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問道:“你可是讓我慫恿義父讓我出麵,勸說呂布共除董賊?”趙雲笑道:“姐姐果真聰明,然姐姐不可直接問他,否則他起了疑心,知道師弟利用他,除去董賊之後定然與師弟水火不容,日後師弟想要帶著姐姐脫離他的控製隻怕難如登天了。”
貂蟬問道:“那我當如何做呢?”趙雲在貂蟬耳邊小聲道:“……隻可如此,大事便成矣!”貂蟬點頭道:“嗯,你迴去轉告呂布不日便會有分曉,請他耐心等待便是。”趙雲施禮道:“如此雲兒就告辭了。”
貂蟬點頭,趙雲出了貂蟬閨房探視四周無人,便趕忙翻牆出了司徒府,直奔上將軍府而來。呂布依然在馬廄等著趙雲,接著趙雲呂布急道:“如何了?”趙雲笑道:“此事成了,師弟盡管安心等待時機便是。”
呂布喜道:“師兄出馬定然能成,我已命人安排了酒席,為師兄接風洗塵,師兄請!”趙雲擺手道:“慢,師傅有命,萬不可讓外人注意到你我二人的關係,故而你我二人對外以表兄弟相稱即可,再請文遠兄過來,畢竟我們亦是多年未見了。”
呂布道:“既是師傅有命,布自當從之。師兄與文遠亦是多年未見了,正好同飲一杯。”呂布便派人去召文遠來府上飲酒。張遼聞訊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莫非呂布有要事相商?為了避人耳目故說是飲酒嗎?
張遼便騎馬直奔上將軍府而來,聽守衛說是在上將軍臥房設宴,張遼更為疑惑,反而加了分小心,進入臥房呂布正好迎著,忽然張遼覺得身後有人,本就緊張的張遼猛的反身一招向身後抓去,趙雲反應亦是迅速,身體微斜躲過咽喉,伸手一抓抓住了張遼的手臂。
呂布見狀大笑道:“文遠何故如此緊張?你仔細看看此人是誰?”張遼仔細看來此人確實熟悉,隻是苦於一時想不起來,便鬆開手道:“我看這位小兄弟十分麵善,似曾相識,隻是一時想不起來了。”
呂布笑道:“文遠可曾記得我有一位師兄嗎?”張遼方才想起,此人正是呂布的師兄趙雲,隻是七八年未見趙雲卻是長大了不少,故而未能認出,急忙賠禮道:“原來是趙雲兄弟啊,某一時魯莽切勿見怪啊!”
趙雲笑笑道:“文遠兄客氣了,如非文遠兄手下留情隻怕我著脖子就危險了。”言罷二人仰天而笑,三人依次入席坐定。張遼道:“時常聽兄長提起,若是趙雲兄弟出山,我等要取董賊首級易如反掌。”
趙雲急忙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小心隔牆有耳,張遼會意,輕聲道:“兄弟此行可是為了助奉先兄長共圖大事嗎?”趙雲道:“非也,此次下山乃是奉了師命別有他事,當然,帶我辦完自己的事情,再迴來和你們一同除去董賊,之後再迴山修行便是。眼下你們的事師弟盡數跟我說過了,我也安排妥當了,文遠兄隻需跟我師弟靜待時機即可。我明日離開幾日辦完事情便迴。”
聽聞趙雲還有其他事,張遼雖是不解然趙雲說了是奉了師命,想必是師門之事,趙雲不提張遼亦是不好相問,便對趙雲道:“你我兄弟二人多年未見,文遠先幹為敬,為兄弟接風。”言罷一飲而盡。酒過三巡,張遼開口道:“時常聽奉先兄長提起兄弟智勇雙全,某有一事請教兄弟。”
趙雲笑道:“文遠兄莫不是要問除賊之後,你和我師弟當何去何從?”張遼卻是吃驚不小,雖說一直聽呂布說趙雲如何聰明,然畢竟隻有十三四歲的樣子,竟能看透自己的心思,張遼自是打心眼兒裏佩服,張遼點點頭道:“兄弟所言正是。”
趙雲笑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文遠兄能想的如此長遠趙雲佩服。”張遼道:“不敢。”呂布卻是驚問道:“我等除賊之後不是要迴去統領並州嗎?文遠何故有此一問?”趙雲道:“師弟此言差矣,你想,他日即使你們除去董卓,亦不可再迴並州。”
呂布問道:“如此卻是為何?”趙雲道:“雖然你們能除去董卓,然董卓十數萬兵馬絲毫未損,必然被其心腹掌控,屆時師弟再迴並州便是兩麵受敵,豈不危矣,昔日師弟與袁紹大將文醜大戰於青玉關,袁紹豈肯善罷甘休?你們殺了董卓,他的心腹又怎肯善罷甘休呢?如此一來你們再迴並州豈不是在東北和東南兩麵受敵嗎?加上背麵匈奴之輩侵擾疆界,你們又當如何應對?”
聽聞此言呂布沉默不語,此事是他從未想過的。一直以來呂布都是按照丁原死前的安排在計劃著,然丁原並未想過投靠董卓之後呂布會和袁紹結怨,並州會是四麵臨敵的狀態,張遼雖然想到了可依然沒想到解決的辦法,看到趙雲張遼便想聽聽趙雲的看法,畢竟他很少聽呂布誇過其他人,他堅信趙雲定然有其他人無法相比的原因。
看到呂布沉默不語,趙雲笑道:“既然北上行不通了隻能南下了,不是嗎?”張遼問道:“江東孫堅,根深蒂固。荊州劉表亦是雄踞荊州已久,川蜀之地雖未最佳選擇,然易守難攻,漢中張魯雖是年輕些,然其兵強馬壯亦非我等能敵,縱觀天下竟無我等容身之地,唉……”
看到張遼歎氣,趙雲搖頭苦笑道:“文遠兄何故對徐州隻字不提呢?”張遼歎口氣道:“我等豈會不知徐州實乃富庶之地,然陶謙素有賢名,天下諸侯無不竟讓三分,我等一旦取了徐州,豈不是樹敵於天下嗎?”
趙雲笑道:“沒有人讓你們攻下徐州。”張遼不解道:“那兄弟的意思是?”
趙雲道:“陶謙賢名遠播四海,天下諸侯無不敬服,誰敢攻下徐州便成了天下諸侯的公敵,然你們可以投靠徐州啊,想那陶謙,雖是對徐州治理有方,然其不懂領兵。其必然渴望得到類似你二人這樣的人輔佐以防外敵來犯。如此他必會收留你二人,一旦有了落腳之地,再圖大計絕非難事,他日若能一統天下陶謙必然將主公之位拱手相讓,他是聰明人,誰有兵馬誰是主的道理他是懂得,更何況師弟一直以來的夢想便是保一方水土,安一方黎民。如此豈不是與那陶謙不謀而合嗎?相信他看到師弟愛民如子,為了並州數百萬百姓投奔董卓不惜背上弑父的罪名,定然會將徐州讓與師兄。”
張遼點頭道:“兄弟果然高見,難怪奉先兄長時常與某誇獎兄弟智謀非常人可比。”趙雲擺手道:“文遠兄莫要如此說,雲實不敢當。”看到趙雲已為自己想好了後路,呂布亦是感激萬分,對趙雲道:“師兄可否留下與布共圖大事,布定當奉師兄為主公,願效犬馬之勞!”
趙雲道:“師弟怎的忘記了,我有師命在身,待助你們除去董賊之後還得迴山繼續修行呢。”呂布知道自己一時失言,忙道:“你看我這記性,又忘了師兄尚有師命在身,也罷,此事布不再提便是了,今日我等不醉不歸。”二人端起酒杯同道:“不醉不歸!”三人飲至午夜時分方才散去,張遼自是迴府休息去了,呂布與趙雲同床而臥。
第二日一早,趙雲便起身,準備離開,呂布要出門相送,趙雲急止之,道:“師弟隻需吩咐下人送我出門即可,不可親自相送,我不想因其過多的人注意。”呂布有些失落。
趙雲看著呂布失落的樣子笑道:“師弟莫要失落,很多事等著你去做呢,若無今日分別的不舍,又何來他日相聚的歡樂呢?何況我隻是暫時離開去見一個人,很快就會迴來的。”
呂布道:“師兄教訓的是。我這就安排人送師兄。”趙雲猛的想起了什麽,對呂布道:“師弟切記一點,你身在董賊帳下,實為詐降,為除董賊不得已而為之。他日與諸侯對戰,當手下留情,不可濫殺諸侯大將,以免日後結怨太深,行事多有不便!師弟切記切記!”
呂布拜謝道:“多謝師兄教誨,布定當銘記在心,不與天下諸侯結怨。”看到呂布如此趙雲亦是放心而去。看著趙雲遠去的背影,呂布心中頓生傷感,想自己這一生能得趙雲這樣的師兄和貂蟬這樣的紅顏知己,雖死亦該知足了。隻是天不遂人願,不能和師兄並肩征戰沙場,卻是人生一大遺憾,呂布心中時常想,如若他日師弟功成下山,自己能和他一起並肩馳騁沙場一次,那該多好……
趙雲拜別呂布出了洛陽,直奔東南而去。原來趙雲聽聞十八路諸侯齊聚一堂,在南陽袁術處共商大計,準備討伐董卓,師傅提到的大漢皇族後裔亦在其中,既是與自己有一場君臣之緣,趙雲便想一睹此人的風采。雖說十八路諸侯傭兵數十萬,然畢竟彼此不屬同一主公,戒備自是不甚嚴密,憑趙雲的身手混入其中,亦是手到擒來。
在軍中,趙雲聽聞兩個小校尉的對話。“好端端的,公孫瓚非推舉一位白身之人,參與討賊大計,此人還厚著臉皮說什麽自己是大漢皇族後裔,真是不知世上還有廉恥二字。”
聽聞此言,趙雲便知此時這位大漢皇族後裔定然是在公孫瓚的營帳之中了,便隻身前往公孫瓚的軍營趕去。來到公孫瓚的軍營外,趙雲對守門的將士道:“聽聞大漢皇族後裔在此,趙某特來拜會,還望小哥行個方便。”
軍士知道公孫瓚對劉備禮敬有佳,不敢怠慢,趕忙通報,劉備聽聞,甚是奇怪,自己不認識十三四歲的少年,為何會有這半年的的少年來拜會自己,然劉備心想,來者是客,不可以年齡論英雄,便準備出帳一會。關羽張飛聞言亦是一同前來。
少頃,兄弟三人便至轅門外,見到了趙雲,趙雲施禮開口道:“某素聞大漢皇族後裔之名,特來拜會,唐突之處還望海涵。”劉備亦是迴禮道:“小兄弟認識我否?某卻是看小兄弟眼生的緊,不知小兄弟此行到底所為何事?”
張飛脾氣火爆,見大哥對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行禮,看不下去了,喝道:“哪裏來的毛頭小子,憑你也敢受我大哥施禮!吃某一矛!”
貂蟬問道:“那我當如何做呢?”趙雲在貂蟬耳邊小聲道:“……隻可如此,大事便成矣!”貂蟬點頭道:“嗯,你迴去轉告呂布不日便會有分曉,請他耐心等待便是。”趙雲施禮道:“如此雲兒就告辭了。”
貂蟬點頭,趙雲出了貂蟬閨房探視四周無人,便趕忙翻牆出了司徒府,直奔上將軍府而來。呂布依然在馬廄等著趙雲,接著趙雲呂布急道:“如何了?”趙雲笑道:“此事成了,師弟盡管安心等待時機便是。”
呂布喜道:“師兄出馬定然能成,我已命人安排了酒席,為師兄接風洗塵,師兄請!”趙雲擺手道:“慢,師傅有命,萬不可讓外人注意到你我二人的關係,故而你我二人對外以表兄弟相稱即可,再請文遠兄過來,畢竟我們亦是多年未見了。”
呂布道:“既是師傅有命,布自當從之。師兄與文遠亦是多年未見了,正好同飲一杯。”呂布便派人去召文遠來府上飲酒。張遼聞訊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莫非呂布有要事相商?為了避人耳目故說是飲酒嗎?
張遼便騎馬直奔上將軍府而來,聽守衛說是在上將軍臥房設宴,張遼更為疑惑,反而加了分小心,進入臥房呂布正好迎著,忽然張遼覺得身後有人,本就緊張的張遼猛的反身一招向身後抓去,趙雲反應亦是迅速,身體微斜躲過咽喉,伸手一抓抓住了張遼的手臂。
呂布見狀大笑道:“文遠何故如此緊張?你仔細看看此人是誰?”張遼仔細看來此人確實熟悉,隻是苦於一時想不起來,便鬆開手道:“我看這位小兄弟十分麵善,似曾相識,隻是一時想不起來了。”
呂布笑道:“文遠可曾記得我有一位師兄嗎?”張遼方才想起,此人正是呂布的師兄趙雲,隻是七八年未見趙雲卻是長大了不少,故而未能認出,急忙賠禮道:“原來是趙雲兄弟啊,某一時魯莽切勿見怪啊!”
趙雲笑笑道:“文遠兄客氣了,如非文遠兄手下留情隻怕我著脖子就危險了。”言罷二人仰天而笑,三人依次入席坐定。張遼道:“時常聽兄長提起,若是趙雲兄弟出山,我等要取董賊首級易如反掌。”
趙雲急忙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小心隔牆有耳,張遼會意,輕聲道:“兄弟此行可是為了助奉先兄長共圖大事嗎?”趙雲道:“非也,此次下山乃是奉了師命別有他事,當然,帶我辦完自己的事情,再迴來和你們一同除去董賊,之後再迴山修行便是。眼下你們的事師弟盡數跟我說過了,我也安排妥當了,文遠兄隻需跟我師弟靜待時機即可。我明日離開幾日辦完事情便迴。”
聽聞趙雲還有其他事,張遼雖是不解然趙雲說了是奉了師命,想必是師門之事,趙雲不提張遼亦是不好相問,便對趙雲道:“你我兄弟二人多年未見,文遠先幹為敬,為兄弟接風。”言罷一飲而盡。酒過三巡,張遼開口道:“時常聽奉先兄長提起兄弟智勇雙全,某有一事請教兄弟。”
趙雲笑道:“文遠兄莫不是要問除賊之後,你和我師弟當何去何從?”張遼卻是吃驚不小,雖說一直聽呂布說趙雲如何聰明,然畢竟隻有十三四歲的樣子,竟能看透自己的心思,張遼自是打心眼兒裏佩服,張遼點點頭道:“兄弟所言正是。”
趙雲笑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文遠兄能想的如此長遠趙雲佩服。”張遼道:“不敢。”呂布卻是驚問道:“我等除賊之後不是要迴去統領並州嗎?文遠何故有此一問?”趙雲道:“師弟此言差矣,你想,他日即使你們除去董卓,亦不可再迴並州。”
呂布問道:“如此卻是為何?”趙雲道:“雖然你們能除去董卓,然董卓十數萬兵馬絲毫未損,必然被其心腹掌控,屆時師弟再迴並州便是兩麵受敵,豈不危矣,昔日師弟與袁紹大將文醜大戰於青玉關,袁紹豈肯善罷甘休?你們殺了董卓,他的心腹又怎肯善罷甘休呢?如此一來你們再迴並州豈不是在東北和東南兩麵受敵嗎?加上背麵匈奴之輩侵擾疆界,你們又當如何應對?”
聽聞此言呂布沉默不語,此事是他從未想過的。一直以來呂布都是按照丁原死前的安排在計劃著,然丁原並未想過投靠董卓之後呂布會和袁紹結怨,並州會是四麵臨敵的狀態,張遼雖然想到了可依然沒想到解決的辦法,看到趙雲張遼便想聽聽趙雲的看法,畢竟他很少聽呂布誇過其他人,他堅信趙雲定然有其他人無法相比的原因。
看到呂布沉默不語,趙雲笑道:“既然北上行不通了隻能南下了,不是嗎?”張遼問道:“江東孫堅,根深蒂固。荊州劉表亦是雄踞荊州已久,川蜀之地雖未最佳選擇,然易守難攻,漢中張魯雖是年輕些,然其兵強馬壯亦非我等能敵,縱觀天下竟無我等容身之地,唉……”
看到張遼歎氣,趙雲搖頭苦笑道:“文遠兄何故對徐州隻字不提呢?”張遼歎口氣道:“我等豈會不知徐州實乃富庶之地,然陶謙素有賢名,天下諸侯無不竟讓三分,我等一旦取了徐州,豈不是樹敵於天下嗎?”
趙雲笑道:“沒有人讓你們攻下徐州。”張遼不解道:“那兄弟的意思是?”
趙雲道:“陶謙賢名遠播四海,天下諸侯無不敬服,誰敢攻下徐州便成了天下諸侯的公敵,然你們可以投靠徐州啊,想那陶謙,雖是對徐州治理有方,然其不懂領兵。其必然渴望得到類似你二人這樣的人輔佐以防外敵來犯。如此他必會收留你二人,一旦有了落腳之地,再圖大計絕非難事,他日若能一統天下陶謙必然將主公之位拱手相讓,他是聰明人,誰有兵馬誰是主的道理他是懂得,更何況師弟一直以來的夢想便是保一方水土,安一方黎民。如此豈不是與那陶謙不謀而合嗎?相信他看到師弟愛民如子,為了並州數百萬百姓投奔董卓不惜背上弑父的罪名,定然會將徐州讓與師兄。”
張遼點頭道:“兄弟果然高見,難怪奉先兄長時常與某誇獎兄弟智謀非常人可比。”趙雲擺手道:“文遠兄莫要如此說,雲實不敢當。”看到趙雲已為自己想好了後路,呂布亦是感激萬分,對趙雲道:“師兄可否留下與布共圖大事,布定當奉師兄為主公,願效犬馬之勞!”
趙雲道:“師弟怎的忘記了,我有師命在身,待助你們除去董賊之後還得迴山繼續修行呢。”呂布知道自己一時失言,忙道:“你看我這記性,又忘了師兄尚有師命在身,也罷,此事布不再提便是了,今日我等不醉不歸。”二人端起酒杯同道:“不醉不歸!”三人飲至午夜時分方才散去,張遼自是迴府休息去了,呂布與趙雲同床而臥。
第二日一早,趙雲便起身,準備離開,呂布要出門相送,趙雲急止之,道:“師弟隻需吩咐下人送我出門即可,不可親自相送,我不想因其過多的人注意。”呂布有些失落。
趙雲看著呂布失落的樣子笑道:“師弟莫要失落,很多事等著你去做呢,若無今日分別的不舍,又何來他日相聚的歡樂呢?何況我隻是暫時離開去見一個人,很快就會迴來的。”
呂布道:“師兄教訓的是。我這就安排人送師兄。”趙雲猛的想起了什麽,對呂布道:“師弟切記一點,你身在董賊帳下,實為詐降,為除董賊不得已而為之。他日與諸侯對戰,當手下留情,不可濫殺諸侯大將,以免日後結怨太深,行事多有不便!師弟切記切記!”
呂布拜謝道:“多謝師兄教誨,布定當銘記在心,不與天下諸侯結怨。”看到呂布如此趙雲亦是放心而去。看著趙雲遠去的背影,呂布心中頓生傷感,想自己這一生能得趙雲這樣的師兄和貂蟬這樣的紅顏知己,雖死亦該知足了。隻是天不遂人願,不能和師兄並肩征戰沙場,卻是人生一大遺憾,呂布心中時常想,如若他日師弟功成下山,自己能和他一起並肩馳騁沙場一次,那該多好……
趙雲拜別呂布出了洛陽,直奔東南而去。原來趙雲聽聞十八路諸侯齊聚一堂,在南陽袁術處共商大計,準備討伐董卓,師傅提到的大漢皇族後裔亦在其中,既是與自己有一場君臣之緣,趙雲便想一睹此人的風采。雖說十八路諸侯傭兵數十萬,然畢竟彼此不屬同一主公,戒備自是不甚嚴密,憑趙雲的身手混入其中,亦是手到擒來。
在軍中,趙雲聽聞兩個小校尉的對話。“好端端的,公孫瓚非推舉一位白身之人,參與討賊大計,此人還厚著臉皮說什麽自己是大漢皇族後裔,真是不知世上還有廉恥二字。”
聽聞此言,趙雲便知此時這位大漢皇族後裔定然是在公孫瓚的營帳之中了,便隻身前往公孫瓚的軍營趕去。來到公孫瓚的軍營外,趙雲對守門的將士道:“聽聞大漢皇族後裔在此,趙某特來拜會,還望小哥行個方便。”
軍士知道公孫瓚對劉備禮敬有佳,不敢怠慢,趕忙通報,劉備聽聞,甚是奇怪,自己不認識十三四歲的少年,為何會有這半年的的少年來拜會自己,然劉備心想,來者是客,不可以年齡論英雄,便準備出帳一會。關羽張飛聞言亦是一同前來。
少頃,兄弟三人便至轅門外,見到了趙雲,趙雲施禮開口道:“某素聞大漢皇族後裔之名,特來拜會,唐突之處還望海涵。”劉備亦是迴禮道:“小兄弟認識我否?某卻是看小兄弟眼生的緊,不知小兄弟此行到底所為何事?”
張飛脾氣火爆,見大哥對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行禮,看不下去了,喝道:“哪裏來的毛頭小子,憑你也敢受我大哥施禮!吃某一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