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宇朝葉氏煤爐廠
穿越古代:商城空間可種田 作者:我的理想生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陽初升,村民們早早的起了床。
在家裏吃過早飯,連碗都顧不得洗,就急匆匆的朝著葉成的工坊趕去。
今天,是工坊竣工的日子。
昨天大家就接到了通知,中午竣工後,就會挑選一批吃苦肯幹的人,成為工坊的第一批員工。
根據小道消息,這批人的數量不是很多。
所以大家這才迫不及待的趕去工坊,想著自己能被選上。
“你這憨貨,倒是快點啊,去的遲了,說不定這第一批員工你就選不上了。”劉大腦袋媳婦張青枝,看著自家男人磨蹭個不停,就忍不住的催促道。
“慌啥,中午才能竣工,這會去了還得等。”劉大腦袋滿不在乎道。
“你傻?你去了工坊,是不是也能在葉成麵前露個臉,到時候你的機會不是大一些嗎?”張青枝沒好氣道。
“我可是聽說了,工坊的員工,每天最少能拿四十文,一個月可是一兩二錢的銀子,比咱們家種兩年莊稼都掙得多。”
“放心吧,我幹活的時候最賣力氣,再加上咱家的關係和葉成家也不差,這次肯定能選上。”
劉大腦袋聽到媳婦的話,這才稍微加快了些速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趕緊吧!”
在張青枝的催促下,兩人也快速出了門,朝著葉成家的方向趕去。
還沒走到近前,就看見遠處一座高達三四米的建築矗立在那裏。
這建築就是葉成新建的煤爐工坊。
等到兩口子來到工坊,就看見烏壓壓的一大片村民,正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興高采烈地的討論著。
工坊昨日就建的差不多,隻剩下最後一點活,隻等著吉時一到,立刻就能完工。
工坊的四周,三柱帶著大寶等人,正在忙碌的掛著鞭炮。
這些鞭炮是葉成從郡城買的,每掛一百響,這裏足足有一萬響的鞭炮,花了葉成十兩銀子。
葉成叫過來三柱詢問:“交給你們的鞭炮已經全部掛好了?”
三柱臉色興奮的點頭,“爹,放心吧,我已經和大寶他們全都掛好,隻等時間一到,立刻就能放鞭炮。”
說到這裏,三柱滿臉欣喜:“說起來,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鞭炮這東西呢。
我聽說這些鞭炮可不便宜,有些家境不錯的人家,到過年的時候,才舍得放上一掛。”
旁邊,吳金花聽到孫子的話,忍不住開口嘀咕:“竣工就竣工,放什麽鞭炮呀,還不如買點糧食來的實在。”
葉成笑著道:“娘,這你就不知道了,俗話說的好,鞭炮一響,黃金萬兩,咱們這裏準備了一萬響的鞭炮,等工坊開了工,絕對能賺上一萬兩的銀子。”
“真的,我怎麽沒聽說過?”吳金花心裏雖有些疑惑,但是總算不再念叨著浪費了。
午時三刻一到,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齊鳴,葉成的工坊終於竣工了。
吃過了香噴噴的竣工飯,工坊的第一次收人也正式開始了。
張裏正作為村子德高望重的老人,被葉成請來,參與工人的選拔。
另外,葉大山和吳金花等親人,也被叫過來一起商量。
經過他們緊張的磋商,員工很快就選了出來。
全都是踏實肯幹的性格。
張裏正很滿意,因為他兒子,也就是張二蛋的爹,因為表現不錯,也被成功選上。
所以他看向葉成的眼神也越發的溫和。
等到選完了員工,張裏正清了清嗓子,大聲開口:“鄉親們,今天是葉成家的工坊竣工的好日子,現在我宣布,葉成工坊第一批工人的選拔正式開始。”
“下麵念到名字的留下,沒念到的,就先迴家,等著下次招人的時候,再選拔。”
村民們聽到這話,全都不再吭聲,靜靜的等待起來。
“趙大狗、李大牛、王三魁,劉大腦袋、張春生……”
隨著一個個名字被念到,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失望。
不到一炷香,沒念到名字的村民就紛紛離去。
剩下的三十個村民,有男有女。
葉成來到他們麵前,神色嚴肅的開口:“從明天起,大家就是我葉家煤爐廠的一名實習員工了。”
“我在這裏給大家強調一下,我們廠的原則就是安全第一,生產第二,大家一定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幹活生產。”
“前三天,不幹活,先培訓。三天之後,正式開工。”
“你們的工錢,暫定為男的每天五十文,女的每天四十文,以後隨著利潤的增加,你們的工錢也會增加。”
選上的員工,聽到工錢後,直接驚呆了。
“葉成,你說的是真的?我們每天的工錢真的是五十文?”一名被選上的男性村民不敢置信的問道。
“以後你們不要叫我名字,稱唿我為葉廠長。”葉成強調了一遍,隨後才繼續道:“至於工錢,自然是真的,不過,我這裏是每個月發一次工錢,上一個月的工錢,會到下個月的初一進行發放。”
聽到葉成的解釋,員工高興壞了。
一個個興高采烈地告辭離去。
迴去向家人報告這個好消息。
隨著員工們一一迴了家,工錢的事情也傳遍了清山村。
村民們羨慕的同時,心裏更加渴望,自己下次能被選上。
趁著培訓新員工的三天時間,葉成也沒閑著。
而是發動了村民們去後山的煤礦和鐵礦處盡力挖掘,再想辦法運到工坊。
葉成則是以每十斤一文錢的價格,進行收購。
這三天,村民們都像瘋了一般。
每天早出晚歸,背著竹簍,拚命的運貨。
有些勤奮的人家,一天能跑好幾趟,賺個幾十文。
轉眼就是三天以後。
工坊外,新員工穿著葉成發給他們的全套勞保工裝,開始了小批量的試生產。
門口也掛上了一塊嶄新的牌匾,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大宇朝葉氏煤爐廠】。
這幾個字,剛勁有力,龍飛鳳舞,看起來大氣磅礴。
三十名員工被分成三批,各司其職。
一批工人負責燒煤製碳,他們需要持續添煤、精準控火,以確保炭火的質量和溫度達到標準。
另一批工人負責冶煉鐵礦,他們將鐵礦石投入熔爐,經過高溫熔煉,提取鐵質。
最後一批工人則負責製作和冷卻模具。
經過數次失敗的嚐試,他們終於成功製造出第一個合格產品。
有一便有二,經過幾天的磨合,一個個鐵製煤爐在他們的手中誕生。
至此,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在家裏吃過早飯,連碗都顧不得洗,就急匆匆的朝著葉成的工坊趕去。
今天,是工坊竣工的日子。
昨天大家就接到了通知,中午竣工後,就會挑選一批吃苦肯幹的人,成為工坊的第一批員工。
根據小道消息,這批人的數量不是很多。
所以大家這才迫不及待的趕去工坊,想著自己能被選上。
“你這憨貨,倒是快點啊,去的遲了,說不定這第一批員工你就選不上了。”劉大腦袋媳婦張青枝,看著自家男人磨蹭個不停,就忍不住的催促道。
“慌啥,中午才能竣工,這會去了還得等。”劉大腦袋滿不在乎道。
“你傻?你去了工坊,是不是也能在葉成麵前露個臉,到時候你的機會不是大一些嗎?”張青枝沒好氣道。
“我可是聽說了,工坊的員工,每天最少能拿四十文,一個月可是一兩二錢的銀子,比咱們家種兩年莊稼都掙得多。”
“放心吧,我幹活的時候最賣力氣,再加上咱家的關係和葉成家也不差,這次肯定能選上。”
劉大腦袋聽到媳婦的話,這才稍微加快了些速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趕緊吧!”
在張青枝的催促下,兩人也快速出了門,朝著葉成家的方向趕去。
還沒走到近前,就看見遠處一座高達三四米的建築矗立在那裏。
這建築就是葉成新建的煤爐工坊。
等到兩口子來到工坊,就看見烏壓壓的一大片村民,正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興高采烈地的討論著。
工坊昨日就建的差不多,隻剩下最後一點活,隻等著吉時一到,立刻就能完工。
工坊的四周,三柱帶著大寶等人,正在忙碌的掛著鞭炮。
這些鞭炮是葉成從郡城買的,每掛一百響,這裏足足有一萬響的鞭炮,花了葉成十兩銀子。
葉成叫過來三柱詢問:“交給你們的鞭炮已經全部掛好了?”
三柱臉色興奮的點頭,“爹,放心吧,我已經和大寶他們全都掛好,隻等時間一到,立刻就能放鞭炮。”
說到這裏,三柱滿臉欣喜:“說起來,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鞭炮這東西呢。
我聽說這些鞭炮可不便宜,有些家境不錯的人家,到過年的時候,才舍得放上一掛。”
旁邊,吳金花聽到孫子的話,忍不住開口嘀咕:“竣工就竣工,放什麽鞭炮呀,還不如買點糧食來的實在。”
葉成笑著道:“娘,這你就不知道了,俗話說的好,鞭炮一響,黃金萬兩,咱們這裏準備了一萬響的鞭炮,等工坊開了工,絕對能賺上一萬兩的銀子。”
“真的,我怎麽沒聽說過?”吳金花心裏雖有些疑惑,但是總算不再念叨著浪費了。
午時三刻一到,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齊鳴,葉成的工坊終於竣工了。
吃過了香噴噴的竣工飯,工坊的第一次收人也正式開始了。
張裏正作為村子德高望重的老人,被葉成請來,參與工人的選拔。
另外,葉大山和吳金花等親人,也被叫過來一起商量。
經過他們緊張的磋商,員工很快就選了出來。
全都是踏實肯幹的性格。
張裏正很滿意,因為他兒子,也就是張二蛋的爹,因為表現不錯,也被成功選上。
所以他看向葉成的眼神也越發的溫和。
等到選完了員工,張裏正清了清嗓子,大聲開口:“鄉親們,今天是葉成家的工坊竣工的好日子,現在我宣布,葉成工坊第一批工人的選拔正式開始。”
“下麵念到名字的留下,沒念到的,就先迴家,等著下次招人的時候,再選拔。”
村民們聽到這話,全都不再吭聲,靜靜的等待起來。
“趙大狗、李大牛、王三魁,劉大腦袋、張春生……”
隨著一個個名字被念到,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失望。
不到一炷香,沒念到名字的村民就紛紛離去。
剩下的三十個村民,有男有女。
葉成來到他們麵前,神色嚴肅的開口:“從明天起,大家就是我葉家煤爐廠的一名實習員工了。”
“我在這裏給大家強調一下,我們廠的原則就是安全第一,生產第二,大家一定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幹活生產。”
“前三天,不幹活,先培訓。三天之後,正式開工。”
“你們的工錢,暫定為男的每天五十文,女的每天四十文,以後隨著利潤的增加,你們的工錢也會增加。”
選上的員工,聽到工錢後,直接驚呆了。
“葉成,你說的是真的?我們每天的工錢真的是五十文?”一名被選上的男性村民不敢置信的問道。
“以後你們不要叫我名字,稱唿我為葉廠長。”葉成強調了一遍,隨後才繼續道:“至於工錢,自然是真的,不過,我這裏是每個月發一次工錢,上一個月的工錢,會到下個月的初一進行發放。”
聽到葉成的解釋,員工高興壞了。
一個個興高采烈地告辭離去。
迴去向家人報告這個好消息。
隨著員工們一一迴了家,工錢的事情也傳遍了清山村。
村民們羨慕的同時,心裏更加渴望,自己下次能被選上。
趁著培訓新員工的三天時間,葉成也沒閑著。
而是發動了村民們去後山的煤礦和鐵礦處盡力挖掘,再想辦法運到工坊。
葉成則是以每十斤一文錢的價格,進行收購。
這三天,村民們都像瘋了一般。
每天早出晚歸,背著竹簍,拚命的運貨。
有些勤奮的人家,一天能跑好幾趟,賺個幾十文。
轉眼就是三天以後。
工坊外,新員工穿著葉成發給他們的全套勞保工裝,開始了小批量的試生產。
門口也掛上了一塊嶄新的牌匾,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大宇朝葉氏煤爐廠】。
這幾個字,剛勁有力,龍飛鳳舞,看起來大氣磅礴。
三十名員工被分成三批,各司其職。
一批工人負責燒煤製碳,他們需要持續添煤、精準控火,以確保炭火的質量和溫度達到標準。
另一批工人負責冶煉鐵礦,他們將鐵礦石投入熔爐,經過高溫熔煉,提取鐵質。
最後一批工人則負責製作和冷卻模具。
經過數次失敗的嚐試,他們終於成功製造出第一個合格產品。
有一便有二,經過幾天的磨合,一個個鐵製煤爐在他們的手中誕生。
至此,萬事俱備,隻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