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你要造反不成?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在怪朕!”
雍皇最終還是問出了那句話。
聞言李九天搖搖頭:
“兒臣不敢!”
“隻是不敢,並不是沒有,你是在怪朕為何不派兵支援,你是在怪朕為了引寧軍上鉤,不惜搭上十幾萬大軍的性命!”
聞言李九天見雍皇直接開門見山,索性他也不裝了,他如實迴答:
“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可是陛下就是不用,寧可冒險讓鎮南軍前往東境,也不願意讓玉龍軍十五萬大軍與鎮國公合兵一處。”
聽到這話雍皇不願意了,他大聲道:
“鎮國公率領二十五萬兵馬,再加上玉龍軍十萬,邊軍五萬,這才四十萬。”
“且不說打不打的過寧軍,就算打過了又如何?我軍還能剩幾人?”
“你有沒有想過這四十萬已經是我大雍的七成兵馬,而寧國呢?四十萬隻是人家的一個先鋒軍!”
“你說朕是拚光所有人馬保住老虎關,還是舍棄十五萬,全殲寧軍保住我大雍的七成兵馬?”
雍皇氣急敗壞,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一樁樁一件件的講給李九天聽!
“就這還是有你牽製東陽的情況下才能這樣做,如果不是你牽製東陽與南離,就連隻舍棄十五萬兵馬都成了我大雍的奢望!”
“而且你不要忘了,在那大軍身後,還有二十萬的後備軍,你讓朕拿什麽打?”
聽到這話,李九天頓時被氣笑了,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
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現在還有一種倒打一耙的感覺。
李九天笑了兩聲,隨即大聲喝道:
“陛下還知道他們有二十萬的後備軍啊,那陛下可知這後備軍最大的作用是什麽?”
“是保護糧草,而不是參戰,寧軍戰線超長,所需糧草龐大,必須由大軍保護。”
“陛下明明可以增兵據守,同時再行募兵,隻要堅守三個月,寧軍便可不戰自退!”
“他們的糧草耗盡之前,必定會撤軍,因為寧皇但凡長點腦子,也不會再次派大軍護送一次糧草。”
“那樣兵隻會越來越多,一日不拿下老虎關,他們便擔心一日,茫茫戈壁,別說糧草耗費的多快,就是現在的天氣,也不能讓寧軍支撐那麽久的時間!”
“隻要等寧軍退兵,來年東陽穩定,土豆紅薯等農作物成熟,我大雍糧食儲備夠多,再募兵二十萬,也不在話下,屆時我大雍雄兵百萬,何懼大寧?除非大寧能長翅膀飛過來,不然想拿下老虎關他就是在做夢!”
“而陛下,你卻為了能夠一舉打掉寧軍的銳氣,不惜狠心讓十幾萬將士直接送命!”
“現在雖然我軍滅了寧軍,可那又如何呢?大寧還是大寧,兒臣所說的計劃後續依舊沒有改變!”
“但卻直接損失了我大雍十幾萬將士,陛下,那十幾萬將士明明有活命的機會,可他們死在了陛下的決策當中,你告訴我這就是你所謂的沒有辦法?”
李九天一口氣將所有事情說出,毫不客氣的指責雍皇,這十幾萬將士哪怕真正的不敵戰死了,他都沒有這麽大的氣。
可是他們一直等待的援軍就在身後,卻因為雍皇的命令遲遲不現身。
他們許多將士們臨死都還在想著援軍的到來,都還在想著阻止寧軍入關,而他們的陛下,要的卻是讓他們死,放寧軍入關,這是何等的諷刺?
李九天憤怒,讓雍皇的聽的無話可說,他怔住了,他從來都知道自己錯了。
但凡他不要貪心,據守老虎關,等來年囤積糧草,再募幾十萬的兵,何懼寧國?
可是身為一個皇帝,知道錯了又如何?他是皇帝,又怎麽會錯?
雍皇腦海中思索片刻搖搖頭,機會不是年年有,如果這次不打擊寧國的銳氣,以後?何談以後?
作為一個皇帝,幾十年了,文治不說多好,也算過得去,武功卻一點都沒有。
唯一的一次還是最近的大破北蠻,可這哪能夠?
北蠻本身就是野蠻之地,怎麽可能與寧國相比?
想到這一點,雍皇感覺自己沒錯,那個皇帝不想文治武功都有所建樹。
自己隻不過是一時的失利而已,策略完全是正確的!
聽到這裏他完全不顧形象的怒吼一聲:
“你放肆!”
一聲嗬斥,令崇德殿外等候的惠英等人渾身一震,他們實在難以想象,李九天竟然有如此大的膽子。
抗旨就不說了,竟然當麵指責雍皇,這得吃了多大的熊心豹子膽啊!
“身為朕的臣子,抗旨不遵,違抗朕的旨意也就罷了,竟敢毫無顧忌的指責朕?”
“真以為朕不敢處罰你嘛?”
“身為皇子,私自豢養私兵,莫非是想圖謀造反不成?”
然而說完這句話,雍皇頓時一驚,他後悔了,剛剛氣頭上怎麽會說出如此話來!
李九天若是想造反,完全可以在寧國進兵之時,直接從京都京都起兵啊!
何至於又抵抗寧軍,將自己的實力暴露,這是他前兩天就想通的道理,可此時卻說禿嚕嘴,將李九天架了起來!
若李九天在氣頭上也直接說出他就是想造反,自己又該如何?父子反目成仇,讓大寧趁機而入?
那這代價可比東境這一戰大太多了!
他連忙看向李九天,一臉期待的看著對方,生怕他這九兒子一氣之下,說出無法迴頭的話來!
然而李九天麵色平靜,一言不發的盯著雍皇,四目相對,現場氣氛變得微妙了起來!
門外的惠英頓時急的轉圈圈,怎麽辦?假如雍王真的造反,老奴我是幫,還是不幫?
就在幾人內心都在焦急的時候,李九天冷哼一聲:
“陛下若是不準備下罪己詔,兒臣雖然不會造反,這種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兒臣不會做,但兒臣立馬會帶著所有部將前往東陽!”
“屆時東陽將會有另外一個朝廷而起,不知父皇認為這是不是造反,如果是,兒臣也無所謂!”
“還有,再告訴您一句,兒臣不造反隻是因為目前的局勢,若您非要逼兒臣造反,別說目前局勢緊張,就算大寧揮師進了京都,兒臣照樣敢將您從龍椅上拉下來!”
“哼!”
說罷李九天一甩袖子,直接大步離開!
.......
雍皇最終還是問出了那句話。
聞言李九天搖搖頭:
“兒臣不敢!”
“隻是不敢,並不是沒有,你是在怪朕為何不派兵支援,你是在怪朕為了引寧軍上鉤,不惜搭上十幾萬大軍的性命!”
聞言李九天見雍皇直接開門見山,索性他也不裝了,他如實迴答:
“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可是陛下就是不用,寧可冒險讓鎮南軍前往東境,也不願意讓玉龍軍十五萬大軍與鎮國公合兵一處。”
聽到這話雍皇不願意了,他大聲道:
“鎮國公率領二十五萬兵馬,再加上玉龍軍十萬,邊軍五萬,這才四十萬。”
“且不說打不打的過寧軍,就算打過了又如何?我軍還能剩幾人?”
“你有沒有想過這四十萬已經是我大雍的七成兵馬,而寧國呢?四十萬隻是人家的一個先鋒軍!”
“你說朕是拚光所有人馬保住老虎關,還是舍棄十五萬,全殲寧軍保住我大雍的七成兵馬?”
雍皇氣急敗壞,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一樁樁一件件的講給李九天聽!
“就這還是有你牽製東陽的情況下才能這樣做,如果不是你牽製東陽與南離,就連隻舍棄十五萬兵馬都成了我大雍的奢望!”
“而且你不要忘了,在那大軍身後,還有二十萬的後備軍,你讓朕拿什麽打?”
聽到這話,李九天頓時被氣笑了,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
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現在還有一種倒打一耙的感覺。
李九天笑了兩聲,隨即大聲喝道:
“陛下還知道他們有二十萬的後備軍啊,那陛下可知這後備軍最大的作用是什麽?”
“是保護糧草,而不是參戰,寧軍戰線超長,所需糧草龐大,必須由大軍保護。”
“陛下明明可以增兵據守,同時再行募兵,隻要堅守三個月,寧軍便可不戰自退!”
“他們的糧草耗盡之前,必定會撤軍,因為寧皇但凡長點腦子,也不會再次派大軍護送一次糧草。”
“那樣兵隻會越來越多,一日不拿下老虎關,他們便擔心一日,茫茫戈壁,別說糧草耗費的多快,就是現在的天氣,也不能讓寧軍支撐那麽久的時間!”
“隻要等寧軍退兵,來年東陽穩定,土豆紅薯等農作物成熟,我大雍糧食儲備夠多,再募兵二十萬,也不在話下,屆時我大雍雄兵百萬,何懼大寧?除非大寧能長翅膀飛過來,不然想拿下老虎關他就是在做夢!”
“而陛下,你卻為了能夠一舉打掉寧軍的銳氣,不惜狠心讓十幾萬將士直接送命!”
“現在雖然我軍滅了寧軍,可那又如何呢?大寧還是大寧,兒臣所說的計劃後續依舊沒有改變!”
“但卻直接損失了我大雍十幾萬將士,陛下,那十幾萬將士明明有活命的機會,可他們死在了陛下的決策當中,你告訴我這就是你所謂的沒有辦法?”
李九天一口氣將所有事情說出,毫不客氣的指責雍皇,這十幾萬將士哪怕真正的不敵戰死了,他都沒有這麽大的氣。
可是他們一直等待的援軍就在身後,卻因為雍皇的命令遲遲不現身。
他們許多將士們臨死都還在想著援軍的到來,都還在想著阻止寧軍入關,而他們的陛下,要的卻是讓他們死,放寧軍入關,這是何等的諷刺?
李九天憤怒,讓雍皇的聽的無話可說,他怔住了,他從來都知道自己錯了。
但凡他不要貪心,據守老虎關,等來年囤積糧草,再募幾十萬的兵,何懼寧國?
可是身為一個皇帝,知道錯了又如何?他是皇帝,又怎麽會錯?
雍皇腦海中思索片刻搖搖頭,機會不是年年有,如果這次不打擊寧國的銳氣,以後?何談以後?
作為一個皇帝,幾十年了,文治不說多好,也算過得去,武功卻一點都沒有。
唯一的一次還是最近的大破北蠻,可這哪能夠?
北蠻本身就是野蠻之地,怎麽可能與寧國相比?
想到這一點,雍皇感覺自己沒錯,那個皇帝不想文治武功都有所建樹。
自己隻不過是一時的失利而已,策略完全是正確的!
聽到這裏他完全不顧形象的怒吼一聲:
“你放肆!”
一聲嗬斥,令崇德殿外等候的惠英等人渾身一震,他們實在難以想象,李九天竟然有如此大的膽子。
抗旨就不說了,竟然當麵指責雍皇,這得吃了多大的熊心豹子膽啊!
“身為朕的臣子,抗旨不遵,違抗朕的旨意也就罷了,竟敢毫無顧忌的指責朕?”
“真以為朕不敢處罰你嘛?”
“身為皇子,私自豢養私兵,莫非是想圖謀造反不成?”
然而說完這句話,雍皇頓時一驚,他後悔了,剛剛氣頭上怎麽會說出如此話來!
李九天若是想造反,完全可以在寧國進兵之時,直接從京都京都起兵啊!
何至於又抵抗寧軍,將自己的實力暴露,這是他前兩天就想通的道理,可此時卻說禿嚕嘴,將李九天架了起來!
若李九天在氣頭上也直接說出他就是想造反,自己又該如何?父子反目成仇,讓大寧趁機而入?
那這代價可比東境這一戰大太多了!
他連忙看向李九天,一臉期待的看著對方,生怕他這九兒子一氣之下,說出無法迴頭的話來!
然而李九天麵色平靜,一言不發的盯著雍皇,四目相對,現場氣氛變得微妙了起來!
門外的惠英頓時急的轉圈圈,怎麽辦?假如雍王真的造反,老奴我是幫,還是不幫?
就在幾人內心都在焦急的時候,李九天冷哼一聲:
“陛下若是不準備下罪己詔,兒臣雖然不會造反,這種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兒臣不會做,但兒臣立馬會帶著所有部將前往東陽!”
“屆時東陽將會有另外一個朝廷而起,不知父皇認為這是不是造反,如果是,兒臣也無所謂!”
“還有,再告訴您一句,兒臣不造反隻是因為目前的局勢,若您非要逼兒臣造反,別說目前局勢緊張,就算大寧揮師進了京都,兒臣照樣敢將您從龍椅上拉下來!”
“哼!”
說罷李九天一甩袖子,直接大步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