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她們喝著胡辣湯時,一群劃船的演出隊走過啦!
劃船的演員頭戴古裝假發頭套,長發拖地,身穿綠色連襟衣裙,畫著誇張的大紅臉,腰間係一個布做的假船,滑稽的向前向後走動,一下子引來好多人圍觀。現在觀眾少,墨蓮她們坐在早點攤上就能看見。
墨蓮想湊近看,就對媽媽說:“媽,劃船的!我們過去看看!”
墨蓮娘說:“你們趕快吃,一會兒好看的更多。”
墨蓮幹啃著燒餅,伸長脖子往那邊望,玉方笑著說:“坐好,趕快吃,像個長頸鹿一樣。”
墨蓮迴懟一句:“要你管!”
封建:“都快點吃,一會人多了,你們擠不進去。看不到表演,隻能看人群了哦!”
香蓮:“是啊,我們小孩多,得站在前麵才能看見。”
幾個人快速的喝完胡辣湯,連慧慧的都喝完了,墨蓮卻沒怎麽動。
封建:“墨蓮,快點吃,就剩你一個人了。”
墨蓮:“我不想喝了。”
封建端過墨蓮的湯,三兩口拚完了。
玉方拉著墨蓮的手,香蓮拉著慧慧的手向人群中衝去。
墨蓮娘在後麵邊跑邊喊:“一會手拉著手,別走散了。”
封建緊跟著說:“讓孩子們放開心玩吧!我們多看著點就行了。”
才一會功夫,人多的密不透風。玉方拉著墨蓮像泥鰍一樣,一直擠在最前麵,香蓮和慧慧擠到中間就擠不動了。玉方伸手把慧慧拽在自己前麵。
劃船的演出隊演了一會,劃著船就走了。
隻聽後麵來的表演隊鑼鼓喧天的,人群就往那邊湧。還沒走兩步,舞龍舞獅隊就來了。
演出隊在人群最密的地段停下,一條長龍有十幾個人,長龍圍著人群邊轉了幾圈,目的是讓人群往後退,擴大場地。當龍頭調皮的來到人群邊上時,人們就會哈哈大笑,然後自然的往後退。幾圈下來,兩邊的人個個哈哈大笑。
長龍退去,幾頭可愛的獅子來了,他們一會倒立,一會在地上打滾,各自表演著自己的絕活。
一個身穿黃衣服,戴黃帽的人,手拿一個大鈴籠。隻見那人高舉鈴籠,“鈴鈴”的搖晃幾下,兩隻大獅子就滾了過來,一會兩頭獅子為了掙鈴籠就打了起來,引得人群哈哈大笑。
旁邊的一個人扮演的小獅子,一會翻跟頭,一會站在桌子上,活潑可愛的很。
墨蓮迴頭對慧慧說:“我喜歡那隻小獅子。”
慧慧高興的說:“我也喜歡那個小獅子。”
這邊一頭獅子嘴裏叼著鈴籠,站在兩個桌子上宣示它的成功,正在人們拍手叫好時,一條豎幅從獅子嘴裏從上而下的展開。墨蓮問慧慧:“上麵寫的什麽?”
慧慧:“春風二月……”
香蓮接著說:“春風二月接祥瑞”;
墨蓮驚奇的說:“你們看那邊桌子上的獅子也要吐對聯了。”
一條豎幅從獅子嘴裏吐出,墨蓮又問:“這是什麽?”
香蓮:“化雨一龍送裕如”。
墨蓮也不懂是什麽意思就直唿:“好,真好!”
舞龍舞獅隊走了,後麵走來唐僧師徒,他們個個踩著高蹺。
唐僧身披袈裟,手拿法杖,踩著高蹺走在最前麵,對著人群:“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後麵是沙僧,他那誇張的胡子,一會兒掉下來掛在脖子上,引得眾人哄堂大笑,他挑著扁擔,踩著高蹺左扭扭右扭扭,滑稽的很。
“哈 哈哈 哼 哼哼”
豬八戒還真是一個豬頭模樣,踩著高蹺挺著大肚子,扛一個塑料釘耙,朝人群哼哼的揮去,釘耙所到人群,人們就哈哈大笑著自動往後退。他憨憨的圍著人群舞了一圈,中間的表演區大了一倍。
後麵孫悟空手拿金箍棒,踩著高蹺在空中翻個跟頭來到場子中央。人們都緊張的看著他,怕孫悟空摔在地上,畢竟他的高蹺有1米多高呢!正在人們緊張時,吵鬧的人群一下子鴉雀無聲,當孫悟空穩穩的站立在場中央時,場子一下子沸騰起來!
“好!好!”
“唿唿”
叫好聲,口哨聲,雷鳴般的掌聲一響起來!
玉方發自內心喊:“帥!孫悟空好帥啊!”
孫悟空拿著金箍棒在空中舞的虎虎生風,人群叫好聲,如同海浪般,一浪高過一浪。
看著孫悟空踩著1米高的高蹺如履平地,玉方羨慕的說:“太帥了,迴家我也做個高蹺玩。”
人們戀戀不舍的送走唐僧師徒,後麵來了一群扭秧歌的大媽,她們穿著粉色的舞蹈衣服,頭戴花環,塗著大紅臉蛋。甩著扇子在那裏扭啊扭。
墨蓮看向慧慧小聲說:“好無聊啊!”
也許是人們還沒從唐曾師徒裏走出來,看扭秧歌的人,沒有那麽興奮,也沒有年輕人的叫好聲,隻有幾個大娘笑嘻嘻的看的津津有味!
秧歌大媽還沒走,就聽到後麵鑼鼓敲打的震天響。
墨蓮自言自語道:“是舞龍舞獅的隊伍又走來了嗎?”
香蓮:“應該不是,他們是順著循環表演的,不可能就這幾個節目。”
鑼鼓聲越來越響了,迎麵走來的是鑼鼓隊,他們穿著紅色的衣服。有敲鑼的,有打鼓的,前麵還有一個耍大旗的。
耍旗的人“嘿嘿”一喊,他們就三隊變二隊,再喊“吼吼”,又兩隊變三隊。
墨蓮也聽不懂她們敲的是什麽,感覺敲打的都是一樣的音。看著看著就有點瞌睡了。
墨蓮拉拉玉方說:“哥哥,咱們迴家吧,我想睡覺!”
玉方:“真服你了,這麽精彩的真人演出,你還會瞌睡!”
香蓮:“走吧,我送你找媽媽,慧慧你走不走?”
慧慧:“我也不想看了。”
香蓮看兩個小人都要走,對玉方說:“走,迴家吧,後麵的估計也不好看了,站了一上午了,她們都累了。”
玉方:“那好吧。”
封建看他們幾個人拉著手出來了,上去就問:“不看啦!”
墨蓮:“不看了,站的我的腳都麻了!”
封建:“那好,走,迴家!”
劃船的演員頭戴古裝假發頭套,長發拖地,身穿綠色連襟衣裙,畫著誇張的大紅臉,腰間係一個布做的假船,滑稽的向前向後走動,一下子引來好多人圍觀。現在觀眾少,墨蓮她們坐在早點攤上就能看見。
墨蓮想湊近看,就對媽媽說:“媽,劃船的!我們過去看看!”
墨蓮娘說:“你們趕快吃,一會兒好看的更多。”
墨蓮幹啃著燒餅,伸長脖子往那邊望,玉方笑著說:“坐好,趕快吃,像個長頸鹿一樣。”
墨蓮迴懟一句:“要你管!”
封建:“都快點吃,一會人多了,你們擠不進去。看不到表演,隻能看人群了哦!”
香蓮:“是啊,我們小孩多,得站在前麵才能看見。”
幾個人快速的喝完胡辣湯,連慧慧的都喝完了,墨蓮卻沒怎麽動。
封建:“墨蓮,快點吃,就剩你一個人了。”
墨蓮:“我不想喝了。”
封建端過墨蓮的湯,三兩口拚完了。
玉方拉著墨蓮的手,香蓮拉著慧慧的手向人群中衝去。
墨蓮娘在後麵邊跑邊喊:“一會手拉著手,別走散了。”
封建緊跟著說:“讓孩子們放開心玩吧!我們多看著點就行了。”
才一會功夫,人多的密不透風。玉方拉著墨蓮像泥鰍一樣,一直擠在最前麵,香蓮和慧慧擠到中間就擠不動了。玉方伸手把慧慧拽在自己前麵。
劃船的演出隊演了一會,劃著船就走了。
隻聽後麵來的表演隊鑼鼓喧天的,人群就往那邊湧。還沒走兩步,舞龍舞獅隊就來了。
演出隊在人群最密的地段停下,一條長龍有十幾個人,長龍圍著人群邊轉了幾圈,目的是讓人群往後退,擴大場地。當龍頭調皮的來到人群邊上時,人們就會哈哈大笑,然後自然的往後退。幾圈下來,兩邊的人個個哈哈大笑。
長龍退去,幾頭可愛的獅子來了,他們一會倒立,一會在地上打滾,各自表演著自己的絕活。
一個身穿黃衣服,戴黃帽的人,手拿一個大鈴籠。隻見那人高舉鈴籠,“鈴鈴”的搖晃幾下,兩隻大獅子就滾了過來,一會兩頭獅子為了掙鈴籠就打了起來,引得人群哈哈大笑。
旁邊的一個人扮演的小獅子,一會翻跟頭,一會站在桌子上,活潑可愛的很。
墨蓮迴頭對慧慧說:“我喜歡那隻小獅子。”
慧慧高興的說:“我也喜歡那個小獅子。”
這邊一頭獅子嘴裏叼著鈴籠,站在兩個桌子上宣示它的成功,正在人們拍手叫好時,一條豎幅從獅子嘴裏從上而下的展開。墨蓮問慧慧:“上麵寫的什麽?”
慧慧:“春風二月……”
香蓮接著說:“春風二月接祥瑞”;
墨蓮驚奇的說:“你們看那邊桌子上的獅子也要吐對聯了。”
一條豎幅從獅子嘴裏吐出,墨蓮又問:“這是什麽?”
香蓮:“化雨一龍送裕如”。
墨蓮也不懂是什麽意思就直唿:“好,真好!”
舞龍舞獅隊走了,後麵走來唐僧師徒,他們個個踩著高蹺。
唐僧身披袈裟,手拿法杖,踩著高蹺走在最前麵,對著人群:“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後麵是沙僧,他那誇張的胡子,一會兒掉下來掛在脖子上,引得眾人哄堂大笑,他挑著扁擔,踩著高蹺左扭扭右扭扭,滑稽的很。
“哈 哈哈 哼 哼哼”
豬八戒還真是一個豬頭模樣,踩著高蹺挺著大肚子,扛一個塑料釘耙,朝人群哼哼的揮去,釘耙所到人群,人們就哈哈大笑著自動往後退。他憨憨的圍著人群舞了一圈,中間的表演區大了一倍。
後麵孫悟空手拿金箍棒,踩著高蹺在空中翻個跟頭來到場子中央。人們都緊張的看著他,怕孫悟空摔在地上,畢竟他的高蹺有1米多高呢!正在人們緊張時,吵鬧的人群一下子鴉雀無聲,當孫悟空穩穩的站立在場中央時,場子一下子沸騰起來!
“好!好!”
“唿唿”
叫好聲,口哨聲,雷鳴般的掌聲一響起來!
玉方發自內心喊:“帥!孫悟空好帥啊!”
孫悟空拿著金箍棒在空中舞的虎虎生風,人群叫好聲,如同海浪般,一浪高過一浪。
看著孫悟空踩著1米高的高蹺如履平地,玉方羨慕的說:“太帥了,迴家我也做個高蹺玩。”
人們戀戀不舍的送走唐僧師徒,後麵來了一群扭秧歌的大媽,她們穿著粉色的舞蹈衣服,頭戴花環,塗著大紅臉蛋。甩著扇子在那裏扭啊扭。
墨蓮看向慧慧小聲說:“好無聊啊!”
也許是人們還沒從唐曾師徒裏走出來,看扭秧歌的人,沒有那麽興奮,也沒有年輕人的叫好聲,隻有幾個大娘笑嘻嘻的看的津津有味!
秧歌大媽還沒走,就聽到後麵鑼鼓敲打的震天響。
墨蓮自言自語道:“是舞龍舞獅的隊伍又走來了嗎?”
香蓮:“應該不是,他們是順著循環表演的,不可能就這幾個節目。”
鑼鼓聲越來越響了,迎麵走來的是鑼鼓隊,他們穿著紅色的衣服。有敲鑼的,有打鼓的,前麵還有一個耍大旗的。
耍旗的人“嘿嘿”一喊,他們就三隊變二隊,再喊“吼吼”,又兩隊變三隊。
墨蓮也聽不懂她們敲的是什麽,感覺敲打的都是一樣的音。看著看著就有點瞌睡了。
墨蓮拉拉玉方說:“哥哥,咱們迴家吧,我想睡覺!”
玉方:“真服你了,這麽精彩的真人演出,你還會瞌睡!”
香蓮:“走吧,我送你找媽媽,慧慧你走不走?”
慧慧:“我也不想看了。”
香蓮看兩個小人都要走,對玉方說:“走,迴家吧,後麵的估計也不好看了,站了一上午了,她們都累了。”
玉方:“那好吧。”
封建看他們幾個人拉著手出來了,上去就問:“不看啦!”
墨蓮:“不看了,站的我的腳都麻了!”
封建:“那好,走,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