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獻上馬鈴薯和番薯
開局被綁入皇宮,給皇嫡長孫治病 作者:狂襲金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裏,朱元璋瞧著蘇玄頗為不耐煩。
聽到蘇玄說要獻上兩物,雖然不知道蘇玄要獻上什麽,但他見多識廣,什麽沒見過,金銀珠寶珍稀字畫,哪怕是番邦之物他都見過不少。
朱元璋篤定蘇玄所獻之物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
半點好奇心都沒有。
他現在隻想讓蘇玄趕緊滾蛋,於是他說:“獻了東西就給咱趕緊滾蛋。”
蘇玄將番薯和馬鈴薯從袖子拿出來,呈給朱元璋,而後說:“好嘞,臣現在就滾蛋。”
他轉身就要走。
朱元璋不耐煩他,他還不耐煩朱元璋呢。
泥人都有三分火氣,何況是他!
若不是朱元璋是皇帝,害怕被砍頭。
他早就一腳踹上去。
裝什麽呢。
在勞資那個時代已經沒有皇帝,也不是什麽封建時代。
雖然並不是人人平等。
但也不用磕頭下跪。
現在勞資都給你下跪磕頭,可你這態度,勞資還不願意伺候!
至於朱元璋認不出番薯、馬鈴薯,那就罷了。
勞資找其他人合作!
那些淮西黨。
浙東黨。
無論哪一個,隻要能合作推廣馬鈴薯和番薯,他便和哪個合作。
雖然多花些時間和功夫。
但他一定能夠將這兩樣高產量農作物推廣出去。
屆時,他照樣可以收割百姓的信仰值!
朱元璋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桌上那灰溜溜的兩物,愣住。
他拿起這兩物,仔細的看起來。
“這東西是什麽?”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自問見過許多農作物,但偏偏這兩物認不出來,眼看蘇玄就要離開禦書房,朱元璋趕緊叫住蘇玄。
“蘇院丞留步!”
蘇玄轉過身,不卑不亢道:“陛下還有何吩咐?臣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滾蛋了。若是沒有其他事情,臣就先滾蛋了。”
他說著就要走。
“給我站住!”
朱元璋命令道。
語氣異常強硬。
蘇玄:......
他心中罵娘。
如果係統能給他一把ak,他首先就將朱元璋這家夥給突突了。
滅了朱元璋之後。
自己當皇帝。
然後,自己想怎麽爽怎麽爽。
何必屈居人下。
受人擺布?
真是憋屈。
係統啊係統,你給點力,給我來點熱武器或者異能,讓我能夠逆了朱元璋,直接來個謀朝篡位,改朝換代。
反正這個皇位也是朱元璋搶過來的,他是農民出身都能穩坐皇位,自己為何不能?
現在大明不過建國十多年,根基不穩。
想要取而代之並不難。
蘇玄就站在原地,朱元璋直接拿著番薯和馬鈴薯來到蘇玄的麵前,舉著這兩物詢問,“這兩個是何物?”
“你為何要將這兩物獻給咱?”
“這兩物名為番薯和馬鈴薯,可救大明千千萬的百姓,能夠讓他們溫飽。”
蘇玄迴道。
“這兩物是食物?”
朱元璋狐疑,“哪怕這兩物是食物,你為何又能確定它們能夠救大明千千萬的百姓,能夠讓他們溫飽?”
大明的糧食作物種類多了去了,也不見得能讓大明的百姓溫飽。
“這兩物不同,它們的產量比尋常的糧食作物高十多倍,至少能夠畝產兩千斤。”
蘇玄將自己想要謀逆的心按下來,為了係統的獎勵,他耐心地跟朱元璋解釋著。
“畝產兩千斤?!”
朱元璋大驚。
而後狂喜。
大明的糧食作物產量低,畝產兩三百斤罷了,而這兩物的畝產量竟然比大明的糧食作物產量高出十倍!
這簡直是驚人。
“世上怎麽可能有如此高產量的糧食作物。”
“蘇玄,你沒有撒謊?”
“臣自然沒有撒謊,臣也沒有理由撒謊,而且畝產兩千斤隻是它們的最低產量,若是種植得好,畝產量會更高。”
“不信的話,陛下可以命人嚐試播種種植。”
蘇玄說得信誓旦旦,朱元璋信了八成。
“若是這兩種糧食作物的產量真如你所說的那麽高,那這兩種糧食將救大明千千萬萬的百姓!讓大明的百姓不再餓肚子,可以飽腹!”
“蘇玄,你也會成為我大明的功臣!”
朱元璋語氣激動。
現在這兩種農作物是大明迫切需要的。
有了這兩種農作物,那麽,大明百姓能夠飽腹,大明的人口也能再次爆發性的增漲,他的大明能夠更加強盛!
在古代,人口多就是國家強盛的標誌之一!
人口多,青壯年多,就代表國家更強盛!
“這兩物該如何種植?”
忽然,問題來了。
朱元璋尷尬的發現,這兩種農作物是新品種,恐怕大明的農戶都不會種植,大明千萬百姓也不會種植,會種植的或許隻有拿出這兩種農作物的蘇玄。
蘇玄確實會種植。
他將方法告知朱元璋。
“馬鈴薯可以切塊種植,陛下,你應該可以看到馬鈴薯上的凹陷處,那裏就是馬鈴薯的芽眼,馬鈴薯生根發芽之處,所以切塊的時候都需要含有芽眼。”
“切塊後在陽光下或者陰涼處讓傷口愈合幹燥。”
“而後將馬鈴薯的塊莖芽眼朝上,埋進土裏種植即可。”
“......”
“......”
“至於番薯不能像馬鈴薯一樣切塊種植,番薯容易腐爛,切塊埋進土裏可能還沒有出芽就腐爛了。”
“所以需要育苗移栽。”
“番薯切塊後,將一半浸入水中,放在有陽光的地方,等到二到四周番薯長出嫩芽後,將其揪下,將基部放入水中培育。”
“需要每天加一次清水,將沒有長出根或者枯萎的幼苗扔掉,紅薯苗的根從底部長出來後,就可以移栽,移栽至陽光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地方。”
“......”
“......”
蘇玄巴拉巴拉的跟朱元璋講述著番薯和馬鈴薯種植的方法和步驟,而這一次朱元璋沒有不耐煩,而是認真的傾聽著,直至講完。
而後,朱元璋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蘇院丞現在手中有多少的番薯和馬鈴薯?”
有多少的番薯和馬鈴薯,決定著未來能夠育出多少的番薯和馬鈴薯,越多的種就能夠培育更多的果實。
“臣手頭上的番薯、馬鈴薯並不多,各一千斤。”蘇玄道。
“足矣。”
“隻需要有這些,就能夠將番薯和馬鈴薯這兩種產量高的農作物普及大明!”
朱元璋讓內侍將剛剛蘇玄所說的馬鈴薯、番薯的種植方法詳細記錄下來,而後讓人去蘇玄家中取這兩種作物,並準備著手讓人種植。
聽到蘇玄說要獻上兩物,雖然不知道蘇玄要獻上什麽,但他見多識廣,什麽沒見過,金銀珠寶珍稀字畫,哪怕是番邦之物他都見過不少。
朱元璋篤定蘇玄所獻之物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
半點好奇心都沒有。
他現在隻想讓蘇玄趕緊滾蛋,於是他說:“獻了東西就給咱趕緊滾蛋。”
蘇玄將番薯和馬鈴薯從袖子拿出來,呈給朱元璋,而後說:“好嘞,臣現在就滾蛋。”
他轉身就要走。
朱元璋不耐煩他,他還不耐煩朱元璋呢。
泥人都有三分火氣,何況是他!
若不是朱元璋是皇帝,害怕被砍頭。
他早就一腳踹上去。
裝什麽呢。
在勞資那個時代已經沒有皇帝,也不是什麽封建時代。
雖然並不是人人平等。
但也不用磕頭下跪。
現在勞資都給你下跪磕頭,可你這態度,勞資還不願意伺候!
至於朱元璋認不出番薯、馬鈴薯,那就罷了。
勞資找其他人合作!
那些淮西黨。
浙東黨。
無論哪一個,隻要能合作推廣馬鈴薯和番薯,他便和哪個合作。
雖然多花些時間和功夫。
但他一定能夠將這兩樣高產量農作物推廣出去。
屆時,他照樣可以收割百姓的信仰值!
朱元璋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桌上那灰溜溜的兩物,愣住。
他拿起這兩物,仔細的看起來。
“這東西是什麽?”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自問見過許多農作物,但偏偏這兩物認不出來,眼看蘇玄就要離開禦書房,朱元璋趕緊叫住蘇玄。
“蘇院丞留步!”
蘇玄轉過身,不卑不亢道:“陛下還有何吩咐?臣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滾蛋了。若是沒有其他事情,臣就先滾蛋了。”
他說著就要走。
“給我站住!”
朱元璋命令道。
語氣異常強硬。
蘇玄:......
他心中罵娘。
如果係統能給他一把ak,他首先就將朱元璋這家夥給突突了。
滅了朱元璋之後。
自己當皇帝。
然後,自己想怎麽爽怎麽爽。
何必屈居人下。
受人擺布?
真是憋屈。
係統啊係統,你給點力,給我來點熱武器或者異能,讓我能夠逆了朱元璋,直接來個謀朝篡位,改朝換代。
反正這個皇位也是朱元璋搶過來的,他是農民出身都能穩坐皇位,自己為何不能?
現在大明不過建國十多年,根基不穩。
想要取而代之並不難。
蘇玄就站在原地,朱元璋直接拿著番薯和馬鈴薯來到蘇玄的麵前,舉著這兩物詢問,“這兩個是何物?”
“你為何要將這兩物獻給咱?”
“這兩物名為番薯和馬鈴薯,可救大明千千萬的百姓,能夠讓他們溫飽。”
蘇玄迴道。
“這兩物是食物?”
朱元璋狐疑,“哪怕這兩物是食物,你為何又能確定它們能夠救大明千千萬的百姓,能夠讓他們溫飽?”
大明的糧食作物種類多了去了,也不見得能讓大明的百姓溫飽。
“這兩物不同,它們的產量比尋常的糧食作物高十多倍,至少能夠畝產兩千斤。”
蘇玄將自己想要謀逆的心按下來,為了係統的獎勵,他耐心地跟朱元璋解釋著。
“畝產兩千斤?!”
朱元璋大驚。
而後狂喜。
大明的糧食作物產量低,畝產兩三百斤罷了,而這兩物的畝產量竟然比大明的糧食作物產量高出十倍!
這簡直是驚人。
“世上怎麽可能有如此高產量的糧食作物。”
“蘇玄,你沒有撒謊?”
“臣自然沒有撒謊,臣也沒有理由撒謊,而且畝產兩千斤隻是它們的最低產量,若是種植得好,畝產量會更高。”
“不信的話,陛下可以命人嚐試播種種植。”
蘇玄說得信誓旦旦,朱元璋信了八成。
“若是這兩種糧食作物的產量真如你所說的那麽高,那這兩種糧食將救大明千千萬萬的百姓!讓大明的百姓不再餓肚子,可以飽腹!”
“蘇玄,你也會成為我大明的功臣!”
朱元璋語氣激動。
現在這兩種農作物是大明迫切需要的。
有了這兩種農作物,那麽,大明百姓能夠飽腹,大明的人口也能再次爆發性的增漲,他的大明能夠更加強盛!
在古代,人口多就是國家強盛的標誌之一!
人口多,青壯年多,就代表國家更強盛!
“這兩物該如何種植?”
忽然,問題來了。
朱元璋尷尬的發現,這兩種農作物是新品種,恐怕大明的農戶都不會種植,大明千萬百姓也不會種植,會種植的或許隻有拿出這兩種農作物的蘇玄。
蘇玄確實會種植。
他將方法告知朱元璋。
“馬鈴薯可以切塊種植,陛下,你應該可以看到馬鈴薯上的凹陷處,那裏就是馬鈴薯的芽眼,馬鈴薯生根發芽之處,所以切塊的時候都需要含有芽眼。”
“切塊後在陽光下或者陰涼處讓傷口愈合幹燥。”
“而後將馬鈴薯的塊莖芽眼朝上,埋進土裏種植即可。”
“......”
“......”
“至於番薯不能像馬鈴薯一樣切塊種植,番薯容易腐爛,切塊埋進土裏可能還沒有出芽就腐爛了。”
“所以需要育苗移栽。”
“番薯切塊後,將一半浸入水中,放在有陽光的地方,等到二到四周番薯長出嫩芽後,將其揪下,將基部放入水中培育。”
“需要每天加一次清水,將沒有長出根或者枯萎的幼苗扔掉,紅薯苗的根從底部長出來後,就可以移栽,移栽至陽光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地方。”
“......”
“......”
蘇玄巴拉巴拉的跟朱元璋講述著番薯和馬鈴薯種植的方法和步驟,而這一次朱元璋沒有不耐煩,而是認真的傾聽著,直至講完。
而後,朱元璋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蘇院丞現在手中有多少的番薯和馬鈴薯?”
有多少的番薯和馬鈴薯,決定著未來能夠育出多少的番薯和馬鈴薯,越多的種就能夠培育更多的果實。
“臣手頭上的番薯、馬鈴薯並不多,各一千斤。”蘇玄道。
“足矣。”
“隻需要有這些,就能夠將番薯和馬鈴薯這兩種產量高的農作物普及大明!”
朱元璋讓內侍將剛剛蘇玄所說的馬鈴薯、番薯的種植方法詳細記錄下來,而後讓人去蘇玄家中取這兩種作物,並準備著手讓人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