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開平學堂提供的餐食不算很好,也隻是小米粥加鹹菜,但是對於這些平日連飯都吃不上的孩子來說,無疑是珍饈美味,也不是擎虎小氣,現在有李淩山的支持,開平學堂完全不差錢,但是擎虎不希望這些孩子一來就過得安逸,窮人乍富,往往都會沉湎與安逸,失去上進心。


    也不是說不想給這些孩子們更好的生活,隻是擎虎想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更好的待遇,他規定,開平學堂中每七天為一周,每周上學五天,剩餘兩天學生們可以選擇在學堂中自習,或者是去做其他的事情,每周會有一次周考,每月一次月考,全部以班級為單位,擎虎設下三等標準,一等為最優,成績達到一等的班級,後麵一周每餐吃大米飯,外加一葷兩素三個菜外加一個雞蛋,成績達到二等的班級,後麵一周每餐大米飯加上三個素菜,成績三等的班級,就隻有饅頭米飯加鹹菜了,至於連三等都夠不上的班級,那就隻有小米粥加鹹菜了。


    同時擎虎還規定,開平學堂內嚴禁霸淩,如果被發現有霸淩現象,直接逐出學堂,永遠不能再學堂上學,對於這些貧苦人家的孩子來說,三等的夥食已經是隻有過年才有的待遇,更不要說一等的飯食了,擎虎也是想借此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在學習中互幫互助。


    而且擎虎對於成績優異的學生會設立獎學金製度,廖文之最開始還覺得擎虎這樣安排,太過功利化,學習就應該純粹,而不應該摻雜有其他的東西,擎虎勸服他隻用了一個問題,他問廖文之,現在的學子學習是為了什麽?


    這個問題直接把廖文之問住了,是啊,現在的學子學習是為了什麽呢?不就是為了做官,為了身份地位,為了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要麽名滿天下,要麽富有四海,這與擎虎的這些製度有什麽不同?都是為了利益而已,那擎虎的做法又怎麽是把學習功利化呢?想通這點,廖文之也不再反對。


    廖文之跟擎虎一起去視察了開平學堂,現在學堂周圍也建起了不少的工坊,韓雪瑩幾乎把擎家所有的工坊都遷到了學堂附近,而且學堂這位置距離止戈軍的營地也不遠,學堂的防衛由止戈軍負責,並且韓雪瑩還給學堂留下了一大塊地方,方便以後學堂的擴建,最開始擎虎還覺得韓雪瑩這個想法是多餘的,但是真正的到了招生的時候,擎虎還真覺得韓雪瑩是有先見之明的。


    來報名的這些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剛好讓學生住滿了學堂的校舍,一個不多也一個不少,不過擎虎也沒有立刻去擴建學堂,他也想先穩住一段時間,畢竟這才是第一期的學生,也不知道他這樣的學習製度,是否能夠成功。


    開學禮辦的很順利,擎虎本以為京中的那些儒生們會來搗亂,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也不知道是為什麽。第一批的開平學堂總共有一千學子入學,其中男生有七百多人,女生有兩百多人,原本學堂的教習先生是不夠的,可後麵再廖文之的胡蘿卜加大棒的手段下,又給學堂招來了不少的教習,而且李淩山還大方的從工部的監造處調了好些個工匠給學,這樣才勉強的補齊了缺額的教習。


    師資力量夠了,擎虎本不願韓雪瑩去擔當教習的,可是韓雪瑩不樂意,並且李芊柔、小桃、皇甫雨薇也強烈要求去學堂做教習,最後擎虎屈於四女的淫威不得不答應,不過隻允許他們去教蒙學學生,四女也沒有得寸進尺,隻是暗罵擎虎小氣。


    京城中的儒生們依舊每天去天牢那邊鬧著,關在天牢裏的廖優之一點都沒有階下囚的覺悟,每天優哉遊哉的做起了學問,一點都不著急,廖優之是料定李淩山不敢拿他怎麽樣,頂多就是關一陣子,就會被毫發無損的被放出去,他乃是大炎儒生之首,如果處置了他,就等於是打了大炎文壇的臉麵,要知道現在朝中的文官,可都是儒門學子出身,今天他廖優之被輕易處置了,那麽明日朝中的官員也會被處置。


    這也是儒生最大的優點,無論內鬥有多麽的嚴重,但是對於其他人想要動儒門的人,那是絕對不行的。正如廖優之所料,現在每天李淩山處理最多的就隻有兩類折子,一類是替廖優之開脫的鳴不平的,另外一類就是彈劾擎虎的。


    最近李淩山天天將廖文之召到議政殿,問開平學堂那邊的情況,還好,開平學堂到目前一切順利,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為了方便走讀的學生,也是為了學生們在路上發生什麽意外,被那些儒生借題發揮,擎虎還特意讓擎家的工坊做了一匹加長的四輪馬車,用於接送走讀的學子們上下學,但是呢這些馬車除了上學放學的時間有點用之外,其他的時候都是空著的,擎虎覺得這樣很浪費,於是就成立了一家開平車馬行,這車馬行跟傳統的車馬行不通,就跟後世的公交一樣,線路固定,站點固定,隻需要兩文錢,就可以乘坐,這也讓京城百姓出行方便了不少。


    而這一舉措也快速的席卷了大炎全國,成了一種新型的生意,而這種馬車隻有擎家的工坊會做,因此全國各地來擎家木工坊訂購馬車的人絡繹不絕,讓擎虎大賺了一筆。


    文會的流言雖然對擎虎以及開平學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從目前看這影響十分有限,但是京城的儒生就十分不好過了,他們每天出門,身後總有人尾隨,隻要他們靠近護國公府,或者是開平學堂,就會被人套上麻袋打暈抗走,然後自己醒來的時候不是在柴草垛,就是一些無人的小巷中,所以現在的儒生雖然是對開平學堂以及擎虎有著十分大的怨念,但是也不敢靠近。


    羽林衛中的調查也一直在進行中,已經處置了一批人,但是剩下的羽林衛軍官們各個都心中有些不安,可以說文會那天的事情,整個羽林衛從上到下,就沒有一個人是幹淨的,羽林衛前身是皇甫無雙的部隊,這支部隊也在大炎建國過程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勳,當年羽林衛本該單獨成軍的,可是當時的皇甫無雙在一次戰役中受了重傷,修養了一年多才堪堪痊愈,也是這段時間,羽林衛就一直留在京城,然後就一直到現在,成為了京城的城衛軍,羽林衛現任的大將軍就是當年皇甫無雙的一個副將,叫宋陽,這人表麵上是效忠與朝廷,但是內心裏是怎麽想的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對於朝廷對於羽林衛的調查,宋陽一直都是不聞不問,像個沒事人一般,對於那些被抓著處置的人,他也從來沒有過問一句,包括李淩山下旨申斥的時候,他也沒有任何的反駁辯解,隻是默默接下聖旨,跪地謝恩,表現的對於李淩山十分的忠心,因此現在在羽林衛中,不少的將軍對他已經產生了反抗的情緒,畢竟被抓走的都是他們的袍澤兄弟,都在埋怨宋陽軟弱,不敢替自己手底下的兄弟們爭辯,一時間羽林衛中人心浮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世子平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舒並收藏重生世子平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