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戰不予理會:“我賢鴦部落自歸入大冥帝國以來,一直堅持公平對待他人的原則,你們東爵部落殺了我兄弟,我要為我兄弟主持公道,同樣北濟部落殺了你們的首領,我也會為你們主持公道!”


    說到這裏不用他下達命令,就有一眾士兵包圍了上去,那幾個北濟部落的士兵倒也十分爽快。


    “隻要能為我家大王報仇,我等雖死無憾!”


    “大王這輩子對我們的知遇之恩尚未還清,來世我們在還!”


    幾人說完就自己動手自殺了,沒有一絲的拖泥帶水,與此同時,另外幾個東爵部落的士兵也被殺了。


    慕容戰將他們聚在一起:“現在擺在你們麵前的有兩個選擇!”


    “第一就是臣服於大冥帝國!”


    “第二就是到地底下去見你們的王!”


    “臣服大冥帝國,對你們而言隻有好處,你們可以每天食用稻米和小麥,還可以讓你們的子孫後代接受大冥帝國的培養,衣食無憂,就連你們已經死去的王,也能得到追封!”


    “我!大冥帝國第一軍軍尉臧春秋以性命擔保!”


    這些話是一直在慕容戰身後的臧春秋說的,慕容戰充其量就還隻是大冥帝國的一個附庸勢力,還沒有正式並入大冥帝國,尚未得到大冥帝國帝君陸冥的封賜。


    所以他也不敢妄自下定論,說這些人投降後給他們什麽封賞。


    但是臧春秋就不一樣了,他不僅僅是陸冥的得力大將,還是一軍軍尉,統帥大軍兩萬,他說的話更讓人能信服。


    “我們願意歸順大冥帝國!”


    即使慕容戰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也對兩大部落首領的死做出了相應的處理,但是卻還是沒有得到兩大部落的諒解。


    導致現在兩大部落十多萬人都表示願意歸順大冥帝國,而不是歸順於他賢鴦部落。


    臧春秋看向慕容戰:“降兵交由你來安排,統計好人數,另外撥下軍糧,讓他們飽食一頓!”


    而後臧春秋立馬修書一封,交給身邊的副將:“你帶著這封書信迴帝京,交給公孫大人和帝後,不得有誤!”


    這裏粗略計算下來,可是有二十多萬降卒啊!


    如何安置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南麵也在大戰,自己總不能帶著這麽多人南下參戰吧?


    如果這樣,糧食的日消耗量就能把他們拖垮了,更別說還要參戰了。


    燕國燕都。


    秦魁和薛世義漫步在燕都城牆之上:“不知陸冥那裏如何了?聽聞現在他和秦驍閑打得不可開交,參戰的人數高達四五十萬,現在又接連遭遇暴雨,還真是不幸啊!”


    薛世義作輯道:“依屬下來看,冥國定然能渡過此次難關!”


    現在冥國北麵在打,南麵也在打,一個剛建立不久的政權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戰鬥,就算涼都再富庶,也經不起陸冥這樣造吧?


    秦魁感覺陸冥隨時都可能會嗝屁,他也要隨時做好兵進冥國,免得如此富庶的地方被秦驍閑或者秦鯉封全部占了。


    但是現在薛世義卻說陸冥能夠度過這次難關,頓時就讓他提起了興趣,不免好奇這個燕國第一謀士為什麽這麽看好陸冥?


    薛世義道:“冥國雖然建立時間不長,但是卻深得民心,整個國家軍民一心,是不容易被擊垮的。”


    “然後陸冥貴為一國之君,逢戰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這樣的君王難道會有士兵不願意和他一起征戰四方?”


    “另外就是冥國的國家製度,臣了解過冥國的國家製度,與燕國和秦國都截然不同,這樣的製度比我們兩國的更受百姓擁護,在涼都本來就富庶的基礎上,再加上百姓的如此愛戴,這一戰冥國必勝!”


    秦魁聽的雲裏霧裏的:“難道就因為國家的製度不一樣就能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這樣的結論未免太荒謬了吧?”


    “帝君理解錯了,國家的製度各有各的好處,冥國的製度適用於民,而我們的則適用於國家的整個管理體係。”


    “隻要帝君能做到善辯忠邪,廉潔清政,也能做到國民一心,也能讓百姓愛戴我們的國家!”


    “冥國的士兵之所以能夠百戰百勝,除了陸冥的身先士卒和練兵製度外,就是他們的士兵具備了我們多數的士兵所沒有的東西——信仰!”


    “他們是為了信仰而戰,而我們的士兵更多的是追求利益而戰!”


    秦魁反駁道:“這一點國相是不是太貶低我們的士兵了?我們的士兵的信仰就是燕國,士兵參軍戰鬥不是為了俸祿難不成白白送命?”


    “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是每一個戰士的追求,這也是他們的信仰,說白了,信仰隻不過是在利益前無可選擇的再選擇罷了!”


    薛世義愣了一下,這五大三粗的秦魁是什麽時候這麽有學問的?


    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啊!


    看著薛世義錯愕的表情,秦魁忍不住哈哈笑道:“世義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既然是一國之君了,就不在是那個秦國囂張跋扈的皇子,我身上肩負著燕國近千萬人的信念,再不學如何辨別忠邪?如何虛心納諫?”


    “帝君聖明!燕國之幸!”


    秦魁看著燕都的繁華:“我燕國自建立以來基本上沒有發動過大戰,正好現在秦鯉封率兵攻打秦驍閑後方,無瑕西顧,現在正是我們亮相的時候!”


    “傳令——鎮國大將軍韓陵親率帝國洪都十三萬水師渡過洪河,列陣漢江直取秦國以西的漢都,從而進逼帝都。”


    “冥都大軍由本帝親自帶領,南下直取帝都,我倒要看看他秦鯉封拿什麽抵擋我大燕帝國的鐵騎!”


    燕國一直在養精蓄銳,而秦國雖然沒有經曆過太大規模的戰鬥,但是一些小規模的戰鬥卻也經曆了不少,比如說四都收複之戰、四都平叛之戰......


    雖然秦國的大軍武力平定了四都,但是四都的反叛鬥爭卻從未停止,最為強烈的就是原先的大秦六殿下的封地——漢都。


    自打六殿下死在紫龍殿、鎮西大將軍也死在了帝都後,漢都的叛亂從未間斷,隻可惜一直被鎮壓,所有想反抗的人都被迫躲了起來。


    正是因為漢都內部不團結,秦魁才想著用最精銳的洪都軍進攻,內憂外患之下漢都定然堅持不了多久就能被拿下,屆時就可以聯合陸冥兩麵夾擊帝都,滅掉秦鯉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冥國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霽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霽戀並收藏北冥國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