爾茨第一時間請他商議。
“葉先生,柏林方麵拒絕了您的請求。”
馬爾茨一臉遺憾的樣子。
葉梓菲倒是內心震驚又焦慮,普魯士這什麽決策,有錢不賺?
“馬爾茨先生,這個價格算是我能給到的最高價格,若貴國確實賣不了,我隻能連夜坐船到聯邦國的廈州去問問。”葉梓浚知道談判還未最終定局,他不能先亂,找了一個十分巧妙的理由。
馬爾茨一聽知道葉梓浚誤會自己的意思,這筆軍購完成,他能分不少錢。
“不不不,葉先生誤會了,柏林那邊拒絕是擔心高盧人的反應,但我國正在更換裝備,遠東倉庫的武器會申請報廢,我的意思葉先生應該明白。”
“嗯,在下理解,多謝馬爾茨先生的幫助。”
葉梓菲以茶代酒,敬馬爾茨一杯。
雙方談妥,葉梓菲將十萬兩銀票的定金交給馬爾茨,並約定由普魯士商船送貨,貨到付全款。
子彈和炮彈馬爾茨做主給葉梓浚打折,分別以一千發二十兩銀子和一發炮彈二十兩銀子的價格成交,購買500萬發子彈和兩種炮彈各兩萬發。
整個交易總價抹零後350萬兩,在葉梓浚的預算之內。
葉梓浚第二天就返迴廉州,將購買成功的消息匯報李哲。
李哲大喜。
當即召開軍政會議。
“這次葉會長成功買到武器,我軍的擴軍計劃正式進行,這一次招募兵員不局限於廉州,新占領的兩個州都去宣傳,朝廷士兵一個月才一兩五錢,我軍是二兩五錢,肯定能招到不錯的士兵。”
林煥文和兵務署張學兵紛紛同意,廉州雖然六十萬人口,但經不起大規模招兵。
“李大人,你來宣布計劃吧。”
李哲逐步將這些事情交給李誌安去做,他隻要提計劃和想法就好。
李誌安站起來,手裏拿著筆記。
“結合武器裝備情況,按照王爺的規劃,每個師擴編為三團製,炮兵營歸屬師指揮,每營火炮18門,各團機槍營機槍調整為18挺,師級單位增加師部,一個師人數調整後5000人,為甲種師。
組建由三個步兵營和團部組成的步兵團,三個團組成一個乙種師,4000人。
原四個師升級為四個軍,每個軍轄兩個甲種師和一個乙種師,軍部設在師級單位,一個軍一萬四千人。
原一團二團裝備的新式九八式步槍(98k)將會增加4個團的武器數量,為了提高戰鬥力,優先部署給第三軍。
增設司令部直屬炮兵師,轄兩個重炮營和三個新式75毫米炮兵營,師長暫時由李誌安兼任,從原四個師的跑兵營中擇優升職為炮兵營營長,購買的20門105毫米火炮和上次繳獲的4門平均分配到兩個重炮營,每個新式火炮營18門炮,炮兵師總計1500人。”
“擴編後,加上後勤部隊,全軍人數上升到六萬兩千人,除新兵營裏的一萬五千人,兵員還缺三萬人,如今高盧國還沒有動作,但我軍的時間不多,需要盡快落實兵員問題。”
“現階段第一副職的主官缺乏嚴重,這是殿下創造的新職務,人數不可濫竽充數,這是關係到全軍思想建設的問題,所以擴編後,由各軍第一副軍長負責統籌一切事務,師級以下的第一副職沒有人選就空著。”
李誌安說完坐下。
李哲對林煥文和張學兵補充道,“林府尹、張經辦,你們要辛苦了,有什麽需要都可以找本王,下一次戰鬥至關重要,得全力以赴。”
“是!”
兩人站起來迴答。
“很好,本王再強調一遍,桂王軍官兵平等,嚴守紀律;無論你們的升官速度有多快,都不要得意忘形,驕傲自滿。”李哲看著手底下的將領,語重心長說道。
他隻有十歲,但氣勢足以震懾幾人。
這裏麵除了李誌安、林學陽,其他三個軍長和第一副軍長都是三十歲左右,從落魄到往巔峰攀爬,他們實現了人生的大跨越,李哲就怕他們思想走歪了。
“屬下恪盡職守,絕不忘記軍中誓言。”
幾人站起來,異口同聲承諾。
李哲將瑣碎的事務都給李誌安牽頭完善和準備,自己開溜了。
來到書房,李哲將一萬七多點軍功兌換成4800支九八式步槍,50萬發子彈,54門新式管退75毫米炮,1萬發炮彈,剛好點。
雖然普國八八式步槍的子彈通用,但他還是優先讓部隊使用係統兌換的子彈,防止槍械事故。
兌換好後,讓後勤處張亮來王府倉庫搬運。
炮兵看到新式火炮,一個個愛不釋手,試炮後發現威力強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