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倒把”四個字把兩個神婆鎮住了。
可是她們還是想討價還價的。因為吃的她們已經吃掉了,還不了。
她們甚至腆著臉說,一部分吃了,一部分沒吃,總不能還一部分不還一部分,要公平。
顧方平冷眼看著這兩個神婆,也知道她們實在是沒法還,可是這事不歸他管。
最後廣澤縣政府拍板,吃的就不用還了,但是錢一定要還迴去的。
廣澤縣政府一邊派人下去宣傳防治流行性感冒的知識,一邊把兩個神婆送去各村破除迷信。
兩個神婆在得到罪責減免的承諾後,倒是異常配合。
她們在民眾麵前深刻地檢討了自己隻是想吃好的、用好的,這才動了心思,裝神弄鬼騙取錢財。
這兩個神婆本來就很能說,有時候說得比唱得還好聽,一番聲淚俱下的檢討以後,村民都幡然醒悟。
這兩個神婆存著戴罪立功的心思,對於檢討的形式也多有反思。為了讓宣揚的效果更好,她們甚至又作了新歌。
有一迴檢討,她們先敘述她們怎麽起的心思,說到今年的情況時,說著說著,其中一個就唱了起來。
“今年百姓多災難,三月大旱發人瘟,有田有地無人耕,大路條條無人行,有屋間間無人住,飯熱菜香無人吃……”
詞曲是另一個神婆作的。
這首歌淒婉悲涼,演唱極有感染力,聽得在場的民眾無不垂淚。
顧方平在下麵聽著,都覺得這兩個神婆應該去當音樂工作者,而不是在這裏裝神弄鬼。這簡直辱沒了她們的才能。
到後麵,他聽說那兩個神婆還問廣澤縣政府工作人員需不需要編個劇宣傳,她們也可以寫劇本的。
大概是知道她們這樣轉一輪下來,再也不能當神職中介人員了吧。
這兩個人正在琢磨著怎麽轉行呢。
不過後續就跟顧方平無關了。
“仙水”事件前後涉及民眾上萬人。沒有人受傷,雖然損傷了一部分財物,但總算大部分財物被追討迴去了。也可以說是圓滿結束。
但顧方平迴省城提交報告後,卻逐漸發現事情不對起來。
這份報告提交上去以後,省政府對待法師的態度,越發曖昧起來。
先前,也有裝神弄鬼騙錢的,但多不是真正懂行的人。
就算是真懂行的,這些人也是供奉的惡鬼。
惡鬼麽,他們的歡愉就是讓人類痛苦的事,所以做什麽事都不奇怪。
政府對他們自然是多加打壓,至於其他立場的天鬼,則是拉攏為主。就算拉不過來,也起碼讓他們保持中立。但是這迴情況完全不同。
那個老頭鬼,你肯定不能說他是惡鬼的。
作為天鬼,他是比較廢,但他還真是真情實感地覺得自己在治病救人。
多飲水就是治療啊。他真的這麽認為。
所以那兩個神婆的行為,在他看來,也算是弟子在正當地討生活。
但是這正當嗎?
但凡有點理智的人都不這麽覺得。
有一次,顧方平甚至聽到同事在背後議論他。
“那些鬼是會魅惑人的吧?你說顧同誌有沒有這麽對人用過?”
“難說。而且他做了誰知道?當事人可能都不知道。他抹掉別人記憶就行了。”
“對,他供奉的鬼好像很厲害。”
顧方平聽完,在他們發現他之前默默地離開了。
他感到了一些不安。
三年前,他剛到省城的時候,同事還是挺信任他們這些法師的,有些什麽事也會來問一下他們。但是從去年開始,他感覺大家的情緒就不太一樣了。
與當初的信任對比,他們開始懷疑,自己遇到的某些事是不是暗地裏有鬼,是有法師要害他們。
顧方平所供奉的陳四夫人是明確的善神,所以這種懷疑的苗頭還沒到他身上。但廣澤縣一事以後,他們似乎連他也不信任了。
善神,就真的不會禍害人類了嗎?
甚至可以這麽說,陳四夫人的能力,讓他成為了更好的懷疑對象。
因為陳四夫人,在天鬼裏也是頂尖的。
她能力強,作惡起來隻會比其他鬼更可怕。
但這裏就有個問題。
他是應該迴老家呢,還是應該留在省城?
他在老家,很有名望。有些時候,名望就是可以救命的東西。
老家的政府多是本地人。小地方,大家都沾親帶故的。正因為大家都有些故舊,尤其是老一輩牽連更深,就算看在家裏老人的份上,就算真的要對所有法師出手,他也未必會遭特別大的罪。
但省城的條件比老家要好太多了。他做夢都想把妻兒接到省城來。
而且在省城,迷信的人也沒那麽多,出錯的概率沒那麽大。以前他覺得,假如配合省政府工作,繼續往上走,那可能不會輕易動他。但從現在同事的態度來看,那就未必了。
那些跟天鬼沒有牽連的普通人,都逐漸地孤立起法師來。
顧方平坐立不安,隻好寫信給在京城工作的友人王鬆年,問一下他上麵的態度。
假如隻是這些同事自己的想法,上麵自然會進行處理。汙蔑是沒有用的。但是假如連上麵的人都對他們越發警惕呢?遠離這個中心是否會更加安全?
畢竟,山高皇帝遠。基層還沒被控製到那個地步。
今天,他收到這封迴信,已是知道上麵怎麽想的了。
顧方平想著,他該迴去了。
想想在老家的妻兒,他又有些期待起來。
迴去也不會多糟糕,畢竟德惠他們都在。
他得調迴去才行。
但第二天,他還在想該怎麽申請工作調動的時候,一個同事怒氣衝衝地找上門了。
“顧方平!我的錢是不是你拿的!”
顧方平有些愕然:“什麽錢?”
“我放在家裏的三百零六塊八毛三分,現在不見了,是不是你拿的!”
顧方平一聽就覺得好笑。
“你在家裏丟的錢,不是應該去找賊嗎?怎麽找到我這裏來了?”
可是她們還是想討價還價的。因為吃的她們已經吃掉了,還不了。
她們甚至腆著臉說,一部分吃了,一部分沒吃,總不能還一部分不還一部分,要公平。
顧方平冷眼看著這兩個神婆,也知道她們實在是沒法還,可是這事不歸他管。
最後廣澤縣政府拍板,吃的就不用還了,但是錢一定要還迴去的。
廣澤縣政府一邊派人下去宣傳防治流行性感冒的知識,一邊把兩個神婆送去各村破除迷信。
兩個神婆在得到罪責減免的承諾後,倒是異常配合。
她們在民眾麵前深刻地檢討了自己隻是想吃好的、用好的,這才動了心思,裝神弄鬼騙取錢財。
這兩個神婆本來就很能說,有時候說得比唱得還好聽,一番聲淚俱下的檢討以後,村民都幡然醒悟。
這兩個神婆存著戴罪立功的心思,對於檢討的形式也多有反思。為了讓宣揚的效果更好,她們甚至又作了新歌。
有一迴檢討,她們先敘述她們怎麽起的心思,說到今年的情況時,說著說著,其中一個就唱了起來。
“今年百姓多災難,三月大旱發人瘟,有田有地無人耕,大路條條無人行,有屋間間無人住,飯熱菜香無人吃……”
詞曲是另一個神婆作的。
這首歌淒婉悲涼,演唱極有感染力,聽得在場的民眾無不垂淚。
顧方平在下麵聽著,都覺得這兩個神婆應該去當音樂工作者,而不是在這裏裝神弄鬼。這簡直辱沒了她們的才能。
到後麵,他聽說那兩個神婆還問廣澤縣政府工作人員需不需要編個劇宣傳,她們也可以寫劇本的。
大概是知道她們這樣轉一輪下來,再也不能當神職中介人員了吧。
這兩個人正在琢磨著怎麽轉行呢。
不過後續就跟顧方平無關了。
“仙水”事件前後涉及民眾上萬人。沒有人受傷,雖然損傷了一部分財物,但總算大部分財物被追討迴去了。也可以說是圓滿結束。
但顧方平迴省城提交報告後,卻逐漸發現事情不對起來。
這份報告提交上去以後,省政府對待法師的態度,越發曖昧起來。
先前,也有裝神弄鬼騙錢的,但多不是真正懂行的人。
就算是真懂行的,這些人也是供奉的惡鬼。
惡鬼麽,他們的歡愉就是讓人類痛苦的事,所以做什麽事都不奇怪。
政府對他們自然是多加打壓,至於其他立場的天鬼,則是拉攏為主。就算拉不過來,也起碼讓他們保持中立。但是這迴情況完全不同。
那個老頭鬼,你肯定不能說他是惡鬼的。
作為天鬼,他是比較廢,但他還真是真情實感地覺得自己在治病救人。
多飲水就是治療啊。他真的這麽認為。
所以那兩個神婆的行為,在他看來,也算是弟子在正當地討生活。
但是這正當嗎?
但凡有點理智的人都不這麽覺得。
有一次,顧方平甚至聽到同事在背後議論他。
“那些鬼是會魅惑人的吧?你說顧同誌有沒有這麽對人用過?”
“難說。而且他做了誰知道?當事人可能都不知道。他抹掉別人記憶就行了。”
“對,他供奉的鬼好像很厲害。”
顧方平聽完,在他們發現他之前默默地離開了。
他感到了一些不安。
三年前,他剛到省城的時候,同事還是挺信任他們這些法師的,有些什麽事也會來問一下他們。但是從去年開始,他感覺大家的情緒就不太一樣了。
與當初的信任對比,他們開始懷疑,自己遇到的某些事是不是暗地裏有鬼,是有法師要害他們。
顧方平所供奉的陳四夫人是明確的善神,所以這種懷疑的苗頭還沒到他身上。但廣澤縣一事以後,他們似乎連他也不信任了。
善神,就真的不會禍害人類了嗎?
甚至可以這麽說,陳四夫人的能力,讓他成為了更好的懷疑對象。
因為陳四夫人,在天鬼裏也是頂尖的。
她能力強,作惡起來隻會比其他鬼更可怕。
但這裏就有個問題。
他是應該迴老家呢,還是應該留在省城?
他在老家,很有名望。有些時候,名望就是可以救命的東西。
老家的政府多是本地人。小地方,大家都沾親帶故的。正因為大家都有些故舊,尤其是老一輩牽連更深,就算看在家裏老人的份上,就算真的要對所有法師出手,他也未必會遭特別大的罪。
但省城的條件比老家要好太多了。他做夢都想把妻兒接到省城來。
而且在省城,迷信的人也沒那麽多,出錯的概率沒那麽大。以前他覺得,假如配合省政府工作,繼續往上走,那可能不會輕易動他。但從現在同事的態度來看,那就未必了。
那些跟天鬼沒有牽連的普通人,都逐漸地孤立起法師來。
顧方平坐立不安,隻好寫信給在京城工作的友人王鬆年,問一下他上麵的態度。
假如隻是這些同事自己的想法,上麵自然會進行處理。汙蔑是沒有用的。但是假如連上麵的人都對他們越發警惕呢?遠離這個中心是否會更加安全?
畢竟,山高皇帝遠。基層還沒被控製到那個地步。
今天,他收到這封迴信,已是知道上麵怎麽想的了。
顧方平想著,他該迴去了。
想想在老家的妻兒,他又有些期待起來。
迴去也不會多糟糕,畢竟德惠他們都在。
他得調迴去才行。
但第二天,他還在想該怎麽申請工作調動的時候,一個同事怒氣衝衝地找上門了。
“顧方平!我的錢是不是你拿的!”
顧方平有些愕然:“什麽錢?”
“我放在家裏的三百零六塊八毛三分,現在不見了,是不是你拿的!”
顧方平一聽就覺得好笑。
“你在家裏丟的錢,不是應該去找賊嗎?怎麽找到我這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