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治療流行性感冒?推連花清瘟!
開局被綁入皇宮,給皇嫡長孫治病 作者:狂襲金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餘敏內心忐忑。
聽聞蘇玄的醫術出神入化,加上徐樞大力推薦,故而他才來見蘇玄,希望他能夠救治他的夫人。
但是。
蘇玄真的能治好他的夫人嗎?
太醫院的太醫也為他的夫人診治過,開了無數的藥,但是都不見起效。
餘敏內心不平靜,走到家門口,蘇玄叫他的時候,他才迴過神。
“餘禦史?”
“餘禦史!”
“啊?啊,抱歉,蘇院丞,我有些分神,請進去吧。”
餘敏推開宅院的大門,迎蘇玄進去。
“老爺。”
“老爺。”
一些仆人見到餘敏紛紛恭敬的喊道。
此時,餘家宅邸已經亮起了燈籠,而天色已經像是染了藍墨水一樣,漆黑席卷整個世界。
“咳咳咳......”
來到臥室門口,裏麵傳來咳嗽聲,一絲若有若無的中藥味從麵前的房門縫隙溢出。
“夫人。”
“我帶了太醫院的蘇院丞,來給你看看。”
餘敏推開房門,帶著蘇玄走了進去。
一進去,裏麵的中藥味更加濃鬱,而且門窗都是緊閉著的,兩名婢女正在伺候著床上之人,床上之人麵色蒼白,看起來極為虛弱。
“老爺。”
兩名婢女給餘敏行萬福禮。
餘敏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而後側身讓開。
“蘇院丞,您快來給我夫人看看,我夫人究竟是怎麽樣,之前無論是民間的大夫,還是太醫院的太醫,哪怕是孫院令,都說我夫人是感染了風寒。”
“他們也開了藥,我夫人也吃了,但卻就不見痊愈。”
“反而病情越來越重。”
餘敏臉上顯露出愁容。
“我先為尊夫人診一下脈。”
蘇玄坐到床旁邊的椅子上。
餘夫人朝蘇玄露出虛弱的笑容,“有勞蘇院丞了,咳咳咳.....”
“勞煩餘夫人伸一下手。”
餘夫人渾身虛弱,連抬起手都勉強,還是旁邊的婢女將餘夫人的手抬至蘇玄旁邊,蘇玄拿出手帕,蓋在餘夫人的手腕上,為其診脈。
而後露出沉思。
“蘇院丞,如何?”
餘敏頗為焦急的詢問。
“確實是感染了風寒。”
“外邪入侵。”
蘇玄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告訴餘敏。
餘夫人的病,用現代術語來講,是流行性感冒,也就是流感。
流感是一種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唿吸道疾病。
臨床表現為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為主,而唿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涕等情況比較輕微。
流感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是什麽致命的病。
但對古人來說。
這足以致命!
像是秦始皇、東晉第四位皇帝司馬嶽、朱元璋等皇帝,就是因為重感冒而亡。
別說古代。
哪怕是近現代,流行性感冒也算是絕症。
1918年,一場流行性感冒,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殺掉了全球百分之三的人類!
五億人感染。
死亡人數超過三千五百萬人!
餘敏眉頭微皺。
他沒想到蘇玄和其他醫師的判斷都是一樣。
“若是感染風寒,為何我夫人久治不愈?”
餘敏直接問出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蘇玄收迴手,解釋道:“餘夫人是外邪入體導致的風寒,和普通的風寒不同,醫治的藥方也自然不同。”
他看了一眼虛弱不已的餘夫人。
沉思了下。
他假裝從袖子裏,實則從係統空間裏拿出了一盒連花清瘟膠囊。
連花清瘟膠囊是現代創新中藥,融合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的專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湯,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專治疫病的銀翹散化裁,又汲取了明代吳又可的《瘟疫論》中的治疫證用大黃經驗。
這藥治療流行性感冒很管用。
故而蘇玄推薦這藥。
“此藥口服,一次四粒,一日三次。”
“三日內必然見效。”
蘇玄將連花清瘟膠囊遞給餘敏。
餘敏愕然懵逼,看了看連花清瘟膠囊,又看了看蘇玄。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藥。
蘇玄見到他懵逼,好心的為他打開盒子,撕開包裝袋,將裏麵的一排排膠囊拿出來。
“這就是連花清瘟膠囊。”
“記住,是一次四粒。”
“這就是一粒。”
蘇玄指著其中一粒綠色的膠囊解釋著。
餘敏更懵了。
這藥的包裝,模樣,太奇特了。
“為何藥,是這樣的形狀。”
“這是膠囊。”
蘇玄道。
“膠囊?”
餘敏艱難的重複這兩個字,他更加迷茫了。
“你就當它是藥丸,裏麵融合的都是藥的粉末,隻要吃下去,就可以治愈尊夫人的病。”
蘇玄如此解釋。
餘敏不知道什麽是膠囊,是正常的。
雖然傳說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古埃及就誕生過膠囊。
那時候的埃及人用牛、羊等動物切碎並熬煮的皮來包裹藥草粉劑,製造出世界曆史上第一顆膠囊藥品。
而後膠囊的再出現,就是在1730年。
維也納的藥劑師用植物提取物手工製造膠囊,造就了近現代膠囊藥品工藝雛形。
1818年,巴黎醫院的軍事行政官委托化學家研究生產主要膠囊材料明膠的方法。
但當時並未用在藥品上。
隻是為了弄清楚明膠是否可以代替食物充饑。
十五年後。
也就是1833年。
法國藥劑師弗朗索瓦·莫特獲得一項生產單片明膠膠囊的方法,用一滴明膠溶液密封製作成膠囊藥品,使藥品不再有苦味,且不再受冷、熱和濕度等外界環境影響。
1834年,f. mothes在巴黎獲得膠囊製造技術的專利。
1846年,j. lehuby發明兩節式硬膠囊製造技術並在法國獲得專利。
隨著現代機械工業化的推進。
1872年,limousin在法國製造了第一台膠囊製造充填機。
1874年,底特律開始硬膠囊的工業化製造。
1888年,parke-davis公司在底特律獲得硬膠囊製造的生產方式。
1897年,美國禮來公司將粉末狀或顆粒狀藥物填充到由兩部分構成的硬明膠膠囊中。
1931年,帕克·戴維斯公司內的工程師阿瑟·科爾頓成功設計和製造出一套自動化設備,世界上第一粒明膠硬膠囊誕生!
藥用膠囊的自動化生產時代到來!
而後。
膠囊製造速度可達每小時一萬粒!
由此,膠囊藥品快速增加!
1949年,美國氰胺公司試驗部門 lederle 開發“ogel”工藝,粉末可以精準的填充到軟明膠膠囊內。
而後,我國也開始出現膠囊!
聽聞蘇玄的醫術出神入化,加上徐樞大力推薦,故而他才來見蘇玄,希望他能夠救治他的夫人。
但是。
蘇玄真的能治好他的夫人嗎?
太醫院的太醫也為他的夫人診治過,開了無數的藥,但是都不見起效。
餘敏內心不平靜,走到家門口,蘇玄叫他的時候,他才迴過神。
“餘禦史?”
“餘禦史!”
“啊?啊,抱歉,蘇院丞,我有些分神,請進去吧。”
餘敏推開宅院的大門,迎蘇玄進去。
“老爺。”
“老爺。”
一些仆人見到餘敏紛紛恭敬的喊道。
此時,餘家宅邸已經亮起了燈籠,而天色已經像是染了藍墨水一樣,漆黑席卷整個世界。
“咳咳咳......”
來到臥室門口,裏麵傳來咳嗽聲,一絲若有若無的中藥味從麵前的房門縫隙溢出。
“夫人。”
“我帶了太醫院的蘇院丞,來給你看看。”
餘敏推開房門,帶著蘇玄走了進去。
一進去,裏麵的中藥味更加濃鬱,而且門窗都是緊閉著的,兩名婢女正在伺候著床上之人,床上之人麵色蒼白,看起來極為虛弱。
“老爺。”
兩名婢女給餘敏行萬福禮。
餘敏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而後側身讓開。
“蘇院丞,您快來給我夫人看看,我夫人究竟是怎麽樣,之前無論是民間的大夫,還是太醫院的太醫,哪怕是孫院令,都說我夫人是感染了風寒。”
“他們也開了藥,我夫人也吃了,但卻就不見痊愈。”
“反而病情越來越重。”
餘敏臉上顯露出愁容。
“我先為尊夫人診一下脈。”
蘇玄坐到床旁邊的椅子上。
餘夫人朝蘇玄露出虛弱的笑容,“有勞蘇院丞了,咳咳咳.....”
“勞煩餘夫人伸一下手。”
餘夫人渾身虛弱,連抬起手都勉強,還是旁邊的婢女將餘夫人的手抬至蘇玄旁邊,蘇玄拿出手帕,蓋在餘夫人的手腕上,為其診脈。
而後露出沉思。
“蘇院丞,如何?”
餘敏頗為焦急的詢問。
“確實是感染了風寒。”
“外邪入侵。”
蘇玄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告訴餘敏。
餘夫人的病,用現代術語來講,是流行性感冒,也就是流感。
流感是一種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唿吸道疾病。
臨床表現為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為主,而唿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涕等情況比較輕微。
流感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是什麽致命的病。
但對古人來說。
這足以致命!
像是秦始皇、東晉第四位皇帝司馬嶽、朱元璋等皇帝,就是因為重感冒而亡。
別說古代。
哪怕是近現代,流行性感冒也算是絕症。
1918年,一場流行性感冒,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殺掉了全球百分之三的人類!
五億人感染。
死亡人數超過三千五百萬人!
餘敏眉頭微皺。
他沒想到蘇玄和其他醫師的判斷都是一樣。
“若是感染風寒,為何我夫人久治不愈?”
餘敏直接問出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蘇玄收迴手,解釋道:“餘夫人是外邪入體導致的風寒,和普通的風寒不同,醫治的藥方也自然不同。”
他看了一眼虛弱不已的餘夫人。
沉思了下。
他假裝從袖子裏,實則從係統空間裏拿出了一盒連花清瘟膠囊。
連花清瘟膠囊是現代創新中藥,融合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的專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湯,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專治疫病的銀翹散化裁,又汲取了明代吳又可的《瘟疫論》中的治疫證用大黃經驗。
這藥治療流行性感冒很管用。
故而蘇玄推薦這藥。
“此藥口服,一次四粒,一日三次。”
“三日內必然見效。”
蘇玄將連花清瘟膠囊遞給餘敏。
餘敏愕然懵逼,看了看連花清瘟膠囊,又看了看蘇玄。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藥。
蘇玄見到他懵逼,好心的為他打開盒子,撕開包裝袋,將裏麵的一排排膠囊拿出來。
“這就是連花清瘟膠囊。”
“記住,是一次四粒。”
“這就是一粒。”
蘇玄指著其中一粒綠色的膠囊解釋著。
餘敏更懵了。
這藥的包裝,模樣,太奇特了。
“為何藥,是這樣的形狀。”
“這是膠囊。”
蘇玄道。
“膠囊?”
餘敏艱難的重複這兩個字,他更加迷茫了。
“你就當它是藥丸,裏麵融合的都是藥的粉末,隻要吃下去,就可以治愈尊夫人的病。”
蘇玄如此解釋。
餘敏不知道什麽是膠囊,是正常的。
雖然傳說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古埃及就誕生過膠囊。
那時候的埃及人用牛、羊等動物切碎並熬煮的皮來包裹藥草粉劑,製造出世界曆史上第一顆膠囊藥品。
而後膠囊的再出現,就是在1730年。
維也納的藥劑師用植物提取物手工製造膠囊,造就了近現代膠囊藥品工藝雛形。
1818年,巴黎醫院的軍事行政官委托化學家研究生產主要膠囊材料明膠的方法。
但當時並未用在藥品上。
隻是為了弄清楚明膠是否可以代替食物充饑。
十五年後。
也就是1833年。
法國藥劑師弗朗索瓦·莫特獲得一項生產單片明膠膠囊的方法,用一滴明膠溶液密封製作成膠囊藥品,使藥品不再有苦味,且不再受冷、熱和濕度等外界環境影響。
1834年,f. mothes在巴黎獲得膠囊製造技術的專利。
1846年,j. lehuby發明兩節式硬膠囊製造技術並在法國獲得專利。
隨著現代機械工業化的推進。
1872年,limousin在法國製造了第一台膠囊製造充填機。
1874年,底特律開始硬膠囊的工業化製造。
1888年,parke-davis公司在底特律獲得硬膠囊製造的生產方式。
1897年,美國禮來公司將粉末狀或顆粒狀藥物填充到由兩部分構成的硬明膠膠囊中。
1931年,帕克·戴維斯公司內的工程師阿瑟·科爾頓成功設計和製造出一套自動化設備,世界上第一粒明膠硬膠囊誕生!
藥用膠囊的自動化生產時代到來!
而後。
膠囊製造速度可達每小時一萬粒!
由此,膠囊藥品快速增加!
1949年,美國氰胺公司試驗部門 lederle 開發“ogel”工藝,粉末可以精準的填充到軟明膠膠囊內。
而後,我國也開始出現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