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知錯,改錯,卻不認錯
三國:天子劉協,添加好友就變強 作者:公子小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時孟德已經逃離了呂伯奢家,就算呂伯奢連夜報官,也沒有用了。
當地的官府根本不可能抓到孟德。
朕覺得,孟德殺了呂伯奢,恰恰是為呂伯奢考慮。”
“試想一下,若是呂伯奢迴到家中,看到全家人盡數死絕,他會是什麽心情?
他還能活得下去嗎?
孟德一劍殺了他,是讓他做一個糊塗鬼。
如果讓呂伯奢活著迴到家,反而更加殘忍。”
“正是如此!”
曹操突然提高了聲音,對劉協道:
“可是陳公台卻不能理解我的苦心。
世人看錯我也就罷了,連公台也看錯我!
公台問我為什麽要殺呂伯奢,我實在無法跟他解釋。
我隻好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不想此言,竟成為世人對曹某最深的印象,哈哈哈哈...”
“不論孟德是怎樣想,錯了就是錯了。”
劉協輕聲道:
“世人看到的是結果,陳宮看到的也是結果。
呂伯奢一家不該死,至少不該死在你曹孟德之手。”
“確實如此...
對呂伯奢一家來說,是我錯了。
可吾身為人主,知錯,改錯,卻不能認錯!
即便是陳宮當時寧死不降,我也不會向他承認,這件事是我做錯了!”
劉協端著酒杯說道:
“其實朕很好奇,如果當時陳公台願意投效於你,你還願意接納他嗎?
你還會不會用他當軍師,毫無保留的信任他?”
“吾平生大憾,當為公台...”
曹操歎息道:
“當年公台哪怕迴頭看我一眼,我都會下令不殺他。
就算他咳一聲,我都會說公台身體有恙,改日在審。
可惜啊...
陳宮頭也不迴,慨然赴死。
成就了他忠貞之名,卻讓我抱憾終身。”
“這都是命數,一飲一啄自由天定。
後來孟德聚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連破泗水、虎牢二關,直搗洛陽城下。
那個時候朕也相信,孟德是忠誠於我大漢的忠臣。
就憑孟德召集諸侯討賊,朕就當敬孟德一杯。”
曹操舉起酒杯,與劉協將杯中酒飲盡,而後說道:
“可惜十八路諸侯盡是些宵小之徒,皆為一己私欲而討董。
我孤身追擊董賊,最終大敗而歸。
從那時候我就看出,大漢...扶不起來了。
就算我曹操對大漢再是忠心,麵對全天下的逆賊,又能有何用?”
“想要讓天下歸於一統,當行霸道!
唯有以鐵血手段討滅四方叛賊,才能終結亂世!
天下才能迎來送往真正意義上的和平!”
“至於匡扶漢室,隻不過是一群腐儒的幻想罷了。
如果大漢當真能扶得起,為何會衰微至此?
自桓靈二帝起,大漢就爛透了!
別說是我曹孟德,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扶不起來!”
劉協對曹操道:
“所以孟德寧願背負漢賊的罵名,也要征討四方諸侯,就是為了一統天下。
孟德以為自己這是為了天下黎民,可世人卻不懂孟德。
所以這次,又是世人看錯了?”
曹操笑道:
“曹某行事,何須向他人解釋?
世人皆錯,陛下卻能懂我,如此當飲一杯!”
幾杯酒下肚,曹操與劉協都有了幾分醉意。
曹操心中將劉協引為知己,他麵色漲紅,對劉協道:
“陛下既然懂臣,便知臣想要爭霸天下並非一己之私。
天下已經亂了太久,需要有人站出來終結亂世,讓百姓過上安寧的日子。”
劉協舉杯笑道:
“曹孟德在徐州大肆屠城,徐州百姓深恨孟德。
孟德連屠城的事情都能幹得出,卻又口口聲聲說爭霸天下是為了百姓。
這不奇怪嗎?”
“陛下應該知曉,曹某是性情中人。
我父親和全家為徐州陶謙所害,吾因義憤而興大軍,以血開鋒也是理所當然。”
劉協搖了搖頭,說道:
“別的事暫且不論,僅憑這一件事,孟德的惡名就無法洗刷了。
縱然百年千年過去,也會有人記得孟德在徐州屠城。
哪怕是欣賞孟德之人,對此事也無可辯駁。”
“孟德,你當真不該屠城。
經此一事,你以後隻會有霸道之名,卻無仁德之名。
就算你說自己是為了百姓,為了天下,百姓也不會相信。”
曹操大口飲了一口酒,說道:
“曹某做事隻求結果,不問過程。
漢室已不可興,我這樣做,也是身不由己。
如果我能一統天下,締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那麽百姓要罵,就讓他們罵去吧!”
劉協笑道:
“有朕在,孟德言漢室難興,是否言之過早?
朕身為天子,自當中興大漢。”
曹操沉聲道:
“陛下馬上就要退位了,又如何使大漢興盛?
恕臣直言,陛下的心機、智謀都為天下絕頂。
即便陛下手中無一兵一卒,臣依舊視陛下為最大的對手。
如果陛下生於盛世,臣必俯首聽命,效忠於陛下。”
“可惜...有些時候光有智謀還不夠,還要有足夠的實力。
臣在許都有十萬大軍,想要扶禮兒為帝,陛下恐怕無法反駁。
待下次朝會,吾便與群臣商議此事。
陛下不妨猜一猜,會有多少人同意臣另立新君?”
曹操幾乎將心中所想都說了出來,劉協笑道:
“孟德,你終於跟朕說真心話了。
朕很欣慰。
能與你把酒言歡,說一說平時想說而不能說的話。”
“陛下是聰明人,臣也不想一直欺瞞陛下。”
曹操對劉協道:
“臣能跟陛下說出這番話,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臣是當真把陛下當做摯友。
哪怕身為敵人,臣也與陛下惺惺相惜。
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陛下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陛下身邊都是臣的人,許都城內也都是臣的兵馬。
臣想要做的事,無人可以阻攔。
不過陛下也可以放心,就算你退位了,你依舊是太上皇。
不論到什麽時候,臣都會保證你一生榮華富貴。”
劉協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孟德,你還是太自信了。
朕封你為魏公,那是因為你確實有功於大漢。
禮兒年紀實在太小,現在還不是他繼位的時候。”
當地的官府根本不可能抓到孟德。
朕覺得,孟德殺了呂伯奢,恰恰是為呂伯奢考慮。”
“試想一下,若是呂伯奢迴到家中,看到全家人盡數死絕,他會是什麽心情?
他還能活得下去嗎?
孟德一劍殺了他,是讓他做一個糊塗鬼。
如果讓呂伯奢活著迴到家,反而更加殘忍。”
“正是如此!”
曹操突然提高了聲音,對劉協道:
“可是陳公台卻不能理解我的苦心。
世人看錯我也就罷了,連公台也看錯我!
公台問我為什麽要殺呂伯奢,我實在無法跟他解釋。
我隻好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不想此言,竟成為世人對曹某最深的印象,哈哈哈哈...”
“不論孟德是怎樣想,錯了就是錯了。”
劉協輕聲道:
“世人看到的是結果,陳宮看到的也是結果。
呂伯奢一家不該死,至少不該死在你曹孟德之手。”
“確實如此...
對呂伯奢一家來說,是我錯了。
可吾身為人主,知錯,改錯,卻不能認錯!
即便是陳宮當時寧死不降,我也不會向他承認,這件事是我做錯了!”
劉協端著酒杯說道:
“其實朕很好奇,如果當時陳公台願意投效於你,你還願意接納他嗎?
你還會不會用他當軍師,毫無保留的信任他?”
“吾平生大憾,當為公台...”
曹操歎息道:
“當年公台哪怕迴頭看我一眼,我都會下令不殺他。
就算他咳一聲,我都會說公台身體有恙,改日在審。
可惜啊...
陳宮頭也不迴,慨然赴死。
成就了他忠貞之名,卻讓我抱憾終身。”
“這都是命數,一飲一啄自由天定。
後來孟德聚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連破泗水、虎牢二關,直搗洛陽城下。
那個時候朕也相信,孟德是忠誠於我大漢的忠臣。
就憑孟德召集諸侯討賊,朕就當敬孟德一杯。”
曹操舉起酒杯,與劉協將杯中酒飲盡,而後說道:
“可惜十八路諸侯盡是些宵小之徒,皆為一己私欲而討董。
我孤身追擊董賊,最終大敗而歸。
從那時候我就看出,大漢...扶不起來了。
就算我曹操對大漢再是忠心,麵對全天下的逆賊,又能有何用?”
“想要讓天下歸於一統,當行霸道!
唯有以鐵血手段討滅四方叛賊,才能終結亂世!
天下才能迎來送往真正意義上的和平!”
“至於匡扶漢室,隻不過是一群腐儒的幻想罷了。
如果大漢當真能扶得起,為何會衰微至此?
自桓靈二帝起,大漢就爛透了!
別說是我曹孟德,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扶不起來!”
劉協對曹操道:
“所以孟德寧願背負漢賊的罵名,也要征討四方諸侯,就是為了一統天下。
孟德以為自己這是為了天下黎民,可世人卻不懂孟德。
所以這次,又是世人看錯了?”
曹操笑道:
“曹某行事,何須向他人解釋?
世人皆錯,陛下卻能懂我,如此當飲一杯!”
幾杯酒下肚,曹操與劉協都有了幾分醉意。
曹操心中將劉協引為知己,他麵色漲紅,對劉協道:
“陛下既然懂臣,便知臣想要爭霸天下並非一己之私。
天下已經亂了太久,需要有人站出來終結亂世,讓百姓過上安寧的日子。”
劉協舉杯笑道:
“曹孟德在徐州大肆屠城,徐州百姓深恨孟德。
孟德連屠城的事情都能幹得出,卻又口口聲聲說爭霸天下是為了百姓。
這不奇怪嗎?”
“陛下應該知曉,曹某是性情中人。
我父親和全家為徐州陶謙所害,吾因義憤而興大軍,以血開鋒也是理所當然。”
劉協搖了搖頭,說道:
“別的事暫且不論,僅憑這一件事,孟德的惡名就無法洗刷了。
縱然百年千年過去,也會有人記得孟德在徐州屠城。
哪怕是欣賞孟德之人,對此事也無可辯駁。”
“孟德,你當真不該屠城。
經此一事,你以後隻會有霸道之名,卻無仁德之名。
就算你說自己是為了百姓,為了天下,百姓也不會相信。”
曹操大口飲了一口酒,說道:
“曹某做事隻求結果,不問過程。
漢室已不可興,我這樣做,也是身不由己。
如果我能一統天下,締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那麽百姓要罵,就讓他們罵去吧!”
劉協笑道:
“有朕在,孟德言漢室難興,是否言之過早?
朕身為天子,自當中興大漢。”
曹操沉聲道:
“陛下馬上就要退位了,又如何使大漢興盛?
恕臣直言,陛下的心機、智謀都為天下絕頂。
即便陛下手中無一兵一卒,臣依舊視陛下為最大的對手。
如果陛下生於盛世,臣必俯首聽命,效忠於陛下。”
“可惜...有些時候光有智謀還不夠,還要有足夠的實力。
臣在許都有十萬大軍,想要扶禮兒為帝,陛下恐怕無法反駁。
待下次朝會,吾便與群臣商議此事。
陛下不妨猜一猜,會有多少人同意臣另立新君?”
曹操幾乎將心中所想都說了出來,劉協笑道:
“孟德,你終於跟朕說真心話了。
朕很欣慰。
能與你把酒言歡,說一說平時想說而不能說的話。”
“陛下是聰明人,臣也不想一直欺瞞陛下。”
曹操對劉協道:
“臣能跟陛下說出這番話,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臣是當真把陛下當做摯友。
哪怕身為敵人,臣也與陛下惺惺相惜。
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陛下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陛下身邊都是臣的人,許都城內也都是臣的兵馬。
臣想要做的事,無人可以阻攔。
不過陛下也可以放心,就算你退位了,你依舊是太上皇。
不論到什麽時候,臣都會保證你一生榮華富貴。”
劉協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孟德,你還是太自信了。
朕封你為魏公,那是因為你確實有功於大漢。
禮兒年紀實在太小,現在還不是他繼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