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鄭和成了錦衣衛臥底?!
開局被綁入皇宮,給皇嫡長孫治病 作者:狂襲金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明瑞一邊稟報著,一邊心中驚歎著馬立克的天賦強,馬立克隻是個十一歲的小孩,卻能跟上錦衣衛的訓練,這極其不容易,而且他還能和這一批錦衣衛比肩。
這一批訓練的錦衣衛,他們都是有基礎的,有根基的,而馬立克可是從零開始啊。
“蘇大人您的眼光真準,沒想到居然被你撿迴來了一個苗子,日後他定然能夠成為我們錦衣衛中的中流砥柱,為大人您效力。”
蘇玄笑了笑。
他當初也是心血來潮罷了。
沒想到馬立克給了他一個驚喜。
蘇玄當初會救馬立克,就像是突然想要幫助小貓小狗般的心情罷了,之後他也沒有注意馬立克的情況。
而後錦衣衛那邊倒是時不時告知馬利克的消息。
馬立克成功通過錦衣衛訓練。
成功畢業。
成為史以來最年輕的錦衣衛。
十一歲的錦衣衛!
馬立克成為作為錦衣衛畢業後,張明瑞成為他的直屬上司,而後詢問他未來想要的發展路線,他有三個選擇。
一是間諜,二是特工,三是臥底。
這三類不同,但有交叉。
間諜是從事情報刺探工作的人;
從事“特別工作”的都可以叫做特工,比如受命偵辦特別重大案件、內勤調查、保護要人等;
臥底則是指偽裝成被調查者,從事調查工作的人。
馬立克權衡利弊,他認為自己年齡小,潛伏當臥底最有優勢,故而選擇當臥底。
張明瑞的手頭上有幾人作為選擇。
一即將前往青州就藩的齊王朱榑、二即將出生的朱元璋二十二子(未來的安王朱楹)、三燕王朱棣、四潁川侯傅友德、五永昌侯藍玉、六西平侯沐英......
馬立克選擇潛伏到燕王朱棣的身邊。
不久後,馬立克以土族奴隸的身份,被朱棣購買走,成為燕王府家奴。
而後因為他的聰明機靈,深得朱棣喜愛。
朱棣為其改名為“鄭和”。
.......
房間中。
蘇玄坐在書桌前,手執毛筆,落下紅樓夢中冊的最後一筆。
他身後單膝跪著一名身穿夜行衣、雙手抱拳、低著頭的錦衣衛。
蘇玄落下最後一筆後,他看著未幹的墨跡。
眉頭微皺。
“你剛剛說,朱棣給馬立克賜姓........鄭和?”
“關右耳旁的鄭?”
“鄭重的鄭。”
“和諧友愛的和?”
蘇玄不確定的詢問了一句。
“是的,大人。”
“就是您說的鄭以及和。”
錦衣衛道。
蘇玄默然。
鄭和。
這個名字在後世頗為響亮。
而且還是在朱棣身邊的鄭和。
那豈不是那個人了。
鄭和,世稱“三保太監”。
航海家。
外交家。
曾經在大理之戰成為奴隸,而後成為朱棣家的家奴。
這個履曆和馬立克的履曆完全對得上。
曆史上有名的事件就是鄭和七次下西洋。
這是未來的十五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鄭和開拓了大規模的航海活動。
把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的高峰。
開辟了亞非洲際航線。
為後世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
對西太平洋和硬度洋進行了海洋考核,搜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數據。
後世的《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
而且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布局。
發展了明朝的貿易。
之前的明朝仍然沿襲著自元朝的朝貢貿易製度,並製定沿海港口與周邊各國進行貿易,但由於農業和工商業的迅速發展,處於“永樂盛世”的明王朝需要同海外各國更密切的貿易往來,促進經濟交流。
局限的陸上絲綢之路逐漸沉寂。
開辟海上通道成為必要選擇。
鄭和的船隊給馬六甲等地帶來商機,使各國變得繁榮。
另外,鄭和在下西洋之時,消滅海盜陳祖義,粉碎錫蘭王烈苦奈兒的陰謀,生擒蘇門答臘的蘇幹刺的戰爭。
采取的和平外交,與西洋各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並以強大的武裝,震懾萬國。
令萬國臣服。
蘇玄沒想到自己隨手救的一個“小人物”,竟然是未來那麽了不得的人。
不過。
他貌似將人帶偏了。
鄭和成了錦衣衛。
成了自己的人。
而且對自己忠心耿耿。
現在才十一歲的鄭和,還成了臥底,潛伏在朱棣的燕王府。
事情一下子變得有趣了。
若是按照原先的軌跡,朱雄英身死,朱允炆上位成皇帝,朱棣造侄子的反,成功上位。
朱棣當上皇帝。
才有了鄭和七下西洋。
現在蘇玄治好了朱雄英。
朱雄英沒死。
朱允炆也不一定上位。
朱棣則也不一定造反。
鄭和未來是否會下西洋,也變得不確定。
蘇玄到來這個時代,所產生的一係列的連鎖反應,正在不斷的改變著世界。
.......
“讓鄭和當一個臥底實在是太屈才,未來的他既然有如此厲害的軍事、外交等各方麵的才能,等臥底任務結束之後,讓他發揮他的才能吧。”
蘇玄如此想著。
現在鄭和已經臥底到了朱棣的燕王府。
他需要鄭和這顆棋子。
所以打算暫時按兵不動。
等到他成就大業。
再好好的利用鄭和的才能。
那時候也不遲。
“讓鄭和繼續潛伏在燕王府,若有什麽情報即使稟報,讓他暗中留意姚廣孝.......也就是道衍、相士袁珙、卜者金忠,武將張玉、陳亨、譚淵........”
蘇玄直接列出一些重要的人物。
姚廣孝這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鼓動朱棣造反,一手策劃了“靖難之役”。
這家夥是重點關注對象。
朱棣的武將班底。
其實不如朝廷的武將班底。
最猛的武將是朱棣在二兒子朱高煦,被稱為靖難第一將。
然而,未來的靖難第一將,還是一個小孩子。
朱棣最強的是謀士。
正因為有一堆智謀過人的謀士,朱棣才能成功的以劣勢優勝。
蘇玄讓鄭和那邊時刻關注朱棣的動向,若是朱棣遇到道衍(姚廣孝),要立馬通知他。
道衍的軍事才能和政治能力非常強大。
帶兵打仗這一方麵幾乎無人能敵。
未來的朱棣正是因為有他,才能在靖難之役中取得勝利,造反成功。
蘇玄打算提前朱棣一步收攏道衍這個人才。
這一批訓練的錦衣衛,他們都是有基礎的,有根基的,而馬立克可是從零開始啊。
“蘇大人您的眼光真準,沒想到居然被你撿迴來了一個苗子,日後他定然能夠成為我們錦衣衛中的中流砥柱,為大人您效力。”
蘇玄笑了笑。
他當初也是心血來潮罷了。
沒想到馬立克給了他一個驚喜。
蘇玄當初會救馬立克,就像是突然想要幫助小貓小狗般的心情罷了,之後他也沒有注意馬立克的情況。
而後錦衣衛那邊倒是時不時告知馬利克的消息。
馬立克成功通過錦衣衛訓練。
成功畢業。
成為史以來最年輕的錦衣衛。
十一歲的錦衣衛!
馬立克成為作為錦衣衛畢業後,張明瑞成為他的直屬上司,而後詢問他未來想要的發展路線,他有三個選擇。
一是間諜,二是特工,三是臥底。
這三類不同,但有交叉。
間諜是從事情報刺探工作的人;
從事“特別工作”的都可以叫做特工,比如受命偵辦特別重大案件、內勤調查、保護要人等;
臥底則是指偽裝成被調查者,從事調查工作的人。
馬立克權衡利弊,他認為自己年齡小,潛伏當臥底最有優勢,故而選擇當臥底。
張明瑞的手頭上有幾人作為選擇。
一即將前往青州就藩的齊王朱榑、二即將出生的朱元璋二十二子(未來的安王朱楹)、三燕王朱棣、四潁川侯傅友德、五永昌侯藍玉、六西平侯沐英......
馬立克選擇潛伏到燕王朱棣的身邊。
不久後,馬立克以土族奴隸的身份,被朱棣購買走,成為燕王府家奴。
而後因為他的聰明機靈,深得朱棣喜愛。
朱棣為其改名為“鄭和”。
.......
房間中。
蘇玄坐在書桌前,手執毛筆,落下紅樓夢中冊的最後一筆。
他身後單膝跪著一名身穿夜行衣、雙手抱拳、低著頭的錦衣衛。
蘇玄落下最後一筆後,他看著未幹的墨跡。
眉頭微皺。
“你剛剛說,朱棣給馬立克賜姓........鄭和?”
“關右耳旁的鄭?”
“鄭重的鄭。”
“和諧友愛的和?”
蘇玄不確定的詢問了一句。
“是的,大人。”
“就是您說的鄭以及和。”
錦衣衛道。
蘇玄默然。
鄭和。
這個名字在後世頗為響亮。
而且還是在朱棣身邊的鄭和。
那豈不是那個人了。
鄭和,世稱“三保太監”。
航海家。
外交家。
曾經在大理之戰成為奴隸,而後成為朱棣家的家奴。
這個履曆和馬立克的履曆完全對得上。
曆史上有名的事件就是鄭和七次下西洋。
這是未來的十五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鄭和開拓了大規模的航海活動。
把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的高峰。
開辟了亞非洲際航線。
為後世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
對西太平洋和硬度洋進行了海洋考核,搜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數據。
後世的《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
而且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布局。
發展了明朝的貿易。
之前的明朝仍然沿襲著自元朝的朝貢貿易製度,並製定沿海港口與周邊各國進行貿易,但由於農業和工商業的迅速發展,處於“永樂盛世”的明王朝需要同海外各國更密切的貿易往來,促進經濟交流。
局限的陸上絲綢之路逐漸沉寂。
開辟海上通道成為必要選擇。
鄭和的船隊給馬六甲等地帶來商機,使各國變得繁榮。
另外,鄭和在下西洋之時,消滅海盜陳祖義,粉碎錫蘭王烈苦奈兒的陰謀,生擒蘇門答臘的蘇幹刺的戰爭。
采取的和平外交,與西洋各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並以強大的武裝,震懾萬國。
令萬國臣服。
蘇玄沒想到自己隨手救的一個“小人物”,竟然是未來那麽了不得的人。
不過。
他貌似將人帶偏了。
鄭和成了錦衣衛。
成了自己的人。
而且對自己忠心耿耿。
現在才十一歲的鄭和,還成了臥底,潛伏在朱棣的燕王府。
事情一下子變得有趣了。
若是按照原先的軌跡,朱雄英身死,朱允炆上位成皇帝,朱棣造侄子的反,成功上位。
朱棣當上皇帝。
才有了鄭和七下西洋。
現在蘇玄治好了朱雄英。
朱雄英沒死。
朱允炆也不一定上位。
朱棣則也不一定造反。
鄭和未來是否會下西洋,也變得不確定。
蘇玄到來這個時代,所產生的一係列的連鎖反應,正在不斷的改變著世界。
.......
“讓鄭和當一個臥底實在是太屈才,未來的他既然有如此厲害的軍事、外交等各方麵的才能,等臥底任務結束之後,讓他發揮他的才能吧。”
蘇玄如此想著。
現在鄭和已經臥底到了朱棣的燕王府。
他需要鄭和這顆棋子。
所以打算暫時按兵不動。
等到他成就大業。
再好好的利用鄭和的才能。
那時候也不遲。
“讓鄭和繼續潛伏在燕王府,若有什麽情報即使稟報,讓他暗中留意姚廣孝.......也就是道衍、相士袁珙、卜者金忠,武將張玉、陳亨、譚淵........”
蘇玄直接列出一些重要的人物。
姚廣孝這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鼓動朱棣造反,一手策劃了“靖難之役”。
這家夥是重點關注對象。
朱棣的武將班底。
其實不如朝廷的武將班底。
最猛的武將是朱棣在二兒子朱高煦,被稱為靖難第一將。
然而,未來的靖難第一將,還是一個小孩子。
朱棣最強的是謀士。
正因為有一堆智謀過人的謀士,朱棣才能成功的以劣勢優勝。
蘇玄讓鄭和那邊時刻關注朱棣的動向,若是朱棣遇到道衍(姚廣孝),要立馬通知他。
道衍的軍事才能和政治能力非常強大。
帶兵打仗這一方麵幾乎無人能敵。
未來的朱棣正是因為有他,才能在靖難之役中取得勝利,造反成功。
蘇玄打算提前朱棣一步收攏道衍這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