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部寨內,戰後的熱血尚未冷卻。
寨中空地上,族人忙著清點戰利品,運迴物資。奀妹親自坐鎮指揮,將糧食和武器按部落分發。赤侯突襲失敗的消息迅速傳遍各部落,士氣大振,盟約的效力逐漸顯現。
項龍帶著新製訂的計劃來到議事大廳,他走進時,許多部落首領仍帶著戰場上的疲憊,卻對勝利充滿期待。奀妹見到項龍微微點頭,示意他可以直接開口。
項龍從懷裏拿出竹簡,上麵勾勒著一張簡易的規劃圖。他環視眾人,語氣堅定而清晰:“諸位,經過此次戰鬥,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件事:我們需要更高效的組織。戰鬥和生存不能割裂,我們必須把耕種與作戰結合在一起。”
眾首領一聽這番話,不少人流露出不解或質疑的表情。
“耕種和作戰能結合?怎麽結合?”黑石部的年輕首領第一個發問。
項龍點點頭,指著圖紙說道:“我的想法很簡單。每個部落的戰士,平時負責農業生產,但同時保留軍事訓練。一旦有敵人入侵,這些人立即成為戰士,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我們可以劃分出耕兵輪值小隊,輪流駐守重要區域,平時勞作,戰時作戰。”
大廳內頓時炸開了鍋。
“戰士去種地?這算什麽事!”
“我們的戰士是用來打仗的,讓他們去種地,怎麽可能!”
“農業不是女人和老人的事嗎?這主意太荒唐了!”
麵對眾人的反對聲,項龍並未動怒,他舉起手示意眾人安靜:“我知道大家不習慣,但我們必須麵對現實。你們想想,如果不是我和奀妹的梯田計劃,你們現在還有多少糧食?靠現有的刀耕火種,你們撐不住明年的旱季,更擋不住秦軍的下一次進攻!”
此話一出,議事大廳瞬間安靜了幾分,但仍有不少人麵露猶豫。
奀妹開口說道:“大家稍安勿躁,項龍的提議雖然新奇,但未必不可行。我們的戰士一直與土地息息相關,掌握生產技能對他們也是一種保障。再者,赤侯的失敗並不代表秦軍會停手,未來的日子恐怕隻會更難。”
黑石部的年輕首領依然不服:“可是,如果我們戰士去種地,那平時的守備工作怎麽辦?遇到突襲時,能及時應對嗎?”
項龍走上前一步,沉聲說道:“正因為如此,我才提議輪值製。一部分人種地,一部分人駐守,輪流訓練,互相補充。這樣我們既能保證農業生產,又能維持防禦力量,不會有任何空缺。”
火山部的老首領皺眉問道:“那這種耕兵製,具體怎麽分配?糧食怎麽分,武器怎麽管?”
“好問題。”項龍展開竹簡上的第二張圖:“每個部落保留自己的自主權,糧食由部落自行管理,但戰時必須聽從統一指揮。至於武器,可以設立公共武庫,各部落按人數比例出資裝備。這樣,誰也不會吃虧。”
大廳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許多人低頭沉思,還有些小聲討論。
黑石部首領似乎對這個計劃仍有疑慮:“聽起來不錯,但我們要是參加了這個‘耕兵製’,是不是就成了你們火山部的附庸?我們黑石部可不想當你們的手下!”
此話一出,議事大廳裏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奀妹臉色一沉,正要開口,卻被項龍輕輕攔住。他冷靜地看著黑石部首領,說道:“你放心,這不是讓你們臣服,而是為了讓每個部落都能在聯盟中更強大。聯盟之中,不分高低貴賤,隻有共存共榮。”
奀妹也補充道:“如果各部落連糧食和武器都無法保障,又談何獨立?項龍的計劃是為了讓大家都有能力自保,而不是成為火山部的附庸。”
黑石部首領低頭不語,顯然還在權衡利弊。
這時,一個意外的聲音響起:“我同意這個計劃。”
眾人循聲看去,發言的是梧嶺部的一位中年首領,他站起來說道:“我聽說項龍在我們梧嶺推廣的梯田已經開始見效了。這場勝利也是他用戰術贏來的。既然能打勝仗,又能解決糧食問題,我願意試一試這個耕兵製。”
他的表態瞬間讓局勢有了轉機,火山部和少數幾個依附部落也隨即表示支持。
項龍環視四周,緩緩說道:“諸位,我不求你們現在全盤接受,但願意嚐試的部落,我們可以先從小範圍試點。如果試點成功,你們再決定是否加入。”
這一提議贏得了一些動搖的首領的認可,更多人願意保持觀望態度。奀妹趁熱打鐵,宣布下個月召開第二次聯盟會議,總結試點成果,屆時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火山部外,一片新開墾的梯田沿著山坡延伸而下,陽光灑在嫩綠的稻苗上,生機勃勃。這片稻田正是項龍的示範田,也是耕兵製試點的第一步。此刻,項龍帶著幾名火山部的戰士,正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翻土、播種、施肥。
“記住,要間隔適當的距離,這樣秧苗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吸收養分。”項龍耐心地講解著,揮動鋤頭做出示範。他說的雖然簡單,但對於這些習慣了刀耕火種的部落戰士來說,依然充滿陌生感。
“項龍,這真能行嗎?”一名戰士抬頭問道,“我總覺得……我們拿武器的手,用鋤頭太別扭了。”
項龍放下工具,抬頭看向四周正在勞作的人群,沉聲說道:“能不能行,你們很快就會看到結果。記住,我們的敵人不僅是秦軍,還有可能是下一次的旱季,甚至是糧倉空虛帶來的饑荒。如果現在不學會耕種,等到真缺糧時,後悔都來不及。”
戰士們雖然心裏仍有疑惑,但想到項龍帶來的勝利,再想到眼下的糧荒問題,也隻能咬牙堅持下去。
半個月後,稻苗開始紮根發芽,新田裏一片生機盎然。這些戰士原本以為種地是件瑣碎又無趣的事,但當他們看到稻田逐漸綠意盎然時,心中的抵觸少了幾分,甚至還有人暗自期待起豐收的那一天。
與此同時,梧嶺部和黑石部也派人前來參觀試點田的成果。一群首領和長老聚在田邊,仔細打量這些規整的梯田和嫩綠的稻苗。他們之中有人麵露驚訝,有人則神色複雜。
“看來,他的方法的確與我們過去的刀耕火種不同。”黑石部首領低聲說道。
“的確是個好法子。”梧嶺部的中年首領點頭讚許,“不過,光看還不夠,關鍵是這稻子能不能結出更多糧食。”
“就是啊,萬一這法子不靈,豈不是白忙活了?”另一名長老滿臉懷疑。
項龍站在一旁,聽到這些議論,臉上卻沒有太多波瀾。他走上前,淡然說道:“各位大可放心,試點田的成果很快就會給你們答案。不過我也必須提醒大家,時間不等人。秦軍的動向越來越頻繁,如果還在觀望,那就隻能坐等滅亡。”
這句話讓眾人神色一凜。確實,自從赤侯突襲失敗後,秦軍的活動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為活躍。最近有消息傳來,秦軍的斥候小隊正在靠近西南的幾座部落,甚至有幾處地方傳出了衝突的消息。
就在項龍忙著推動耕兵製試點的同時,一個新的問題也悄然浮現。近些日子,越來越多陌生麵孔出現在嶺南的部落外圍。這些人衣衫襤褸,帶著疲憊不堪的神情,大多是扶老攜幼,連基本的口糧都沒有。
奀妹正在火山部寨門外處理這些問題。一名老者匍匐在地,帶著哭腔懇求道:“求求你們,收留我們吧!我們是從趙國逃來的。秦軍毀了我們的家園,我們連半粒糧食都沒帶出來……”
奀妹皺眉打量著他們,這些流民大多瘦骨嶙峋,有些孩子甚至連站都站不穩。她迴頭看向隨行的長老們,輕聲問道:“火山部還有多少糧食可用?”
一名長老低聲答道:“還有半個月的口糧,再多分給別人,我們怕是連下個月都撐不過去。”
“可是,如果不管他們,這些人就得餓死在這裏。”奀妹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正當她舉棋不定時,項龍從遠處走了過來。他仔細聽完情況,沉聲說道:“奀妹,這些人不能拒絕。”
“為什麽?”奀妹微微一愣。
“這些流民大多來自六國,他們對秦軍的殘暴深有體會,心中一定充滿怨恨。”項龍說道,“如果我們接納他們,讓他們參與生產,甚至參與耕兵製,他們就會成為我們的新助力。”
奀妹有些猶豫:“可是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怎麽可能再負擔這麽多人?”
項龍露出一絲苦笑:“短時間內是難,但我們可以把他們分散到各個部落,派人教他們如何開墾荒地。隻要渡過眼前的難關,他們就能成為我們聯盟的一部分。”
奀妹沉思片刻,終於點頭同意。她轉頭吩咐隨行的長老:“召集各部首領,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安置這些流民。”
幾天後,火山部再次召開聯盟會議。這一次,會議的議題主要圍繞兩件事:一是耕兵製的進一步推進,二是如何安置不斷湧入的流民。
“我們自己的糧食還不夠,憑什麽要管這些外人?”黑石部的年輕首領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接納他們就是自找麻煩!”
“可是,如果讓他們死在嶺南,會寒了人心。”梧嶺部的中年首領說道,“這些人或許能成為我們的新力量,隻要他們願意融入聯盟。”
“融入?他們和我們素不相識,誰知道會不會生事!”
會議廳內爭論不休,而項龍始終保持沉默,直到眾人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他才緩緩開口:“諸位,這些流民的確是一個難題,但我們不能不管。正如奀妹所說,聯盟的力量必須建立在共存之上。如果我們拒絕他們,誰還會信任我們的聯盟?”
他的話讓部分首領陷入沉思,而奀妹則趁機表態:“我支持項龍的提議。我們可以采取條件性接納,給他們機會自證清白,同時讓他們參與勞動,按勞分配糧食。”
最終,在項龍和奀妹的努力下,大部分首領勉強同意先進行小範圍試點安置流民。
隨著流民的逐步安置,一些隱藏在他們中的人物也逐漸浮出水麵。其中,有一名來自魏國的年輕女子,名叫公孫玥,聰明果敢,擅長算術和規劃。她主動找上項龍,提出可以幫助火山部建立更高效的物資管理係統。
“我不想再做流民,也不想看嶺南淪陷。”公孫玥對項龍說道,“如果你願意信任我,我一定不負所托。”
項龍看著她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絲希望。他知道,這些流民中一定還隱藏著更多值得信賴的盟友。
寨中空地上,族人忙著清點戰利品,運迴物資。奀妹親自坐鎮指揮,將糧食和武器按部落分發。赤侯突襲失敗的消息迅速傳遍各部落,士氣大振,盟約的效力逐漸顯現。
項龍帶著新製訂的計劃來到議事大廳,他走進時,許多部落首領仍帶著戰場上的疲憊,卻對勝利充滿期待。奀妹見到項龍微微點頭,示意他可以直接開口。
項龍從懷裏拿出竹簡,上麵勾勒著一張簡易的規劃圖。他環視眾人,語氣堅定而清晰:“諸位,經過此次戰鬥,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件事:我們需要更高效的組織。戰鬥和生存不能割裂,我們必須把耕種與作戰結合在一起。”
眾首領一聽這番話,不少人流露出不解或質疑的表情。
“耕種和作戰能結合?怎麽結合?”黑石部的年輕首領第一個發問。
項龍點點頭,指著圖紙說道:“我的想法很簡單。每個部落的戰士,平時負責農業生產,但同時保留軍事訓練。一旦有敵人入侵,這些人立即成為戰士,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我們可以劃分出耕兵輪值小隊,輪流駐守重要區域,平時勞作,戰時作戰。”
大廳內頓時炸開了鍋。
“戰士去種地?這算什麽事!”
“我們的戰士是用來打仗的,讓他們去種地,怎麽可能!”
“農業不是女人和老人的事嗎?這主意太荒唐了!”
麵對眾人的反對聲,項龍並未動怒,他舉起手示意眾人安靜:“我知道大家不習慣,但我們必須麵對現實。你們想想,如果不是我和奀妹的梯田計劃,你們現在還有多少糧食?靠現有的刀耕火種,你們撐不住明年的旱季,更擋不住秦軍的下一次進攻!”
此話一出,議事大廳瞬間安靜了幾分,但仍有不少人麵露猶豫。
奀妹開口說道:“大家稍安勿躁,項龍的提議雖然新奇,但未必不可行。我們的戰士一直與土地息息相關,掌握生產技能對他們也是一種保障。再者,赤侯的失敗並不代表秦軍會停手,未來的日子恐怕隻會更難。”
黑石部的年輕首領依然不服:“可是,如果我們戰士去種地,那平時的守備工作怎麽辦?遇到突襲時,能及時應對嗎?”
項龍走上前一步,沉聲說道:“正因為如此,我才提議輪值製。一部分人種地,一部分人駐守,輪流訓練,互相補充。這樣我們既能保證農業生產,又能維持防禦力量,不會有任何空缺。”
火山部的老首領皺眉問道:“那這種耕兵製,具體怎麽分配?糧食怎麽分,武器怎麽管?”
“好問題。”項龍展開竹簡上的第二張圖:“每個部落保留自己的自主權,糧食由部落自行管理,但戰時必須聽從統一指揮。至於武器,可以設立公共武庫,各部落按人數比例出資裝備。這樣,誰也不會吃虧。”
大廳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許多人低頭沉思,還有些小聲討論。
黑石部首領似乎對這個計劃仍有疑慮:“聽起來不錯,但我們要是參加了這個‘耕兵製’,是不是就成了你們火山部的附庸?我們黑石部可不想當你們的手下!”
此話一出,議事大廳裏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奀妹臉色一沉,正要開口,卻被項龍輕輕攔住。他冷靜地看著黑石部首領,說道:“你放心,這不是讓你們臣服,而是為了讓每個部落都能在聯盟中更強大。聯盟之中,不分高低貴賤,隻有共存共榮。”
奀妹也補充道:“如果各部落連糧食和武器都無法保障,又談何獨立?項龍的計劃是為了讓大家都有能力自保,而不是成為火山部的附庸。”
黑石部首領低頭不語,顯然還在權衡利弊。
這時,一個意外的聲音響起:“我同意這個計劃。”
眾人循聲看去,發言的是梧嶺部的一位中年首領,他站起來說道:“我聽說項龍在我們梧嶺推廣的梯田已經開始見效了。這場勝利也是他用戰術贏來的。既然能打勝仗,又能解決糧食問題,我願意試一試這個耕兵製。”
他的表態瞬間讓局勢有了轉機,火山部和少數幾個依附部落也隨即表示支持。
項龍環視四周,緩緩說道:“諸位,我不求你們現在全盤接受,但願意嚐試的部落,我們可以先從小範圍試點。如果試點成功,你們再決定是否加入。”
這一提議贏得了一些動搖的首領的認可,更多人願意保持觀望態度。奀妹趁熱打鐵,宣布下個月召開第二次聯盟會議,總結試點成果,屆時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火山部外,一片新開墾的梯田沿著山坡延伸而下,陽光灑在嫩綠的稻苗上,生機勃勃。這片稻田正是項龍的示範田,也是耕兵製試點的第一步。此刻,項龍帶著幾名火山部的戰士,正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翻土、播種、施肥。
“記住,要間隔適當的距離,這樣秧苗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吸收養分。”項龍耐心地講解著,揮動鋤頭做出示範。他說的雖然簡單,但對於這些習慣了刀耕火種的部落戰士來說,依然充滿陌生感。
“項龍,這真能行嗎?”一名戰士抬頭問道,“我總覺得……我們拿武器的手,用鋤頭太別扭了。”
項龍放下工具,抬頭看向四周正在勞作的人群,沉聲說道:“能不能行,你們很快就會看到結果。記住,我們的敵人不僅是秦軍,還有可能是下一次的旱季,甚至是糧倉空虛帶來的饑荒。如果現在不學會耕種,等到真缺糧時,後悔都來不及。”
戰士們雖然心裏仍有疑惑,但想到項龍帶來的勝利,再想到眼下的糧荒問題,也隻能咬牙堅持下去。
半個月後,稻苗開始紮根發芽,新田裏一片生機盎然。這些戰士原本以為種地是件瑣碎又無趣的事,但當他們看到稻田逐漸綠意盎然時,心中的抵觸少了幾分,甚至還有人暗自期待起豐收的那一天。
與此同時,梧嶺部和黑石部也派人前來參觀試點田的成果。一群首領和長老聚在田邊,仔細打量這些規整的梯田和嫩綠的稻苗。他們之中有人麵露驚訝,有人則神色複雜。
“看來,他的方法的確與我們過去的刀耕火種不同。”黑石部首領低聲說道。
“的確是個好法子。”梧嶺部的中年首領點頭讚許,“不過,光看還不夠,關鍵是這稻子能不能結出更多糧食。”
“就是啊,萬一這法子不靈,豈不是白忙活了?”另一名長老滿臉懷疑。
項龍站在一旁,聽到這些議論,臉上卻沒有太多波瀾。他走上前,淡然說道:“各位大可放心,試點田的成果很快就會給你們答案。不過我也必須提醒大家,時間不等人。秦軍的動向越來越頻繁,如果還在觀望,那就隻能坐等滅亡。”
這句話讓眾人神色一凜。確實,自從赤侯突襲失敗後,秦軍的活動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為活躍。最近有消息傳來,秦軍的斥候小隊正在靠近西南的幾座部落,甚至有幾處地方傳出了衝突的消息。
就在項龍忙著推動耕兵製試點的同時,一個新的問題也悄然浮現。近些日子,越來越多陌生麵孔出現在嶺南的部落外圍。這些人衣衫襤褸,帶著疲憊不堪的神情,大多是扶老攜幼,連基本的口糧都沒有。
奀妹正在火山部寨門外處理這些問題。一名老者匍匐在地,帶著哭腔懇求道:“求求你們,收留我們吧!我們是從趙國逃來的。秦軍毀了我們的家園,我們連半粒糧食都沒帶出來……”
奀妹皺眉打量著他們,這些流民大多瘦骨嶙峋,有些孩子甚至連站都站不穩。她迴頭看向隨行的長老們,輕聲問道:“火山部還有多少糧食可用?”
一名長老低聲答道:“還有半個月的口糧,再多分給別人,我們怕是連下個月都撐不過去。”
“可是,如果不管他們,這些人就得餓死在這裏。”奀妹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正當她舉棋不定時,項龍從遠處走了過來。他仔細聽完情況,沉聲說道:“奀妹,這些人不能拒絕。”
“為什麽?”奀妹微微一愣。
“這些流民大多來自六國,他們對秦軍的殘暴深有體會,心中一定充滿怨恨。”項龍說道,“如果我們接納他們,讓他們參與生產,甚至參與耕兵製,他們就會成為我們的新助力。”
奀妹有些猶豫:“可是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怎麽可能再負擔這麽多人?”
項龍露出一絲苦笑:“短時間內是難,但我們可以把他們分散到各個部落,派人教他們如何開墾荒地。隻要渡過眼前的難關,他們就能成為我們聯盟的一部分。”
奀妹沉思片刻,終於點頭同意。她轉頭吩咐隨行的長老:“召集各部首領,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安置這些流民。”
幾天後,火山部再次召開聯盟會議。這一次,會議的議題主要圍繞兩件事:一是耕兵製的進一步推進,二是如何安置不斷湧入的流民。
“我們自己的糧食還不夠,憑什麽要管這些外人?”黑石部的年輕首領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接納他們就是自找麻煩!”
“可是,如果讓他們死在嶺南,會寒了人心。”梧嶺部的中年首領說道,“這些人或許能成為我們的新力量,隻要他們願意融入聯盟。”
“融入?他們和我們素不相識,誰知道會不會生事!”
會議廳內爭論不休,而項龍始終保持沉默,直到眾人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他才緩緩開口:“諸位,這些流民的確是一個難題,但我們不能不管。正如奀妹所說,聯盟的力量必須建立在共存之上。如果我們拒絕他們,誰還會信任我們的聯盟?”
他的話讓部分首領陷入沉思,而奀妹則趁機表態:“我支持項龍的提議。我們可以采取條件性接納,給他們機會自證清白,同時讓他們參與勞動,按勞分配糧食。”
最終,在項龍和奀妹的努力下,大部分首領勉強同意先進行小範圍試點安置流民。
隨著流民的逐步安置,一些隱藏在他們中的人物也逐漸浮出水麵。其中,有一名來自魏國的年輕女子,名叫公孫玥,聰明果敢,擅長算術和規劃。她主動找上項龍,提出可以幫助火山部建立更高效的物資管理係統。
“我不想再做流民,也不想看嶺南淪陷。”公孫玥對項龍說道,“如果你願意信任我,我一定不負所托。”
項龍看著她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絲希望。他知道,這些流民中一定還隱藏著更多值得信賴的盟友。