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購買荒地
穿越古代:商城空間可種田 作者:我的理想生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遠的葉成,自然聽不到蘇寡婦她們的對話。
鐵礦既然已經發現,工坊也總算能開工建設了。
葉成沒有迴家,而是直接找到裏正,將準備開工建造工坊的計劃告訴了他。
得知工坊即將開工,張裏正也不敢怠慢,馬上就召集了全體村民開會。
見到人來的差不多,張裏正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今天叫大家過來,是要宣布一件事。
葉成的工坊馬上就要動工了。
當初大家可是說好的,用工錢抵償棉衣的債務。
所以,這兩天誰家若是有事,就趕緊處理一下,等到葉成準備好,咱們就立刻開始動工。”
村民們聽到這個消息,頓時議論紛紛。
“太好了,終於要動工了,這些天我一想到欠著葉成的棉衣錢,睡覺都不踏實。”
“可不是嘛,多虧了葉成,要不然咱們還得天天在屋裏待著。”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張裏正輕咳一聲,繼續說道:“我提醒大家一下,今年夏天發洪水,大家重建家園的時候,用的瓦片都是葉成提供的,到現在還沒給錢呢。
大家最好能把瓦片的錢,也以工抵債還給葉成。”
村民們聽到這話,理所當然的點頭稱是。
“裏正叔,看你說的這話,我們還能忘了那瓦片不成?”
“對對對,裏正叔,瓦片你算下大概多少錢,我們大不了多給葉成幹幾天活就是。”
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話,都對葉成心存感激。
要不是葉成提供瓦片,他們說不定已經成了居無定所的流民。
所以聽到張裏正的意思,大家也都沒含糊,拍著胸脯便答應下來。
葉成聽到村民們的話,連連擺手拒絕。
笑話,那些瓦片家家戶戶都用了不少,要是換算成銀子,差不多得有一兩左右。
按照每天二十五文的工錢算,光是瓦片,村民們就得給他白幹四十天。
與其讓村民們埋怨自己小氣,還不如幹脆些,瓦片的錢直接不要,最起碼大家還記得自己的好。
想到這些,葉成趕緊開口了。
“鄉親們,那瓦片就算了,大家平常也沒少幫我,就當是感謝大家了。”
張裏正聽到這話,眼睛一瞪。
“那怎麽行?一碼歸一碼,這瓦片的錢必須得付。”
其他村民也都紛紛點頭,“葉成,裏正叔說的對,這錢必須給。”
“對對對,必須給,要不我連睡覺都不香。”
葉成聽到村民們發自肺腑的話,心中也滿是感動,隻能耐心地向大家解釋。
他費盡唇舌,好說歹說,總算讓村民們改變了主意。
“葉成,你可真是個好人啊!”
村民們看著葉成,忍不住的伸出了大拇指。
說完了瓦片,大家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工坊上。
王麻子悄悄朝著身邊的村民道:“也不知道葉成家管飯不管飯。”
“你可真敢想,去葉成家幫忙的人,沒有五百也有三百,人家能供得起嗎?”
“對呀,王麻子,你也太敢想了,人家葉成能給咱棉衣就不錯了,再者說,咱們家裏邊也都有土豆,大不了,迴家啃土豆就是。”
葉成在旁邊也聽到了村民們的對話。
等到張裏正把消息宣布完,他便來到人群前方。
“我再給大家補充幾點。”
聽到葉成開口,村民們全都安靜下來。
“棉衣和棉鞋是一套,價格就按照兩百文來計算。”
“大家給我修建工坊,我給大家開工錢,成年男子一天二十五文,成年女子一天二十文,工錢按日結算。
另外,我這裏中午管一頓飯,雖然菜很普通,但是肯定能讓大家吃飽。”
聽到葉成這話,大家頓時激動起來。
一天二十文,十天就是兩百文,隻要給葉成幹十天的活兒,欠的棉衣錢就能還完。
這比村民們去郡城扛活還賺錢。
葉成家的夥食,在整個南樂縣都赫赫有名。
去工坊幹活,不但能抵債,還能享用一頓有菜有肉的豐盛午餐,這絕對比在家啃土豆要好得多。
一想到大鍋菜裏的肥肉片子和香噴噴的白麵饅頭,亦或是香甜的白米飯,大家就饞得直流口水。
一些頭腦靈活的村民,聽到葉成這番話,連忙開口詢問:“葉成,那我們抵完賬後,還能不能在你這兒繼續幹活?”
其他村民聽到這話,也立刻豎起了耳朵。
這也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葉成微笑點頭:“當然可以,隻要我這個工坊還沒建好,大家就可以來這兒幫忙。
但是,我眼裏揉不得沙子,假如有人給我出工不出力,我也會毫不留情的把他請走。”
“那是自然,葉成你就放心吧,我們到時候肯定會使出吃奶的力氣來。”
村民們保證完,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按照葉成所給的工錢計算,在工坊工作十天,不但能還清欠款,之後的每一天,都能有二十五文的收入。
多幹十天活兒就能掙到二百五十文,這都抵得上半年莊稼的收入了。
一想到這些,不但是村裏的壯勞力,就連一些年齡不符合的其他人,也都紛紛表示,想去工坊上幫忙幹活。
張裏正把詢問的目光投向了葉成。
葉成想都沒想,直接點頭答應。
清山村地處偏遠,整個村子總共也才幾百口人。
而他要修建的工坊,占地十分龐大。
裏麵還劃分為好幾個區域,人手少了,肯定不行。
葉成想了想,繼續道:“大家想來幹活,我自然是同意的。
但是老人最大不能超過五十,孩童最小也得十二。
並且,這些人的工錢也少,每天五文錢,中午管頓飯,要是可以的話,也能一起報名。
符合條件的村民們,全都高興壞了。
有了葉成的這番話,自己的家人全都可以去工坊上幹活兒賺錢了。
而且,中午還管飯,怎麽想怎麽合適。
大家看向葉成的眼神裏,充滿了佩服和尊敬。
葉成開完會,當天下午就從村子裏,買了一百畝的荒地,用來建造工坊。
荒地的位置就在葉成家的正後方不遠處。
離家近,方便他出入。
清山村已經有十多年沒賣過荒地。
張裏正聽說葉成要買地,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二話不說就給了他一個親情價。
原本一畝荒地,最少賣一兩五錢銀子,張裏正則按照每畝荒地一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葉成。
葉成非常爽快,當場付清了銀子。
不到半個時辰,張裏正就興衝衝地找來人,把葉成所需的荒地劃分了出來。
隨後,張裏正又跟著葉成來到縣城,為他辦理了地契。
鐵礦既然已經發現,工坊也總算能開工建設了。
葉成沒有迴家,而是直接找到裏正,將準備開工建造工坊的計劃告訴了他。
得知工坊即將開工,張裏正也不敢怠慢,馬上就召集了全體村民開會。
見到人來的差不多,張裏正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今天叫大家過來,是要宣布一件事。
葉成的工坊馬上就要動工了。
當初大家可是說好的,用工錢抵償棉衣的債務。
所以,這兩天誰家若是有事,就趕緊處理一下,等到葉成準備好,咱們就立刻開始動工。”
村民們聽到這個消息,頓時議論紛紛。
“太好了,終於要動工了,這些天我一想到欠著葉成的棉衣錢,睡覺都不踏實。”
“可不是嘛,多虧了葉成,要不然咱們還得天天在屋裏待著。”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張裏正輕咳一聲,繼續說道:“我提醒大家一下,今年夏天發洪水,大家重建家園的時候,用的瓦片都是葉成提供的,到現在還沒給錢呢。
大家最好能把瓦片的錢,也以工抵債還給葉成。”
村民們聽到這話,理所當然的點頭稱是。
“裏正叔,看你說的這話,我們還能忘了那瓦片不成?”
“對對對,裏正叔,瓦片你算下大概多少錢,我們大不了多給葉成幹幾天活就是。”
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話,都對葉成心存感激。
要不是葉成提供瓦片,他們說不定已經成了居無定所的流民。
所以聽到張裏正的意思,大家也都沒含糊,拍著胸脯便答應下來。
葉成聽到村民們的話,連連擺手拒絕。
笑話,那些瓦片家家戶戶都用了不少,要是換算成銀子,差不多得有一兩左右。
按照每天二十五文的工錢算,光是瓦片,村民們就得給他白幹四十天。
與其讓村民們埋怨自己小氣,還不如幹脆些,瓦片的錢直接不要,最起碼大家還記得自己的好。
想到這些,葉成趕緊開口了。
“鄉親們,那瓦片就算了,大家平常也沒少幫我,就當是感謝大家了。”
張裏正聽到這話,眼睛一瞪。
“那怎麽行?一碼歸一碼,這瓦片的錢必須得付。”
其他村民也都紛紛點頭,“葉成,裏正叔說的對,這錢必須給。”
“對對對,必須給,要不我連睡覺都不香。”
葉成聽到村民們發自肺腑的話,心中也滿是感動,隻能耐心地向大家解釋。
他費盡唇舌,好說歹說,總算讓村民們改變了主意。
“葉成,你可真是個好人啊!”
村民們看著葉成,忍不住的伸出了大拇指。
說完了瓦片,大家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工坊上。
王麻子悄悄朝著身邊的村民道:“也不知道葉成家管飯不管飯。”
“你可真敢想,去葉成家幫忙的人,沒有五百也有三百,人家能供得起嗎?”
“對呀,王麻子,你也太敢想了,人家葉成能給咱棉衣就不錯了,再者說,咱們家裏邊也都有土豆,大不了,迴家啃土豆就是。”
葉成在旁邊也聽到了村民們的對話。
等到張裏正把消息宣布完,他便來到人群前方。
“我再給大家補充幾點。”
聽到葉成開口,村民們全都安靜下來。
“棉衣和棉鞋是一套,價格就按照兩百文來計算。”
“大家給我修建工坊,我給大家開工錢,成年男子一天二十五文,成年女子一天二十文,工錢按日結算。
另外,我這裏中午管一頓飯,雖然菜很普通,但是肯定能讓大家吃飽。”
聽到葉成這話,大家頓時激動起來。
一天二十文,十天就是兩百文,隻要給葉成幹十天的活兒,欠的棉衣錢就能還完。
這比村民們去郡城扛活還賺錢。
葉成家的夥食,在整個南樂縣都赫赫有名。
去工坊幹活,不但能抵債,還能享用一頓有菜有肉的豐盛午餐,這絕對比在家啃土豆要好得多。
一想到大鍋菜裏的肥肉片子和香噴噴的白麵饅頭,亦或是香甜的白米飯,大家就饞得直流口水。
一些頭腦靈活的村民,聽到葉成這番話,連忙開口詢問:“葉成,那我們抵完賬後,還能不能在你這兒繼續幹活?”
其他村民聽到這話,也立刻豎起了耳朵。
這也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葉成微笑點頭:“當然可以,隻要我這個工坊還沒建好,大家就可以來這兒幫忙。
但是,我眼裏揉不得沙子,假如有人給我出工不出力,我也會毫不留情的把他請走。”
“那是自然,葉成你就放心吧,我們到時候肯定會使出吃奶的力氣來。”
村民們保證完,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按照葉成所給的工錢計算,在工坊工作十天,不但能還清欠款,之後的每一天,都能有二十五文的收入。
多幹十天活兒就能掙到二百五十文,這都抵得上半年莊稼的收入了。
一想到這些,不但是村裏的壯勞力,就連一些年齡不符合的其他人,也都紛紛表示,想去工坊上幫忙幹活。
張裏正把詢問的目光投向了葉成。
葉成想都沒想,直接點頭答應。
清山村地處偏遠,整個村子總共也才幾百口人。
而他要修建的工坊,占地十分龐大。
裏麵還劃分為好幾個區域,人手少了,肯定不行。
葉成想了想,繼續道:“大家想來幹活,我自然是同意的。
但是老人最大不能超過五十,孩童最小也得十二。
並且,這些人的工錢也少,每天五文錢,中午管頓飯,要是可以的話,也能一起報名。
符合條件的村民們,全都高興壞了。
有了葉成的這番話,自己的家人全都可以去工坊上幹活兒賺錢了。
而且,中午還管飯,怎麽想怎麽合適。
大家看向葉成的眼神裏,充滿了佩服和尊敬。
葉成開完會,當天下午就從村子裏,買了一百畝的荒地,用來建造工坊。
荒地的位置就在葉成家的正後方不遠處。
離家近,方便他出入。
清山村已經有十多年沒賣過荒地。
張裏正聽說葉成要買地,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二話不說就給了他一個親情價。
原本一畝荒地,最少賣一兩五錢銀子,張裏正則按照每畝荒地一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葉成。
葉成非常爽快,當場付清了銀子。
不到半個時辰,張裏正就興衝衝地找來人,把葉成所需的荒地劃分了出來。
隨後,張裏正又跟著葉成來到縣城,為他辦理了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